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紧贴《历代名画记》记两京外州寺观壁画一节中对敬爱寺的原文描述,从研究意义着手分析,对敬爱寺的壁画部分进行归纳整理,由此扩展到唐朝时代背景下张彦远在艺术史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2.
《历代名画记》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画史,书中的绘画、绘画技巧、画的品评等方面总结了在其之前的中国绘画理论,并影响了之后的艺术。本人在浅析此书中部分绘画理论的同时,以近代艺术家林风眠为例,探讨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在艺术创作中的表现。唐朝之前,中国绘画少有完备系统的理论,偶有也只  相似文献   

3.
佛教的传来对于中国绘画的思想内容和题材,都有很大的影响,丰富和加快了中国绘画的发展和演变.可以说到了唐代,这个外来的宗教艺术完全改变了原来的风貌,彻底变成了中国式的佛教艺术,并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  相似文献   

4.
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是一部流传千古的著作,其中之六法又是著作中的亮笔,而冠于六法之首的气韵生动更是六法中的核心部分。气韵生动虽只简单的四个字,但其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文化意义却是无穷的,对后世的影响亦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5.
终于以《中国历代增待全集》面世的这套千余万字的巨著,开始编纂时的设想是出一套《中国历代僧诗集注》。那是1991年10月在湖南益阳举行了第一次唐代诗僧齐己学术研讨会之后。这设想立即得到了林凡先生的支持,得到了参加研讨会的益阳朋友的支持,并于1992年3月1日在益阳成立了《中国历代僧诗集注》编纂工作筹备组,迅速投入实际操作。当时。动中无数,以为中国僧人的诗,顶多二百万字。请教几位有关学者,也说不准到底有多少数字。后来发现远不止此数。显然,靠益阳一个地区学人的力量已经不够,便在全国范围内重组编纂班子。通过沈玉成先…  相似文献   

6.
道教中有大量的绘画作品,讲中国绘画史,常见列道释一门,指佛教题材与道教题材的作品。道教与中国绘画,是无法载然分开的。如何综合以观之,颇不容易。盖当代教育的一个弊端,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了朱晓明新著《西藏前沿问题研究》一书。对本书的内容,我并不陌生,在一些成果的形成过程中,多次参加过调研和研讨,对作者的工作态度和研究热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细细阅读这本厚重、扎实的力作,再一次被作者对西藏的系统认识和对西藏工作的审慎思考所  相似文献   

8.
《五台山研究》1990,(4):48-48
、.2、、j‘、.1、j、‘工J.二产aOJZ、、2、、j 学术交流广结盛谊深入研究·········……郭裕怀(35)首届中日五台山佛教学术会议综述······························……本刊编辑部(33) 佛学研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新讲(三)................……‘.··.·········……王世安(13)佛教医药学浅谈···············……史旺成(18)唐代三教中的佛教············……任继愈(39)《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新讲(四).................................··.……王世安(3 1…  相似文献   

9.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人类的生产活动包括两种:一种是生活资料的生产,另一种是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即种族的繁衍。这两种生产活动使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是人类从事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因而也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真正起点。在两种生产中,已经潜在地包含着一切社会关系的可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岁末,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美学史研究:问题与方法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著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本次研讨会围绕大会主题,分别对中国美学史的理论建构、中国美学史研究的具体问题以及跨文化研究与中国美学等三个专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1.
《维摩诘经》是真正能融入中国文化本位的几部佛教经典之一,当代学者对该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从宗教、哲学、注疏、文学以及梵本研究新视野的开拓等角度对有关成果进行梳理,并指出其中的不足所在。  相似文献   

