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讯     
今年八月一日至十二日,中国周易研究会、荆楚书院、武汉大学哲学系、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商定联合在庐山举办易经研讨班,届时唐明邦、张延生、余敦康、刘大钧诸教授将应邀讲课,并顺便召开中国周易研究会常务理事会,研究审批中国周易研究会第一  相似文献   

2.
十二月十三至十六日,省气功科学研究会一届三次理事会暨学术交流会在济南召开.名誉理事会长王金山致开幕词,宋法棠副省长到会讲话,理事长张敬焘同志作了工作报告,对前一阶段工作作了总结.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张震寰同志专程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交流了工作经验,并提供学术论文59篇,其中很多论文都提到易经对气  相似文献   

3.
。613莱伯尼兹与易经曾子友中央日报1969 年1月19日。以4易经译注(二卷)高田真治·后滕基已 著岩波书店刊1969年592页。615易(解释与鉴赏)竹内照夫至文堂刊 1969年257页。616易经仍有存在的价值李弘祺中央日报06171969年2月4日谈易经与科学劳国辉3月14一15日中央日报1969年_乡万、三。618中国科学思想史大要和易经新评价李乔苹 中央日报zoe日年6月z通一王7日。619周易略说于维杰国语日报1971年2月 6日。62。读易及其它陈学台湾新生报1971年3 月15日。621易经和‘易经数学“陈学合湾薪生报 1071年3月15日。622易经和数学的关系黎凯旋台湾断生…  相似文献   

4.
中国逻辑学会符号学研究会筹备组于1988年8月3日在浙江温州宣告成立。 1987年中国逻辑学会理事会北京会议决定,由副会长、中国逻辑与语言研究会理事长李先焜教授负责筹备中国符号学研究会。据此,1988年8月2日——3日在温州召开了中国逻辑学会符号学研究会筹备会议,到会的有李先焜等近二十人,会上选举成立了由李先焜、王维贤、陈宗明三人组成的中国符号学研究会筹备组。会议决定:1.拟于1989年9月——10月期间在北京召开会议,正式成立中国符号学研究会(归属中国逻辑学会);2.在中国符号学研  相似文献   

5.
《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道之源,是中国圣贤先哲应对世界千变万化事物规律的智慧结晶。《易经》翻译,长期以来就是中国对外交流、促进中华文明蓬勃发展的重要桥梁。探讨被称之为"译事三难"的"信达雅"被很多学者认作是探究中国全部的翻译理论问题,对于《易经》翻译,这"三难"更是如此。尽管研易的论著汗牛充栋,但从易学的角度谈《易经》翻译的却不多见。本文拟从《易经》"三易"的角度,探究《易经》英译的"三难"问题,即从《易经》的"不易"、"简易"、"变易"出发,探讨《易经》翻译的"信、达、雅"三要素。本文拟从这个角度做一新的探讨,并以《易经》翻译的实际例证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6.
日本学者对《易经》的研究,随着儒学在公元五世纪传入日本就开始了,至公元757年,《易经》正式成为了日本古代国子监的教材之一。日本对《易经》的研究有伊藤仁斋、北村沢吉等人的"义理派",也有根本通明等人的"象数派",还有许多易学家既重视象数,也重视义理的"易理与象数兼容派"的研究。综括日本古今对《易经》的研究途径:一是对《易经》的讲读。通过讲读而研究《易经》博大精深的内涵。日本古代多次实施宫内讲学的制度,大规模皇室主持的讲《易经》活动极大地推进了日本的易学研究和普及程度。二是日本学者对中国易学文本的研究。日本江户时代对《易经》的研究,不仅研究《易经》《易传》原典,还研究中国历代对《易经》《易传》原典的注解。江户时代日本易学者主要依据朱熹对《易经》诠释的文本《周易本义》,也可以说日本江户时代盛行的是朱子易学。当然也有学者研究中国汉代易学文本,热衷于《易经》象数,但非主流。三是日本对中国《易经》分支"术数"的应用研究,并出版了诸多研究著作。  相似文献   

7.
易学通信     
(一) 大钧教授伟鉴: 接奉本年五月二十九日手书、又收到《周易研究》杂志,无任感激。光年老力衰自辅仁大学校长退休,只读书教书、不理外事。唯对于学术研究,仍与各方学者联系。多年来因教授中国哲学(仅在博士硕士班开课),对易经研究亦曾用功。现因本年纪念王船山逝世三百周年,以同乡之谊,欲写船山哲学思想小书。现正研究船山易学。十年前,因同乡学人之情,与陈立夫先生发起易经学会与易经研究班。负责办理者偏于易经杂学,讲算命,针炙,天文,数学,却不讲易经哲学,故乃不再参加此易学会。光研究哲学,以形上本体论与宇宙论为主。易经即中国哲学,儒家之形上宇  相似文献   

8.
《易经》与中国文化心理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申荷永  高岚 《心理学报》2000,32(3):348-352
在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易经》素有“众经之首”和“大道之源”的称誉。当代心理学史家把中国看作是心理学的第一个故乡,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容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和独特的心理学体系。对此,作者以《易经》为基础,通过易经中所使用的“心”字,易传中所发挥的“心”的意义,和《易经》卦象中所表达的心理的象征性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易经》中所包含的“中国文化心理学”,以及这种中国文化心理学对于当代西方心理学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六月三日至十二日在北京举行了全国辩证唯物主义讨论会。会上正式成立了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在第一次会员大会上,通过了研究会的章程,经过协商酝酿和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了研究会的领导机构。  相似文献   

