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听过一个美国小男孩的故事。有一次,这个叫杰米的小男孩要参加学校举行的戏剧试演。他志在必得,母亲却担心他会落选。终于到了分派角色的那一天。放学的时候,母亲去接他。他跑到母亲跟前,脸上流露出抑制不住的自豪和喜悦。"妈妈,你猜猜  相似文献   

2.
人伦之间     
平心 《佛教文化》2003,(5):76-81
<正> 父亲和母亲 父亲与母亲生于传统而保守的年代,二人经由媒约之言结婚,感情总是平平淡淡,虽然结婚三十年了却从不曾听父亲称呼母亲的名,他对母亲的称呼总是:“喂”。 生活起居都是母亲料理,其实父亲一直很依赖母亲,一直到最近母亲住院,才让我对老爸“另眼相看”。  相似文献   

3.
在他幼小的时候,父亲在大队的专业队干活,母亲体弱多病。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每天从学校回来,他总是先帮助母亲干活,然后再复习功课。在他的记忆里,印象最深的就是与母亲一起抬水。那时候,他的家乡还没有安装自来水,村民们吃水要到村里的老井去挑水吃。他的家距离那  相似文献   

4.
袋里的父爱     
正母亲去世后,她想把父亲接到自己家,可父亲不想麻烦她,拒绝了,她就和哥哥轮流照顾父亲的生活。一天,她去看父亲,陪父亲吃完饭她才离开。可刚发动汽车手机就响了,是父亲打来的,问她什么时候来看自己。她说不是刚刚来过吗,父亲恍然大悟,忙说看我这记性,真是老糊涂了。她哭笑不得,但心里又掠过一抹凄凉,她发觉父亲真的是老了。父亲的记性越来越差,还经常迷路。有一次,她接到哥哥的电话,说父亲不见了。她急匆匆开车去寻找,刚开出没多远,竟然在路口看到了父亲。  相似文献   

5.
父亲的泪眼     
我和父亲的关系一直很不好。从懂事开始到上中学,父亲很少和我说话问及我的学习,我们之间与其说是父子,倒不如说是住在一间房子里的陌路人更为恰当。 中考时,我只考取了一个离家很远的普通高中。面临茫茫未知的前途,像所有的家庭一样,母亲求助于父亲,希望他通过关系为我找一所好一点的学校。而父亲的回答是:“是金子放在哪里都会闪光,朽木放在哪里也都一样!”况且他是从不求人的。母亲  相似文献   

6.
正那时,父亲患了肝病,常年喝草药,母亲出身于草药世家,亲自为父亲采制,差不多隔上一周就要去一次山里,很辛苦。后来,我到山下的一所学校读初中。母亲决定在学校附近的村里租个房子,一方面方便照顾我,再一个是便于到山里采草药。母亲最后选择了一个叫桃花峪的村子,离学校很近。每天我骑了自行车,在村子与学校之间往返。母亲采了草药,每周回家一次,给父亲送去。  相似文献   

7.
父亲的秘密     
正马修开始记事时,母亲住进了伦敦一家有名的传染病院,父亲里奥陪护在母亲身边。祖父母在家照顾马修。马修想念父母便嚎啕大哭,不停喊着叫着要妈妈。可是,无论马修怎么哭闹,都无法见到母亲。慢慢地,马修习惯了祖父母照管他。马修的父亲偶尔会回家看他和祖父母。父亲每次回家都把马修举过头顶,马修惊呼、大笑,像过节一样开心。父亲会从提包里拿出母亲带给他的各种美食和玩具,他开心得手舞足蹈,一样  相似文献   

8.
一对年轻夫妻因生活琐事而大动干戈,互不相让,最后闹到了离婚的地步。在去法院的头天晚上,丈夫来到父母家,将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了年迈的父母。父母很吃惊,无论怎样相劝,儿子都漠然地摇头。看来,离婚已成定局。该睡觉了,父亲为母亲舀来了一盆洗脚水。儿子看见,母亲刚要将脚伸进水里,父亲突然用手护住母亲的脚道:“等一下,我看看水烫不烫!”接着,父亲用手摸着盆里的水,一边倒冷水一边用手反复搅拌,证明水温合适时,才将母亲的脚轻轻地放进水里。儿子想起,自打懂事起,都是父亲为母亲舀来洗脚水,每次都让母亲先洗。父亲的谦让和大度使他和母亲从…  相似文献   

9.
使用父母心理控制问卷和教师评定的学校适应量表对503名小学儿童进行三次测查,考察父亲/母亲心理控制与儿童学校适应的特点及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和性别差异。结果发现,(1)随年龄增长,儿童学校适应越来越好,女生的学校适应好于男生,父母对儿童的心理控制逐渐减少;母亲对儿童的心理控制水平显著高于父亲,父亲对男生的心理控制水平显著高于对女生的控制;(2)父亲/母亲心理控制均与儿童学校适应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同时性和继时性负相关;(3)潜变量交叉滞后分析的结果显示,父亲/母亲心理控制与儿童学校适应之间的动态关系表现为两种不同的作用模式:母亲心理控制与儿童学校适应在T1、T2两个时间点上存在相互的负向预测作用,父亲心理控制与儿童学校适应之间则存在循环作用,即T1儿童学校适应显著负向预测T2父亲心理控制,T2父亲心理控制显著负向预测T3儿童学校适应。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30年代末,华慧娜出生在香港的一个商人家庭。她的父亲是一个非常守旧的人,总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成天把华慧娜关在家里,让她跟着母亲学刺绣。每天早上,华慧娜都能听见窗外的小男孩们去上学的声音,她觉得自己如果不读书就不会有出头之日,就像她的母亲,一生之中唯一的成就就是生了一对儿女,除此之外,似乎再也没有任何值得母亲骄傲的事情。华慧娜最终说服了妈妈,瞒着爸爸跑出去读书,她每天在父亲出门之后再  相似文献   

