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友从故乡归来,闷闷不乐,问之,他说老家村庄的一棵古树被村里人卖了。他从小在这棵树下长大,对这棵树很有感情。现在这棵树没了,总感觉内心失落落的,故乡不再是完整的故乡了。我理解他对这棵树的感情。如果说故乡是他储存童年、少年记忆的仓库,那么这棵树,就是一把钥匙,能打开这个仓库的门。  相似文献   

2.
正要影响他人,最重要的不是提供信息,而是提供"解释框架"。一杯温水要让人觉得热,该怎么办?先让他喝杯冰水就好。想让人觉得凉呢?就先让他喝杯热水呗。你看,水的温度并没有变化,但是"解释框架"发生了变化,同一杯水就可以解释成不同的感受。据说,李世民有一次在花园闲逛,顺口夸了一句"好大一棵树",身边的大臣宇文士及赶紧附和,引经据典把这棵树夸到了天上。李世民变色道:"我听魏  相似文献   

3.
黄书通 《天风》2003,(5):52-53
小安与小蝶忐忑不安地在每棵树下轮流巡察,不停地从一棵树跑到另一棵树,要观看查究是否每棵树都受到传染和损害,果然不出所料——  相似文献   

4.
哲理小品     
空心大树有棵大树,有些年月了,小树林中数它最粗。有个人喜欢上这棵树,主要是因为它的粗。他想砍了这棵树,派一个大用场。等到把树砍倒了他才发现,这棵树其实是一棵空心大树,虽然很粗,只是一层树皮而已;剥去树皮,内里却是空的。  相似文献   

5.
正灵魂在路上飘泊,或许就是艺术家的宿命,而要坚持这一宿命的漫漫长途,其内心必然有某种支撑。对油画家刘杰来说,家乡情结是他艺术的美学核心。他画家乡的每一座山、每一汪水,每一棵树、甚至每一棵小草,都把那种对家乡的爱诠释得淋漓尽致。我想,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关怀,是至爱。乍一看《刘杰油画集》中的那些画面,象树上刚结出的果子,还很青涩;细细地品味打量,其间便透露出一种灵魂的光亮。审美群体不难想  相似文献   

6.
窗台上有一朵花,屋里就有了生气,树上开了花,这棵树就饱满成熟了。一条路绽放着花,这条路就多情缠绵。一个人给另一个人送一束花,两人就有情有意了。一个健康人给一个病人送一束花, 病人就有了抗争的勇气。  相似文献   

7.
人居无径处     
青山万木纵,人居无径处。森林是世界上最令人向往的,在它的垂护下,万物健康生长。在森林的深处,常有人家, 这就像动物毛皮之中寄居的小动物一样,在密林中生息繁衍,他们没有一条固定的路联系山里山外, 绕过每一棵树都是一条全新的路, 即使有一些前人走过留下的路, 也是不能走一辈子的,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山路不是高速公路,没  相似文献   

8.
思考的花絮     
佛教认为,偶尔抽一两口烟或一点点风流,并不意味着这样的人就不能成为佛教徒。人的向善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犯错,并不是每犯一次错,就会有一块石头砸住他前进的双脚,而是每纠正一次错,人就会朝至善至美跑近一步,更多的门窗会为他打开,他看到的风景会更多更美,他得到的智慧会更纯粹,更不易被岁月所风化。  相似文献   

9.
思考的花絮     
佛教认为,偶尔抽一两口烟或一点点风流,并不意味着这样的人就不能成为佛教徒。人的向善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犯错,并不是每犯一次错,就会有一块石头砸住他前进的双脚,而是每纠正一次错,人就会朝至善至美跑近一步,更多的门窗会为他打开,他看到的风景会更多更美,他得到的智慧会更纯粹,更不易被岁月所风化。  相似文献   

10.
一日,禅师问他的弟子们:一棵树什么最重要?弟子们有的说是枝,有的说是叶,有的说是花,还有的说是果。他们还各自说了一通各自重要的理由。而禅师却说":无论是枝叶,还是花果,都是看得见的表像,表像永远都不是最重要的。""那一棵树什么最重要呢?"弟子们问。"根最重要。一棵树没有了根,就会死亡。"禅师说",但根却长在我们看  相似文献   

11.
人生与市场     
一场风暴把巷口的两棵法国梧桐树刮倒了。绿化部门一番修剪之后,再用吊车把树拉起,培上土让它重新站在那儿。当工人要修剪第二棵树时,周围的居民说,这儿是我们乘凉的地方,你们既然有吊车,这棵树就别剪了。于是,第二棵树就带着树冠被吊车“扶”了起来,旁边多了一根撑着它的大木头。  相似文献   

