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像学主要用于研究绘画主题的传统、画面中图像的意义、绘画作品与其他文化发展的联系等。唐朝韩滉《五牛图》的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备受世人关注。运用图像学的方法,从《五牛图》的画面中探寻韩滉的创作心境,分析韩滉《五牛图》反映的时代风貌、人文风俗及审美意境等,理解画面中更深层次的内容,体会作品中传达的时代思想。  相似文献   

2.
在对当代意象水彩画进行深度理解的基础上,将意象水彩的表现手法融入到丝网版画的创作中,将意象水彩作品中展现出来的灵动引入到丝网版画作品当中,展现丝网版画作品的包容性,使其成为丝网版画创作的一个创新点,再对融合方式和效果进行总结,能给其他丝网版画创作者以参考,创作出更加具有活力的丝网版画作品。  相似文献   

3.
丝网版画与其他版种相比属于较年轻的一个新兴画种,真正意义上的丝网版画出现不过百年的历史,在中国也不过半个多世纪。20世纪初,西方丝网版画作品并不为社会和大众所认同,大卫·霍克尼、安迪·沃霍尔等很多著名艺术家使用丝网版画制作作品,在艺术领域产生广泛影响使得社会和大众开始认同和接纳这一新的版种。丝网版画在中国也只有短短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基本的技术和手法都是从国外引进的,经过多年的发展涌现了不少有成就的艺术家,但丝网版画作品仍缺少个性化风格和新表达语言的突破。文章通过对绘画语言概念的理清来说明形式语言的重要性,并通过对造型语言、色彩语言、构图语言、肌理语言的分析为丝网版画创作探索提供思路和方法。形式语言在丝网版画创作中非常重要,但语言探索不是唯一目的,为了更好地传达作者的思想和理念,需要进行形式语言探索进而创作更深层次更优秀的丝网版画作品。  相似文献   

4.
19世纪下半叶,法国学者马莱首次提出图像学概念后,潘诺夫斯基将图像学概念发展丰富,对美术作品的解释分成了三个层次:解释图像的自然意义;发现和解释艺术图像的传统意义即作品的特定主题的解释,称图像志分析;解释作品的更深的内在意义或内容,这称为图像学分析即帕氏所谓象征意义,即作品背后的潜在意义。现代图像学涉及的学科也非常众多,如形式分析、社会学、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等,与它们的交叉也是现代图像学的一个特点。在绘画领域,图像学应用广泛,它不仅用于研究西方绘画作品,对于我国绘画作品也同样适应。通过图像学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艺术作品,并接近其背后的真相。文章运用图像学的方法,在研究苏百钧《清辉》艺术手法的基础上,运用图像学知识分析阐释《清辉》,以期为绘画作品的研究分析带来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艺术史有其独特的传统,各个时期的艺术精神贯穿于作品中产生了迥然不同的艺术风格与审美趣味,通过王正华对《听琴图》解析方法的分析,可以看出西方艺术史的研究方法对中国艺术史的研究是有很大启示的。当然,图像学以及情境分析等西方艺术史方法论有时候并不适用于中国美术史研究。这需要我们灵活地运用并在运用的过程中找到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乌日切夫 《世界宗教研究》2015,(2):54-59,206,208
蒙古族佛教版画的图像研究目前在国内研究还很薄弱。蒙古文《甘珠尔》的插图版画作为清代蒙古族佛经版画最主要的一部分,一直为国内蒙古学界、宗教学界以及版画研究界所忽略。作者近几年主要从事蒙古族佛教版画尤其是蒙古文《甘珠尔》插图版画的研究,对国内现存的北京朱砂版蒙古文《甘珠尔》的各个版本进行调查研究并有一些重要的发现。本文直接确定了所有蒙古文《甘珠尔》的绘制佛像插图形式、内容和风格,认为蒙古文《甘珠尔》插图形式和装饰风格也深刻影响了清代蒙古、满、藏文佛经插图和装饰风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代几大佛像集和《造像度量经》。本文主要介绍蒙古文《甘珠尔》及其插图概况、它的版印插图的发现的过程。分析蒙古文《甘珠尔》插图版画图像渊源以及插图版画的艺术风格对清代造像艺术的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图像学不仅适用于研究西方绘画,而且也同样适用于中国绘画的研究。在此,从图像学角度出发,结合潘诺夫斯基的研究试从前图像志分析、图像志分析、图像学分析三个阶段分析绘画作品李嵩的《货郎图》,大致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解释:第一,解释绘画作品的自然表现;第二,解释该绘画作品的传统意义;第三,解释绘画作品的深刻内涵。《货郎图》这幅现实主义绘画是一种以神写形的典型传达,作者用熟练的表现手法去表现生活画面,给人们呈现出典型的现实主义艺术风格,是一件优秀的现实主义代表作品,具有深刻的艺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中主要论述了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给艺术领域带来的一系列变革。在摧毁了传统的同时使现代艺术具有了新的特点、价值和接受方式。安迪沃霍尔作为在机器复制时代背景下产生的运用丝网版画制作作品的波普艺术家,开创了版画艺术走进现代艺术领域的先河。在中国,运用版画语言去创作的当代艺术家进入公众领域的包括,徐冰在版画研究生的毕业创作中运用了雕版印刷的方式制作的大型装置"天书"  相似文献   

