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7岁儿童语言表达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志军  陈会昌 《心理科学》2005,28(5):1126-1130
通过对64名7岁北京市儿童的实验室观察来了解他们气质特点和语言表达发展状况,并对儿童家长进行教养方式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调查。研究发现家庭收入对儿童的语言表达发展有一定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尤其是父亲的严格教养方式.与儿童的语言表达发展有密切联系;儿童的气质与其语言表达发展的关系在个别维度上显著;儿童气质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互作用对语言表达水平存在着影响。  相似文献   

2.
5-13岁儿童父母权威认知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假设的问题情景和两难故事,对我国儿童对父母权威的认知特点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发现儿童服从父母的主要因素随年龄增长有所变化,在不同的生活领域,儿童对父母权威的评价及服从强制性有所不同;而在公正-父母权威冲突判断中,年幼儿童不能分辨公平与权威,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展为追求公平和考虑其它因素的服从。  相似文献   

3.
陈美芬 《心理科学》2007,30(5):1211-1213
本研究采用父母教养控制源量表(PLOC)对351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本地儿童父母教养方式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外来务工人员和本地家长在效能感、子女对家长生活的控制及家长对机遇的信念等因素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北京农村4-6岁幼儿性格发展与家庭教育关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国彬  范存仁 《心理科学》1993,16(6):333-337,368
本文研究家庭教育方式对农村4—6岁儿童性格发展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要求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分别对儿童的性格特点评分,并要求家长对家庭教育方式评分。结果表明,儿童的一些优良性格品质与父母的某些良好的教育方式有密切关系;在调查的性格特征上,没有发现独生与非独生予女之间有明显差别;教师和家长对儿童的评分之间有高度相关,说明本调查信度是高的。  相似文献   

5.
儿童问题行为受到环境与个体因素的协同影响。研究以北京150名五、六年级儿童及其家长为被试,探究心理攻击和应激下皮质醇反应在父母感知的家庭压力与儿童问题行为间的中介作用。采用儿童版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测量儿童应激下皮质醇反应,并由家长报告感知的家庭压力、对儿童的心理攻击及儿童的问题行为。结果发现:(1)父母感知的家庭压力可正向预测儿童问题行为;(2)心理攻击在父母感知的家庭压力与儿童问题行为间起中介作用;(3)心理攻击和儿童应激下皮质醇反应在父母感知的家庭压力与儿童问题行为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研究揭示了父母感知压力对儿童问题行为影响的心理和生理机制,从父母和儿童角度为减少儿童问题行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婚姻关系是家庭关系中最核心的关系, 家庭中父母婚姻冲突影响着儿童发展。众多研究发现, 父母婚姻冲突对儿童认知发展和情绪社会性发展均有重要影响, 而且父母婚姻冲突影响儿童发展存在复杂的作用机制(如中介机制和调节机制)。父母婚姻冲突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儿童认知-情绪过程和家庭过程来实现, 且这一影响会因多种儿童因素和环境因素的不同而不同。未来研究有必要同时考察父母婚姻冲突对儿童认知发展和情绪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并进一步探究和整合多种作用机制, 为干预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7.
聋儿的心理理论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探究聋儿的心理理论(TheoryofMind,ToM)发展特点多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分析聋儿与正常儿童及自闭症儿童ToM水平的差异;二是比较聋父母聋儿、口语聋儿及正常父母聋儿的ToM发展差异;三是分析聋儿对不同心理状态的理解水平。此外,对聋儿ToM发展影响因素的讨论,多是从聋儿交往、语言、训练等角度进行的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修订编制适合测量学前儿童的中文版父母报告高敏感儿童量表,并在学前儿童家长群体中进行信效度检验。通过文献分析,建构了学前儿童高感觉加工敏感性的结构模型,在参考国外量表题目的基础上,编制了初始量表。按照量表编制流程先后对1633名3~6岁学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测试,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与验证性因素分析对初始量表进行题目删减与维度确定,最终形成了包括易刺激性、审美敏感性和低感觉阈限三个维度的中文版父母报告高敏感儿童量表。进一步分析表明,中文版父母报告高敏感儿童量表信效度符合统计学要求,能够作为测量我国学前儿童感觉加工敏感性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64名7岁北京市儿童的实验室观察来了解他们气质特点和语言表达水平,并对儿童家长进行教养方式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父母的教养方式尤其是父亲的严格教养方式,与儿童的语言表达水平有显著正相关;儿童的气质与其语言表达水平的相关在个别维度上显著;儿童的气质与其父母的教养方式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影响,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儿童的语言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0.
1研究目的调查研究父母文明水平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原因:第一,所调查的对象是下世纪初社会的骨干力量,社会的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部分人的文明水平。第二,心理学家很早就认识到父母的文明水平会直接而强烈地影响后代。父母是儿童与社会之间的重要桥梁。社会的信仰、价值观念等社会目标首先通过父母的过滤以高度个体化的有选择的形式过程传递给儿童。因此父母是儿童社会化最重要的动因。第三,二十一世纪的人才是由这些人培养的。国内外的各种有关研究表明文明水平高的家长培养出的儿童往往更优秀,而问题儿童的父母其自身的文明水平往…  相似文献   