10.
日本学者末木刚博以研究东西方比较逻辑学著称。末木的专著《东方合理思想》对比探索了中国、印度和西方的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该书中国部分特设专题论述《易经》逻辑。末木认为,《易经》逻辑是中国与形式逻辑并行的另一种独特逻辑(指辩证逻辑)的代表。末木用符号逻辑工具对《易经》逻辑加以分析,指出《易经》逻辑是一种函项关系论的逻辑。在此基础上,末木评述了《易经》逻辑与印度、西方思想的异同,肯定了《易经》逻辑的地位和作用。以下据《东方合理思想》一书简介作者思想梗概。一、阴阳的2项组合《易经》认为,一切现象都可以凭借阴阳的2项组合来加  相似文献   

11.
0239 朱谦之周易哲学上海学术研究会 1926年上海启智书局 120页 1935年4月无求备齐易经集成第126册台北成文出版社 1976年 0240 高庄周易哲学建国月刊 4卷6期 1931年4月 0241 贾丰臻易之哲学上海商务印书馆 236页 1931年12月 0242 蒋维乔周易之哲理天籁季刊 21卷1—2期 1931年12月 0243 石琴周易哲学之平等观中华周刊 479期 1934年4月 0244 张东荪周易与玄学晨报(北平) 思辨 5期 1935年6月7日 0245 冯伯璜周易哲学仁爱月刊 1卷12期 1936年4月 0246 张师惠易经之价值与其中心思想河北月刊 4卷7期页1—4 1936年7  相似文献   

12.
陈坚 《周易研究》2005,(3):53-62
<易经>文本的零散性使其表面上看来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是,易学史上所诠释出来的<易经>意义却丰富多彩,那么<易经>的这许多意义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易经>意义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即(一)天地赋予<易经>以意义,这就是<易经>的天地意义;(二)<易经>符号(卦爻符号和文字符号)之间的逻辑关系会产生意义,这就是<易经>的逻辑意义;(三)人类将自己的认识投射到<易经>上而形成<易经>的投射意义.<易经>的这三大意义及其来源有着中国式的独特学理,即使是专门研究文本意义的西方解释学对之亦不能完全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13.
20 0 2年 5月 18日至 2 2日 ,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国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会、安徽省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安徽省委党校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加入世贸组织与改革开放的辩证思考和对策研讨会”暨全国第七次真理问题讨论会在安徽省太平县召开 ,来自全国各高校、研究机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定于2019年10月25日~27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办"医学哲学燕赵论坛"暨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坛暨年会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河北医科大学承办,医学与哲学杂志社协办。现将本届论坛暨年会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一、《易经》哲理概论王船山的易学,是他学术思想的最重要部分,也是中国《易经》哲学的代表。历代研究《易经》的学者,在汉朝专门注解,建立象数;在宋朝零碎讲解,没有系统;在清代从事考据,讲述图解。王船山则排除汉朝的象数,从哲学思想解释全部《易经》和《易传》。成立他的易经哲学。  相似文献   

16.
近年以来,西方学者对于《易经》的研究渐渐由被动接受转变为对东方、乃至对中国本土研究界产生主动积极的反向影响。香港浸会大学的庞思奋(Stephen R.Palmquist)教授将康德哲学的内在逻辑体系应用于中国《易经》六十四卦的研究,将《易经》六十四卦重新构建成为一个四层模型系统,并称之为“复合《易经》”卦序模型。以庞思奋为例的西方学者对于《易经》的研究,既有助于我国易学研究的进展,还可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社会认识论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社会认识与中国道路"学术研讨会于2019年11月29日—12月1日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会议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社会认识论专业委员会、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及哲学研究所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和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协办。来自国内数十所高校及出版机构的专家学者百余人与会。为了促进中国社会认识论研究的拓展与深化,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经研究并报有关方面批准,决定成立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社会认识论专业委员会,挂靠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社会认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等单位联合发起的“认识论与现时代研讨会”,于1988年10月27日至11月2日在湖南省召开。会议回顾了十年来我国认识论研究的情况,从宏观上展望和预测了现代认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并在这次会议上成立了“中国认识论研究会”(作为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的分会)。兹将会议讨论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简讯     
第六届国际中国哲学会年会于1989年7月24日至31日在美国夏威夷大学西路分校举行。来自美、中、日、南朝鲜及欧洲大陆的学者近百人参加了这次盛会,中国大陆学者汤一介、方克立等八人参会。《易经》方面的讨论是会议主题之一。国际易经学会主席  相似文献   

20.
中国逻辑史第六次年会和易经逻辑方法讨论会在中国逻辑史研究会成立十周年之际于1990年10月下旬在上海华东师大联合召开,这次会议得到了华东师大、上海社科院的热情关怀和大力资助。出席这两个会议的有50多位中国逻辑史工作者和易学专家。 这次中国逻辑史第六次年会的中心议题是:就现代语义学理论进一步探讨中国逻辑史的对象和范围问题。会上主要提出了三种不同论点: 第一种论点是:中国逻辑史实质上就是古汉语语义学史。他们强调:逻辑离不开语言,中国的古代逻辑更是离不开中国古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