9.
《床上的裸体女孩》是卢西安·弗洛伊德1987年创作的一幅作品,作品中弗洛伊德用大胆、多变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全身毫无遮掩,神情显得十分悲伤的女孩形象,整幅作品色彩表现采用厚涂法,肌理效果强烈;画面从较高的视觉迫近点切入,人物线条呈环状的Z字形,人物独有的情态和湿润的画面质地营造一种令人震撼的效果。运用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理论"按图索骥",人们似乎能够感受到弗洛伊德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性格心理特点及哲学观念对其绘画风格的影响。作为英国最伟大的当代画家之一,弗洛伊德绘画对中国具象绘画的发展也产生了强烈的文化辐射作用,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弗洛伊德的绘画风格对"新生代"潮流的兴起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并对当下艺术家的创作具有指向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版画制作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得版画创作也有了新的构思和特点。我国作为丝网版画印刷的起源之国,在丝网印刷方面有着独特的特点,也有着丰富的经验。但是,如今社会变化巨大,信息与计算机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在生活的各个领域,给艺术设计带来巨大的冲击。在新社会时期,传统的丝网印刷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当代艺术版画制作的需求,急需融入新技术、新思想、新方式,对传统的丝网版画进行创新,才能够促进版画的长久发展。基于此,对我国丝网版画创作进行研究,将数字技术融入于丝网版画创作当中,创作出新的版式与版种,体现出我国艺术领域的独特魅力。同时,在丝网版画创作当中融入数字技术,还能够为我国丝网版画创作提出新思路,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1.
谈及雅克·路易·达维特,人们往往想到如《荷加斯兄弟的誓言》《马拉之死》等表达其革命理想的知名作品。但在这之前,达维特创作的《乞讨的贝里塞赫》也是一幅具有深刻内涵与寓意的作品。从图像学相关理论出发,运用图像学知识分析、阐释达维特作品《乞讨的贝里塞赫》,通过分析、解释作品的内涵及象征意义,以期为绘画作品的研究带来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丝网版画又被称之为孔版画,是一种工业化的绘制方法,通过网孔刮压、上色的方式,呈现出独特的艺术内涵,在商业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又基于印刷品的发展,得到了完善,并展现着自身的艺术语言。文章结合丝网版画在当下的具体应用,对其艺术内涵、文化特征等进行分析,对丝网版画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形式进行了探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3.
版画是从印刷术中演变而来的。随着印刷技术的不断进步,版画从印刷术中分离出来并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任何版种的版画的发展都是与时代以及技术的进步息息相关的。本文主要从丝网版画的内涵、现代丝网版画的诞生、丝网版画的基本制作技术及特点以及数字时代下丝网版画的制作技术等四个方面对丝网版画技术方面的内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从艺术史的独特视角来看,其研究的范式为艺术作品的重新阐释与解读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与思考,而野兽派代表人物马蒂斯的作品就具有着鲜明的历史风格。相较于其他艺术家,马蒂斯的绘画擅于打破传统,绘画风格在艺术史的发展中具有深远影响意义。而马蒂斯的作品《红色的和谐》更是能够成为其绘画风格的代表作,基于对其所表达的内涵以及象征意义的探讨,并结合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研究的三个阶段进行分析,从而以图像学的研究方式来阐释作品内部所隐喻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运用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理论来解读《阿尔诺芬尼夫妇像》这幅作品,主要研究绘画主题的传统与意义及其与其他文化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油画《人生旅途》是19世纪早期美国哈德逊河画派画家托马斯·科尔的代表作。该作品结合寓言,呈现了科尔的人生观念。运用图像学方法论,结合艺术社会学,探讨了科尔个人际遇以及其所接受的哲学观对《人生旅途》叙事的影响。《人生旅途》作为美国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科尔前作《帝国历程》一致呈现出画家对于人类自身命运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对列宾的《库尔斯克省的宗教行列》进行图像学分析,可以深入解读作品背后的内涵并了解当时俄国的时代背景以及列宾的艺术追求。图像学使图像和观念有机地结合,给我们欣赏学习巡回画派的绘画作品带来了新的视角,不再是狭隘的读图,而是将图像学的方法纵向延伸到其他领域,以此带动全面的思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同时也提升了艺术的社会功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风格学的方法对《江山秋色图》中的树法进行了分析,发现此作在风格上迥异于其同期作品,却与时风有所关联。其具备"冲突"的艺术风貌的形成,既与作者强烈的主观取舍有关,也与现今学界所忽略的李成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文章希望通过以树法为切入点,更全面、更深入地研究这幅青绿山水画名作。  相似文献   

19.
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理论是视觉文化中的重要理论。他首次将图像学方法的阐释与例证结合在一起,从而标志着现代图像学方法的正式形成,具有广泛的方法论意义。借鉴运用图像学视角去研究当下的绘画作品,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当代画家孙建平"文心傲骨"系列油画,塑造了大量的文人"图像",隐藏在图像背后的图像学意义以及人文主题,值得探索。  相似文献   

20.
在水彩画创作中,对画面表现形式和构成的研究是极为重要的.水彩画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具象写实、具象表现、抽象写意四种.在水彩画的画面构成中,应当遵守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比例与尺度、对称和均衡、节奏与韵律的形式法则,以更好地表现作品的主题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