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李恒  曹宇 《心理学报》2016,(4):343-351
采用同形异义词干扰任务考察第二语言水平对英语–汉语单通道双语者和英语–美国手语双通道双语者语言抑制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1)高水平英语–汉语单通道双语者的语言抑制能力较强,但低水平英语–汉语单通道双语者与英语单语者的语言抑制能力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少量的双语经验不足以导致双语认知优势;(2)不同水平的英语–美国手语双通道双语者的语言抑制能力差异不显著。所以如此,与英语–美国手语双通道双语者不存在口语和手语的双语表征加工竞争有关。整个研究表明,双语认知优势效应与双语者的二语水平以及通道经验有关。  相似文献   

2.
双语儿童语音意识与词汇认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闫嵘  俞国良  张磊 《心理科学》2005,28(2):304-307
通过平行语音和词汇加工任务。对64名双语儿童英汉两种语言语音意识和词汇认读能力进行了双向测查。结果表明:双语儿童在两种语言不同语音意识和词汇认读之间存在跨语言的多重相关;在对其英语和汉语词汇认读能力的预测中,汉语音节辨认和英语音素识别均为重要的指标,表明语音意识对词汇认读能力具有跨语言的双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考察双语水平对认知控制心智转换的影响。通过语言转换和任务转换实验,比较两组一语水平相同而二语水平不同的“不平衡”中英双语者(40人,平均年龄20.30岁)。结果发现高水平组在语言转换中优于低水平组,但在任务转换中两组无显著差异。说明双语水平对认知控制心智转换的影响不显著。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心智转换与双语水平无关,但二语使用显著预测任务转换代价,双语转换频率显著预测任务混合代价。研究表明双语水平对认知控制心智转换的促进作用不显著,但二语使用和双语转换频率可能是双语者心智转换能力增强的重要因素。研究进一步推进了双语促进认知控制的理论,明确了双语优势的具体来源及认知控制受影响的具体层面。  相似文献   

4.
双语者语言加工的神经机制一直是语言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前人研究多关注二语加工过程,较少研究母语加工神经网络与二语加工神经网络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前人研究多以成人为被试,研究结果可能会受到发展成熟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中,28名汉英儿童双语者进行了两种语言条件下的语音判断任务和字形判断任务,在进行任务的同时进行了磁共振扫描。通过全脑分析、感兴趣区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1)汉语语音、字形加工和英语语音、字形加工激活了类似的脑区网络,但也存在差异。汉语特异脑区(根据Tan等人对汉英跨语言比较的元分析进行定义)右侧枕下回、梭状回以及左侧扣带回在英语语音、字形任务中都显著激活,英语语音任务还额外激活了汉语特异的左脑额中回和中央前回;英语特异脑区(根据Tan等人对汉英进行跨语言比较的元分析进行定义)左脑额内侧、额下回以及梭状回在汉语语音、字形加工中显著激活。2)儿童的英语熟练度越低,左脑扣带回(汉语特异脑区)在汉语语音和汉语字形任务中的激活越强;汉语熟练度越高,左脑额下回(英语特异脑区)在英语字形任务中的激活越强,左脑颞上回(英语特异脑区)在英语语音任务中的激活越弱。两个任务的结果一致说明:汉英双语者母语加工的神经网络与二语加工的神经网络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并且受到双语熟练度的调制。  相似文献   

5.
采用改造后的长时重复启动范式,探讨母语为汉语的非熟练中英双语者语言理解转换中非目标语言的激活层面,以及词汇熟悉度的影响。实验1考察学习阶段不同熟悉度的非目标词在测验阶段呈现时能否出现长时重复启动效应,从而检测双语者语言理解转换中非目标语言是否自动激活,实验2探究学习阶段不同熟悉度的非目标词在测验阶段以翻译对等词呈现时能否出现长时重复启动效应,从而检测双语者语言理解转换中非目标语言的语义层面能否激活。结果发现:非熟练中英双语者语言理解转换中非目标语言不管为中文还是英文,都能自动激活,但激活层面会受到词汇熟悉度的影响;当非目标语言为二语时,熟悉度高的二语词能激活到语义层面,熟悉度低的二语词只能激活到词汇层面;当非目标语言为一语时,不管词汇熟悉度高还是低,都能够激活到语义层面。  相似文献   

6.
采用空间词不对称判断与Simon任务混合范式考察平衡蒙汉双语者词汇与物理位置空间信息的语义表征特点。实验一以平衡蒙汉双语者为被试,发现Simon效应所受影响在蒙汉语言间无差异。实验二以蒙-汉-英三语者为被试,发现Simon效应所受影响在汉语英语间、蒙语英语间有差异。本研究表明,平衡双语者词汇空间信息与物理位置空间信息存在共享语义表征,语言熟练程度影响一语和二语与共享表征的联结强度,验证了修正层级模型。  相似文献   

