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舒煒光同志所作“中國過渡時期的漸進性飛躍”一文。這篇文章對於我國過渡時期國内階級的主要矛盾——工人階級與资産階級矛盾的特殊性作了分析,並初步批判了認爲這一矛盾可以由對抗性轉化爲非對抗性的错誤觀點,在階級鬥争日趨複雜和尖銳化的社會主義革命過程中是有它的實際意義的。這篇文章中的全部觀點是否都很正確,還有待於今後大家的討論。我们認爲把它當作一個問題提出来,引起注意,展開討論,無論就理論意義或實際意義上來說都是必要的。其他的一些論文,也希望讀者提出意見,展開討論。  相似文献   

2.
銀川市是一个古老的城市,公元1038年西夏赵元昊称帝即建都于此,夏亡元称宁夏路,明改为宁夏卫,后又改称宁夏府,清时划归甘肃省。1929年由甘肃省分出建宁夏省,解放后于1954年并入甘肃省为銀川专署所在地。它位于黄河上游的宁夏平原,西靠賀兰山,东临黄河,土貭肥沃,气候溫和,水陆交通均极便利,耕种土地全是水澆田,稻香魚鮮,录树成蔭,故有魚米之乡,“塞上江南”之美称。銀川市这块土地上居住着回汉滿等民族,1957年年底統計共有人口96,908人,共中:回族山20.1%,  相似文献   

3.
荆其誠 《心理学报》1961,6(1):59-67
一、一般概况 20世紀上半世紀資产阶級心理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其分界点。本世紀初叶的心理学企图建立关于心理(或行为)的全面的理論,学者們致力于創立“系統”、“派别”、“主义”,并勾划出了本世紀資产阶級心理学的輪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間,心理学的理論讨論一度陷于沉寂,到战后再度活跃起来,活动的  相似文献   

4.
永建回族自治县全体阿洪和广大群众一样积极投入农业生产大跃进运动中。这个县是地处祖国边疆,由于历代封建統治的压迫,这里的政治經济和文化都很落后。解放以来,这里的回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領导下,乘风破浪一日千里的改变着这里的落后面貌。当前这里掀起了空前未有的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高潮。在这新的形势下,阿洪們受到了莫大鼓舞,当地党和政府亲切地关怀他們,为他們组织了政治理論学习小组。他們通过学习了解了党的政策方針,社会主义觉悟也普遍提高,从而掀起了自我改造和参加祖国建設的爱国主义高潮,“打破千百年陈規,促进大跃进”,“参加劳动实践改造自己,为祖国貢献一分力量”已成为他們的行动口号。  相似文献   

5.
近代唯心論的特点之一,便是捏造了許許多多所谓“科学”的証据,來充当其進攻工人階級的武器。A.A.日丹諾夫指出:“現在資產階級科学供給宗教和神学以新的論証,这是必須無情揭破的。”而所谓由热力学第二定律“推導”出的“热寂说”就是这种徹头徹尾的伪科学的揑造之一。徹底揭穿这种錯誤理論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说明一下,什么是“热寂说”。十九世紀中叶,热力学得到很大發展。在这个时期,發現了能量守恒定律,論证了第二种永动机的不可能,引進了熵的概念,并且得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一个著名的論点,即“孤立系的熵將不断趋向于極大”。可是,如果将“孤立系的熵将不断趋向于極大”的論点应用到整个宇宙上,那就將得出荒謬的“热寂说”的結論。按照这个理論來  相似文献   

6.
(一) 問题的提出近年来,有关历史問题、哲学史問题的爭論,都涉及到史学方法論的原则問题。究竟历史研究能否成为科学,也是爭論問题之一;这一争論又首先涉及对历史研究的对象問题还存在着不同的理解。这在近代史学思想史上是一个老問题,在新形势下被重新提出来,則具有一定的新意义,頗值得认真地加以研究和討論。問题是由馮友兰先生提出来的。馮先生从哲学及其他科学研究“一般”,历史学只研究“个体”,而“个体”非“类”等前提出发,得出了历史非科学的結論;并把这一問题作为“关于历史研究的一般性的問题”提了出来。  相似文献   

7.
1961年以来,馮友兰先生写了不少关于哲学史方法論的文章。“普遍性形式寓于阶級性之中”这个理論,是馮先生哲学史方法論的核心和实质。要弄清馮友兰先生的这个理論,还是先从他的“普遍性形式”这个概念讲起。一、“普遍性形式”及其真实性“普遍性形式”,馮先生有时写作“普遍性思想”,有时写作“普遍形式”,有时则写作“普遍性形式的思想”,說法略有不同,意思完全一样。馮友兰先生所讲的“普遍性形式”,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馮先生說: “孔子所說的‘爱人’就其普遍性形式說,是超阶級的爱。”  相似文献   

