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风》2011,(11):F0003-F0003
今天,越来越多的教会书店敞开大门,用琳琅满目的属灵书籍服侍信徒。随着教会福音和牧养事工的深入,书籍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从个人的每日灵修和生命成长,到用圣经指导信徒的生活;从传道人的装备,到教会的管理经验;从传递福音的信息,到牧养用的课程——都离不开好书。这就需要有更多的教会书店在信徒的身边。  相似文献   

2.
骆振芳 《天风》2001,(2):40-41
信徒必须警醒,等候主来,信徒应当像仆人一样,点上灯束上腰,等候主人回来.这种教训的神学家称为"过度期间的伦理",意思是说从现在到主再来的时候,只有一段极短的时间.但是当教会逐渐发展了,不可能使基督徒生活脱离世界上一般人的生活而孤立起来.此外更要紧的还有基督徒本身形成的集体生活,在这信徒新的集体之内,需要有一些持久性的伦理原则.现世的生活要比将来的盼望更重要一些,基督徒的生活与其他方式的生活本质上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3.
吴永兵 《天风》2007,(22):45
他是一名很平凡的神学毕业生。从圣经学校毕业后.他被市级教会组织安排在山村一所很不起眼的教会作传道工作。他对信徒很亲切.信徒对他也很爱护。几年的侍奉过去了,教会里的信徒他几乎都认识.而且能够叫出他们的名字.还知道他们住在哪个村庄哪个小组。在众多信徒中,有一位很特殊的信徒.是一名五保户老人。他(神学生)和他(五保户老人)之间的一些故事.给人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4.
1978年11月18日"人民圣殿教"914名信徒集体自杀事件发生后,世界的目光开始注意一种特殊的自杀现象--痴迷邪教所导致的自杀.而随着所谓"新千年"的临到,邪教制造和妄图制造信徒自杀事件的报道从世界各地纷至沓来.信徒自杀,已成为邪教活动的突出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5.
张忠成 《天风》2014,(2):13-14
作为教牧人员,我们应当明白教会担负的重要使命和事工,包括崇拜、教导、团契、服务和见证。目前,教会信徒流失已成为较普遍的现象,农村教会的中青年信徒很大一部分外出工作或到城市创业,只留下了年老体弱的"留守信徒"。而城市教会从近几年的统计来看,虽然人数不断上升,但在主日崇拜中并没有明显的体现。也就是说,城市教会一方面是信徒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也不时有人悄然离开。  相似文献   

6.
张忠成 《天风》2014,(2):13-14
作为教牧人员,我们应当明白教会担负的重要使命和事工,包括崇拜、教导、团契、服务和见证。目前,教会信徒流失已成为较普遍的现象,农村教会的中青年信徒很大一部分外出工作或到城市创业,只留下了年老体弱的"留守信徒"。而城市教会从近几年的统计来看,虽然人数不断上升,但在主日崇拜中并没有明显的体现。也就是说,城市教会一方面是信徒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也不时有人悄然离开。  相似文献   

7.
看门的大爷     
给教会看门的大爷姓郭,信徒都称他郭大爷,有的不知道他姓郭,干脆就称他大爷。郭大爷今年73岁,是个老信徒,身体还很好。 我从神学院毕业到教会,转眼之间已有半年多的时间了。在教会中,平日里和我相处时间最多的就是郭大爷。从郭大爷身上,我再一次体会到了侍奉主不  相似文献   

8.
作者于1988年12月上旬至1989年1月上旬,在成都市青羊宫对道教信徒的基本情况作了初步调查。现将其基本情况作一个简单的介绍与分析。 一、道教信徒的性别和年龄构成。 就这个问题,我用观察的方法进行了解,在12月4日和11日两个星期天从上午10点到下午2点这两个高峰期内,我们把凡是烧香和行跪拜礼的人都算作道教信徒。一共看到信徒96人。其中男性42人,女性54人,分别占44%和50%。这说明在道教信徒中,女性多于男性。  相似文献   

9.
《天风》1995,(6):46-47
魏都教会抵制异端邪说 河南许昌市魏都区教会针对近年来外地一些混入教会传讲异端,使得一些不明真相的信徒上当受骗、走上邪路之事,于4月3日到8日举办了为期6天的短训班,又从外地聘请牧师前来讲课,针对信徒的需要,按时分粮给他们。  相似文献   

