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来探讨情绪启动对低自尊个体注意偏向的影响。实验一采用点探测实验范式考察高、低自尊个体的注意偏向特点。实验二将重复启动范式和点探测实验范式相结合,进一步探讨情绪启动如何影响低自尊水平个体注意偏向。结果表明:低自尊个体对负性信息存在注意偏向;情绪启动对低自尊个体注意偏向有显著的影响。正性情绪启动对低自尊个体负性注意偏向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负性情绪启动加重了低自尊个体的负性注意偏向。  相似文献   

2.
不同自尊水平者的注意偏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海江  杨娟  贾磊  张庆林 《心理学报》2011,43(8):907-916
本研究分别从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角度出发, 以大学生情绪面孔(高兴, 中性, 愤怒)图片为实验材料, 采用“空间线索任务”实验范式, 探讨不同自尊水平个体注意偏向的特点及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 在无效线索条件下, 低外显自尊个体对以愤怒为提示线索的靶刺激的反应时显著长于高兴和中性, 说明低外显自尊个体对负性情绪信息(愤怒)的注意偏向是一种注意的解脱困难; 高内隐自尊个体在无效线索条件下, 对以高兴和愤怒为提示线索的靶刺激的反应时显著长于中性, 说明高内隐自尊个体更易受到情绪性信息(愤怒和高兴)的吸引, 是一种选择性的注意维持倾向, 表现为注意的解脱困难。  相似文献   

3.
社交焦虑个体对于不同威胁信息的注意偏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钱铭怡  王慈欣  刘兴华 《心理科学》2006,29(6):1296-1299
目的:研究社交焦虑个体对不同类型词语的注意偏向。方法:被试41名,采用情绪Stroop范式,研究词与非词不同比例条件下高低社交焦虑个体对不同类型词(被关注词、被评价词、躯体威胁性词、中性词和非词)的注意偏向。结果:在词和非词比例高的条件下,高社交焦虑组在负性评价词和受他人关注词上的Stroop效应显著大于低社交焦虑组。结论:高社交焦虑个体对负性评价和他人关注的词语存在注意偏向。  相似文献   

4.
采用"点探测任务"实验范式,选取29名大学生被试,用眼动仪记录被试观察情绪图片的眼动轨迹,考察高、低自尊个体注意偏向的内部加工机制。结果表明:低自尊个体对正性情绪图片的总注视时间显著短于高自尊个体,即低自尊个体缺乏对正性情绪图片的注意偏向,对负性情绪图片不存在注意警觉和注意维持,存在注意回避;高自尊个体对负性情绪图片的总注视时间显著长于正性情绪图片,即对负性情绪图片存在注意偏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积极型、消极型和低型反刍思维者对不同情绪刺激的注意偏向。方法:采用积极和消极反刍思维量表区分三种反刍思维类型的大学生,以情绪面孔(高兴,中性,悲伤)图片为实验材料,采用“空间线索任务”实验范式,探讨不同反刍思维类型个体注意偏向特点。结果:无启动条件下,三种类型都未产生注意偏向。积极情绪启动条件下,积极型和低型产生对积极刺激的注意警觉,消极型产生对消极刺激的注意警觉和注意解脱困难。消极启动条件下,三种类型都产生对积极刺激的注意警觉,且积极型的警觉水平高于低型和消极型。结论:积极和消极启动对三种反刍思维类型注意偏向的影响不完全符合情绪一致性效应。  相似文献   

