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照禅 《法音》1988,(11)
青原山座落在江西省吉安市东南10公里处,始建于唐神龙元年(705)的著名禅宗道场净居寺就在这里。行思系六祖慧能的传人,得慧能印可后,即自曹溪分化卢陵。当时,六祖法嗣四十余人,分化各地,唯以青原山为第一。青原禅风,不但流传华夏南疆北国,还东传日本,辉煌海外。禅宗至慧能后分南岳、青原二大系,南岳下出沩仰、临济二宗,青  相似文献   

2.
关于敦煌文献S.2165号《思大和尚坐禅铭》中的思大和尚,传统观点或认为是南朝南岳慧思和尚,或认为是唐代青原行思禅师。本文通过对敦煌文献S.2165号文本的宗派属性分析,认为它是南宗顿悟禅青原系的钞本;通过对《思大和尚坐禅铭》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认为其主旨与慧思和尚的精神不相吻合,却恰好反映六朝至唐初南宗顿悟禅修行理念记载的自然过渡。因此,敦煌文献S.2165号中的思大和尚,指的是唐代禅宗七祖青原行思,而不是南朝天台宗二祖南岳慧思。  相似文献   

3.
对于禅宗与《周易》的关系,前人多追溯到云岩昙晟的《宝镜三昧》,云岩昙晟是禅宗七祖青原行思的三世法孙。禅易关系其实还可以上溯到青原行思,多种资料表明,青原行思乃禅易关系的奠基人和开创者。本文通过行思道场"青原"山名之考辨,证明行思道场在他本人时代由安隐山更名为青原山,这其中具有深厚的易学背景,进而揭示淹没于历史长河中的初期禅易关系,不仅可以为研究早期禅宗的发生打开新局面,也可以为研究魏晋隋唐宗教和文化的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正>石头希迁(700-790),唐代端州高要(广东肇庆市)人,俗姓陈,其在南岳石台结庵传法半个世纪,人称“石头和尚”。石头希迁为六祖惠能大师门下首座青原行思禅师的法嗣,是中国禅宗南宗五宗七派中曹洞、云门、法眼三宗之近祖,生前著有《草庵歌》《参同契》,其禅法要领传承六祖惠能“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般若禅法,  相似文献   

5.
一般认为源于药山的曹洞宗属于青原一系,但事实上药山一门对此并非一致承认.属于药山门下道悟系的禾山直到五代末年及宋初时仍然坚持南岳与荷泽两家并立之说,不承认青原系的地位,这表明药山一支未必出自青原.  相似文献   

6.
李嶷 《中国宗教》2014,(9):67-69
一穿过河南信阳,越过大别山,是俗称的南方。广袤、舒缓的平原渐渐变成了层峦叠嶂、山川相朻的水乡泽国。继续往南过长江,八百里洞庭在望,我们来到了被誉为"鱼米之乡"的湖南。湖南是中国佛教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地区之一。在唐代,怀让住衡山般若寺(今福严寺)开南岳一系(与青原行思法系同为南宗禅的二大法流),世称"南岳怀让"。怀让的弟子马祖道一继其法流,其下有临济、沩仰、黄龙等的演化;希迁居衡山南台寺,大扬宗风,  相似文献   

7.
药山禅指要     
药山禅指要本光三十六世药山惟俨禅师湖南澧州药山惟俨禅师,禅道继承石头希迁禅师。希迁禅师乃青原行思之惟一得法弟子。青原系六祖慧能上首法嗣。以故,惟俨禅师禅道与从上祖师一脉相承。师住澧州药山,大弘禅道,参学衲子甚众,当时即形成参药山禅之风气。与百丈怀海禅...  相似文献   

8.
曹山本寂为曹洞宗的创建者之一,他发展并完善了由洞山良价开创的曹洞宗基本理论。本文对曹山的五位君臣、五相偈、三种堕等理论及其机缘语句进行了具体的解释,指出对自由的极端追求才是曹洞宗的真精神,而这一精神是建立在以自性为唯一真宰的基础之上的。这一特征与南岳一系十分接近,表明直到曹山时期,曹洞宗仍然未改属青原。  相似文献   

