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释印光  释传印 《法音》2012,(4):46-51
【论文】宗家之教,即机锋转语,扬拳竖拂,或语或默,种种作用,皆悉就彼来机,指归向上。是转语等,乃标向上真月之指,非转语等,即是向上真月。倘能依指观月,则真月直下亲见。所见真月,方是宗家之宗。  相似文献   

2.
释印光  释传印 《法音》2012,(2):26-28
(二)机锋转语的应用【论文】自后此法日盛,知识举扬,唯恐落人窠臼,致成故套,贻误学者,坏乱宗风。故其机用愈峻,转变无方,令人无从摸索。故有呵佛骂祖、斥经教、拨净土者(原注云:如此作用,南岳思大师两句道尽,曰:"超群出众太虚玄,指物传心人不会。"认做实法,则罪同五逆矣)。  相似文献   

3.
池成月自来     
宗门修行在花开五叶之前虽各有禅风,但较无所谓体系,及至法门大兴,各宗乃竞相标举自家立宗处,接引学人的法门亦逐渐风格化,而由于禅特重知见开悟,宗风的不同主要就体现在机锋转语、公案问答上,这些被传述下来的机锋、公案也就型塑了后世对禅宗的主要印象。以这种印象来看禅宗其实是偏颇的,因为看不到行者的“基本功”,然而,公案机锋对不参禅者毕竟有无尽的吸引,它使禅宗急速扩散,渗入生活,但流风所及,宋元之后乃“谈禅者多,印证者少”,这种发展表面上符合了六祖所说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但禅的流弊后世所以如此之深也正缘于此。  相似文献   

4.
王孺童 《佛教文化》2020,(1):114-118
【原文】若如是者,何等修多罗中作如是说?以何义说?汝今所说,以何义说?汝今所说,义不相应。非汝邪思之所能量,是故汝说非为正见。【讲记】由于此部分内容是就“破何等人”来进行讨论,前面已经破除了认为“无常”有自体存在的错误观点,那么在此就对抱有这种错误观点的人,进行一个小结式的回应。  相似文献   

5.
佛言祖语     
《法音》1992,(12)
一转语开示学人,谓我今亦不论你禅定智慧、神通辩才,只要你下一转语谛当。学人闻此,便昼夜学转语。错了也!既一转语如是尊贵,如是奇特,则知定不是情识卜度见解依通所可袭取。盖从真实大彻大悟中自然流出者也。如其向经教中,向古人问  相似文献   

6.
机锋·辨·禅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指向参悟人生、提升人生,造福众生、服务社会。这才是机锋之外的禅!时光荏苒,自2007年启动伊始,今年禅宗祖庭少林寺举办的机锋·辨·禅已是第五届。8月的少室山,汇聚了来自僧俗两界的各路禅门精英。机锋·辨·禅活动以其影响之大、参与者之多、持续时间之长,大概也算得上是当代禅门引人注目的盛事了!  相似文献   

7.
释印光  释传印 《法音》2012,(9):33-37
4、斥今人亵慢【论文】绝不似今人之轻慢古今、亵渎经论也。【讲记】印光法师教诫我们,修学佛法,唯至诚恭敬,方可得益。凡经典、圣像所在之处,便应当如同法身真容一样地至诚恭敬,方能与佛法相感通,获得加被,消除业障,增长智慧。否则,亵慢之罪,奚啻弥天,而受苦之期,岂止穷劫!善因而反遭恶果,深可怖畏!【论文】是知宗为前锋,教为后劲,其所办是一事,其所说是一法,但以语言施设、门庭建立不同。【讲记】宗,即禅宗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教,即释迦如来的一代时教,为佛教门中一切修行人的  相似文献   

8.
佛门名对     
冷泉 《佛教文化》1994,(6):25-24
“道在于行亦在于说。”佛教在向中国社会各色人等的弘化过程中,名僧高士应机施化,妙语迭出,现择史传上有名的机锋对答,录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五、机锋与棒喝上面我们介绍了慧能以后禅宗各派的独特的认识方式和教学方法,在这些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中,禅师普遍运用“机锋”与“棒喝”,这些形式在晚唐时更成为各派的主要教学方式。(一)机锋“机”,几微,动作之微妙,此指禅机。“锋”,锋利,尤喻语言的锐利。机锋是禅师与学人的问答迅捷税利,语言含蓄微妙,不落迹象,语句激人证悟。禅师以锐利  相似文献   

10.
《比丘尼传》序语译【晋】释宝唱撰释印俊译【原文】原夫贞心亢志、奇操异节,岂唯体率由于天真,抑亦励景行于仰止。故曰:希颜之士,亦颜之俦;慕骥之马,亦骥之乘。斯则风列英徽、流芳不绝者也。是以握笔怀之客,将以语厥方来;比事记言之士,庶其劝诫于后世。故虽欲...  相似文献   