6.
自尊对情绪面孔注意偏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娟  李海江  张庆林 《心理科学》2012,35(4):793-798
研究表明低自尊个体对负性信息表现出高度的警觉和关注,而高自尊个体相对来说注意积极地方面,但并未表现明显偏向。为了精确记录注意选择神经加工时间进程,进一步从电生理学角度对低自尊个体的负性注意偏向进行探讨,本研究运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对不同自尊个体在点-探测任务过程中的注意偏向进行研究。实验一以129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被试,以大学生面孔情绪图片(高兴、悲伤和中性)作为实验材料,结果发现,高低自尊个体之间没有出现注意偏向的差异。实验二以实验一筛选出的30名高低自尊个体作为被试,选择了更具负性情绪唤醒的愤怒图片作为实验材料(高兴、愤怒和中性),行为数据结果发现,两组被试都没有出现注意偏向,相反,无论是在高兴面孔条件下还是在愤怒面孔条件下,低自尊个体的反应时都快于高自尊个体;电生理学数据结果发现,在低自尊个体中,在两种情绪面孔条件下,有效线索的P1峰值显著高于无效线索,而无效线索的N2pc峰值显著高于有效线索。电生理学数据表明,无论是负性的还是正性的情绪性的信息都能引起低自尊个体的更多注意,表明低自尊个体更容易受到情绪性信息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罗新玉  陈睿  高鑫  邹吉林  周仁来 《心理科学》2012,35(6):1289-1293
本研究采用反眼动实验范式,通过BDI和 SDS量表筛选11名抑郁情绪组和12名正常对照组被试,以高兴、中性和悲伤面孔图片作为实验材料,旨在探讨抑郁情绪大学生对情绪刺激的眼动抑制能力。结果发现:抑郁情绪组的正确眼跳反应时慢于正常组;反朝向眼跳任务中,抑郁情绪组在情绪面孔图片,尤其是悲伤面孔图片上的错误率比正常组高。研究表明,抑郁情绪个体的认知加工速度慢于正常个体,且对情绪面孔,尤其对悲伤面孔存在抑制缺陷。  相似文献   

8.
徐玲  邓晓红 《心理科学》2013,36(3):669-674
摘 要 本研究采用返回抑制范式,以诱发厌恶、恐惧和中性情绪的图片为线索,考察高、低强迫清洗倾向个体对负性情绪刺激注意偏向的差异及其发生机制。结果表明:(1)被试对诱发厌恶和恐惧的图片均产生了注意偏向且注意偏向是由注意解除困难所引起;(2)被试对诱发厌恶图片的注意偏向程度显著大于对诱发恐惧图片的注意偏向程度;(3)高、低强迫清洗倾向个体对诱发厌恶和恐惧图片的注意偏向程度之间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探讨情绪弹性和性别变量对青少年加工负性情绪信息时注意偏向的影响,采用情绪stroop实验范式,以46名青少年为被试,以负性情绪图片为实验材料,考察不同情绪弹性和性别的青少年在负性情绪图片颜色识别时的反应时间差异。结果发现,情绪弹性对负性情绪图片颜色识别的主效应显著,统计效力非常明显;性别对负性情绪图片颜色识别的主效应显著,统计效力明显;情绪弹性与性别在颜色识别上的交互作用不显著。这说明青少年负性情绪信息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注意偏向效应受情绪弹性和性别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返回抑制与情绪注意偏向是研究视觉注意的两个视角,二者的优先性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采用线索—靶子范式,在靶子位置呈现情绪图片,结合眼动技术,对整体反应时进行分解,探讨情绪信息与实验任务相关条件下的返回抑制和情绪注意偏向。结果发现:返回抑制效应出现;情绪信息与实验任务的相关性影响了个体对情绪信息早期的注意捕获;有效线索对情绪信息的加工抑制有限,情绪信息的加工表现出了自动化倾向。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拟采用点探测范式及不同情绪内容的面孔刺激(高兴、中性、悲伤和愤怒)考察阈下抑郁个体的负性注意偏向及其内在机制。点探测任务中情绪面孔配对呈现(负性-中性、正性-中性),配对面孔中的情绪线索位置与靶刺激的位置构成负性一致/不一致和正性一致/不一致条件,同时实验中加入“中性-中性”面孔线索作为一致和不一致条件的对比基线来考察注意偏向的内在机制。结果发现,阈下抑郁个体在负性不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长于负性一致条件,表明阈下抑郁个体具有对负性刺激的注意偏向;进一步比较发现,阈下抑郁个体在负性不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的长于“中性-中性”基线条件,而负性一致条件与基线之间差异不显著,表明阈下抑郁个体的负性注意偏向为对负性刺激的注意解脱困难。结果另发现,阈下抑郁个体未能像无抑郁对照组个体表现出对正性刺激的注意偏向。结果表明,处于阈下抑郁状态的个体表现出对负性刺激的注意偏向,具体为对负性刺激的注意解脱困难,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阈下抑郁个体在注意控制和情绪调节功能上的紊乱。  相似文献   