9.
谁是知音     
宋州(今湖北襄樊)广德周禅师,承继青原行思法系,是广德延禅师的法嗣弟子。一天,一位年轻的禅僧前来向他询问:"请问老师,如果听到对方谈法论道,自己却不能领会其意,该怎么办呢?"广德周禅师淡淡地说:"法界之中,没有听不到声音的聋子,不然两个耳朵是做什么用的呢?"这位僧人又问:"那么,如何才算知  相似文献   

10.
“自古名山僧占多”,南岳就是我国著名的一座宗教名山!从古到今,无数虔信的宗教徒来到这里,栖山息林,耽饮鸠露,饱餐松针,吸纳清风,毕路蓝缕,开出一座座庄严古刹,延续了一个又一个文明。南岳的宗教名山之所以能够闻名遐迩,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离不开全山佛道教徒的努力。“文化大革命”的浩劫,是全国人民的浩劫,更是佛教的浩劫。整个南岳全山的寺院毁的毁,破的破,损的损,千年来的佛教家业彻底毁灭,让人心寒。惟正法师正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刻走上了复兴佛法的领导岗位。1985年他担任了刚成立的南岳佛教协会会长,面对亟待修复的寺院、出家僧…  相似文献   

11.
南岳佛教渊源    衡山,为中国五岳名山之南岳。五岳者,乃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东西北中岳均在黄河流域,惟有南岳衡山,独处长江流域。世人所谓“恒山如行,泰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唯有南岳独如飞”之说,大约与此有关。    五岳之封,源于古代,是远古山神崇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古代封建帝王把五岳看成是神的象征,并有东岳之雄、西岳之险、北岳之幽、中岳之峻、南岳之秀,闻名世界。    南岳在中国佛教历史上也曾扮演重要角色。南岳佛教传承…  相似文献   

12.
南岳禅僧释法智,工于诗文,精于草书,著有《石浪破门诗集》,草书誉称“怀素嗣响”、“湖南第一”,在当时禅林中,素以诗书成就著名。 一 释法智,明末清初人(明万历二十七~清康熙十年,即公元1599~1671年),名行诏,字允中,号破门,一号石浪,别号南岳七十二老人、破门和尚,衡山人,原籍江苏维扬,又据李元度所撰《南岳志》载,此人就是旺崇祯年间进士包尔庚。  相似文献   

13.
此方绝妙合天机 ,不用庐师扁鹊医 ;普劝善男并信女 ,急须对治莫狐疑。这首偈颂出自无际大师有名的《心药方》。众所周知 ,无际大师就是唐朝的石头希迁和尚 ,嗣法在青原行思禅师座下。大师一生对徒众的开示很多 ,其中《心药方》一篇 ,虽然篇幅很短 ,但对如何疗治众生的心病 ,作出了非常精辟的见鲜 ,因而广为流传 ,时为至今 ,甚得世人喜爱。《心药方》里说到不管是齐家、治国、学道、还是修身 ,必须先服十时妙药 ,才能成就。十时妙药就是 :“好肚肠一条、慈悲心一片、温柔半两、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阴全用、…  相似文献   

14.
教讯拾零     
《法音》1987,(4)
去年,湖南南岳佛教界集资二万多元,按原样修复了南岳佛教开山祖慧思和尚“三生塔”。传说基思三生都曾在南岳修行,其门徒找到他的三生遗骨合葬一处,故有“三生塔”之称。该塔历代均有修葺,被认为是“南岳佛教一绝”。(龚细衡)  相似文献   