12.
诗人的风景     
落满西风的古道,踽踽独行着一位诗人。忽然,他驻足不前,一处风景触动了诗人敏感的心。风景可能是一座山,一条河,一棵树,一株草,也可能是一只动物,一个人或是一段情。诗人触景生情,随口吟了一首诗。诗很快传遍了村野市井,妇孺皆知。从此,这处风景像是被人贴上了标签,名花有主。这处风景便成了诗人的风景。  相似文献   

13.
影暖留痕     
正有些影子,在心上留下痕迹,就像一朵永不熄灭的火,永远散发着温暖的感动。在我还是少年的时候,有一个场景一直记着。村里有个男人,在农田里干活休息的时候,他都会站在母亲的身后,挡着太阳。那时他们一家子都要下田里干活,原始的耕作,繁重的农务,其实每一户都是如此,只要能干的,都要去干。母亲坐在地头,无树荫,他便站成一棵树,影子  相似文献   

14.
挺立的河流     
正在这世上,有些河流是从大地流向天空的。它们起源于泥土,发散于空中,以一棵树的形式存在着。当然,我说的就是树。每一棵树都是一条挺立于天地间的河流。只不过是,与匍匐于大地上的河流相比,它们太安静了。即便是内心里澎湃汹涌,可表面上依然不动声色。它们始终是内敛的。这样的河流,是缓慢生长的  相似文献   

15.
正我小时候是在农村长大的,每长一岁,父亲就会为我种一棵树,父亲说,树会伴着我成长,希望我长大后,像树一样挺立,不畏风雨,能够成材有出息。十八岁那年,我家的屋后有了一片树林,共有十八树。我考上了大学,要离开家乡到异地求学,那时家里很穷,没有钱给我交学费,父亲最后狠了心,伐了十棵树,凑够了我的学费。父亲告诉我,我已经长大了,以后不会再为我种树了,希望我能够自己种树,还剩下八棵树,留给我  相似文献   

16.
王志刚 《天风》2006,(3):19
在主耶稣荣入圣城后的第二天,他和门徒看到一棵无花果树。主饿了,就到树上找果子吃,竟然没有找到。主因为它只有叶子,没有果实就咒诅它“从今以后,永没有人吃你的果子。”到了次日,这棵无花果树竟然连根都枯干了。它不但从此不能结果子,而且连生命也枯萎衰败了。为什么这棵无花果树竟遭到主耶稣如此严厉的咒诅呢?首先,它徒有其表。这棵无花果树无论是从名称上,或实质上都可以说是一棵真正的无花果树,可谓如假包换。更重要的是它有蓬勃的生机, 有旺盛的生命力。这样的一棵树却没有结出果子,  相似文献   

17.
规则的力量     
在20世纪70年代,印度拉贾斯坦邦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植树造林活动。当地政府制定了一项规定:每栽一棵树,奖励13卢比。这项奖励规定激励很多农民抱起树苗,拿起锹镐,见缝插针地植树,在申报得到当地政府认可后,就可以领到奖金了。  相似文献   

18.
正母亲偏瘫那年,父亲整60岁,满头黑发,仍然那么英俊潇洒。我们记忆里,好像从来没有什么事能难住他。他就是那棵参天大树,无惧风霜。父亲拒绝和我们进城,他说:"我就是一棵树,离开地就没处扎根。何况,你娘看病吃药的钱,还要在地里刨呢!"那时,弟弟漂在外地,我也在离家70多里的县城租房住,父亲毫不犹豫,一个人,承担起了照顾母亲的重任。  相似文献   

19.
在开始讨论个性的本质之前,有必要廓清几个相近或有关的概念,这就是个性与人、个性与个人、个性与人性、个性与人的本质。 哲学研究的个性特指人的个性,确切地说是人类的个性。如果把个性看成个体独特性,或者与他事物相区分的差异性,恐怕可以说任何人和事物都会有这种“个性”。如,“一棵树的  相似文献   

20.
单纯     
正我接触过不少的傻瓜(我有可能也是一个傻瓜),他们都是很单纯的人,甚至是只剩下单纯的人。单纯不可怕,它只会让人变得不合时宜。当一个人说我很傻时,我仍知道他其实在说我很单纯。有一个傻瓜,他路过别人家的果树园,看到一棵树上垂挂着红红的、诱人的苹果,就很想吃一个。于是他跨过篱笆,站到树下,蹦了又蹦,终于摘到一个苹果,急不可耐地吃起来。这时候,主人过来嚷叫着他是小偷,要他放下苹果,接受惩罚。这个傻瓜心里面虽然很害怕,但是仍然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