8.
馬克思列宁主义的不断革命論,是无产阶級的战斗学說。早在一百年以前,馬克思和恩格斯就提出了不断革命的思想要求不停頓的革命。列宁运用不断革命的学說,指导了俄国革命的胜利。我們偉大领导毛主席在我国革命和建設的实踐中,又进一步貫彻和创造性地发展了这一学說。我国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充分証明了毛主席不断革命思想的无比正确和偉大?唤鋈绱?毛主席还创造性地把这一学說应用到社会主义社会,推动着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設的不断前进。特别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設中形成  相似文献   

9.
《德国哲学杂志》1962年第1期发表了G.克劳斯与R.梯勒合写的一篇論文:“論控制論系統在社会中的存在”。全文长达4万字,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哲学的說明”,第二部分是“若干經济关系在证明自己有控制論性质方面的标志”,第三部分是“控制論系統的典型标志与經济系統和控制論系統的同形性”。  相似文献   

10.
最近苏联“共產党人”雜志与“哲学問題”雜志,連续發表了社論和論文,論述苏联哲究学研工作的狀况与今后的迫切任务。該兩雜志所發表的論文有:“哲学科学的迫切問题”(“共產党人”一九五五年第二期,譯文見一九五五年学習譯叢第五期),“要創造性地研究辯証唯物主义”(“哲学問題”一九五四年第二期,譯文見一九五五年“学習譯叢”第一期),“歷史唯物主义的迫切問題”(“哲学問題”一九五五年第二期,譯文見“学習譯叢”本年第一期),“提高哲学史研究工作的思想理論水平”(“哲学問題”一九五五年第三期,譯文見“学習译从”一九五五年第九  相似文献   

11.
金岳霖同志在《哲学研究》1960年第1期发表了《論“所以”》一文。金岳霖同志首先把推論規定为相应于“所以”的推論,于是他认为,推論与蘊涵是不同的,推論是从断定前提到断定結論的过渡,推論是要求断定它的前提的,而蘊涵却并不要求断定它的前件。由于推論要求断定它的前提,而断定前提又是相对于认識的,而认識又是相对于一时代的科学水平、相对于阶級的,金岳霖同志便得出結論:不但具体的推論是相对于一时代的科学水平、相对于阶級的,而且推論形式也是相对于一时代的科学水平、相对于阶級的。最后,金岳霖同志还提到无产阶級的世界观和形式邏輯的联系,金岳霖同志认为:“我們的‘所以’既貫彻了馬克思列宁主义的要求,辯证唯物主义的充足理由,又貫彻了形式邏輯的形式正确性,它的正确性是最高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看了鄧水夷与呂世骧二同志对於我的“张横渠的哲学”一文所提的意见,深深感到自由討論的必要。我相信,任何問题經过自由討論,一定会逐漸达到满意的解决。鄧、呂二同志所提出的意见主要是环繞着两個問題:第一,張載的哲学是唯物論还是唯心論?第二,张载的倫理政治学說中有沒有進步的因素?现在分別加以解答。一“氣”是唯物論的範疇还是唯心論的範疇? 鄧水夷同志認為“张載对世界的解釋是唯心的”。呂世骧同志認为‘张横渠的哲学是徹头徹尾的唯心論”。这裏牵涉到张横渠所謂“氣”应該如何解釋的問題,更牵涉到“唯物論”与唯物論所謂“物”应該如何解釋的問題。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A.A.雅庫什夫对怀特海的符号論观点所作的批判文章。本文分为三部分:一、語言和认識中的符号关系,二,符号論問題的现实含义和怀特海对符号論的捏造,三、怀特海的符号論是构造现实的因素。第一部分談到怀特海把語言看作符号性的,并把符号关系推广到认識領域中去。作者认为感性知觉是符号研究的直接对象,符号是人类知觉的特点,而符号关系是由主体带来的,把符号与意义的关系解释成任意性的,非决定論的。作者还指出,怀特海是在馬赫主义的含义上来使用“經驗”这一术語的。第二部分中作者认为符号問題是表达方式的問題。在批判怀特海把符号归結为具有指示性和有条件性的两个特点时,指出怀特海把知觉和概念的形式作为符号关系的先决条件,把符号与意义的关系置于对现实客体的依賴之外,而置于成受的主体(人或“上帝”)之下。但是作者却承认“个别的符号与意义之間的联系可能是任意性的”,又說:“語言中的符号关系确实拥有指示性和有条件性的特性,拥有某种任意性的特性”。第三部分指出,怀特海是从“經驗”中引伸出客体的,把符号关系当作本体論的关系,并以此来解决认識的客观性問题。作者指出,怀特海是从感性材料中构造客体,而用的材料就是“直接經驗”,工具就是符号关系。作者认为怀特海的哲学观点乃是貝克萊和休謨的“經驗哲学”的变种,但是怀特海却又想避免作出唯我主义的結論。  相似文献   