12.
朱志荣教授长期致力于中西美学思想的研究,逐渐形成了一种立足中国传统美学,以西方美学为参照坐标的研究方法,为构建中国美学体系打下了科学的基础.在梳理中国古典美学理论时,他能突出重点,将“生命意识”作为核心范畴贯穿整个体系,合理安排体系框架,做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同时他还以深厚的文化功底为依托,用跨学科的理论背景为支撑,为构建颇具中国特色的美学体系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2009年11月19日,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主办的"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意识形态问题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广东省清远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十几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会议围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意识形态转型研究"和"当前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等议题展开了深刻精彩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本书乃作者二十余年以比较哲学的视角从事儒学研究之成果。其目的欲以中西比较哲学为切入点,呈现儒家哲学之特点,并对当代儒学所面临之哲学议题,如民主与平等、女性主义、环境挑战、国际秩序以及儒学之国际化,着力探讨。本书以分析哲学研究儒学,行文与分析力求清晰、透彻。  相似文献   

15.
日本人是很善于学习的民族,从历史上看,历来是见先进就学,能学就学。他们学佛教,因为距离天竺实在太远,古代虽然也有去的,回来的不多。主要还是通过中国学。看看遣唐的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圆珍《行历抄》,以及后来的《参天台五台山记》《入明记》等第一手资料,就会对此种坚持不懈的努力产生深刻印象。他们学得兢兢业业,非常认真,回国以后照方抓药,绝不含糊。中国人学天竺,却是自有主张,不断地加深汉化成分。中国的佛教和佛学,也是随时代的发展而迅速发展。日本人这一批学去的,就和下一批学的不一样。他们是谨守师传的…  相似文献   

16.
正由景枫教授等撰著的《中国治理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一书对从古至今的中国社会治理理念和治理实践做了有益的探索,通读一过,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肯定和推介。第一,提纲举要,揭出中国治理文化的核心特点。本书在对中国治理文化进行一般性概括之后,从"道德治理文化"、"法律治理文化"、"民间治理文化"勾画全篇,最后对中国治理文化的当代意义进行分析。中国社会的传统治理方式、渠道、手段多种多样。但就具有一定稳定性和延续性的文化层面而言,道德与法律是两个最重要的方面,早在"中国轴心文化"奠基的先秦时期,在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刑德"问题就是核心问题。秦汉以后的古代社会,"刑德"问题又转化成"儒法关系"问题,二者在思想和实践方面长期斗争而又融通,成为中国治理思想和实践的骨干和支柱,抓住这两个问题就抓住了中国治  相似文献   

17.
张弩 《中国宗教》2018,(4):82-83
新近出版的《“宗教中国化”义理研究》一书.汇集了张志川教授近年米在相关问题上的14筒专题沦文,镟中展现了他的学术研究重心从“吲际宗牧学界的百年探索历程”,转移到“中国宗教研究的耶论与方法厦缝”后的主耍战果。  相似文献   

18.
历史的车轮跨过 2 1世纪的门槛 ,全球化这一首先出现在经济、技术领域的概念 ,已通过政治的中介作用渗透到文化领域 ,并逐渐深入到人类的精神之域。中国作为一个努力争取加入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家 ,身不由己地卷入到全球化浪潮之中。随着全球化—民族化、文化帝国主义—文化相对主义之间张力的日益加剧 ,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口号的日趋高亢 ,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诸领域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回应或吟唱着一些新潮的话语 :建构—解构、霸权—交流、独白—对话、高雅—大众、中心—边缘、时尚—怀旧、地球村—乡土情怀等不一而足。由黑…  相似文献   

19.
三国演义>作为历史演义小说,小说中的虚实问题一直是众多小说评论家争论的焦点.进入当代社会,小说的话语模式虽然发生了改变,但是对历史小说的虚实问题的探究一直都在进行.相对于古代小说评论,这一时期的学者对<三国演义>的虚实问题研究更加深入,更加系统,特别是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品三国以后,对<三国演义>创作中虚实问题处理的利害得失的评论已成为学术界新的热点.  相似文献   

20.
一《道教唱道情与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是四川大学张泽洪教授的新成果,今年8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张泽洪教授是四川大学哲学宗教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学术带头人、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在此书之前,他已经撰写了《文化传播与仪式象征——中国西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