7.
汉语儿童汉语与英语语音意识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以押韵、首音、音位和声调(汉语)等语音学单位为基础考察了一、三、五年级302名汉语儿童汉语与英语语音意识发展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汉语与英语语音意识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其中汉语押韵意识与英语各语音意识的相关最高,而声调意识最低;儿童在汉语语音意识的正确率显著地高于英语语音意识;汉语语音意识水平高的儿童在英语语音意识各任务上的正确率显著地高于汉语语音意识水平低的儿童。  相似文献   

8.
李利  莫雷  王瑞明 《心理科学》2011,34(4):799-805
先前很多研究表明熟练双语者可以直接通达其二语词汇的概念意义,非熟练双语者需要借助一语词汇间接通达其二语词汇的概念意义,这很可能是双语者二语词汇的熟悉度在其中发挥了调节作用。本研究使用跨语言重复启动范式考察了双语者对不同熟悉程度的二语词汇的语义通达方式。实验1以非熟练中英双语者为被试,实验2以熟练中英双语者为被试。总的结果发现,无论非熟练双语者还是熟练双语者,其在通达二语词汇概念意义时采用哪一种方式受词汇熟悉度的调节,当词汇熟悉度较高时,选择直接通达,当词汇熟悉度较低时,选择间接通达。本研究进一步支持和丰富了晚期双语者双语记忆表征中的语义通达方式从本质上属于经验性变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英汉双语环境下一个中国儿童的语言发展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个中国儿童在中国的英汉双语环境下零至6岁的语言发展情况及特点.在中国英汉双语环境下,该儿童的语言发展可分为8个阶段;她的汉语发展与汉语单语儿童相同,她的英语发展与英语单语儿童不同,既慢又特殊;她的听力发展英汉同步,口语发展汉语优于英语,思维发展英汉混合汉语为主;她的英语与汉语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干扰.  相似文献   

10.
采用改造的图片命名启动范式考察非平衡中-英双语者在言语产生中非目标语言的语音激活范围。实验1探讨在准备用汉语命名图片后,英语词汇的语音激活。结果发现,英语语音一致词的命名反应快于语音相关词和语音无关词,且语音相关词的命名反应快于语音无关词,说明在一语的产生过程中,二语对等词和相关词的语音都得到了激活。实验2探讨在准备用英语命名图片后,汉语词汇的语音激活。结果发现,汉语语音一致词的命名反应快于语音相关词和语音无关词,而语音相关词与语音无关词之间的命名反应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在二语的产生过程中,只有一语对等词的语音得到了激活。总结果表明,非平衡中-英双语者使用目标语言时,非目标语言的语音也可以得到激活,并且激活范围可能受非目标语言熟练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李杰  何虎  吴柏周  侯友  曹亢  阿如罕 《心理学报》2018,50(11):1259-1268
为研究语言对知觉的影响作用, 行为实验采用视觉搜索范式研究蒙汉双语者的颜色范畴知觉效应; 为进一步考察语言影响知觉的脑机制, 脑电实验采用Oddball范式研究蒙汉双语者的颜色范畴知觉效应。行为实验和脑电研究结果都发现, 在区分蒙古语中qinkerhuhe色时, 低汉语水平的蒙汉双语者比高汉语水平者产生更强的颜色范畴效应, 蒙汉双语者的汉语水平影响颜色范畴知觉, 双语者所习得的第二语言范畴可以改变双语者母语的范畴, 语言能影响知觉的前注意阶段, 本研究支持了Spair-Whorf假设。  相似文献   

12.
钟毅平 《心理科学》2002,25(2):173-176
采用音节检测、短时言语记忆、快速命名等语音加工任务和汉字、字母、数字等方向加工任务,探讨语音和文字加工在儿童初步阅读中的作用,116名6岁左右的香港双语儿童参加了测试。结果表明:语音加工能力是跨语言的比较稳定的因素,是预测汉语和英语阅读的较好指标;文字加工具有特异性.即汉字方向加工只能预测汉语阅读,字母方向加工则预测英语阅读。  相似文献   

13.
辛昕  兰天一  张清芳 《心理学报》2020,52(12):1377-1392
本研究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 结合时空微态分割分析法, 考察英汉双语者二语口语产生过程中音韵编码过程的同化与顺应机制。研究中采用图词干扰即时命名任务, 比较英汉双语者的汉语产生过程中音韵编码的加工单元与汉语母语者的汉语产生过程还是与英语母语者的英语产生过程的特点类似。反应时结果发现汉汉组、英汉组与英英组都出现显著的音节效应。事件相关电位的结果发现英汉双语者的汉语产生过程中出现了音素效应, 与其英语产生过程的特点类似, 音素效应在英语和汉语的产生过程中都出现在图画呈现后的200~250 ms之间, 而汉语母语者的汉语产生过程中仅发现了音节效应, 出现在250~300 ms之间。时空微态分割分析发现英汉双语者在汉语产生的音韵编码过程与英语母语者在英语产生过程所对应的脑电微态成分相同, 仅在持续时间上存在显著差异; 其微态成分不同于汉语母语者的汉语产生过程。上述结果表明英汉双语者汉语产生的音韵编码过程与英语作为母语时的产生过程相似, 而与汉语作为母语时的产生过程不同。英汉双语者的汉语产生过程采用了母语同化机制。  相似文献   

