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观本质上是一种创新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是在经济领域,而其最初的着眼点却在于自然环境的保护,最终的关怀是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对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反思和批判,使人们认识到,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就是发展。“发展”的涵义要丰富得多,它意指人及社会的全面的质的进步和提高,更为...  相似文献   

2.
从唯物主义哲学基本立场出发,利益追求与其说是人类活动的需要特征,毋宁说是人的本体论意义的存在方式。离开利益的推动,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从推动社会发展的意义看,就要求建设一定的利益运行机制。 利益主要指客体对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需要的满足,归根到底,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所有领域中进行活动的动因。法律和道  相似文献   

3.
个人主义与市民社会——关于个人主义的一种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个人主义是西方化发展的一条主线。个人主义可分为极端个人主义与合理个人主义两种。过去人们认为个人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道德原则,与资本主义制度相适应。实际上个人主义是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市民社会的产物,资本主义有市民社会,社会主义有市民社会,个人主义在社会主义国家也存在。只是社会主义国家以建立“真正的”集体主义为道德目标,所以它极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只允许合理个人主义存在和发展,并且限制于市场社会领域,反对泛滥于国家生活领域。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所涉及的范围较为的广泛,其中主要包括了行为以及情绪,人际关系以及社会关系等诸多方面,这一学科的内容也和我们生活中的诸多领域有着密切的关联,例如:家庭、教育、健康等方面。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当中,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人们在心理上往往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进行心理问题探讨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积极心理学基本概念,并探讨了积极心理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信息全球化已经初具规模 ,网络成了实现信息快速传输的最重要的手段。提起因特网 ,人们都知道它是高科技的产物 ,反过来 ,对于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来说 ,网络又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当今时代 ,网络不仅在科学技术领域 ,而且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娱乐等各个社会领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宗教作为人类社会一种重要思想文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 ,也登上了网络快车 ,在网上向人们传送着丰富多彩的信息。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拥有十几亿信众 ,他们遍布全球各个角落。作为一种信仰和意识形态 ,伊斯兰教不仅…  相似文献   

6.
组织行为学中自我效能感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Bandura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概念。它是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概念,直接影响人们的思维、动机与行为(Bandura,1977)。文献检索结果显示,到目前为止(1999年底),以“自我效能感”为主题词的文献超过4000条。可见,自我效能感已经逐渐成为心理学和社会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和组织心理学家逐渐关注自我效能感在组织行为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而且这方面的研究也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特别是现在,随着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竞争的日趋激烈,组织变革的频繁,技术的不断发展,要求人们对工作或职业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本文将对工业和组织行为领域中的自我效能感研究作一综述回顾。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大规模暴发的传染病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它直接打击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与所有生产力要素中最根本的——人类本身;但是,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公共卫生与医疗保健的作用一直未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对疾病的控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中心任务,卫生保健服务直接增进了人类健康,促进社会经济健康与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人文精神的重塑过程中,社会的经济伦理的建设是不可或缺的。人文精神是由社会现实生发的,最终又服务于社会现实。而对于社会现实来说,最基本的莫过于人们所从事的经济活动。人类社会如果缺少了作为基础而存在的经济活动,人类社会这座大厦将不复存在。正因为如此,人们才把经济的标准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尺度。为了使经济、特别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健康地向前发展,与之相匹配的经济伦理规范就必须建立。应该说,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把关注的目光集中在经济发展的人文意义上,集中在经济的道德价值,或经济的伦理意义上。…  相似文献   

9.
关于生产力范畴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生产力范畴的讨论李校利近年来,在研究生产力问题的过程中,生产力范畴的内涵和实质成为学者们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现就这方面的重要观点作一综述。学者们普遍感到现有的生产力定义存在诸多缺陷,大家在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新的生产力定义。不少学者开始对"生产力表示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流行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生产力不只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它还体现人和人的社会关系。廖之煌认为.上述说法是欠全面的,因为它把生产力只限于人们的生产活动中,而排除在人们的交往活动之外。这是用静态的而不是动态的观点看待生产力。这种割裂生产力同交往的关系的观点,是与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相悻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恩告诉我们,生产力是在生产活动,即人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创造出来的.它不能离开生产活动。但是,生产力一经创造之后,就离不开人类的交往活动,人类的交往活动是它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既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表现,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表现;既是一种物质力量,也是一种社会力量。就社会力量这方面来说,它是推动人类交往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前提,是一切社会革命的基础;但同时,它本身又是在人类的交往活动中运动和发展的,离不开人类交往这块"土壤"和"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0.
经济伦理观是人们关于经济活动伦理的根本观点,包括生产伦理观、分配伦理观、交换伦理观和消费伦理观。从生产伦理观和消费伦理观来看,工业文明时代的生产主义和消费主义伦理观具有反生态的性质,最终导致生态危机频发,人类生存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威胁。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基础,是人类社会更先进、更高级的文明形态,其经济伦理观是生态主义的经济伦理观,它在生产领域体现为具有循环、可持续特点的生态生产伦理观,在消费领域是以适度为原则、以节约和俭朴为规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绿色消费伦理观。  相似文献   