11.
华的父亲死的很早,在他的记忆里根本没有父亲的影子。华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可是,初中刚毕业母亲就遭车祸身亡,他成了孤儿。好不容易立业成家拥有了爱他疼他的妻子,命运又向他挑战,婚后一年爱妻病  相似文献   

12.
采用青少年父母依恋问卷、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在中国七个省(市)调查1953名初一至高三的学生,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法考察青少年父亲依恋和母亲依恋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及其差异以及心理素质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青少年父亲依恋、母亲依恋、心理素质和生活满意度之间两两显著正相关。(2)控制性别和学段后,心理素质在父亲依恋、母亲依恋与生活满意度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父亲依恋和母亲依恋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爱的对弈     
正父亲退休后,对象棋的痴迷程度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几乎天天去楼下感受"楚汉之争"的乐趣。父亲的棋艺很高超,每次回来,脸上总是挂着喜滋滋的笑容。当面对母亲嗔怒的眼神和喋喋不休的唠叨时,父亲便乐呵呵地端茶送水陪着笑脸。母亲只好叹息着摇摇头,脸上挂满了痛惜和关爱的表情。其实父亲一生除了下棋,恐怕再没有别的嗜好了。尤其在父  相似文献   

14.
小刚是一个不幸的孩子,刚出生不久,母亲便因心脏病远离人间,而他的视网膜也因严重破损而双目失明。从此,他便跟随父亲生活着。父亲成了小刚的唯一亲人,成了小刚的眼睛。父亲教小刚触摸柔软凉爽的东西说:“这是水,可以流动。长  相似文献   

15.
风中的木桶     
一个小孩在他父亲的葡萄酒厂看守橡木桶。每天早上,他用抹布将一个个木桶擦干净,然后整齐地摆放好。但令他生气的是,往往一夜之间,风就把他排列整齐的木桶吹得东倒西歪。父亲看到小男孩委屈地哭,便摸着男孩的头说:“孩子,别伤心,我们可以想办法征服风。”于是小男孩擦干眼泪坐在木桶边想啊想,想了半天,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去井上挑来一桶一桶的清水,把它们倒进那些空空的木桶里,然后他就忐忑不安地回家睡觉了。  相似文献   

16.
赵云终于圆了大学梦。在金秋季节里,跨进了外地某重点大学的大门。入校后,迎接他的是紧张的军训生活。不久后的一天晚上,他突然气喘气急,被同学们赶紧送到了医院,医生说他是哮喘发作。病情缓解后,医生在与他聊天时得知:他3岁时父亲因车祸去世,一直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对他可谓是  相似文献   

17.
有一位热心慈善事业的富翁,他经常把自己建在牧马场旁边的一座豪宅,无偿转借给慈善协会使用,用来作为募捐活动的场所。在一次扶助残疾青少年的计划筹备会上,协会的负责人一起推选这位心地善良的富翁,为本次活动致开幕辞。然而,富翁却十分动情地给众人讲了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一个小男孩,他刚出生不久,母亲便病故了。他的父亲是一名马术师,经常是一个马厩接着一个马厩,一个牧场接着一个牧场去训练马匹。  相似文献   

18.
父亲老了     
我想说一说我那年老的父亲。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突然发现年过花甲的父亲越来越像个孩子。走路时不知道抬腿,脚蹭着地,声音很响;天凉了,他总是忘记添加衣服。每次父亲一进家门,第一句话一定是:“你妈呢?”如果母亲在家,父亲就不再多说,如果母亲不在家,父亲就到处找,把母亲找回来了,他又没有什么事。有一次,父亲晨练回来,母亲说:“脸都没有洗干净就出去了,左腮帮上还有一点黑。”  相似文献   

19.
爷爷和奶奶在父亲18岁那年相继离去了,丢下4个未成年的叔叔姑姑。父亲咬着牙吃尽千辛万苦,既当哥又当姐把叔叔姑姑们拉扯成人。叔叔姑姑们各自成家后,父亲才和母亲组成新家。也是因为爷爷奶奶过早去世,父亲被逼着学会了许多农村妇女的活儿。父亲的针线活儿堪称村里的一绝,插秧、烙饼更是不落后于村里的婶娘。在父亲所学的农村妇女活中,包粽子还让他赢得了母亲的爱情。母亲是一个下放知青,所有的农活她都生疏。而父亲却是村里远近出名的心灵手巧的大龄青年,也曾有好心人给父亲说过媒,但都被他谢绝了,因为父亲不忍心丢下未成家的弟妹不管。当…  相似文献   

20.
一天,一个小伙子在心理咨询室里向我讲述了他的经历。 他叫小明,今年22岁,在某大学读书,再有一年就要毕业了。他的父亲自私,脾气暴躁,他的母亲娘家在农村,过去很贫困,小明自小就记得父亲常因母亲给娘家捎钱寄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