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德治国”方略,是通过将道德建设提升到一个制度的层面,从而夯实社会制度的伦理道德基础,加强对立法、司法和行政制度的伦理设计和道德监管,加强对党员干部和政府工作人员的伦理教育和道德约束。这无疑有助于培养和提高人们的道德自律性和善恶鉴别力,以弥补法治之不足。同时德治从根本上来说,作为一种思想建设,归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因此,随着“以德治国”方略的落实,精神文明建设必将大踏步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德治国”与传统治国思想研讨会2002年7月27日至8月2日在宁夏银川召开。来自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党校的代表以及部分高校、科研机构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就“以德治国”的内涵、方式、以德治国的现实意义以及道德建设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交流了思想,深化了认识,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相似文献   

3.
试论“以德治国”思想的理论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战略决策 ,强调“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依法治国 ,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以德治国”。在今年 3月的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江泽民同志再次强调了这一思想。“以德治国”战略决策的提出 ,把道德建设提到了治国方略的高度 ,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我们党和政府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完善和创新。“以德治国”方略深刻总结了古今中外治国经验 ,…  相似文献   

4.
由山东社会科学院儒学研究所主办的“以德治国”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3月31日在济南市召开。来自中国孔子基金会、山东大学、山东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学者30多人,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就“以德治国”及其相关的理论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兹归纳为几个方面,将主要的观点加以综述。 一、“以德治国”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与会学者指出,继“依法治国”之后,党中央又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方针,从而把“以德治国”提到了与“依法治国”并重的位置上,这体现了我国治国方略的逐步完善,以德治国把属于精神文明的道德建设提到了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5.
当代我国实施的以德治国需要正确认识传统德治思想的合理因素 ,同时又必须对传统德治思想作批判性的超越 ,意识到以德治国与传统德治的差别 ,并坚持走德法兼治的道路 ,加强官德、民德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道德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张桂珍 《学海》2003,1(5):5-8
十六大报告在论述文化建设任务时 ,提出要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这些重要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以德治国方略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更加明确了以德治国在内容、实践主体、实践方式和追求目标等方面所具有的时代性。以德治国内容的时代性以德治国是根据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而提出的 ,其内容有着与中国历史上的德治以及西方国家政治伦理完全不同的内涵。以德治国中的“德” ,既继承了…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和孔子文化大学联合举办的“传统文化与以德治国”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8月17日──21日在济南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韩国的学者70余人,收到论文37篇。中国孔子基金会会长、山东省政协主席、孔子文化大学名誉校长韩喜凯出席会议。中国孔子基金会常务副会长、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光林出席会议并讲话。与会专家学者紧紧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一、“以德治国”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刘蔚华认为,今天,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  相似文献   

8.
2001年4月8日,设在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的山东省儒学研究基地主持召开了“以德治国”理论座谈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山东省委宣传部等单位的专家及曲阜师范大学的领导、专家及部分硕士研究生共40余人出席座谈会。  相似文献   

9.
2001年4月8日,设于曲阜师范大学的山东省儒学研究基地召开了“以德治国”理论研讨会。来自中国孔子基金会、山东大学、山东省社科院、曲阜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就“以德治国”的内涵和现实基础、“德治”和“法治”的关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德治”学说的现代价值等问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一、关于“以德治国”的内涵 刘蔚华(中国孔子基金会常务副会长)指出:对“以德治国”这一概念,现在有着不同的理解。一种理解认为,“德”指“民德”而言,“以德治国”是指要在群众中进行…  相似文献   

10.
"以德治国"谁为主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以德治国"的主体是人民群众,还论述了人民主体与党的领导的关系,以及要实现"以德治国"就必须加强以人民为主体的权力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1.
正由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组织,人大暨中国伦理学代表团在中心主任葛晨虹教授的率领下于2014年9月28日至30日访问了莫斯科大学哲学系,并与对方进行了广泛而富有成果的学术交流。代表团成员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焦国成、肖群忠、温海明教授,郭清香、张霄副教授,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湖北大学江畅教授,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周中之教授,《道德与文明》主编杨义芹研究员,《齐鲁学刊》杜振吉教  相似文献   

12.
道德主客体与"以德治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治国"是一项指导社会政治实践的道德活动,是道德主体以一定的目的改造道德客体的特殊社会行为,不仅道德活动的主客体之间是相互作用的,道德主体本身也是不断生成、不断发展的.本文拟从道德活动本身和"以德治国"两个层面,遵循逻辑与历史一致原则,阐明道德主体的内涵、要求及其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政治伦理:“以德治国”的本体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德治本体问题是对“以德治国”的形而上追问,我们必须时“政治伦理”作为德治的本体定位进行探究,才能为“以德治国”提供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4.
《道德与文明》2011,(3):2+161
2011年5月7-8日,由中国伦理学会、天津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哲学系共同主办,《道德与文明》编辑部承办的  相似文献   

15.
钱玉英 《学海》2001,(6):143-146
以德治国与社会稳定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为了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我们必须维护社会的稳定.社会稳定不仅需要法治,而且也离不开德治.今年年初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治国方略,这对维持社会的稳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力求阐明以德治国在维护当代中国社会稳定中的地位和功能,旨在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探讨把社会稳定问题进一步纳入国家道德控制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肃清林彪、“四人帮”在道德领域中造成的混乱,推动伦理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伦理学研究室、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教研室、北京大学部分伦理学教师共同发起,在北京召开了一次伦理学座谈会。会议主要讨论了伦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如何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如何进一步揭批林彪、“四人帮”败坏社会风气、腐蚀毒害广大群众,特别是腐蚀毒害青年的罪行;如何加强共产主义道德的研究和宣传等问题。参加会议的有伦理学工作者、教师,以及教育部、共青团、妇联和新闻出版部门的  相似文献   

17.
第三次“北京应用伦理学论坛”年中在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法伦理学研究中的三个基本问题”,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曹刚博士作主题演讲 ,中国政法大学张国均教授作点评。与会学者分别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11月25日,湖北省伦理学会、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学报》杂志社和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在武汉召开了"以《人本伦理学》为线索的理论伦理学研讨会"。《人本伦理学》是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韩东屏于2012年推出的专著,该书建构了一套不同于以往的伦理学理论体系。来自全国各地的五十多位专家学者与会。大会围绕"伦理学本身的问题""道德本体论的问题""道德建设论的问题"和"道德践履论"四个主题,对一系列原理层面的伦理学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人民大学龚群  相似文献   

19.
20 0 1年 8月 3日至 6日 ,河北省伦理学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召开了。大会围绕“以德治国的理论与实践”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现将本次会议讨论的基本情况综述如下 :一、以德治国方略提出的社会背景和现实意义(一 )社会背景。有的同志认为 ,江泽民总书记代表党中央提出的“以德治国”方略 ,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首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 ,呼唤与之相适应的市场经济道德新秩序。市场经济道德新秩序的建立取决于人们的“守信”观念。诚实守信是一切市场主体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 ,是市场经济活动的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以德治党与以德治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治国”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步入 2 1世纪的新的发展时期所制定的重大治国决策。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以德治国 ,是一个系统工程 ,其中关键环节是高度重视行政伦理建设 ,突出以德治党与以德治政。首先 ,分析“以德治国”中的“治国”。“治国”既是一个政治学的范畴 ,又是一个公共行政学的范畴。或者说 ,“治国”既是社会生活中重大政治举措 ,又是公共行政生活中具体公共行政行为的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