11.
程万里 《美与时代》2006,4(12):22-25
科学与民俗虽是两种文化,但二者都起到影响人们生活、约束人们行为的双重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二者的距离也越拉越近。一方面科学是移风易俗的有力武器,无时无刻不在改造着隐藏于民俗之中的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因素;另一方面民俗也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空间。科学与民俗作为人类思想中两个不同的领域,相互之间既有冲突,更存在着和谐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经济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的发展就没有社会的进步,就没有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伊斯兰教作为一个提倡今世与后世并重的宗教,历来就重视穆斯林经济的发展,其思想体系包括宗教与社会两大范畴,不仅对宗教教义、宗教功课、宗教仪规等方面作了明确的阐释与规定,而且对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包括经济生活)的思想和行为提出了明确的规范和要求。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进步,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的先辈们创造出了很多优秀的传统工艺,它门具有各自独特的工艺特点和风格。传统工艺品不仅是经济、文化和技艺的客观载体,更是人们在历史中创造出的文化信息。柳编工艺作为优秀传统工艺的一种,它给人们提供了大量的生活必需品,如箱子和篓子等,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出了自身的力量。因此,文章以山西汾阳柳编的发展、工艺流程为对象,探究柳编的加工过程,通过参考前人的研究方法,查阅各种资料,探索柳编工艺的艺术美以及独特文化内涵,并且总结现有柳编工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近代以来人类理性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是:社会越向前发展、文明越向前推进,伦理理性便越是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尊崇。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伦理理性可以无边界地肆意驰骋,相反,伦理理性的张力是有限度的。这既体现于人类理性内在机制中工具理性对它的约束和牵制,也体现于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实践的内在逻辑建构。研究和探讨伦理理性的张力及其限度,不仅有助于矫正工具理性的偏执以弥补单纯经济增长主义的缺憾,尤其有助于防止价值理性的过度张扬以避免唯价值论和纯道德批判的悬空设置。  相似文献   

15.
张文莲 《美与时代》2006,3(7):60-61
设计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它是探讨设计领域中美学问题的一门应用美学,它把美学应运于生产技术领域,使美学与技术达到和谐统一。设计美学思想古已有之,但设计审美问题的真正提出即现代设计美学,是在工业革命后,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物质逐渐丰富,人们对粗陋的机器产品日渐不满意,工业产品的审美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而产生的;同时,无数美学先辈对之不倦研究,为现代设计美学的产生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公平与效率:优先性与制度安排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平与效率问题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 ,人们的讨论更是激烈。有人说公平优先于效率 ,有人说效率优先于公平。笔者认为公平与效率是分属不同分配领域的优先原则 ,效率相对于生产资料分配领域而言 ,公平则相对于生活资料分配领域而言。笔者运用博弈分析法说明 :公平与效率可以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可以达到最佳的结合。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我国把竞争看成是资本主义的特点加以批判,我国对竞争研究甚少。近两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大提出“鼓励竞争”,把“竞争机制”引入管理部门以来,研究竞争的人才逐渐多起来,但也仅仅是开始。其实,竞争是推动商品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改革、开放、搞活,以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社会生活实践领域的一种纵横交错的运行机制。它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提高生产率的重大理论问题,而且是发展商品经济中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论尊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尊严”?“尊严”一词最初表达的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以及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自己在宇宙中高于其他一切有生命的存在物的地位,认识到自己是宇宙万物中有最高价值而产生的一种族类的优越感和自我意识。后来随着人类对自己的反思以及个人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尊严”不仅表达作为“类”的人在宇宙中高于其他存在物的崇高地位,而且用以表达在社会中个人的存在价值,同时也引伸出来表达阶级、民族的社会地位。在这个意义上,所谓尊严,作为个人意识,它是人对自己存在的社会价值的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19.
公平正义是一个具有多维度价值目标的概念。但在实践领域中,人们对公平正义的关注往往集中于财富分配。人力资本失灵作为一种不公平的社会经济现象,突出表现为个人收入与其运用自身人力资本创造的经济价值的严重偏离。处于转型发展的中国,由于分配制度不完善及权力寻租,在部分劳动者特别是在弱势群体中,存在普遍的人力资本失灵现象,它影响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加剧并促使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影响政治正义与党执政的合法性、制约经济公平和增长及发展转型。与此同时,失灵强化了弱势群体对社会不公的感受,正在放大并挑战当下我国的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0.
论和谐社会文化力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子梅 《学海》2005,(6):136-138
文化力是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是综合国力的基本组成部分和重要表征。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们从经济力、政治力、军事力等综合国力要素的范畴中衍生出“文化力”的概念,意在强调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文化力指人类的意识形态活动和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娱乐等精神生产部门创造的精神财富对人类、自身、社会生产(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和人类社会的作用力,它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和文化积累所形成的现实力量,既包括这个国家文化的实力和现实水平,也包括它对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作用力、影响力和辐射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