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尚德  杨芳 《世界哲学》2006,(1):112-113
2005年10月17日至21日,“第十次全国俄罗斯哲学(苏联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讨会暨中俄哲学家论坛”在湖南省湘潭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主办,中国苏俄哲学专业委员会、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协办,来自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的6位哲学家与国内各地研究俄罗斯哲学的专家和研究生共3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俄论6篇,中论20篇,开展了多方面、多层次的交流和探讨,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2.
周来顺 《世界哲学》2009,(5):175-177
2009年7月5日至9日在黑龙江大学举办了“俄罗斯哲学”研讨会。这次会议以“后苏联时期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化哲学”为主题,就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俄罗斯哲学的总体性研究、俄罗斯重要哲学家的思想、俄罗斯部门哲学的发展状况等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相似文献   

3.
刘明艳 《现代哲学》2007,(5):139-140
2007年6月5日俄罗斯科学院哲学代表团一行五人对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访问。五位哲学家向中山大学马哲所师生做了精彩的学术演讲,并和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列克托尔斯基院士在“关于苏联与俄罗斯哲学概览”的专题报告中,围绕“当代俄罗斯对苏联哲学的评价”,“苏联哲学取得巨大成功的繁荣时期哲学的创新点、主要成就及其代表人物”,以及“当前俄罗斯哲学研究的热点和新的生长点”等问题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在当前的俄罗斯,哲学研究正处于新的兴奋点上,几个大的哲学杂志争论激烈,主要的学术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4.
今日俄罗斯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的剧变,苏联哲学70年的发展嘎然中止。那么,新的俄罗斯哲学向何处去?世界哲学界在关注,俄罗斯哲学家在探索、在新建。一、哲学家的共识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哲学研究所长斯杰宾教授在苏联解体后不久就曾预见过俄罗斯哲学的未来走向:第一,马克思哲学失去了国家哲学的地位,但是,俄罗斯不会排斥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世界哲学的一个流派,在俄罗斯会得到公平的对待;第二,未来的新俄罗斯哲学将会突出社会哲学的研究,这种研究主要是摆脱历史唯物主义的束缚,在更大范围内,开展对现实社会哲学诸…  相似文献   

5.
谭群玉 《哲学动态》2006,(12):68-68
2006年7月14~15日,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和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弗林德斯大学哲学系共同主办的“马克思主义:中国与西方的视角”国际研讨会在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举行。来自中、英、澳三个国家九所大学的20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上交流论文共18篇。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叶汝贤教授、英国肯特大学哲学系肖恩·塞耶斯(Sean Sayers)教授做大会基调发言,中西方学者讨论和交流的内容主要有:一、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总体状况、具体问题和未来走向关于以往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总体状况,中国学者提出了三种主…  相似文献   

6.
由现代外国哲学学会苏俄哲学专业委员会召开的研讨会于7月16日至18日在呼和浩特市举行。与会代表就如下几个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一、俄罗斯哲学界的现状 与会同志认为,其主要特点是多元化。许多俄罗斯哲学家虽然不再亮出马克思主义的旗号,但他们所关注的问题以及分析问题时所使用的基本方法,与苏联时期无异,他们是老一代的哲学家,至今仍占据着俄罗斯哲学界的主要领导岗位。此外攻击马克思主义哲学、宣传西方现代哲学及俄罗斯传统宗教唯心主义哲学的也大有人在。还  相似文献   

7.
20 0 1年 3月 1日至 2日 ,由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和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国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讨会暨第九次全国苏俄哲学研讨会”在中山大学召开。会议就 2 0世纪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命运和俄罗斯哲学的现状等论题展开了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贾泽林教授回顾了中国苏俄哲学研究的状况 ,指出对苏联哲学的研究和反思仍然是苏俄哲学研究的重大课题 ,而目前关注的热点问题则是“俄罗斯哲学将向何方发展”。莫斯科大学哲学系主任B B 米洛诺夫教授作了题为“马克思和俄罗斯 :理想和现实”的报告 ,…  相似文献   

8.
全国苏联哲学讨论会,于1985年6月8日至12日在南宁市召开。这是我国苏联哲学研究第一次全国性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是由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广西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联合发起的。来自各地的科研和教学工作者共56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资料33篇。兹将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2004年11月20~22日,由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文学院等共同举办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7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提交论文40余篇,现就会议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赵岩 《哲学动态》2005,(10):72-73
2005年5月24~28日,由俄罗斯哲学学会组织的第四届俄罗斯哲学大会在莫斯科大学举行.俄罗斯总统普京、国家杜马主席格雷兹洛夫、俄罗斯联邦会议联邦委员会主席米罗诺夫、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等人分别发来贺信.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哲学与文明的未来",实际参会人数2242人,来自全球34个国家.中国哲学家共有16人出席.除学术讨论外,大会还组织了三场讲座以及哲学家与哲学学术刊物编辑部成员的会见,组织了题为"当代俄罗斯哲学教育及人文教育问题"的专题研讨会和"哲学、政治学、宗教学教学方法委员会"的会议.  相似文献   

11.
1957年7月17日至20日,在华沙召开了国际哲学讨论会,这次会议是由国际哲学研究所组织的。参加讨论会的有来自欧洲、亚洲和美洲20个国家的各个学派的哲学家,其中还有来自9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哲学家。中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哲学家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国际性的哲学会议,同时会议也邀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苏联代表团由别林斯湼夫教授(代表团团长),查金教授,施什金教授和扎伊切夫研究员组成。  相似文献   

