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在行政法中,指导和统率具体行政法律规范并由它们所体现的基本精神,是要求所有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在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一般来说,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它们使成千上万的行政法律规范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从而使行政法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法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但由于这些基本原则具有概括性和纲领性的特点,一种代表性的观点认为行政法的基本原则缺乏可操作性,由此否定其效力。笔者认为这种观点的产生和缺乏对行政法基  相似文献   

2.
行政规定的制度建设是法治政府构建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由于现行立法规定及对法律渊源的含义和形式理解不一,导致对行政规定是否属于法律渊源界定不清.法及法律渊源的概念和表现形式呈现出发展变化的特性,法不应只局限于由国家立法机构制定的国家法.现代行政的发展,使得传统的立法方式随之发生变化,行政规定在一定意义上创造法律规则、补充完善法律体系.行政规定的可诉性,应当得到进一步明确.实证研究表明,行政规定主要有创制性、执行性、指导与规划性、内部管理性等性质分类,具有行政法渊源的属性.  相似文献   

3.
安琼琼 《美与时代》2014,(10):118-119
随着全球经济科技一体化浪潮的涌起,在外来文化和生活式的冲击下,罗山皮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与许多国家相比,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己严重滞后,因此,有必要依靠法律的普遍约束力加强对罗山皮影的保护,加快立法进程。从国外法律的立法模式,研究对传统文化进行民事保护的同时,对其予以公法领域的行政法保护做出启示。  相似文献   

4.
政府法治论与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广登 《学海》2003,(6):74-79
行政法的理论基础和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属于不同层次但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行政法的理论基础决定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体现和落实行政法的理论基础 ;“政府法治论”具有鲜明的特性 ,它应是当代中国行政法的理论基础。建立在“政府法治论”理念上的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应是 :权责统一原则、行政公开原则、利益平衡原则  相似文献   

5.
邢鸿飞  岳欣禹 《学海》2006,(3):123-129
本文首先对我国公用事业的法律概念进行了厘清,认为公用事业具有公共产品需求的社会性、公共产品的不可替代性、产品供给的社会化、投资主体的社会化、运营目的的社会化和监管的社会化等特征。其次,本文重点讨论了行政法对公用事业的规制问题。作者从公用事业行政规制之组织及体制演变入手,从市场准入、数量限制、公用事业设备规制和价格规制等方面论证了公用事业行政法规制的现状。以此为基础,文章进一步以市政公用事业为视角,论述了政府对公用事业的行政规制权,认为公用事业行政规制权应包括市场准入监管权、运营监管权和竞争秩序监管权。  相似文献   

6.
我国《行政处罚法》第一次正式规定了听证制度,这是我国行政程序立法上的重大突破。但与国外行政听证制度相比较,我国行政听证制度尚存在许多问题亟待完善.本文从三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简述作为协商性的行政听证制度;第二部分指出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医疗技术人体试验立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的医疗技术管理立法处于起步阶段。从比较法的角度,提出了我国医疗技术人体试验立法的建议:构建伦理审查委员会审查与行政机关许可的双审制度;国家适度干预伦理审查委员会的设置;主管机关设置与非主管机关设置、外审型与内审型伦理审查委员会建设并行;构建多方位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8.
我国行政诉讼法颁布实施以来,对政府法制建设起了促进作用。政府和司法部门以及法学研究部门都重视行政行为合法性的研究,这不仅从行政实体方面使行政行为有法可依,而且从程序法方面使行政行为能规范化、制度化。长期以来,我国的行政程序立法在法制建设中处于被忽视的状态,而在这方  相似文献   

9.
浅谈非法实施胎儿性别鉴定的刑事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出生婴儿性别比例严重失调,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虽然国家和各地方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严禁对胎儿实施性别鉴定.但依靠的是民事和行政法律手段,因而收效甚微,未能有效遏制这一现象的恶性循环,男女性别比例失调的形势愈加严峻.因此,有必要对非法实施胎儿性别鉴定行为进行刑事立法.以我国出生婴儿性别比严重失调的现状为切入点,并以此为基点提出一些个人的刑事立法观点.  相似文献   

