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志韧  汪斌 《法音》2019,(8):32-35
正一、无作戒体思想的历史演变无作戒体,是大乘菩萨戒的一大核心要素,所谓"无作"是相对"作"而言的。"作戒",即小乘戒律对于众生身、口、意各个方面的具体约束、要求,因为存在行为表征,有所作为,故称"作戒"。"无作戒"则指不拘泥于外在的行为本身,而强调人的内心对  相似文献   

2.
《法音》2017,(6)
<正>三、实法宗的无作戒观一切有部认为,无作戒同作戒一样,可归入色法。但是无作戒不是普通的色法,具有相当独特的性质。以下从五个方面依次介绍。(一)以有为、无为分类,无作戒具有生、住、异、灭四相,故属于有为法。[244](二)在色法、心法和心不相应行法三聚之中,无作戒应属色法。南山律总结了如下三个理由:1.戒体具有损益的性质。例如持守善戒,则恶法减少而善法增加,戒体得到肥充;违犯善戒,则  相似文献   

3.
王阳明"四句教"围绕善恶问题而展开,其理论前提为"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心体作为无限感通的一体之仁,超越善恶的相待性,此即"无善无恶心之体";心之应物起念处即是意,一体之仁遂有感通与阻隔之别,此即"有善有恶意之动";而一体之仁的感通或阻隔,皆能为良知所自然明觉,此即"知善知恶是良知";行事上磨练之工夫,涤除私欲执着之障蔽,以恢复心体之感通,此即"为善去恶是格物"。可见,"四句教"对于"恶"之问题有着完整而清晰的阐明:心体无恶,表明"恶"为非本体性的存在;意动有恶,表明"恶"具有因缘和合的性质;良知知恶,表明"恶"能为主体所明觉;格物去恶,表明"恶"能为工夫所破除。其间涉及道德本体之确立、伦理责任之承担、自由意志之可能、道德行为之价值等问题。由此,王阳明不但构建起了融本体与工夫为一贯的修证体系,亦构建起了心学之道德形上学。  相似文献   

4.
《法音》2017,(9)
<正>第六节戒体功能一、防非止恶戒体的根本功能是防非止恶,即防范、对治烦恼恶业。《羯磨疏》云:"防非者,以除过去、未来非,现在无非可防也。"此处的"过去非"亦可称作"已起非",是指过去已经发生的恶业;忏除往业,令其不再相续,便是"防过去非"[408]。"未来非"亦可称作"未起非",是指可能产生而尚未产生的烦恼恶业;当面对各种外境之时,依戒体的作用,令自身安住正念,起心对治烦恼而不为惑业所转,  相似文献   

5.
《法音》2017,(3)
<正>第一节戒体产生一、戒体与业体戒体是受戒者受戒时产生并领受在自心的法体,是所受的戒法于内心中产生的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羯磨疏》:"夫戒体者何耶?所谓纳圣法于心胸,即法是所纳之戒体。然后依体起用,防遏缘非。"~([1])佛陀将戒比喻为堤塘~([2]),所指正是戒体这种防非止恶的力量。这种防非止恶的力量始于受戒,自此以后,  相似文献   

6.
"四句教"首句"无善无恶心之体"之宗旨历来聚讼纷纭,其中有代表性的说法略有八家。本文通过分析八家说法之得失,并结合阳明思想之整体倾向,探讨了心体作为"无心之心"的本体意涵,指出良知与心体存在显隐之别,二者是一种"潜在蕴涵"的关系。"无善无恶心之体"兼指本体与境界,其真实意涵在于描述心体明莹无滞、不染尘累的本然状态,而"至善者心之本体"中的"至善"二字乃是叹美之辞,与伦理意义的善恶无关。"四句教"是阳明晚年试图化解其学说内部紧张的学术总结,亦折射了中国思想史的深层张力。  相似文献   

7.
佛言祖语     
《法音》1993,(9)
五分法身,以戒为依;三无漏学,以戒为首。无一如来不具戒体,无一菩萨不修戒度,无一经典不赞戒法,无一圣贤不严戒行。持戒如地,万善由此而生成;持戒如城,魔障藉此而远离。论其超胜,则才沾戒品,便名人世福田;极期指归,则唯佛一人,方名圆满净戒。四级重楼,级级皆圆顿境,八万细行,行行与法界同。若不持戒,纵能习讲坐禅、兴诸福业,皆为魔业,必入魔党。故好心出家者,决须从持戒始。自利利他,法皆成就。舍此通途,更无捷径。  相似文献   

