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来访者动机: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与实践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访者动机是影响行为改变和治疗结果的重要因素,是贯穿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的关键问题。自我决定理论(SDT)是关于动机行为的一种宽泛理论,将动机看成一个随自主水平变化的连续体,认为来访者自主水平越高,治疗效果越好,并强调治疗师的自主支持对来访者参与和坚持改变的重要性;动机访谈(MI)则是在成瘾行为治疗中发展起来的一种临床技术和策略,遵循来访者中心的原则激发和增强来访者动机。在健康行为领域两种治疗模型有不同的起点、焦点和发展路径,研究者却发现两者可以系统而有机地整合,促进了有实证支持的实践发展。  相似文献   

2.
因为受到不良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加之在成长中经历了很多分离事件,导致来访者存在认知偏差,存在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因为最近的考试压力加大,来访者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均受挫,故而出现焦虑不安,睡眠质量下降,甚至出现错觉。根据来访者个性特征和问题的特点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对其进行干预。经过干预,改变了来访者不合理观念,情绪好转,睡眠改善,能够与同学正常交往,取得了比较好的咨询效果。  相似文献   

3.
因为受到不良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加之在成长中经历了很多分离事件,导致来访者存在认知偏差,存在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因为最近的考试压力加大,来访者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均受挫,故而出现焦虑不安,睡眠质量下降,甚至出现错觉。根据来访者个性特征和问题的特点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对其进行干预。经过干预,改变了来访者不合理观念,情绪好转,睡眠改善,能够与同学正常交往,取得了比较好的咨询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一中学生由于转学导致的心理问题的案例进行了详细报告,来访者的主要问题为生活事件引起的心理压力导致焦虑等情绪产生。在该案例的咨询过程中,主要通过排解负性情绪、纠正认知偏差等过程让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同时,通过咨询使来访者的个性得到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某是某校高一的一名女生,因环境改变、认知偏差导致情绪低落、成绩下降、适应不良。咨询师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循序渐进,帮助来访者改变认知及行为模式,使来访者自信心有所增强,对高中适应能力也提高,人际关系得到一定改善,学习成绩显著提高,人格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人们会做出一些不道德的事情,这可能对他们积极的道德自我概念构成威胁。为了应对这种道德自我威胁,人们会表现出道德记忆偏差,即遗忘威胁道德自我的不道德事件或信息。近年来,研究者基于自传体记忆范式、游戏范式、代入范式和自我参照范式,为道德记忆偏差现象提供了证据支持。研究还进一步表明,这种道德记忆偏差可能出于应对道德自我威胁的需要,即人们希望通过有选择地遗忘来维护积极的道德自我概念。 值得注意的是,道德记忆偏差现象存在一些不一致的发现。未来研究应该寻求可能的调节变量,以整合现有不一致的发现,揭示人们使用道德记忆偏差应对道德自我威胁的情境或个体差异。此外,根据道德自我威胁的解释,道德记忆偏差的存在可能需要一定条件。人们做出有意不道德行为时,应该能够意识到自身行为有违道德标准、体验到道德自我威胁,进而表现出道德记忆偏差;但是人们在做出无意不道德行为时,可能不会体验到道德自我威胁,也就不会表现出道德记忆偏差。人们做出不太严重的不道德行为时,道德记忆偏差能够帮助人们很好地应对道德自我威胁。但是人们在做出严重违反道德的行为时,道德记忆偏差可能不足以应对道德自我威胁,该偏差可能就不复存在。 道德记忆偏差与其他应对道德自我威胁策略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一种可能性是,道德记忆偏差与这些策略之间是相关补充、共同发挥作用的。还有一种可能性是,其他策略可能为道德记忆偏差的出现提供了条件。人们在做出不道德行为后,可能会通过道德推脱和自我合理化等方式来降低其道德标准,改观其对该事件的评价,从而更容易地模糊不道德行为,表现出道德记忆偏差。除应对道德自我威胁外,道德记忆偏差还存在其他可能的解释。道德记忆偏差可能源自人们的印象管理动机,即人们可能为了维护在他人面前的道德形象而表现出道德记忆偏差。道德记忆偏差还可能发生在记忆加工的不同阶段,比如该现象可能发生在编码阶段,即人们对道德事件的编码加工多于不道德事件;储存阶段,即人们可能受到积极自我图式的影响而对不道德事件产生遗忘;也可能在提取阶段,即人们可能会主动地抑制对不道德事件的提取。未来研究应关注道德记忆偏差存在条件,并在研究广度上扩展其研究范畴,在研究深度上揭示其认知机制,并探究与其他应对道德自我威胁策略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来访者是一名大一的学生,自从升入大学开始,由于极度的以自我为中心、行为以及认知上存在偏差,导致严重的人际交往障碍,从而产生严重心理问题,抑郁、失眠、自我封闭。咨询师根据来访者的具体情况,主要采用了理性情绪疗法,帮助来访者改变不合理信念和不良的行为模式,积极构建合理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模式,使其人格得到了完善,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报告介绍了1例服刑人员一般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通过对来访者问题描述进行分析,并对其周围的服刑人员进行了访问调查,进一步了解了来访者的实际状况。经过讨论分析,作出诊断,确定来访者为一般心理问题。在与来访者进行沟通协商后,决定根据心理分析学的情结理论采用剧本图示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并征得来访者同意制定了咨询方案,经过几次咨询和随访调查,认为来访者基本改善了心理状态,咨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来访者-治疗方法匹配认为不同的来访者应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受循证心理治疗思潮影响,匹配有三种思路:根据来访者问题选择治疗方法,根据来访者社会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心理特征、文化、偏好等选择治疗方法,依据来访者心理特征选择治疗风格。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梳理来访者特征变量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评价指标,转换研究范式,将研究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帮助来访者实现个别化治疗。  相似文献   

