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约翰·范本特姆,逻辑、认识论和方法论,郭佳宏,刘奋荣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年。J.van Benthem,2013,Logic,Epistemology,and Methodology,translated by JiahongGuo,Fenrong Liu et al.,Beijing:Science Press."逻辑之门——约翰范本特姆经典著作"是由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资助的翻译项目。该项目的成果以丛书形式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刘奋荣担任丛书主编。《逻辑、认识论和方法论》为丛书的最后一卷。在本卷中,范本特姆教授通过丰富的全景描述向我们展示了逻辑技术和一般哲学之间的深刻关联。这些讨论集中体现了两者的整体性与互动性。全书共收录19篇论文,按照研究的主题的不同,这些论文被进一步分成5个部分:逻辑常项、认知逻辑、科学方法论、时空基础和逻辑哲学。  相似文献   

2.
《逻辑之门》是当代著名逻辑学家约翰·范本特姆经典著作的中文翻译丛书,该丛书搜集了他的经典论文和主要著作。丛书的前三卷已经出版发行,在汉语世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第四卷《逻辑、认识论和方法论》于2013年1月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其内容主要集中在范本特姆对逻辑常项、认识论、科学方法论和逻辑哲学等方面的学术贡献,展示了他对逻辑与科学、哲学的关系问题的一些思想和观点。参与本书翻译的学者们都是目前活跃在国内外的青年学者,我们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对范本特姆教授进行了采访,并将他的回答整理如下,希望能跟更多的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3.
<正>约翰·范本特姆(Johanvan Benthem)教授是当今最著名的逻辑学家之一,他的学术研究涉及模态逻辑、语言逻辑以及逻辑哲学等领域。从1970年代到现在,他撰写了6部专著和约300篇学术论文,主编了4部具有权威性的逻辑手册,其影响从学术界对他的著作的引用程度可见一斑。由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资助,2006年10月开始启动的"逻辑之门"项目旨在将范本特姆的著作翻译成中文,使汉语地区的读者更好地了解他在逻辑方面的研究成果。《逻辑之门》第一卷《逻辑、信息和互动》已经于2008年5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第二卷《逻辑、语言和认知》也于2009年10月出版。第二卷收录了他在自然语言逻辑以及逻辑与认知领域的17篇经典论文,这些论文写作的时间从1983年开始至今,时间跨度达25年,按照研究主题的不同被分成三个部分:"自然语言和形式语言中的量词"、"范畴语法与证明论"以及"逻辑、计算与认知"。参加翻译的都是国内年轻的逻辑学者,2008年10月项目第二期的翻译工作顺利完成。同年,由中国逻辑学会和阿姆斯特丹大学资助,翻译小组在清华大学举办了"Logic,Language and Cognition(逻辑、语言和认知)"的学术会议,范本特姆教授应邀做了"关于自然语言逻辑发展及现状"的主题发言,译者们结合自己的研究和所译的论文分别做了学术报告。此次会议的一个内容是著者和译者之间的互动,这一交流自由而广泛,涉及了自然语言逻辑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翻译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译者各自的研究兴趣和自身研究所面临的困惑,等等。我们现将作者和译者之间的对话翻译整理如下,与广大读者共享。刘奋荣问:据我所知,当您开始步入学术圈的时候,您是一个更倾向于数学技术的逻辑学家。从《逻辑之门》第一卷您关于模态逻辑的工作中可以看出这一点。您是如何对自然语言这个有点"软性"的领域开始感兴趣?我们都希望能通过跟您的这次对话更好地了解这个领域的一些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20世纪70年代曾被乔治·布勒斯誉为模态逻辑的黄金年代,因为模态逻辑的三大分支:完全性理论、对应理论和对偶理论等都在这一时期形成,这大致确定了模态逻辑的研究方向.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约翰·范本特姆教授(Johan vanBenthem)是模态逻辑对应理论的主要贡献者之一,他1976年的博士论文《模态对应理论》以及1983年出版的《模态逻辑与经典逻辑》,成为模态对应理论的经典著作.2010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张清宇和刘新文翻译的《模态对应理论》(“逻辑之门——约翰·范本特姆经典著作”·卷Ⅲ),引起了国内学界对模态对应理论的关注和重视.为了能更清楚地了解模态对应理论的过去、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向,我们组织了对范本特姆教授的访谈.  相似文献   