15.
释慧林 《佛教文化》2013,(1):118-120
有人来问我:什么是禅?这不难回答。禅就是真如妙心,禅就是诸法实相.禅就是清净心、平等心、平常心,就是看破放下,就是自在解脱。但是,我又轻声地问自己,你真的懂禅吗?究竟什么是禅?说到中国佛教的禅,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六祖坛经》。在两千多年的中国佛教当中,只有这样一部中国人自己记述的佛教典籍,被称之为“经”。作为这样一部珍贵的佛教文献,《六祖坛经》为我们展现了公元七、八世纪,中国禅宗史上,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透过五祖弘忍、六祖惠能、北宗神秀、菏泽神会、青原行思等众多祖师的身影,我们或许可以从中领略到“禅”的身影,或许可以从这样一部《六祖坛经》中,找到我们谜题的答案——究竟什么是禅。  相似文献   

16.
由慧能(638—713年)所实际开创的南宗禅在马祖道一(709—788年)的时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光大,南宗逐渐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代名词。马祖道一在慧能禅宗的阐扬和发展中起到了非常关键而重要的作用。关于马祖禅在慧能禅宗发展中的地位和特征,正如洪修平先生所指出的:慧能奠定了南宗禅的理论与禅行之原则,而以马祖道一为最重要代表的南岳怀让禅系及青原行思禅系则将这种原则贯彻到宗教实践中去,并在实际的禅行生活中将禅宗进一步发展并使之繁盛。(参见洪修平)这是从哲学史的角度研究得出的合乎逻辑的结论。本文主要从教学精神、教学方法的角度,…  相似文献   

17.
拥毳对芳丛由来趣不同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艳冶随朝露馨香逐晚风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这是五代禅师文益的一首著名禅偈。唐末五代,正是佛教禅宗发展十分兴盛的时期。南岳怀让一系下分化出沩仰宗和临济宗,青原行思一系下衍生出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是为五宗。其中法眼宗的开创者就是文益禅师。文益(885-958),余杭(今杭州市)人,7岁出家,广泛参学,在丛林中大有声望。受到南唐中主李瞡的器重,被迎请到金陵(今南京市),住报恩禅院,赐号净慧禅师;又迁住清凉大道场,道化极盛。时为太子的后主李煜也常常拜谒于他。文益寂灭后,谥为“大法眼禅师”…  相似文献   

18.
《法音》2016,(7)
正本刊讯6月28日,《青原法派研究》新书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在井冈山大学举行。此次发布会由吉安市青原区委、区政府、井冈山大学庐陵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青原区民族宗教事务局和青原山景区管委会承办,青原山净居寺协办。井冈山大学校长曾建平教授,中共青原区委程以金书记,青原区人民政府李军区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姚卫群,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全柏音,青原山净居寺方丈妙安法师等近30名领导嘉宾、专家学者、佛教界人士出席活动。  相似文献   

19.
《坛经》在历史上形成很多版本,以独特的方式对禅宗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虚云大师作为近代禅宗泰斗,曾以憨山德清重修南华禅寺为榜样,一度挑起重整禅宗祖庭南华禅寺的重任,实现了南华禅寺的重兴。在这个过程中,他曾助缘重刊德清版《坛经》,并在惠能祖龛外立南岳怀让、青原行思、韶州法海、菏泽神会等4位弟子的塑像。这种在诸多弟子中注重神会功绩、抬高神会地位的做法,与德清校勘《坛经》若合符契,故而此举是直接受到德清校勘《坛经》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释印光  释传印 《法音》2012,(1):28-30
二、详明机锋转语(一)机锋转语的由来【论文】及至曹溪以后,禅道大行。不立文字之文字,广播寰区。解路日开,悟门将塞。故南岳、青原诸祖,皆用机语接人。使佛祖现成语言,无从酬其所问。非真了当,莫测其说。以此勘验,则金鍮立辨,玉石永分。无从假充,用闲道法。此机锋转语之所由来也。【讲记】佛法即是心法,本来离于言说之相。所以,释迦牟尼佛临终在灵山会上曾说:"吾四十九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