8.
王阳明"无善无恶心之体"一说在中晚明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批评者谓该说否定了善恶的分际,有取消道德工夫的危险。的确,王阳明承认心之本体具有虚无的性质。但是,他所说的"虚无"并非为纯然的否定,而是指本体的超越普遍性。"无善无恶心之体"并未泯灭善恶的分判,相反,此说为经验世界善恶的确立、明觉与转换奠定了本体论基础:意念之发动,或为本心的感通,或为本心的阻滞,此即"有善有恶意之动",表明经验世界存在着善恶的分判;本心的感通或阻滞,良知自能感应明觉,此即"知善知恶是良知",表明良知能提供先天的道德法则;只有破除私欲之阻隔,方能恢复本心的感通,此即"为善去恶是格物",表明道德践履工夫有其必要性。阳明承诺本体虚无而不碍价值生成之观点,实有助于对虚无主义症候的反思及人类社会价值的重建。  相似文献   

9.
律宗是以研持戒律为主的一个佛教宗派。所谓戒律,就是佛教徒必须遵守的“防非止恶”的条文。早在曹魏嘉平二年(252),中天竺僧人昙柯迦罗在洛阳白马寺译出《僧戒心》及《四分羯摩》两种戒本,是为戒律传入中国之始。相传,朱士行就是依照这一戒法而受的比丘戒,遂成为中国的第一个真正僧人。戒律分为正持门和作持门。正持门是“诸恶莫作”之义,谓禁恶防非的行为。作持门是“众善奉行”之义,谓应作的合法行为。但是,普通戒本,只有正持门,所以,要想作积极的修行,就得依靠广律。广律有四律五论,所谓四律,是指萨婆多部的《十诵律…  相似文献   

10.
乾空 《法音》2014,(3):23-28,33,34
正序言佛陀成道五年之内,僧团和合清白,行为清净。佛成道后第五年,有比丘造作有漏过失,佛陀开始制第一条淫戒,次年再制盗、杀、妄等诸广戒。佛陀成道十二年中,仅诵略戒:"善护于口言,自净其志意,身莫作诸恶,此三业道净,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十二年后,有人违犯前制广戒,故佛不再诵戒,而将广戒交付弟子来诵。在其后的弘教岁月中,佛陀就弟  相似文献   

11.
通过"体""相""用"三大,华严宗对其核心范畴——"法界"("一心")作了独到地理论探讨。"体"即缘起性空基础上的物我万法的实际本质与究竟体性,依"体"之"用"即众生转净还灭和诸佛功德教化及其宇宙万法与究竟体性的二而不二,"相"是"自体相"即宇宙物我万法所构成与展示出的无尽缘起样态的旨趣追求。"法界"("一心")之"体""相""用"的"三维一体"构成了华严宗思想的基本体系。  相似文献   

12.
通过"体""相""用"三大,华严宗对其核心范畴——"法界"("一心")作了独到地理论探讨。"体"即缘起性空基础上的物我万法的实际本质与究竟体性,依"体"之"用"即众生转净还灭和诸佛功德教化及其宇宙万法与究竟体性的二而不二,"相"是"自体相"即宇宙物我万法所构成与展示出的无尽缘起样态的旨趣追求。"法界"("一心")之"体""相""用"的"三维一体"构成了华严宗思想的基本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与后世质疑和批评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阳明自身坚信"四句教"是既具普遍性且无弊的工夫指点语。在他看来,"无善无恶"和"有善有恶"不过是对"已发"之意识状态的描述,是不同条件下达致"好善恶恶"的不同进路。无善无恶指意念完全出于良知的动力,因而没有且不必刻意和执着;有善有恶指受私欲牵累而必须有所刻意、执着。分别以两者为核心的"四无"和"四有"的为学进路并无高下之分,差异主要在入手处不同。四句教包含四无和四有两条为学进路;无善无恶的含义包含好善恶恶,并以其为根本。这两点分别保证了四句教的普遍性和无弊性。后世往往忽视这两点,质疑和批评也就由此而起。  相似文献   