5.
中国逻辑史(The History of Logic in China)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11月24-26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荷兰莱登大学亚洲研究所主办,阿姆斯特丹大学承办。会议发起人是阿姆斯特丹大学的范本特姆(John van Benthem),中国清华大学的刘奋荣和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谢立民  相似文献   

6.
《中国逻辑史资料选》分三卷出版:第一卷,先秦部分,由杨芾荪、李匡武任主编;第二卷,汉至五四前部分,由李匡武、周文英任主编;第三卷,因明部分,由虞愚任主编。各卷将陆续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一卷,先秦部分,基本上完成了定稿工作,1981年底可付梓。  相似文献   

7.
夏素敏  文鑫 《哲学动态》2008,4(3):89-92
<应用逻辑中的数学问题:21世纪的逻辑>列于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索伯列夫数学所卢兹柯夫斯卡亚(Tamara Rozhkovskaya)主编的"国际数学丛书",分一、二两卷,由斯普林格出版社以英语和俄语分别于2006、2007年出版,主编是逻辑学家盖贝(Dov M.Gabbay)、冈察诺夫(Sergi S.Concharov)和扎哈利亚契夫(Michael Zakharyaschev).  相似文献   

8.
由苏越副教授主编、20余名逻辑工作者参加编写的《逻辑应用多视角》丛书,即将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丛书共10个分册、近200万字。可以说,是逻辑学界关于“逻辑应用”这项系统工程的良好开端,是一件具有开创性的有益的工作。我作为该丛书的顾问,丛书编写全过程的见证人,愿在丛书即将问世之际,就这部丛书的特色说几句话。  相似文献   

9.
正《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丛书以不同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的道德生活为载体,以民族道德传统的形成、发展、演变和弘扬为基本线索,揭示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发展的逻辑性、规律性,把握其深刻的历史内涵和积极的当代价值,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丛书共分八卷:先秦卷、秦汉卷、魏晋南北朝卷、隋唐卷、宋元卷、明清卷、近代卷、现代卷。《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八卷本)》:唐凯麟主编,王泽应、高恒天、邓名瑛、张怀承、彭定光、李培超、李彬著,东方出版中心2014年6月-2015年12月出版。  相似文献   

10.
<正>范本特姆:朋友们大家好,非常高兴收到你们的来信!几年前我们大多都参加了刘奋荣和刘新文发起的四卷本《逻辑之门》的合作之旅,这一合作无论是在理解逻辑学领域的信息交流还是英语与汉语之间交流的微妙之处,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你们的事业进步、我的人生发展,我们再次相聚在一起。我们年龄渐长,也希望我们睿智渐长,希望你们的事业都有新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何名申教授、生于1930年,50年代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班、四十多年来,他一直在高等学校从事思维科学、逻辑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曾荣获国家教委颁发的高校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个人奖、云南省政府颁发的1979-1989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被昆明市委市政府授予为昆明市优秀拔尖人才称号,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何教授研究创新思维十多年,成果丰厚。曾担任24卷“社会科学十万个为什么”大型丛书中《思维技巧》卷主编,1992年又主编了由台湾新雨出版社出版的“使你聪明丛书”.最近他编著的《创新思考方法──怎样想新点子?》一书将正式出…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弗雷德·萨莫斯(Fred Sommers)写的《自然语言的逻辑句法》中的一章,该书是乔纳森·尔·科恩主编的逻辑和哲学丛书之一,1981年出版,经作者同意又由牛津大学出版社重印。本章将分两期刊登该章的译文。  相似文献   