12.
采用点探测实验范式,将图片按照威胁性分为高威胁性和一般威胁性,探讨焦虑程度不同的个体对不同威胁性刺激的注意特点。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从265个大学生中选取了33名高焦虑被试和31名对照组被试。结果发现:(1)高焦虑组个体对一般威胁性刺激有显著注意偏向,对高威胁性刺激有注意回避趋势;(2)对照组个体对一般威胁性刺激没有表现出注意偏向,对高威胁刺激有注意偏向趋势。结论:(1)即使是一般威胁性图片也能引起高焦虑被试的注意偏向 (2)高威胁性图片才能引起对照组个体产生注意偏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成年期残疾个体对不同类型社交线索的注意偏向,以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通过两个实验,分别采用情绪Stroop任务和同中选异任务考察了成年期残疾个体对社交反馈言语线索和社交反馈情绪线索的注意偏向。研究发现:(1)残疾人对社交拒绝词的颜色命名显著快于正常人,即残疾人对消极社交反馈言语线索存在注意偏向;(2)残疾人对愤怒面孔的检测显著快于正常人,正常人对快乐面孔的检测显著快于残疾人,即残疾人对消极社交反馈情绪线索更加敏感,而正常人则对积极社交反馈情绪线索更加敏感;(3)残疾人不存在对消极社交反馈情绪线索的注意解脱困难。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老年抑郁量表、自评抑郁量表和汉密顿抑郁量表为工具筛选出老年抑郁个体和老年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通过空间线索化范式,以及分离的情绪Stroop范式考察了刺激呈现时间、线索呈现条件对老年抑郁个体注意偏向的影响,并探讨了老年抑郁个体注意偏向的发生阶段。研究结果表明:(1)在空间线索任务中,当刺激呈现时间为250ms或500ms时,老年抑郁组与老年正常组的返回抑制效应在各种情绪刺激下均无显著差异(P>0.05),即老年抑郁个体没有呈现出对任何情绪刺激类型的注意偏向现象;当刺激呈现时间为750ms或1000ms时,老年抑郁组的返回抑制效应在不同情绪刺激条件下差异显著,F(2, 66)=3.22,P=0.046,而老年正常组则不存在返回抑制效应在情绪刺激类型上的差异(P>0.05),提示老年抑郁组对不同情绪类型的刺激注意返回抑制能力不同;进一步检验得知:返回抑制效应在悲伤条件下,存在组间差异,分别是F(1, 33)=10.03,P=0.003;F(1, 33)=18.21,P=0.000,即老年抑郁组的返回抑制效应弱于老年正常组。(2)在Stroop实验中,老年抑郁组在单中性、双中性与单悲伤面孔、中性悲伤面孔、双悲伤面孔线索类型下的反应时差异显著;且当线索类型为单悲伤面孔、中性悲伤面孔、双悲伤面孔时,老年抑郁组与老年正常组的反应时差异均显著,即老年抑郁组的反应时明显长于老年正常组,F(1, 41) = 5.37,P=0.026;F(1, 41) = 7.08,P=0.011;F(1, 41) = 7.28,P=0.010;而当线索类型为单中性和双中性面孔时,老年抑郁组与老年正常组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P>0.05);提示抑郁组可能在自动化注意选择分配期存在注意偏向。研究认为,老年抑郁个体的注意偏向可能发生在注意初始分配阶段和解释阶段,且受加工深度的影响。在刺激呈现时间较长的条件下,注意偏向的效应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高焦虑个体对负性情绪信息注意偏向的特点。采用了焦虑组-对照组设计和情绪stroop范式分离快效应和慢效应的方法。实验1发现,焦虑组有负性情绪信息干扰的快、慢效应,对照组只有快效应。实验2发现,词语负性情绪信息干扰的慢效应从该词之后第一个词开始,持续到第二个。焦虑组对负性情绪信息的注意移除发生困难,可能是焦虑情绪延续的原因,同时为焦虑情绪的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与中性信息相比,情绪信息会引起更快更多的注意并具有一种认知加工上的优先权.在注意实验中,与不带情绪色彩的刺激相比,具有情绪意义的刺激更能吸引注意或占用注意资源且引起注意偏向.个体对情绪信息的适度偏向具有重要的社会生活意义.本文介绍了情绪注意偏向的注意成分理论、图式理论、注意资源理论和平行分布处理(PDP)模型,并分别对抑制范式下以不同情绪材料展开的正常被试和特殊被试的情绪注意偏向研究进行了总结概括,同时指出了未来在抑制范式下利用ERPs、fMRI新技术研究不同被试群体情绪与注意关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视觉搜索范式,探讨了暴力犯罪者对情绪刺激(愤怒面孔与高兴面孔)的注意偏向特点。行为数据显示,相比非暴力组,暴力组对愤怒面孔的反应要显著快于高兴面孔,初步验证了暴力犯罪者对负性情绪信息存在注意偏向。ERP数据进一步表明,当目标刺激为愤怒面孔时,暴力组N2pc的潜伏期要显著小于非暴力组,说明暴力犯罪者对愤怒面孔的觉察早于高兴面孔,对负性情绪刺激更为敏感。由于N2pc的波幅不存在显著差异,差异主要表现在反应时和潜伏期,说明暴力犯能够更快的觉察到负性情绪面孔,但并没有对其投入更多的注意资源,出现回避模式,表明暴力犯对负性情绪信息的加工是一种警觉—回避模式。  相似文献   