12.
安启念 《世界哲学》2017,(4):123-129
针对工业文明的种种弊端,从历史、道德以及对人的全面理解出发研究人和人类命运,是俄罗斯文化的特点和俄罗斯哲学思想的传统。在苏联时期真正代表了俄罗斯哲学传统的,不是А.Ф.洛谢夫,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家И.Т.弗罗洛夫。弗罗洛夫的哲学思想紧紧抓住20世纪人类文明遇到的重大问题,不仅运用俄罗斯传统哲学的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资源从理论上对人和人类命运做了深刻研究,而且由此出发,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思想运动和政治实践,对这些问题做了特色鲜明的回答。  相似文献   

13.
未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未来走向,与过去和现在的研究现状密切相关,必然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传统、时代与时代主题、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世界性的哲学交流与对话等等。论文就相关问题,如哲学与政治、学术性与现实性、理论与实践、哲学与群众、主流学派与非主流学派、革命家与哲学家、哲学研究方式与实证研究方式等进行讨论。论文的结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将仍然是主流,过去哲学研究那种大一统的局面将不复存在,多样性的研究、主流学派与非主流学派并存,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各种研究路径互相竞争、互相切磋、互相促进,未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化研究所联合主办的这次会议 ,于 2 0 0 1年 3月 1至 2日在广东召开。参加会议的有莫斯科大学哲学系的 6名学者 ,我国各社科院、高校的学者 2 0余名。会议讨论了如下问题 :一、苏俄哲学的研究价值和研究状况。与会者认为 ,2 0世纪的历史表明 ,无论是从前的苏联 ,还是现在的俄罗斯 ,无论是它的成功 ,还是它的失败 ,都对整个世界产生过和正在产生广泛、深入的影响。 2 0世纪在俄国 ,上演的是从“无”到“有 (苏式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创立 )”和从“有”到“无 (苏式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消失 )…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向讨论会综述韩璞庚(《江海学刊》杂志社210024)该会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和湘潭大学哲学所联合发起,近期在湘潭大学隆重召开。有数十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与会。会议就20世纪中国哲学发展的现状、面临的困境与挑战、21世纪中国...  相似文献   

16.
围绕对20世纪上半叶俄罗斯哲学的认识,俄罗斯哲学界产生严重分歧,争论焦点是对苏联哲学的评价。霍鲁日称赞宗教哲学,但对苏联哲学即苏联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持全盘否定的态度。而其他多数学者否定米丁、尤金等人所代表的官方哲学,同时肯定具有创新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还有人提出,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宗教哲学都是俄罗斯文化与历史的产物,两者并非截然对立。争论双方的共同缺点是没有把苏联哲学放到俄罗斯社会发展的历史中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17.
《哲学分析》2015,(3):176-181
<正>"哲学与生活世界"国际研讨会于2014年12月15日至16日在上海召开。会议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美国价值与哲学研究会联合举办。这是继2013年8月哲学所在希腊雅典第23届世界哲学大会举办的同样主题会议的基础上,对"哲学与生活世界"这一主题进行更为深入和广泛的研讨。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25篇,来自中国大陆、美国、加拿大、黎巴嫩、伊朗、荷兰、俄罗斯、乌干达、罗马尼亚、波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十七日至二十日,福建省哲学学会在三明市召开年会,来自省各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和各地市的理论工作者共九十一人参加了会议,提交论文十余篇。这次年会的主题是“经济体制改革与哲学现代化”,会议讨论了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看待改革,为改革服务,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同时探讨如何对待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并在  相似文献   

19.
华侨大学是1960年在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由国家创办的一所面向海外华人华侨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直属于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和首批获得中国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的大学。建校以来,华侨大学遵循“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的办学宗旨,秉承“会通中外、并育德才”的办学理念。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于1994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现为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重点学科和福建省重点学科。华侨大学从2003年起每年投资100万元重点建设该学科。该学科现有在职教授11人、副教授9人、讲师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5人,占58%,学科成员平均年龄为43岁。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现以杨楹教授、张禹东教授为学科带头人。该学科现已形成下述四个具有内在关联性的学术方向,并相应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宗教文化研究所和经济发展研究所作为机构支撑。1.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该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为杨楹教授,主要学术骨干有蔡灿津教授、马拥军博士、彭立群博士等6人。其学术特点是:从生活维度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对话,探究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反思与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精神、原则与方法,从而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近年来,该方向承担了以国家课题“生活维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视角”、国务院侨办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版本学研究”等为代表的课题13项;出版了《生活哲学:探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的脉络——思维方式的历史研究》、《思维方式与社会发展》(合著)、《走近马克思》(合著)等学术专著;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等权威刊物上发表了《论马克思哲学的理论立场》、《生活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一组4篇)、《生活哲学的对象与方法》、《哲学:在神圣与世俗之间》等论文86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或转摘,获得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6项、霍英东科研奖1项。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古希腊哲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10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该次会议由清华大学哲学系与浙江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联合发起,由清华大学哲学系主办.来自全国各重要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希腊、芬兰、土耳其等国的专家学者4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共交流论文近30篇,并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而富有成效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