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论宗教人生哲学思想●尚九玉一、宗教与人生提起宗教,我们想到的是神;说起人生,我们想到的是人。然而,当我们把目光转向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我们就会发现,神和人总是联系在一起的。那么,神和人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神和人究竟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呢?这就需...  相似文献   

2.
倾听的艺术     
上帝给了我们一张嘴两只耳朵,是让我们在和别人交谈时,认真地听,而不是不顾对方喋喋不休地倾诉。我们总希望自己拥有听众,从而一味地表达自己,但是不知为什么,我们的话语常常被别人忽视。当我们静下来感觉一下就会发现,和我们交谈的对方,也似乎在迫不及待地向我们...  相似文献   

3.
我们常常说,最难对付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我们会常常问自己“我是谁?我是一个怎样的人?”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我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自我意识在增强,达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就会完全觉醒。  相似文献   

4.
科学创造主体是科学家。不同的创造主体即不同的科学家有着不同的科学审美创造风格。布封曾说:“风格如人”。这句在文艺创作中广为引用的名言在科学创造中也同样适用。如若我们把科学发现的内容与得到这一发现的途径以及科学表述区分开来,我们就会发现,不同科学家所循...  相似文献   

5.
做人当如山     
芸芸众生与自然万物在精神本质上是相通的。当人类实现了心灵世界与自然精神的融会沟通,我们就会惊奇地发现,平淡无奇的山水草木花鸟鱼虫给了我们许多做人的启迪。孔子所谓“智者乐山,仁者乐水”便是中国文化史上关于人与自然的最早领悟。  相似文献   

6.
一提起原子弹,人们便会自然而然地将它与那些曾名动一时的风云人物联系在一起。然而如果我们仔细对其产生过程考察一番,就会惊受地发现,其实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也曾起到过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二战期间总统罗斯福的私人顾问萨克斯便是其中一人。萨克斯是一位眼...  相似文献   

7.
20世纪的诺贝尔医学奖与21世纪的医学生素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世纪的诺贝尔医学奖与21世纪的医学生素质山西医科大学(太原030001)段志光世纪之交之际,回顾过去,前瞻未来,就会发现:现代科学技术在发展中的高速度、高起点、短周期、综合化和大科学体系等特征,以及随之带来的诸多正面与负面问题,都在提示我们:高等...  相似文献   

8.
读中学时,地理老师问我们,如果没有台风,这世界会怎么样呢?我们回答说,如果没有台风,房屋就不会被掀倒,树木就不会被吹断,财产就会少受一份损失,人类就会多添一份平安。而老师却说,如果没有台风,全世界的水荒更加严重,因为台风可以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淡水资源;如果没有台风,地球上的冷热会更加不平衡,因为日照最多的赤道地区全靠台风来驱散热量,否则,热带会更热,寒带会更冷,而温带将不存在……  相似文献   

9.
徐达 《思维与智慧》2004,(11):22-22
生活中如果没有爱,人就会孤单寂寞;而心中没有爱,则心就会孤独冷酷,要想取得人际关系及事业上的成功,必须让心中充满爱的阳光。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感觉到温暖与力量;也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热情和动力。  相似文献   

10.
生命的过程本求就是随意的。我们日复一日地在路上走着,说不定哪灭在这条路上就会有故事发生。在这条路上,我们会匆匆上下班,匆匆接送孩子,而闲下来的时候,我们会在这条路是散散心。可是,千万不要征每次散步时都幻想着会有一次美丽的邂逅,会有什么故事在树荫下发生。你慢慢地走过那条路,看到的只是美景,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高考够残酷了!”我们都这样说。可读过薛涌的《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就会发现,我们还不太苦。只要大学录取有激烈竞争,中学教育就不可避免地要围着高考的  相似文献   

