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的任务,同时又指出了"弘扬中华文化"的途径和方向.从传统美德中的"礼"、"忠"、"孝"、"仁"的蕴义里,挖掘其底蕴,利用其精髓,并以其作为现代"四德"的承接点,是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孝”在儒家传统中发挥着双重功能,既是公共生活的规范,也是家庭生活中的个 人美德。作为公共规范的“孝”,往往意味着公共生活中的政治品格和家庭伦理生活的顺从 关系,被统治者所关注、舆论所监督、公权力所保障,由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落实“孝道 ”可能演化为一种“道德表演”。作为私人美德的“孝”,建基于家庭成员的 “互爱”,它出于个体的意志自由和道德自愿,更加具有真实性,体现了血缘之亲和家庭 之爱。现代意义上的“孝道”有必要弱化“孝”的公共规范色彩,而提升其作为一种个人 美德的意义,提倡从意志自由和情感自愿的角度去维护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关系、互爱关系 。  相似文献   

3.
孟子的“仁”“义”观念分别指示出美德的根源以及美德行为的呈现,以此为核心的孟子式美德伦理学的基本理路有三:一是美德是人类特有且应有的生活方式;二是诸美德各有其特定的道德含义,并构成具有层次和结构的美德体系;三是美德应该依次呈现于家庭、社会和政治生活,并发挥基础性作用。其美德概念可以回应三方面的问题,即美德的约束力、美德的驱动力、美德的实现问题。其特点主要有其作为美德学说的整全性,其思想实验与对直觉的诉诸,以及其明确的元伦理维度。作为一种传统理论,孟子式美德伦理学要转化为当代形态,有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在于其元伦理维度包含的形而上学独断因素。对于其理论的独断因素,可以有三条化解路径,即康德式路径、当代道德心理学的路径、反思平衡的方法;对其现实基础性美德即“孝”蕴含的独断因素,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来化解,一是回到孔子的相关观点,二是借鉴当代伦理学对美德如何始于家庭的道德心理学解释。  相似文献   

4.
从“曲忠维孝”到“移孝作忠”——先秦儒家孝忠观念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长坤  张波 《管子学刊》2010,(1):50-55,75
孝与忠是中国传统思想观念中的两个基本观念。由于早期中国夏、商、周王朝"家""国"合一,因此用血缘来维系统治就是一个自然的结果,所以,孝与忠之间具有互通性和一致性。春秋战国之际,正是古代中国从宗法等级君主专政政体向中央集权君主专政政体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君统逐渐脱离宗统而独立,忠和孝维护着不同的权威,具有了各自的价值取向,因而使孝与忠之间矛盾凸现、价值对立,先秦儒家的孝忠观念也经历了从"曲忠维孝"到"移孝作忠"的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5.
<正> 一开头的这一节,我把它作为预备节。所谓“预备节”,就是先不阐述本文作者自己的观点,而是先来综合介绍一下在“仁”“礼”问题上,海内诸大家的一些主要观点。冯友兰先生在1973年曾介绍他自己过去的观点。这观点是:“礼”和“仁”是思想的两个方面,其间还可能有一些矛盾(《中国哲学史论文初集》第4页)。他当时又认为,“礼”和“孝”是孔子思想的保守方面,“直”和“仁”是孔子思想的进步方面,前者使人束缚于传统之内,后者使人自传统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6.
<正> 中国历史上多谈“孝”道,现在谈“孝”,尤显必要。“孝”是一种溶入我国人民血液中的传统道德。它在历史上虽然也曾起过消极作用,但是它更收到过使家庭老少相安,兄弟和睦相处的积极效果。然而在以往一段时间内,对“孝”竟大加批判起来。“五四”时期批判传统道德,  相似文献   