10.
一所教堂是周边信徒的"家",是信徒心目中崇高、圣洁的地方,是信徒得以安息、得到牧养的地方;一所教堂是周边非信徒心目中认为高尚、神圣的地方.无论信徒与非信徒,每个人都希望所看见的教堂能够发出好的亮光. 在我心目中,一所教堂必须是一个和谐的教堂,也只有和谐的教堂才能真正荣神益人,才能真正实践圣经教导,才能成为信徒的家,才能成为基督信仰的见证,才能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看了《天风》刊登的做好探访工作的系列文章,对我们工作启发很大。王锡安的文章中提到探访是教会圣工重要组成部分,联想到我们教会这些年来的探访侍奉,前辈信徒已给我们作出了榜样,他们不仅时常到信徒家中看患病和软弱的信徒,还为他  相似文献   

12.
看门的大爷     
石乐新 《天风》1997,(7):38-38
给教会看门的大爷姓郭,信徒都称他郭大爷,有的不知道他姓郭,干脆就称他大爷。郭大爷今年73岁,是个老信徒,身体还很好。 我从神学院毕业到教会,转眼之间已有半年多的时间了。在教会中,平日里和我相处时间最多的就是郭大爷。从郭大爷身上。  相似文献   

13.
陈永生 《天风》2008,(2):37
坐落于福建省宁德市的城澳教会,一直以来做了大量的关爱事工,效法了基督的爱. 城澳教会关怀老弱病残及困难的信徒.几年前教会接受了一个独自住山村无依无靠信主的70多岁的冯作金老人,教会供养他生活到被主接回的那一天.并为他举办丧事,教会的圣乐队及信徒百余人为他送葬.  相似文献   

14.
时下,从沿海到内地、从城市到乡村,主把得救的人数,天天加给教会信徒与日俱增。因此出现了羊群多牧人少的现象。在农村,信徒素质提升较慢,也就难免有些可笑或麻烦之事发生。 在约翰福音13章35节耶稣说:“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感谢主,我们基督徒不论老少,都以弟兄姊妹互称。  相似文献   

15.
李林洲 《天风》2012,(4):61-62
福州市盘屿基督教会临近新开发的福州福湾开发区,有不少省内外的外来农民工租住在村里,他们中的许多信徒主日到教堂参加礼拜。但普遍存在“寄人篱下”的心理,缺乏参与教会事务管理的理念。为了让外来务工信徒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基督的平等、博爱,盘屿基督教会出台了牧养外来务工信徒的一系列举措:一是宣布给予外来务工信徒与本地信徒的同等待遇,  相似文献   

16.
在教会中老年信徒占了一定的比例,老年信徒一般来说有敬畏主、爱主等等的特点,是青年信徒应该学习的榜样。但是有相当数目的老年信徒(尤其为城市里的老年人),身体都不大强健,甚至有各样的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肺气肿、糖尿病、关节炎等等,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平时缺乏身体锻炼。好多老年信徒在青壮年时就不锻炼,何况到了年老更无力去注意了,好多老年信徒患了病以后,身体衰弱无  相似文献   

17.
《天风》2015,(7)
<正>当下的中国教会拥有大量在不同教会间流动,而不归属于任何一间教会的信徒。如何看待这些流动信徒?本文希望与主内肢体做一点探讨。一、为何会有流动信徒1.信徒在自己的教会受伤,游走而寻找疗伤。有些信徒原本隶属某教会,但可能在教会有了痛苦的经历,从此不想去自己的教会,而到处游走。他们或许是真诚却遭遇挫折的信徒,需要教会挽回。2.信徒因工作的调动,以致不能委身某一教会。有些信徒工作地、居住地都不稳定,常随  相似文献   

18.
发挥平信徒作用是推进民主办教的具体体现,也是一个普世性问题。中国教会现阶段如何发挥平信徒作用,概括起来说有三个方面:一是平信徒如何发挥自身作用;二是教会负有领导责任的主教、神长如何发挥平信徒的作用。三是发挥平信徒作用也是推进民主办教的具体体现。一、平信徒如何发挥自身作用回顾历史,我们深深体会到,平信徒在天主救赎工程中所起到的作用。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平信徒在坚持信仰,努力开展福传工作和尽好  相似文献   

19.
黄俊丽 《天风》1995,(3):13-14
光泽县地处闽北边远山区,1984年基督教会恢复聚会时,信徒才几十人,随后,信仰基督的人数不断加增,教会也从一个聚会点发展到有一个城区教堂,七个乡镇活动点。1992——1994年间,信徒人数已经发展到1000多人。但是只有一个神学院毕业的传道人和3位经过培训的义工。当务之急是:牧养好主的羊群,提高他们的信仰素质。 《天风》  相似文献   

20.
杨友文 《天风》2008,(19):12-13
牧师夫妇,山根牧师在此牧会已40年了,他很热情地解答我提出的所有问题.该堂已有58年历史,是战后由当地日本人建的.有30多名信徒,老人居多,不参与任何教会事工,山根戏谑地说从写周报到打扫厕所都自己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