13.
正江西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的《中国历代张天师评传》丛书(五卷,2014年11月出版),是天师道思想文化研究的一项新成果。该丛书由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盖建民担任执行主编。各卷撰稿人均是近来年崭露头角、活跃在道教研究一线的中青年学者。由汉代张陵、张衡和张鲁祖师创立正一天师道(五斗米道),传续了二千多  相似文献   

14.
由盖贝和冈瑟纳主编的<哲学逻辑手册>(第二版)(Gabbay,D.M.,&Guenthner,F.,Handbook of Philosophical Logic, Second Editi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正在陆续出版.其作者都是目前正活跃在逻辑学界的各个分支的前沿专家.手册各章独立成篇,为世界各国的逻辑研究者们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1983~1989年四卷本的第一版<哲学逻辑手册>出版之时,逻辑已经在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获得了基础性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温克勤,男,1936年9月生,天津市人。1957年至196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学习。毕业后先后在北京师院(现为首都师大)政教系、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学习通讯》杂志社、南开大学哲学系、天津社科院哲学所、伦理学所工作。1996年11月退休。退休前曾任哲学所、伦理学所所长、《道德与文明》常务副主编、主编。社会兼职主要有天津市社联常委、中国伦理学会理事、天津市伦理学会会长等。著有《中国伦理思想史》(合著)、《伦理百科辞典》(合著)、《伦理学简编》(主编)、《中国职业道德概论》(主编)、《管理伦理学》(主编)、《中华五千年美德》丛书(主编)、《中华名人与治国》(主编)、《毛泽东伦理思想的理论与实践》(主编)等,发表论文百余篇。所著《中华五千年美德》丛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道德》论文获中宣部1993年度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项目奖。1991年获天津市"八五"立功奖,1992年十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16.
由刘湘溶和李培超两位教授主编的<体育伦理学研究丛书>前2卷(<体育伦理:理论视域与价值范导>、<绿色奥运:历史穿越及价值蕴涵>,以下简称"<丛书>")已于近期出版,<丛书>以其独特的学术理念、开阔的理论视野和富有创新价值的研究开创了体育伦理学新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科理论平台.该书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7.
第2卷:1925年——1927年;第3卷:1927年——1928年;第4卷:1929年;第5卷:1929年——1930年。博伊兹顿(Boydston)主编,1984年南伊利诺斯大学出版。这四卷著作提供了杜威从1925年到1930年的大部分有权威的作品。第2卷由J.古因洛克作序,有24篇论文,4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60年代中期开始筹编一套大型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主要趋向》丛书,用以概述上述领域最新学术进展及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向,其中的哲学卷(由保罗·利科主编,初版于1978年出版)中译本名为《哲学的主要趋向》已由商务印书馆1988年出版,现将部分内容简述如下。在该书的序言  相似文献   

19.
书讯     
《人文论丛》2006年卷,冯天瑜主编,郭齐勇、胡治洪执行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冯天瑜主编,郭齐勇、胡治洪执行主编的大型学术辑刊《人文论丛》2006年卷,最近由武汉大学出版社推出。本卷为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与台北东方人文学术研究基金会等单位于2005年9月合作举办的“第七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特辑,选收会议论文82篇,弁以郭齐勇前言一篇,附录会议综述和会议手册。全书凡134万字,十分厚重。第七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是当代儒学的一次…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9月27日,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首次举行儒学新成果发布,其中引人瞩目、最具影响力的成果,无疑当属由世界儒学大会秘书处秘书长、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研究员主编,华夏出版社2015年出版发行的《孔子文化奖学术精粹》丛书(第1—6卷)。该丛书为2009—2013年度历届孔子文化奖个人获得者杜维明、庞朴、汤一介、牟钟鉴、李学勤与安乐哲等六位学界泰斗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