14.
杨简接续和光大陆氏心学,以"心"为本,将"心"之范畴彻底化、圆融化,建立了完全意义上的心本体学说。杨简认为,本体之心是人人之所自有而又超越个体和时空的宇宙本根。它本然自足而自明自神,虚明无体而范围天地,发育万物,贯通古今,自善自仁。杨简心之本体具有六个特性,即内在性、超越性、神明性、虚而无体性、感通天地万物之性和道德伦理性。通过对"心"本体的阐释,杨简抛弃了陆氏"沿袭之累",继承陆氏又超越陆氏,因此,走向彻底的唯"心"论。  相似文献   

15.
《法音》2017,(4)
<正>第三节得戒之缘先文已述戒体由自心所发,并非由外而来,自心乃是发戒正因,受戒者要以真诚心自愿立下断恶修善的殷重誓愿,正如《大般涅槃经》所言"无有我作他人受果"~([111])。借助殊胜的外境可以更好地帮助受戒者策发殷重的受戒誓愿~([112]),所以佛陀随顺当时缘起,制定了各种受戒方式,本意都是为了促  相似文献   

16.
心学发展到明代晚期已产生诸多流弊,致良知的实践工夫不能落实到实处。刘蕺山批评王阳明"四句教"与王畿"四无说",并提出自己的"四句教",强调心体只是个"有善而无恶"。然而在其晚年重要著作《人谱》中却明确地提出并详细地阐发了心体"无善无恶"的思想,作为其心性理论的基础,此与阳明"四句教"之首句"无善无恶心之体"之提法无异。故本文从"无善无恶"之本体、工夫与境界的层面来解析蕺山对于阳明"无善无恶"思想的发展。蕺山学说在思想史上做出了承先启后的重大贡献,对明清实学的产生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常新 《中国哲学史》2015,(2):96-102
"心体"系宋明理学一重要概念,具有本体论意义,它直接肯定道德主体与道德法则之同一性。在李二曲哲学中,对"心体"问题的辨析是其建立道德形而上和道德主体论的拱心石,也是二曲解决内圣之境何以可能的切入点。其"心体"之意大致指心的本然性质、面貌、状态;心之"体"即性之理。二曲"心体"论即像朱子那样重视其认知之义涵,强调心体之"虚明",又继承王阳明重视"心体"作为道德本体之传统,强调心体之"至善"。李二曲"心体"论体系所涉及概念较多,概念之间存在一定差异,这些差异蕴含着主体意识、道德本体、修养工夫等内容。其"心体"论逻辑终点为"人心",它有可善、可恶之可能性,当人心与世运发生冲突之时,李二曲主张"明心"与"体理",使"心体"能明善复初,葆有其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论述了三个问题:1.否定学术界长期存在的关于阳明心学为"主观唯心主义"的基本定性,认为阳明心学的"心外无物"有其本身的独特义域,与主观唯心主义实有本质不同;2.强调良知作为人的本原性实在,实际指向人的类本质共性,是必然具有"公共性"的;3.关于良知或心体本身的"无善无恶"问题,自"天泉证道"之后即争讼不已,作者基于儒学传统的"中道"之义,就"价值"与"存在"的二重维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之处理"无善无恶"与"至善"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9.
罗汝芳三十四岁时得传<易>学,悟得易理贯通四书五经,认为<易>乾坤的"生生"之理就是天命之性,就是仁,也是心;"太极"不在"易"之外,而本身就是乾坤,是有和无的统一,实有道体又圆融无碍,它成为性命的根源,而其自身又是超越善恶的"至善".从乾坤本体的生生之理又引申出即本体即工夫,"不动心"及"自然"的工夫论.  相似文献   

20.
梁隽华 《现代哲学》2008,(3):127-132
罗汝芳学<易>,悟得<易>理贯通四书五经,认为<易>"乾""坤"的"生生"之理就是天命之性,就是仁,也是心;"太极"不在"易"之外,它本身就是乾坤,是有和无的统一,实有道体又圆融无碍,它成为性命的根源,其自身又是超越善恶的"至善".他从乾坤本体的生生之理又引申出即本体即工夫、"不动心"及"自然"的工夫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