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算主义质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的进展,计算的观念越来越显示了它在各个领域的威力,从计算的角度审视世界,也已经成为数字化时代生存的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人工智能的成果更激发了一些认知科学家、人工智能专家和哲学家的乐观主义立场,致使有人主张一种建立在还原论基础上的计算主义,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算法主义(Algorithmism)的强纲领,认为从物理世界、生命过程直到人类心智都是算法可计算的(Computable),甚至整个宇宙也完全是由算法(Algorithm)支配的。这种看法中有对计算、算法和可计算概念的误读,也有对计算的功能和局限性的估计不足,而且,这种…  相似文献   

2.
虚构主义是在过去20年间涌现出来的一种很有竞争力的反实在论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某些领域(如数学、伦理)中的理论言谈所涉及的对象在本体论上是不存在的,因此这些理论言谈实际上都不是真的;然而我们可以把它们作为像虚构作品中的言谈一样继续使用下去。本文介绍和讨论了虚构主义的历史和理念,特别强调了这种理论在语言哲学、模态理论、数学哲学、道德哲学、真理理论等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泛计算主义是基于前沿科学的发展提出的一种新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认为,宇宙是一个巨大的计算系统。早期的泛计算主义主要基于图灵计算范式。这种版本的泛计算主义自提出以来,受到了许多批评,尤以信息哲学家弗洛里迪和心灵哲学家皮西尼尼为代表。在回应批评的过程中,瑞典信息哲学家多迪格-瑟恩科维奇基于自然计算范式发展提出了一种新的泛计算主义——信息—计算主义,为泛计算主义提供了新的不可或缺的辩护。新的泛计算主义把宇宙展现为一个在不同组织水平上通过信息交互而形成的能动者网络。  相似文献   

4.
中西哲学对话园地:对话主义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一种异军突起的现代哲学思潮,对话主义(dialogicalism)可以区分为狭义的对话主义与广义的对话主义。狭义的对话主义,是指以布伯哲学为其代表的现代对话主义学说。它是在一战期间以及一战以后由诸如柯亨(Hermann Cohen)、埃布纳(Ferdinand Ebner)、罗森茨维格(Franz Rosenzweig)、埃伦伯格(Hans Ehrenberg)等众多哲学家和思想家所共同发起、参与的一种哲学化思潮。  相似文献   

5.
在普列汉诺夫的遗著中,关于哲学史问题的著作和言论有着重大的意义。在哲学史方面普列汉诺夫所感到兴趣的问题是非常广泛的;它包括人类思想史的一个巨大领域——从原始社会万物有灵观念的发生直到二十世纪的各种资产阶级哲学学说(新康德主义、马赫主义、实用主义、克罗齐主义、马萨列克主义以及其它等等)。普列汉诺夫还研究了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直到帝国主义资产阶级的社会学“理论”(施塔莫勒、司徒卢威以及其他等等)。  相似文献   

6.
裴连山 《天风》2014,(5):32-33
<正>近几年,在中国教会,尤其是在建制外的教会开始流行一种加尔文主义思潮。至于这种思潮好不好,会对中国基督教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教会的牧者和学者都鲜有回应。要想搞懂加尔文主义的影响,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加尔文主义;想弄清楚加尔文主义,首先要知道加尔文主义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加尔文主义当然与加尔文有关,但加尔文主义也不简单地等同于加尔文本人的思想。加尔文是法国人,生于1509年,卒于1564年,属于宗教改  相似文献   