18.
情绪注意偏向是指与中性刺激相比,情绪刺激会引起个体的优先加工。为了探讨ASD青少年听觉通道的情绪注意偏向是否存在缺陷,并进一步考察目标任务的知觉负载水平是否影响ASD青少年情绪韵律的注意偏向,研究先后采用oddball范式、双任务范式呈现中性、快乐和愤怒韵律。实验1结果发现,ASD被试在不同情绪韵律类别下的反应时均长于TD被试。实验2结果发现,在提供注意指示条件下,即使在高知觉负载水平上,ASD被试的情绪韵律检测能力及错误率也与普通被试相似,但对于情绪韵律的反应时与中性韵律无差异。结果表明,知觉负载对ASD青少年情绪韵律注意偏向的影响是有限度的,该群体听觉通道的情绪注意偏向存在缺陷,主要表现为对情绪韵律知觉效率的相对低下。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与食物图片相关的点探测任务和学习—再认范式考察超重女性对不同热量食物信息的注意偏向和记忆偏向。结果发现:(1) 超重女性对高热量食物信息存在注意警觉—注意脱离困难模式,对低热量食物信息仅表现为注意回避模式。(2) 超重组女性对高热量食物信息的再认正确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而对低热量食物信息的再认成绩组间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证实了超重女性对高热量食物信息投入更多的认知资源,存在注意偏向和记忆偏向。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两个实验在公共媒体信息背景下考察人们对不同效价新闻的加工偏向,以及新闻群体属性在加工偏向中的调节作用。实验1、2均以不同效价的内外群体的真实新闻为实验材料,实验1采用选择接触范式,从行为选择层面间接考察被试阅览不同新闻时的注意选择偏向;实验2采用点探测范式,增加两种SOA(200ms / 500ms)条件,进一步直接地揭示被试加工新闻信息时的注意偏向特点选择行为偏向背后的注意偏向特点。结果表明,实验1中被试倾向加工积极的内群体新闻以及消极的外群体新闻;同样,在实验2的注意后期,也发现人们对内群体新闻的积极注意偏向,与对外群体新闻的消极注意偏向,而在注意早期,人们对积极新闻存在注意偏向,且不受群体属性影响。结果符合社会认知加工的内群体偏好与外群体贬低偏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