10.
来访者是一名重点大学大二学生,自从升入大学开始,由于极度的以自我为中心、行为以及认知上存在偏差,导致严重的人际交往障碍,加上现实与自我期望的落差太大,从而产生严重心理问题,抑郁、失眠、自我封闭,甚至流露过轻生的念头。咨询师根据来访者的具体情况,主要采用了理性情绪疗法和行为矫正相结合,帮助来访者改变不合理信念和不良的行为方式,积极构建合理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使其人格得到了完善,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来访者是一名大一新生,自升入大学一个多月来,由于其个性内向,认知上存在偏差,导致对大学生活适应不良。神情悲观,精神不振,易发怒;食欲差,睡眠差;学习兴趣下降。咨询师根据来访者个性特征和问题的特点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对其进行干预。经过5次咨询,求助者情绪好转,学习兴趣提高,能够与同学正常交往,取得了比较好的咨询效果。  相似文献   

12.
后见之明偏差是一种人类认知自我中心。后见之明偏差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尤其是其应用价值更不容低估。研究1采用回忆型和假定型研究范式考察听觉领域是否存在后见之明偏差;研究2采用回忆型研究范式,从需要角度考察奖励性动机对去除听觉后见之明偏差的作用。研究发现:听觉领域存在后见之明偏差;两种研究范式的后见之明偏差不存在差异;奖励性动机并不能消除听觉后见之明偏差。  相似文献   

13.
本报告针对一例大学生人际交往适应不良案例,首先用系统脱敏疗法缓解来访者对人际交往的焦虑、恐惧情绪,并帮助其尝试接受现状。接着采用焦点解决短期咨询,改变来访者对自身状况的负性看法,寻找其正向资源,并找到改变的突破口。通过六次咨询,来访者对人际交往的焦虑情绪有改善,对人际交往开始有信心并敢于尝试,自我评价比咨询前积极,达到了干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王学富 《天风》2022,(10):58-59
在西方心理治疗的传统里,把心理出现困难的人称为"病人"(patient),这是一种医学的视角.后来,当人本主义心理学出现,则称之为"来访者"(client,如果直译,则为咨客).后面的称谓,显出咨询师或治疗师与来访者之间的一种平等.在直面取向的心理学的理解里,不管是病人,还是来访者,都是心灵受伤、正在经历痛苦的人,我把他们理解为"受伤的人",虽然并不直接使用这种称谓.一般情况下,我们依然称"来访者".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为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来访者在看到他人由于紧张出现口误、肢体颤抖时,脑中突然浮现自己昔日相似经历,且挥之不去,进而感受痛苦,影响生活学习。本文通过对来访者的症状评估、鉴别诊断、病因分析,制定了咨询方案,并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来访者消除焦虑情绪,改变错误认知,较好地实现了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并致力于促使来访者的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6.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在全国范围内1 100名来访者进行调查,以了解是否用药与来访者对其心理治疗师伦理评价的关系.结果发现,合并用药的来访者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治疗师对他们更容易表达愤怒情绪,更多在治疗时接听电话,在知情同意和保密原则方面做得更差,更少主动和他们建立非性的双重关系.说明是否用药对治疗师和来访者的互动有全面的影响,心理治疗师需要加强系统的专业训练和督导.  相似文献   