11.
释印光  释传印 《法音》2013,(1):34-39
六、说教外别传(一)问答1、问【论文】然则,教外别传之说,非欤?【讲记】上来,论主如实地阐释宗教之正义,于是,引发此问。2、答【论文】曰:言教外别传者,令人于指外见月也。又宗家提持,超越常格之外,名为教外别传。【讲记】从上佛祖,禅门师弟"教外别传",毕竟传个什么呢?所谓向上一着,所谓第一义谛,所谓不  相似文献   

12.
船山认为,《大学》所言的正心与诚意即是《中庸》所言的存养与省察,两种功夫皆围绕着道来进行。正心之心,即是程子所言的志,正心即是持志,其所志者即是道;正心之功,敬以居持此道也。诚意之诚,如朱子所注,乃是一个实字;诚意之功,充实正心所持之道也。无正心所持之道,则诚无从以充实;无诚意之充实,则所持之道为空、为虚。充实者,即物、即物理以实之;道于正心诚意,一本万殊者也。由其一本,故非增益于所性之外;由其万殊,故充实有体熟用便之别。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8月16日至18日,由中国佛教协会指导、嵩山少林寺举办的2014少林问禅活动举行。来自中国佛学院、普陀山佛学院、广东佛学院、福建佛学院、峨眉山佛学院、重庆佛学院、哈尔滨极乐寺佛学院、四川五明佛学院、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新加坡佛学院等10所佛学院的23位法师,以及来自社会各领域的7位在家居士,共30名选手参加少林问禅之"机锋辨禅"活动。经过一系列紧张有序的机锋对决,中国佛学院的圆普法师获得一等奖,新加坡佛学院的宏医法师、哈尔滨极乐寺佛学院的万翼法师获得二等  相似文献   

14.
释印光  释传印 《法音》2012,(6):44-49
3、揭示今人之误【论文】今人不教人力参,而为人讲演,使其开解路、起卜度,以己见会祖意,依稀仿佛,想个义理,全体是错,便谓就是。直饶不错,只是泥龙、画饼,岂能致雨、充饥!所以,宗须真参,方有实益也。未开眼者,闻其讲说,喜出望外;其有具眼者,必痛彻骨髓矣!如此宏宗,徒有大损,毫无实益  相似文献   

15.
【论文】人根聪利,多得闻持,率以记诵讲说为事。【讲记】我国固有的儒家文化,这时已经光大,并及诸子百家,已经是丰富多彩,光辉灿烂;以孔孟儒教的世间法为主,参以老庄,方士仙术  相似文献   

16.
<正>【题记】如网络传说中所言,学霸与学神都是学习好,但两者也有区别。所谓学霸,更多是能下常人所不能之功夫刻苦学,最终成绩斐然;而学神,更多则是乐学博学自由驰骋学海逍遥学,最终亦四处开花。以此类比的话,在心理科学历史上,两位赫赫有名的前行者中,冯特可以算得上是学霸级的人物,而高尔顿,那就是学神。"学霸"冯特:【引子】1879年德国莱比锡,有位教授很神奇。建立了科学实验室,心理史上排第一。冯特倡导结构主义,他说意识是可以分割滴;收了徒弟铁钦纳,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天主教》2009,(1):50-50
【天亚社&#183;巴基斯坦哈内瓦尔讯】十多年前,耶稣小姐妹会两位修女在巴基斯坦设立六所残疾儿童中心时,没想到部分中心会因资金短缺而面临关闭。在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上,则济利亚(Cecilia)修女对200名参加者说:“我恳求你们以慷慨之心,想想我们正在服务的儿童。他们需要你们的关爱。”  相似文献   

18.
【原文】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生而动,动皆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备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错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校订】 (1) 本章第四句,《韩非子·解老》作“民之生生而动,动皆之死地”,唐傅奕校定《老子》古本亦同此,河上公、王弼两本和其它版本或碑刻都作“人之生,动之死地”,这两种不同的句法,前一种比后一种多四个字,意思较为明显,又与下文“生生之厚”句有联系,今从《韩非子》。但“民”和“人”在字义上是有区别的,“民”是统治者对于被统治者的称呼,“人”是泛指一切人类而言,本章说的是人类生死问题,与国家政治无关,今从诸本把“民”字改作“人”字,似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9.
内丹,道家之瑰宝。悟道、修道之硕果,直至成道,突破虚空为了道。而世人难窥其貌。 唐宋时期,道教内丹之学兴盛。崔希范是此际著名的炼丹家,其著《入药镜》阐述了内丹理论,成为著名的内丹著作。关于真人生平事迹无从考证,但在《修真十书》卷21《天元入药镜》卷首说:“余少游云水,曾遇至人论养生之术,修龙虎之要,须知山川福地,异境灵坛,苦历烟霞。  相似文献   

20.
习五一 《科学与无神论》2015,(2):F0002-F0002
【英】伦纳德·蒙洛迪诺、【美】迪帕克·乔普拉:《世界之战:科学与灵性如何决定未来》,梁海英翻译为中文,由中信出版社2012年出版。该书是一部辩论文集,被誉当今国际学术领域中关于“科学与灵性学关系中最重要、最有意义的著作之一”。由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家伦纳德·蒙洛迪诺和西北大学助理教授迪帕克·乔普拉展开辩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