12.
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学生,就会发现,学困生的身上也会有“闪光点”,所以我们要全面地了解和分析学生的优点和缺点,不要采取厌弃的态度,不要总是批评、指责。而是要在思想感情上热爱他,关心他。只要他有优点,哪怕这些优点还不稳定,不突出,仅仅是一点苗头,也要备加爱护和扶植,使他发展成为他思想道德中的主导方面。  相似文献   

13.
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学生,就会发现,学困生的身上也会有“闪光点”,所以我们要全面地了解和分析学生的优点和缺点,不要采取厌弃的态度,不要总是批评、指责。而是要在思想感情上热爱他,关心他。只要他有优点,哪怕这些优点还不稳定,不突出,仅仅是一点苗头,也要备加爱护和扶植,使他发展成为他思想道德中的主导方面。  相似文献   

14.
<正>一、激励性奖赏人类最积极的、最快乐的情绪,都离不开大脑奖赏系统的“辛勤付出”。当我们做出了有利于自己的行为时,大脑的奖赏系统就开始工作,此时多巴胺会被大量释放,我们就会有积极的、愉悦的、心潮澎湃的心理体验。研究发现,我们在完成某个目标的过程中,快感最高点实际并不是在目标被完成之后,  相似文献   

15.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水的作用大》活动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小鱼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条小鱼。(课件出示小鱼图片)谁来说说小鱼是什么样的?2.小鱼在水中那么可爱,那么活泼,我们都很喜欢它。如果没有水,小鱼会怎么样?3.小鱼没有了水,用不了多久就会死去,我们人类虽然不像小鱼那样离开了水在很短的时间就会失去生命,但是我们人类也离不开水。水是生命之源,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感受水给我们带来的巨大恩惠。(课件出示课题)  相似文献   

16.
我们翻开梵二大公会议文献,详细阅读,就会发现王个目标:适应时代、教制改革、合一运动(普世教会),这三个目标中,前两个都与适应社会有关。在耶稣传播福音时,就做到了与社会相适应,他来是为了拯救普世,教会就是他拯救普世的圣事和工具。就大公性而言,因为他的使命和性质,是不受文化、政治、经济体制的限制。《教会牧职宪章》中说:“教会的使命和性质是传播福音,分施救恩。”教会就应适应社会和人民的需要。在宗徒时代,保禄宗徒就是我们适应社会的典范,在《格林多前书》第九章第十九至二十二节说:‘俄原是自由的,不属于任何…  相似文献   

17.
左岸 《思维与智慧》2010,(11):61-61
部门的人越来越多,公司替我们重新调换了办公室。原来的一个大间换成了三个小间,我和另外三名同事被分在了同一间。四人高高兴兴地拿着自己的东西进入新办公室,才发现四张办公桌中的一张正好被摆放在门口的位置,由于办公室是玻璃门,所以也就意味着坐在这张办公桌旁的人的一举一动会被门外的人看得清清楚楚。  相似文献   

18.
耶稣的眼睛     
桂志文 《天风》2013,(11):37-37
眼睛就像针孔摄像头,因为有了她,世界都在我们眼里;因为有了她,我们也会“赤裸”在别人世界。这扇窗帮助了我们,也暴露了我们,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以为自己仅仅是世界的观光者,其实别人早己从我们这扇窗户里看到了屋内的风景,那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意念等。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保守你心。  相似文献   

19.
读经:“神贫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玛5:3)如果你喜欢读圣人传记,就会发现,许多圣人———主耶稣基督的忠实追随者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十分神贫。神贫是我们的导师主基督在圣经中身体力行的教导,是圣教会对修道人要求的三愿之一,也是福音对每...  相似文献   

20.
放下压力-累与不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 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蒙尘的心,会变得灰色和迷茫。我们每天都要经历很多事情,开心的,不开心的,都在心里安家落户。心里的事情一多,就会变得杂乱无序,然后心也跟着乱起来。有些痛苦的情绪和不愉快的记忆,如果充斥在心里,就会使人委靡不振。所以,扫地除尘,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别烦乱;把一些无谓的痛苦扔掉,快乐就有了更多更大的卒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