17.
<正>认知行为治疗(CBT)是一种结构严谨、实践性很强的心理治疗,其理论认为认知、行为和情绪是构成心理问题的主要成分。而心理障碍来访者的认知有显著的特点:自身发展而成、认识的非理性、社会功能失调。来访者因认知方面的偏误和曲解,导致他们难以对周围的事物做出客观合理的评价,表达恰如其分的态度,实施积极有效的应对。所以来访者在这种状态下,他们的社会功能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失调,潜能也难以充分地发挥。来访者心理问题的认知、情绪、行为这三个主要成分并非单独存在,他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这种影响呈现两种双向的循环模式,  相似文献   

18.
提要:基督教传入山西后,不少山西民众加入了基督教.其入教原因与近代山西社会状况、社会问题密切相关,如血缘、地缘关系的重要性;社会教育、医疗、赈济功能低下;自然灾害频繁;毒品泛滥;民众物质生活贫穷;精神生活贫乏;统治者腐败、扰民虐民等.传教士抓住这些社会问题,运用各种手段传教,使基督教在山西立足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9.
冲突事件是指当事某方采取的行动可能对另一方造成直接且明显的伤害、进而导致紧张关系的事件。拒绝他人请求、反驳他人观点、与他人一起参与竞争等皆有可能诱发冲突。有效的冲突管理有助于减少冲突带来的消极影响,发挥冲突潜在的积极影响。但是,广泛存在的预测偏差严重妨碍了冲突管理。因此,欲解决冲突管理的难题,必须探究人类在冲突中的预测偏差。现有研究多着眼于非冲突中的预测偏差,采取信息驱动的视角,将预测偏差的主要原因归结为人受限于认知上的不足,因而认为预测偏差是一种错误,主要关注其消极影响。然而,现有研究忽视了冲突中的预测偏差的独特性。冲突中,预测偏差可能受人的自我保护动机和避免人际伤害动机驱动自上而下地产生,并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基于对现有研究的总结,本项目旨在突破当前的理论困境,探讨冲突事件中预测偏差的独特规律及其心理机制与后果,具体而言包括四大目标:(1)聚焦冲突事件中的预测偏差,并以对应的非冲突事件作为对照,揭示预测偏差在冲突中独特的表现形式,提出冲突事件的“偏差放大效应”,即与非冲突事件相比,在冲突事件中,预测偏差的程度会被放大,例如反驳他人者对他人的体验产生较大的错误预测,而赞同他人者则相对能更准确地预测他人的体验;(2)从动机性认知视角探讨“偏差放大效应”的心理成因,揭示“负性驱动机制”,即人因为担忧冲突事件的负性结果,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而在注意、知觉、思维等认知加工环节把冲突事件的潜在结果加工得更加消极,作最坏的打算以应对冲突;(3)考察“负性驱动机制”下预测偏差导致的后果,如使人采取回避行为,具体表现为人际退缩和不作为等;(4)设计有效的去偏差方案,以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改变预测者的动机,进而改变其认知加工,减弱预测偏差。 通过完成以上目标,本项目将构建解释冲突事件中预测偏差的理论模型。该理论模型立足于动机性认知的视角,从现象层面揭示“偏差放大效应”,将负性偏差理论拓展到人际过程中;从机制层面突破信息驱动视角的局限,揭示动机性认知在人际互动中的指导作用;从思想层面基于生态理性观辩证分析预测偏差的适应性作用,促使研究者重新审视“何为理性”。该模型弥补了以往研究忽视动机对预测偏差的影响这一不足,并将预测偏差和负性偏差、动机性认知等理论结合起来,形成了更完整的理论框架。本项目有助于推动对预测偏差的全面理解,发展行为决策理论,帮助公众和社会治理者准确预测他人,提升冲突管理能力,提高决策质量。  相似文献   

20.
来访者晓月,大一女生,高三时,在语文课上由于没有专心听讲,没能回答老师的提问,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自己满脸通红,感到无所适从,后来发展到害怕与人交往,内心非常痛苦,不想出门见人。本文经过该求助者病情的具体分析,采用认知领悟疗法,系统脱敏疗法,综合使用参与性技术、影响性技术,对来访者心理与行为问题形成与发展的原因进行解释,促使来访者树立合理的信念,通过布置家庭作业帮助来访者逐渐克服社交恐惧障碍,咨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