7.
产生于18世纪的瓦哈比主义可谓伊斯兰主义最早的表现形式。20世纪前期,瓦哈比主义成为现代沙特王国的立国意识形态,并伴随着沙特对地区霸权的追求不断向外传播。也正因为此,表现出明显激进主义色彩的瓦哈比主义常被误认为一种自诞生以来就一成不变的思潮。本文通过分析瓦哈比主义的早期发展历史,瓦哈比主义与伊斯兰现代主义、现代伊斯兰主义及伊斯兰极端主义等思潮及宗教政治运动的互动,探讨瓦哈比主义在近现代的发展与变化,尤其是各思潮对瓦哈比主义在伊斯兰世界的地位提升所产生的推动作用,以及对其基本主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现代西方哲学各个流派都很关注社会哲学问题,有的流派(如新康德主义和解释学)致力于为社会—历史研究建立一种哲学基础,有的(如法兰克福学派的哈贝马斯)则试图重建历史唯物主义,有的(如波普尔)对所谓“历史决定论”提出了种种“反驳”,还有的(如分析哲学和结构主义)则努力把它们的理论和方法贯彻和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在许多具体学科(如社会学、历史学)中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对立也成为十分尖锐的哲学方法论问题。所有这些表明:历史唯物主义既遇到了严重的挑战,也获得了在与各种思潮的斗争中发展自己的新的条件。为此,本刊开辟“国外社会哲学评介”专栏,介绍国外社会哲学方面的重要著作、观点和学派,并发表有关评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了解、分析和批判西方社会哲学是坚持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方面之一。希望本专栏能得到广大读者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余宁 《美与时代》2004,(11):54-55
1919年由德国著名的建筑家格罗佩斯在德国魏玛建立的"国立包豪斯学院",是欧洲现代主义设计学院,被视为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了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能够集中20世纪初欧洲各国的设计成果,加以综合和逐步发展完善,正是由于这种吸纳当代最新的探索、新的成果,终于把包豪斯的影响发展成一种新的设计风格--国际主义风格,从而影响全世界,在教育领域和现代设计领域的影响都非常深刻.  相似文献   

10.
对宗教多元主义的经验认识─—韩国宗教对话运动的历史考察[韩]尹以钦一、何为宗教多元主义?人们把宗教多元主义理解为理念或思想概念。这是普遍性倾向。这种倾向主要由宗教多元主义概念本身所具有的两种因素所致。其一是“主义”这一用语所具有的观念内容;其二是把“...  相似文献   

11.
各交往领域和经济的全球化正在产生出一个"世界社会",而这个世界上恰恰存在着由各大文化传统影响而成的多重现代性格局。要考察这个格局,系统理论的视角和文化主义的视角都有局限:前者忽视了文化的作用,后者则把世俗现代性简单地等同于诸种文化之一。通过把社会理论的普遍化视角和文明比较研究的多样化视角结合起来,彼此遭遇的不同文明与它们所共享的全球现代社会之间的互动,则成为关注的焦点。为克服这种遭遇和互动导致分裂和冲突,必须就世界社会中的政治正义原则展开文化间商谈以寻求共识。为成功进行这种商谈,必须从各自传统中发掘出一种自我反思能力。这种能力与世俗理性颇为相似,但对理性的世俗理解不同于对理性的世俗主义理解。世俗理性只承认原则上可以说服任何人的论证,但它必须如罗尔斯主张的那样对宗教传统和整全学说保持中立,而不必否定这些传统和学说的本身的有效性主张。非但如此,世俗理性还应该一如既往地向宗教传统借鉴与现代社会的正义观念相一致的思想资源,与各大宗教传统一起参与彼此互补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2.
佛教佛教是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相传在公元前六世纪至前五世纪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南部)净饭王的儿子悉达多·乔答摩(即释迦牟尼)所创立。是当时反婆罗门教的思潮之一。婆罗门教相传形成于公元前七世纪,以崇拜婆罗贺摩(梵天,即创造之神)而得名。此外还信仰多神。它把人分为婆罗门(祭司)、刹帝利(武  相似文献   

13.
“日益巧妙地伪造馬克思主义,日益巧妙地把各种反唯物主义的学說装扮成馬克思主义,这就是現代修正主义在政治經济学上、策略問题上和一般哲学(认識論和社会学)上表现出来的特征。”列宁的这段話,一针見血地指明了瘋狂地进攻馬克思主义的形形色色的修正主义者所慣用的手法。在哲学上,老修正主义者伯恩施坦之流追随在资产阶级哲学教授的屁股后面,主張“回到康德去”,主張把馬克思主义和康德主义結合起来,用康德主义来“补充”馬克思主义。俄国的修正主义者波格丹诺夫之流則主張把馬克思主义和馬赫主义結合起来,把社会主义和宗教結合起来,用馬赫主义来“补充”馬克思  相似文献   