11.
离婚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极大关注。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离婚如何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研究进行综述:(1)离婚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关系的研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理论变迁——从"严重影响说"到"有限影响说";(2)离婚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机制探讨:大量研究都证实父母冲突是比离婚本身对儿童青少年影响更大的一个因素,离婚前父母冲突会调节离婚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方向和大小,离婚后的父母冲突与父母共同养育会通过影响亲子关系和父母的教养行为进而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造成影响;(3)现有研究对实践工作以及未来研究方向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学龄儿童的行为问题与家庭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和Moss家庭环境量表,对593名9~14岁的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测量和个别访谈。得到儿童行为问题总检出率是11.47%.对比研究表明:家庭不健全,家庭的亲密度、知识性、娱乐性和组织性低,矛盾性和控制性高,是儿童行为问题产生的家庭危险因素。提示预防儿童行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父母文化素质,改善父母间关系和家庭的心理气氛。  相似文献   

13.
国内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近年来,我国心理与教育研究者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认知、社会性情感及各种人格品质的发展的作用以及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为儿童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并获得了中国文化背景下与西方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正>在儿童早期,特别是婴幼儿时期,究竟是身体运动还是知识学习重要?近年来,一些家长认为儿童的身体素质和运动不如语言或数学的成功重要,认为语言或数学的知识学习有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运动游戏则被认为是浪费时间而被制止和呵斥。例如当孩子掌握了写自己名字的技巧时,父母总是表现得很高兴;但当孩子花大量时间玩水或者进行户外探索时,父母就不那么高兴了,认为这是孩子调皮。其实,这些家长低估了幼儿早期运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辛晓莲 《社会心理科学》2004,19(6):29-32,94
同情心是儿童亲社会行为和积极社会机能的动机同情,文章对国外20年来儿童同情心发展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其中儿童认知的发展水平是其同情心发展重要基础,气质因素中的情绪性、抑制性和调节对儿童同情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家庭因素中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安全型依恋和父母的榜样作用对儿童同情心发展的影响很大。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儿童同情心影响因素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儿童合作倾向与家长价值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采用组内设计的方法,测量了53名5~6岁的儿童在两种情境中的合作行为倾向,以及与他们的家长的工作价值观的关系。结果表明:对情境的知觉影响儿童的合作倾向,一方面表现在对好朋友与不认识的小朋友的合作行为倾向有显著性差异;另一方面是对不同的实验材料有不同的合作行为表现。另外,儿童的合作行为倾向与父母的工作价值观——特别是经济利益价值、管理价值等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374名贵州农村地区小、中、大班年龄儿童为研究对象,开发并采用适合农村儿童的图片命名测验以及家庭环境调查问卷,描述农村学前儿童的口语词汇发展水平及家庭环境现状,并探讨家庭环境各因素(父母教育水平、家庭阅读活动、教育观念、家长评估及早期阅读教育)与学前儿童口语词汇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1)农村学前儿童的口语词汇表现出随年龄增长而提高的发展模式;(2)农村儿童处于较为不利的早期家庭环境,包括较低的父母教育水平、早期阅读教育起步较晚等;(3)在这些家庭环境因素中,母亲教育水平和家庭阅读活动与儿童口语词汇显著相关,并且二者可以相对独立地预测儿童口语词汇发展。研究结果为农村贫困地区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干预可行性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父母离异儿童应激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测量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我们考察了136名父母离异的中学生的应激及其相关因素,并同136名正常的中学生的应激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父母离异儿童的应激水平显着地高于正常儿童,不同年龄的父母离异儿童不存在显着的差异,父母离异时年龄小的(1─5岁)儿童其应激水平较低,父母离异时间长的(10年以上)的儿童其应激水平亦较低,不同性别的父母离异儿童应激水平无显着差异,父母离异对儿童应激的影响并不因父母再婚而改变。同时,我们的研究还表明,父母离异儿童的应激水平与其学业成绩、思想品德表现之间存在着较高的相关,应激水平越高,学业成绩越差,思想品德表现也越差,这表明父母离异所导致的应激状态,既影响儿童的学业成绩,也影响他们思想品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希望在父母与学前儿童之间的代际传递效应,以及父母教养方式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使用成人特质希望量表、儿童希望量表(他评版)及教养方式问卷对1034名学前儿童的家长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父母希望显著正向预测儿童希望,教养方式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且这一中介模型对于父亲和母亲完全等价。说明希望存在代际传递性;希望水平高的父母更倾向于采取积极的教养方式,进而提升学前儿童的希望水平;并且父亲和母亲以相同的模式将希望通过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传递给儿童。  相似文献   

20.
目的:编制学前儿童自我控制行为家长评定问卷并对其结构进行验证。方法:在理论分析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编制了学前儿童自我控制行为家长评定问卷,并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263名和387名学前儿童的自我控制行为进行结构的探索与验证。结果:学前儿童自我控制行为由独立性、自觉性、坚持性、自制力和自我延迟满足五个维度构成;学前儿童自我控制行为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其结构在不同性别、城乡样本中具有稳定性。结论:学前儿童自我控制行为是一个五因素的结构,所编制的问卷可作为学前儿童自我控制行为家长评定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