14.
付书伟  水仁德 《应用心理学》2005,11(2):166-169,159
为探究语音对双语者心理词典在词汇水平相互作用的影响,采用掩蔽启动范式考察了汉语启动词与英语目标词之间音译、意译、无关三种关系类型的启动效应。结果表明,意译关系条件下,出现了显著的正启动效应;在音译关系条件下,未出现启动效应。研究结果支持双语者两个心理词典在词汇水平相互作用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采用图-图干扰范式来考察非熟练中-英双语者言语产生中非目标语言的激活范围。实验1探讨用汉语命名时,干扰图的英语名称能否得以激活。结果发现,干扰图的词汇熟悉度高时,音译词的反应时显著长于音韵无关词,而熟悉度低时,二者无显著差异,说明在一语的产生过程中只能激活二语中高熟悉的非目标词。实验2探讨用英语命名时,干扰图的汉语名称能否激活。结果发现,不论熟悉度高还是低,音译词的反应时均显著长于音韵无关词,说明在二语的产生过程中会激活一语中的非目标词。总的结果说明,非熟练中-英双语者在言语产生过程中非目标语言中的非目标词也会激活,并且激活范围既受非目标语言的熟练程度的影响,也受非目标词熟悉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安静、语音型噪音、语音调制型噪音三种背景下测量了汉语母语者、汉语中、高水平的韩语母语者感知汉语元音和声调的正确率。安静背景下,三组人的语音感知类似,而在语音型噪音背景下,汉语母语者的感知正确率显著高于中水平二语者。进一步的检验表明中水平二语者在语音型噪音背景下的感知难度较大是由于其受到的语音型噪音中能量掩蔽的影响比母语被试要大,而其受到的信息掩蔽的干扰和另外两组被试相近。  相似文献   

17.
言语产生的语音加工单元具有跨语言的特异性。在印欧语言中, 音位是语音加工的重要功能单元。音位指具体语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如“big”包含三个音位/b/, /i/, /g/。目前, 在汉语言语产生中, 对音位的研究较少。本项目拟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 对汉语言语产生中的音位加工进行探讨, 试图考察:在汉语言语产生中, 1)音位加工的心理现实性, 以及音位表征是否受第二语言、汉语拼音习得、拼音使用经验的影响?2)音位的加工机制是怎样的?具体而言, 音位加工的特异性、位置编码、组合方式、时间进程是怎样的?对这些问题的回答, 将有助于深化对汉语言语产生的认识, 为建立汉语言语产生计算模型提供基础; 为比较印欧语言与汉语在机制上的异同提供基础; 为制定汉语语音教育教学方法提供心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实验采用直接语音掩蔽启动范式,通过掩蔽词的有、无呈现对切换后单词的读音判断反应时产生影响,进而了解非熟练双语者双语理解切换中非目标语言加工状态。实验结果表明,无呈现掩蔽词组的反应时比有呈现组的判断反应时长;不同掩蔽词呈现时间两组中切换反应时判断不显著。实验证明无论是哪一种语言作为非目标语言,其在词汇层上均都不会被激活;双语词汇理解切换中,切换至熟练语言比切换至不熟练语言切换代价小。  相似文献   

19.
对小学一到三年级81名汉语儿童进行英语、汉语语音意识以及英语单词认读的测试,同时纳入瑞文推理和工作记忆测试作为控制变量,考察英、汉语音意识的不同成分在英语单词认读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汉语儿童的英语、汉语语音意识的各个水平与单词认读相关均显著,但不同水平的语音意识对单词认读的影响作用不同。(2)在控制了非言语智力因素和工作记忆的条件下,只有英语、汉语的音位意识对汉语儿童的单词认读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0.
藏族双语人双语态度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万明钢  王鉴 《心理学报》1997,30(3):294-300
以藏、汉杂居地区的藏族成年人为对象,运用问卷、访谈、观察等方法,研究双语人对母语、汉语以及不同交际情境中的语言选择和语码转换的态度。结果表明,双语人对母语的态度中情感因素起重要作用,有强烈的保持自己母语的愿望;双语人对汉语的态度更多地含有理性的或认知的成份,对学习汉语持积极的态度;双语人在家庭和本民族成员中主要使用母语,如果谈话者使用母语,而对方用汉语回答,或对方讲掺杂着汉语的混杂母语,大多数双语人对此都持否定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