7.
论孝与忠的社会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孝与忠这两个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的重要范畴常被笼统地作为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共同道德准则与规范,这是不够准确的。奴隶社会的道德与封建社会的道德存在着一定的质的区别。孝的道德观念是殷周奴隶制宗法社会的产物,而在这一时期尚未产生忠的观念,因为在奴隶制宗法社会中,政治关系和亲族关系尚未分化,孝道既起“亲亲”作用,又是“尊尊”的表现。忠君思想是在封建经济关系出现之后发生的,由于社会关系的变化,仅用孝道已经不能维持君臣之间的政治关系,于是出现了“忠”的观念。在封建社会中,忠是政治道德的主纲,孝是家庭道德的主纲,二者有一致的一面,但在一定情况下,也会发生矛盾。忠高于孝。但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时期,曾有孝行高于忠德的观念。  相似文献   

8.
孙天人 《天风》2006,(1):29-29
“传统”是指世代相传的具有特点和文化内涵的道德、礼仪、风俗、文艺等等。这对中国基督徒来说,又有“社会传统”与“教会传统”之分,而对“社会传统”,当代的基督徒应如何看待?对此,按面临的现实,应讨论的集中起来似乎是三个具体内容:一、“伦理道德”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是以儒家的仁、义、礼、信,孝等为核心。据近来有媒体对几所高校本科生的问卷调查,从中知道了传统文化在当代青年中的分量,透露出他们对儒家的道德价值观几乎没有什么异议;也没有一个认为是“过时东西”。对此,我们也不难知道,这与圣经和基督教全部教义在道德层面上的教训是一脉相承的。如  相似文献   

9.
“孝”的扬弃孙友忠现一时期,国内有不少学者著文大力倡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认为“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肯定其合理性与现实意义,主张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继承和发扬它,同时承认其中也有“糟粕”,这是颇有眼光的。“孝”作为传统道德,始于孔子的大...  相似文献   

10.
论孔子“仁德”道德规范的理论依据及主要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认为人追求“富贵”、厌恶“贫贱”、趋利避害的心态,决定了人是“好利”、自私的,只有“克己”、“克私”,才能培养起人的“仁爱”品质,才能恢复“周礼”,实现社会的和谐安定。孔子提出的实现社会和谐安定的“仁德”的道德规范不是“仁义礼智”等,而是“爱”、“忠”、“孝”、“恕”、“恭”、“信”、“俭”、“谦”等。  相似文献   

11.
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学说中,“孝”字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孔子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孔子用以规范父母和子女关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一项原则。《论语》、《孟子》、《孝经》这三部重要的儒家经典及其注疏,对孔子及儒家“孝”的思想观念,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述和阐释。深入研究这些材料,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所倡导的“孝”的本质、含义、作用等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就教于方家通人。究竟什么是“孝”呢?孔子本人虽然没有给“孝…  相似文献   

12.
儒家“孝”观念的原始意义及其近代以来的多重命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自然性的血缘情感关系的儒家“孝”观念,近代以来先后遭受西方来华传教士的宗教批判、五四运动的文化批判以及五四之后历年战争、革命、运动与晚近的改革开放之社会批判。而剥离、卸载传统“孝”观念的刚性意识形态等因素的额外负担,凸显其原始意义并进行适当的现代性诠释与定位,儒家“孝”观念在塑化个人情感、培养道德意识、复兴儒学资源、稳定家庭基础、缓解社会问题等方面,对于推进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仍然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功能。  相似文献   

