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质性和量化研究方法,探讨耐挫心理的结构及因素间关系。研究1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23名被试进行深度访谈,结果发现:(1)耐挫心理的结构由坚信、乐观、可控和醒悟构成;(2)坚信、可控和醒悟共同影响乐观。研究2采用量化研究方法,基于研究1的耐挫心理结构编制大学生耐挫心理量表,对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发现:(1)耐挫心理四因素结构有良好的拟合指数;(2)醒悟正向预测坚信,进而正向预测可控,最终正向预测乐观;(3)量表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结果表明,耐挫心理的结构包含坚信、乐观、可控和醒悟四个因素;大学生耐挫心理量表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作为未来研究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重要失败经历对高、低耐挫大学生挫折心理的影响,实验1操纵高、低耐挫大学生在非常重要和较重要任务上经历失败。结果发现,与较重要任务相比,在非常重要任务上失败后,大学生有更消极的情绪和更强的成功坚信程度;低耐挫大学生有更少的坚持意愿,高耐挫大学生有更多的坚持行为。实验2操纵高、低耐挫大学生在非常重要任务上经历连续失败。结果发现,高耐挫大学生的成功坚信程度在经历连续3次、4次失败时显著下降,坚持意愿在连续3次失败时显著下降。低耐挫大学生的情绪体验和成功坚信程度在经历连续3次、5次失败时显著下降;坚持意愿在经历连续2次、4次失败时显著下降。结果表明,任务重要程度影响高、低耐挫大学生的挫折心理;高、低耐挫大学生经历连续失败时的挫折心理变化趋势不同。  相似文献   

3.
本调查使用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调查了上海市大学城里1286名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大学城学生不同性别和年级在因特网成瘾障碍量表各维度上的差异不显著,其脱瘾综合症状明显.大学城学生不同性别和年级网络成瘾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上海市大学城学生网瘾发牛率在总体、男生、大二、大四维度上显著低于全市大学生网瘾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编社交网络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和人际信任量表(ITS)对在杭高校35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社交网络行为的卷入程度分为网络功能、网络卷入、网络表现和网络动机四个维度;(2)女生在社交网络行为及其各子维度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3)网络卷入程度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大三得分最高;(4)人际信任与网络动机及社交网络行为总分显著负相关,熟人信任能负向预测大学生的社交网络行为。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及情绪觉察能力的关系,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情绪调查问卷以及大五人格问卷,对南京市五所高校的277名大学生进行调研。结果发现:(1)大学生总体幸福感高于全国常模;(2)女生的情绪觉察能力显著高于男生;(3)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外倾性、宜人性、严谨性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4)人格五因子中的开放性与觉察他人及觉察总分存在正相关;(5)神经质、宜人性、严谨性、年级、专业、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效果。因此,我们要综合考虑主观和客观因素,以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6.
采用大学生社会适应量表、自我调控问卷和家庭功能问卷调查了643名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基本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个人自主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男生在校园生活适应上得分高于女生;大三学生在人际关系适应、自我适应维度上得分高于大四,大一学生在学习适应维度上得分高于大二、在满意度维度上得分高于大三;(2)除投射调控维度外,个人自主的其余维度与家庭功能及社会适应各维度及总均分间均存在显著相关;(3)分层回归结果表明,除投射调控维度外,个人自主其余各维度和家庭功能的亲密性能显著预测社会适应,且个人自主在家庭功能的亲密性和社会适应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探讨大学生学习态度的现状以及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为改善大学生学习态度提供依据。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和学习态度问卷对30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得出结论为:1.在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学习态度、情感品质、行为品质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得分。2.在行为品质维度上存在显著年级差异,大四学生得分显著低于大一、大二和大三学生得分,大一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学生。3.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态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学业自我效能感能解释学习态度总变异的12%,能显著正向预测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比较大学生人际困扰、社交焦虑和心理症状的现状与影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见解。方法:采用自制大学生压力源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对大一、大二、大三共1291名大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人际关系困扰各年级总检出率为27.2%;大二和大三人际敏感因子均分高于大一,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并有显著差异;社交苦恼因子和总均分高于常模,存在差异显著性(P<0.05),总体社交回避及苦恼与抑郁、强迫、焦虑等心理症状有显著正相关,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际困扰、人际敏感症状存在年级、性别差异,和典型表现形式;社交回避及苦恼可导致不同类型心理症状。  相似文献   

9.
为考察多次成功对低耐挫大学生挫折心理的改善,研究1以高、中、低耐挫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图形推理任务创设挫折-连续成功情境(即先经历挫折,后经历多次成功);研究2以高、低耐挫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部件组字任务创设挫折-连续成功情境。结果发现,在经历挫折后:(1)成功1次能改善大学生的成功坚信程度,连续成功6或7次能使其趋于稳定;(2)成功1次能改善低耐挫大学生的情绪体验,连续成功6次能使其相对稳定;(3)成功1次能改善低耐挫大学生的继续意愿,连续成功7次能使其趋于稳定。表明多次成功能改善低耐挫大学生的挫折心理。  相似文献   