14.
《在历史研究中运用阶級观点和历史主义的問题》一文中,我们曾就中国农民战争問题同蔡美彪同志商榷。在那篇文章里,我們批評了蔡美彪同志关于中国农民战争的四个論点:(一) 历次起义农民“只是以封建的綱紀、封建的理論来反抗封建統治”,起义农民只能以“封建的思想理論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二) 历次农民起义只是“反对个别王朝、个别皇帝和个别官吏”,“却不曾指向那个制度(按:指封建制度)那个阶級(按:指地主阶級)”;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我国邏輯問题討論中,出現了一种邏輯先验論、邏輯实証主义、实验邏輯和約定論的杂拌。他們儼然以“先进”思想者自居,公开攻击恩格斯的邏輯观点已經过时,①把邏輯理論中的唯物主义傾向說成是“形而上学”(这是自康德以来的唯心主义者給唯物主义者的名称);并認为在社会主义国家,应当只反对邏辑理論中的“形而上学”,而不应当  相似文献   

16.
“斋戒”阿文叫“Sanm”,这个詞就文字而論,有“制止”、“禁絕”等意义;就教律而論,是指从黎明起直到太阳落这一段时間内戒除飮食和性交,同时斋戒者須立意而言。从黎明起,就是从真东方动的开端起。直到太阳落,就是直到太阳光线沒有而略呈现暮色时。斋戒者須立意(Nijet),这是尽斋戒的天命义务时应具备的条件,因为通过思想上的“立意”功夫,“功課”(aibadet)才能与“习慣”(anadet)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7.
在一九二三年發生的所謂“科学”与“玄学”的混战中,胡適派表面上站在科学的立声,反对“玄学鬼”;实际上却是在“科学”的外衣下,偷运反科学的主观唯心論哲学,以反对馬克思列寧主义这个唯一真正的科学。胡適派在这場混战中所叫嚷的中心口号是“打倒玄学鬼”,主張“科学万能”和“科学可以解决人生观之全部”。本文的目的就是要具体分析他們对科学所作的主观唯心論的曲解,指明他們所謂反对“玄学”、主張“科学万能”的反科学、反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論、特别是反歷史唯物論的实質。在“科玄”这場爭吵中,与胡適派“对战”的是以張君勱为代表的“玄学”一派人,那是公开反科学的、臭名昭著的唯心論者;此外,也还有些人或多或少动搖于兩派之間,如任叔永、范寿康等。本文因篇幅关系,不打算去批判他們。  相似文献   

18.
何祚庥同志在《再谈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实践标准問题》一文中,认为“經由实践检驗并证明它是正确地反映着客观实际”的科学理論,还要加以修改。何祚庥同志提出的这个問题,涉及到怎样理解实践标准以及如何正确的对待真理等問题,是很值得研究的。現在谈谈我们的一些粗浅的看法,不当之处,敬請何祚庥同志及其他同志指正。一实践检验是“由个别来检验一般”嗎? 何祚庥同志为了給自己提出的經过实践证明为正确的科学理論还要加以修改的观点,寻找理論根据,便在实践标准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有限的实践,不能对具有一般性、普遍性、无限性的理論做出确切判  相似文献   

19.
《哲学研究》1964年第5期刊載了吉敦諭同志的《“两种革命論”是“經济宿命論”嗎?》一文。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进一步闡发并論证“蔡美彪同志所分‘两种不同性质的革命’本无可非議”,因此,在农民战争問题討論中,其他同志对此提出的批評,“其結果是无损于蔡文‘两种革命論’的毫末的”。吉敦諭同志对自己的观点,竟然作出如此自信的断語,把一切批評商榷的意見,都拒之于千里之外,借用他自己  相似文献   

20.
馮定同志的《平凡的真理》一书,大肆宣揚資产阶級和现代修正主义的哲学。它的突出的表现是:抹煞人的社会性,用生物学规律来解释社会现象,取消阶級和阶级斗争。“争取生存”論就是这种錯誤思想的集中反映。本文试图对此作一些初步的分析和批判。(一) 首先,馮定同志提出的“争取生存”論,涉及到了关于人的本质問题。什么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