14.
J·柯亨(见《今日马克思主义》六月号)对于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异化发生了什么情况的向题感到迷惑不解,这是有道理的;因为尽管这个问题极端重要,却几乎是马克思主义者完全未曾处理过的。虽然马克思从未明白地处理过这个题目,但他却非常清楚地表明过他自己的看法。主要之点是马克思把异化和分工联系起来,又把分工与阶级划分、剥削联系起来。其结论当然是只有结束分工才能结束异化,而且这又意味着结束由这种分工所产生的一切——商品生产、货币、尤其是国家。  相似文献   

15.
运气均等主义与个人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罗尔斯的《正义论》出版以后,对西方的学术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重新促成了西方对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的热潮。在罗尔斯作品的推动之下,出现了一种新型的运气均等主义思潮,在西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伊丽莎白·安德森在对当代西方平等理论的总结中指出:“现在运气均等主义在均等主义者之中是一种占有统辖性地位的立场,这可以由认同它的一群理论家所证实,包括阿内逊(Arneson,1989)、科亨(Cohen,1989)、罗纳德·德沃金(Dworkin,1982)、内格尔(Thomas Nagel,1991)、拉科斯基(Rakowski,1991)和罗默(Roemer,1994)。帕里…  相似文献   

16.
“世界是我们所理解的世界”,这是报纸上一篇论文的标题,也是近年来颇为一些人推崇的一种所谓新观点。可是,每当我见到这种观点,不仅没有什么新颖感,反而往往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康德、新康德主义和形形色色的不可知主义。众所周知,康德是承认客观世界的,但他认为那不过是“自在之物”,人们只能依靠逻辑推  相似文献   

17.
尤苏夫·盖尔达维及其伊斯兰中间主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11"事件后,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政治精英和有识之士在谴责和批判宗教极端主义思想的同时,愈益强烈地意识到向世人正确传达和解释伊斯兰教带给人类的和平信息和中和思想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伊斯兰中间主义思潮的兴起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埃及著名学者尤苏夫·盖尔达维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成为这一新思潮的重要代表人物,并因其卓著的学术成就多次在阿联酋、马来西亚和约旦等国家获得嘉奖。本文在综合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宗教哲学思想、宗教法学思想和政治思想三个层次论述了盖尔达维倡导的伊斯兰中间主义思想。本文作者强调,在当今的世界,认清和防范宗教极端主义固然重要,但就伊斯兰世界而论,极端主义只是支流,而主流是以中正、中和、中道著称的伊斯兰中间主义思想,弘扬主流思想本身就是以实际行动来抵制宗教极端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8.
由陈鼓应、辛冠洁、葛荣晋主编的《明清实学思潮史》(以下简称《思潮史》),已由齐鲁书社(1989年7月)出版。全书洋洋一百二十余万言,是国内外学术界第一部有关明清社会思潮专题研究的大部头论著,是海峡两岸学者首次在社会科学领域内合作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非理性主义     
非理性主义是某些世界观的名称,这些世界观断言:科学思维是无法揭示客观现实中的确定关系及规律性的,因而应当予以放弃,代之以其他的(在非理性主义看来是更高的)认知功能,如直觉、体验、对本质的洞察。非理性主义认为,客观现实按其本质来说,或者确切地讲,按其领域来说,并不是为法则和规律性所支配的,而是非理性的。非  相似文献   

20.
伊斯兰中间主义是当代伊斯兰世界的主流思潮之一,其主旨是源于伊斯兰基本精神的中正和谐思想。这一思想顺应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历史要求,坚持中正和谐的原则、灵活务实,反对极端僵化与恐怖暴力事件。它对化解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一系列危机和挑战,具有重要影响和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