10.
采用自编《大学生自尊评定问卷》,探讨1104名大学生自尊发展的特点。结果表明:(1)随着年级的增长大学生自尊呈稳定发展趋势,重要感、胜任感、归属感三个维度上表现出显著的年级差异。(2)大学生自尊发展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发展水平显著高于女生,性别差异主要体现在归属感维度。(3)文科生外表感维度得分显著高于理科生,独生子女、城市学生以及学生干部在自尊总分及其三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农村学生以及非学生干部。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无聊症候群”问题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探讨我国学校青少年“无聊症候群”问题的有关现状及成因,选取浙江省4个地区7所中学的613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量表进行调查。研究发现:(1)“无聊症候群”问题在青少年群体中具有较高比例;(2)男生总体平均得分显著地高于女生;(3)城区中学学生总体平均得分显著地高于乡镇中学学生;(4)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总体上无显著性差异;(5)六个年级间总体上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生的师生关系与其学校适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问卷法,考察了小学五年级到初中三年级665名学生的师生关系及学校适应特点。结果表明,在师生关系的亲密性维度,初中三年级显著低于其他3个年级,而在冲突性维度则显著高于其他3个年级;在冲突性维度上,女生得分显著低于男生。师生关系可以归为3种类型:亲密型、一般型和冲突型。亲密型师生关系的学生在学校态度、学业行为和社会行为方面均显著好于一般型和冲突型师生关系的学生;师生关系对学校态度、学业行为和亲社会行为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学校喜欢和回避对学业行为、退缩行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问卷法,选取755名初中生(其中流动儿童562名)作为被试,对未来取向及其与学业卷入的关系进行考察。结果表明:(1)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的未来取向与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城市儿童差异较大,具体表现为,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的受教育领域未来目标显著较少,未来职业目标较多;未来计划得分显著较低;未来评价方面,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具有较少的内部归因,乐观性也较弱;(2)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未来取向主要表现出了年级差异,初一年级受教育目标显著高于初二年级,而未来职业内部归因显著低于初二年级;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则表现出了性别差异,男生在各领域上的外部归因和乐观性均显著高于女生;(3)教育计划和乐观性对流动儿童的行为卷入得分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教育的外部归因和未来的职业计划有着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流动儿童的未来受教育计划、教育目标和乐观性以及职业的内部归因对其心理卷入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民办高校8111名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民办高校的大一新生在强迫、恐怖、精神病性三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敌对、抑郁、偏执五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女生在各个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本科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总体学生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心理控制感对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祚山 《心理科学》2004,27(5):1100-1102
本研究采用《心理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内控性、有势力他人和机遇量表》对3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控制感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在SCL-90中至少有一个因子得分大于或等于3分的占学生人数的25.33%,在性别和年级之间心理控制感和心理健康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正常成人常模;父母的文化和职业等社会因素对心理健康和心理控制感水平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与心理内控倾向者相比,心理倾向于外在控制的人正性情感少,负性情感多,精神症状多,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大学生脑科学素养问卷》,对天津市1450名大学生脑科学素养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大学生总体脑科学问卷正确率显著低于60%,其中,脑的功能、脑的组织结构和脑与学方面的得分更低;(2)书籍、网络和电视是大学生获取脑科学知识的重要渠道;(3)大学生对脑科学知识的总体关心程度偏低;(4)大学生脑科学素养水平受成长环境和父母文化程度因素的影响,存在年级和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对心理健康必备能力认知的年级与性别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依  罗良  张日昇 《心理科学》2006,29(3):704-707,683
本研究以200名大学生为被试,以访谈及问卷的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必备能力的认知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必备能力认知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必备能力认知的年龄与性别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心理健康必备能力的认知得分在自我调控、社会应对、学习和人际交往四个因子上没有显著的年级和性别主效应;在“社会应对”和“学习”两个维度上,性别和年级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二年级男生在“社会应对”方面能力的认知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学习”维度上,一年级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并探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发展特点。方法:从湖南某大学随机抽取320名大学生,采用王树青等人修订的EOM-EIS-II量表作为测量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工具。结果:(1)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性别、独生和非独生、城乡的差异比较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独生非独生大学生在自我同一性的一些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而来自城市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之间不存在差异;(2)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同一性状态得分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级大学生在总体获得、总体延缓、总体早闭、意识早闭、人际早闭、人际延缓和人际获得7个维度上差异显著。结论: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9.
以合肥市3所高校的30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自我效能感与创业能力及其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自我效能感要显著高于女生;(2)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在年级上无显著差异,但人际交往分维度上,年级的主效应显著,(3)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创业能力显著高于女性;(4)自我效能感对创业能力具有正向预测力。  相似文献   

20.
以638名初中生为被试,采用自编的友谊问卷,考察其友谊发展特点。结果发现:(1)友谊认知上,初一学生在关心与帮助和信任与尊重维度的得分高于初二学生,女生在关心与帮助、重情轻利和信任与尊重维度的得分高于男生;(2)友谊行为上,女生表现出更多的积极交往行为,而男生在竞争嫉妒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3)友谊情感存在性别差异,女生对友谊关系更为满意,男生体验到更高水平的社交焦虑;(4)不同友谊认知类型的初中生表现出不同的友谊行为,且具有不同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