13.
李伟 《孔子研究》2023,(5):68-74+158
“文”“儒”会通的文化基础在于对“人”的价值肯定与“人本”精神,这不仅是以儒学为主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实质,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价值底蕴。因此,其必然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化基础。强调“文”“儒”会通,一方面可以促使我国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更加贴近“人民性”与“时代性”,进一步指明文艺创作的价值方向;另一方面则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开辟更为深广的实践道路,从文化传承、创作精神与人本价值等方面,真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参与到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与时代实践中。更为关键的是,立足于当代中国的“时代性”,坚持“人本”精神的“人民性”,贯穿文艺创作研究实践中的“创新性”,将这三者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更加高远的时代精神推动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和实践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作为诸德之本,多种德行皆由孝生;作为八德之首,孝又与悌、忠、信、礼、义、廉、耻七种德行有着密切的关系。孝与悌、忠、信、礼、义、廉、耻七德的关系具体表现在:兄友弟悌、移孝作忠、诚孝为信、敬孝合礼、诤孝谓义、以孝养廉、孝则知耻。由此可见,孝从家庭伦理出发,中至社会,终至国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公民、社会和国家的三个层面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弘扬孝文化,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5.
作为诸德之本,多种德行皆由孝生;作为八德之首,孝又与悌、忠、信、礼、义、廉、耻七种德行有着密切的关系。孝与悌、忠、信、礼、义、廉、耻七德的关系具体表现在:兄友弟悌、移孝作忠、诚孝为信、敬孝合礼、诤孝谓义、以孝养廉、孝则知耻。由此可见,孝从家庭伦理出发,中至社会,终至国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公民、社会和国家的三个层面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弘扬孝文化,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代中国政治语境中,西方公民美德传统被日益挖掘出来,作为分析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缓慢的重要参照点。考虑到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将公民美德从语义学角度拆分为公民与美德两个维度加以理解,会巧合地发现西方的公民本位传统与中国的德性传统的分殊。在中西方不同历史镜像中触摸公民与美德的原初旨意,便成为在中国语境下考察公民美德概念适用性的逻辑前提。在现代化反拨境遇下,中国的美德传统日益让位于公民实践的吁求,但由于公民理念的内在价值缺乏在社会之中的深度嵌入,致使当前中国准公民、伪公民、拟公民大量存在。公民的美德化与美德的公民化则为公民美德力量在当代中国真正发挥效用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李娜 《现代哲学》2013,(1):107-112
《论语》中,作为古代儒家伦理情感基础的“孝”,包含“孝”的道德本原性、孝与“父之道”、孝与“礼”、孝与体察父母之心、孝与“养”、孝与“直”及亲亲相隐等方面的义理.批判扬弃《论语》中的“孝”思想,对推进当今养老、敬老道德教育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孝”是传统伦理的核心。“孝”的意义不仅在于维系家庭,更在于安定社会国家,二者的统一是社会评价的根本标准。作为传统伦理的主干,“五伦”有平行(夫妇)和上下(父子)关系的不同类型,但是,随着孝道的进一步贯彻,却主要体现为父子有亲而夫妻不爱。淡化夫妇而强化父子所引出的,是社会国家迫切需要的维持上下尊卑的“忠”的原则。“孝”与事功和事业相关,忠孝不二是为至善。传统孝道的负面的意义应当予以正视,变上下尊卑为平等相爱。  相似文献   

19.
代际承继和世代绵续是孝的初源维护。生命的绵续,融财产、事业、精神志向等社会存在于一体而行进。历史长河中,由"追孝"先人的祀祖俗化为孝养在世家亲,孝衍生出慈、友、恭、良、悌等系列的修身德目,并上升为一套伦理道德规范。孝治天下,形成遵孝"礼礼"的"礼序"社会,核心是宗法血缘的承继绵续。历史演绎中,通过"承继绵续"的承载,孝在旧内涵沉没成历史的同时,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当前,面临孝道主体缺位,少子老年化,孝的供需失衡等情状,慎重对待传统孝观念,传承与自新孝,把生育儿女视为应尽的社会义务和国家责任。回归孝的私域亲情,树立新的养老观,实现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转变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父慈子孝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在中国的传统社会里,父慈子孝是维系家庭关系的主要伦理模式。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观念对现代家庭道德建设具有深刻影响。其中包括父慈子孝、长尊幼卑、谨身节用、齐家兴国等积淀着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诸多方面,良莠并存。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传统家庭伦理失去了权威性、统一性。“慈”与“孝”的实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