10.
当代西方行政改革模式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日益增长,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甚至在许多国家酿成了社会动乱。这都说明,传统的科层官僚行政体制已经不再适应变化了的社会,正面临一个从旧模式向法制化、科学化模式转换的艰难历程。本文从传统科层官僚体制的困境分析着手,探讨了当代西方主要行政改革模式在结构、管理、决策诸方面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类行政改革模式的利弊,旨在拓展我国行政改革研究的思路,以求对我国当前行政改革实践有所裨益。一当代始发于欧美的行政改革,声势…  相似文献   

11.
何艳玲 《学海》2003,(5):96-104
论文从行政民主的角度探讨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理想关系模式及其制度化构建过程 ,将我国在改革之前的政府与公众模式概括为管制模式。论文指出 ,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 ,这一模式日益受到挑战。而在新的制度环境下 ,我国政府与公众的关系模式应该是平衡模式。这一模式的制度化措施包括培育自主的市民社会 ,赋予公众以独立的活动空间 ;促进行政公开 ,建立一个开放负责的政府 ;推进行政法建设 ,抑制行政恣意  相似文献   

12.
胡翠萍  潘佶琦 《学海》2007,(6):183-185
高等院校的立法资格和高校校规的法律性质 (一)现代"行政法治"理念下 世界各国,尤其是大陆法系国家,大学的行政色彩相当明显.法国明确将公立大学定为行政机关;德国将学校作为公营造物来看待,实行典型的行政管理;日本也一直将大学视作行政机关.  相似文献   

13.
加强行政伦理法制建设,是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措施。"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是加强行政伦理法制建设的基点。重视行政伦理法制建设,已经成为国际性的大趋势。对我国来说,当务之急是探索制定行政伦理法,可以先从基础层面做起,即研究制定《行政伦理建设实施纲要》。  相似文献   

14.
当一个国家着手制定行政程序法或行政程序规则时,首先面临的是行政程序功能的目标模式选择,而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行为时也同样面临这一选择。考察世界各国行政程序的立法史,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都在权利与效率以及两者关系的选择上体现自己特有的目标模式。以保障行政效率...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街头官僚(Street-Level Bureaucrat)行政裁量权的控制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容易被人们忽视,即使有少数学者对此进行研究,其研究也总是遵循立法—执法—司法的"法制主义"思路,使得研究具有明显的"单点注入"特点。对街头官僚行政裁量权进行法律控制,在立法、司法等方面均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困境。街头官僚行政裁量权本质上是一种伦理性裁量权,对其实施有效而合理的伦理限制与伦理控制,应当是街头官僚行政裁量权之合理行使的根本。  相似文献   

16.
行政强制措施,作为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正日益受到立法和实践的重视。随着行政管理专业性、技术性的加强,行政强制措施在行政管理领域中的运用也越来越普遍。为此,有必要对行政强制措施及其司法审查进行一些理论上的探讨,以便更好地为实践服务,完善行政法制。一、行政强制措施的概念及范围的界定关于行政强制措施的概念,我国法学界至今尚未取得一致的定义。依笔者之见,它是  相似文献   

17.
同志们,朋友们:请让我介绍一下有关"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立法和当前实行的情况。分四点: 一、立法文件 1995年全国人大通过并经国家主席令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其第八条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这个规定的依据是《宪法》“第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内容大家可以自行参见。  相似文献   

18.
马平 《学海》2002,(2):89-91
国家行政赔偿制度 ,作为国家赔偿制度中的一项主要内容 ,成为我国建立行政责任机制的法律基石。我国的国家行政赔偿制度相对西方国家来说建立比较迟 ,且赔偿范围的设定比较窄 ,赔偿标准的制度比较低 ,尤其是对精神损害没有规定金钱赔偿。这极不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并直接影响到我国国家赔偿司法实践的进程。本文认为我国的国家行政赔偿制度急待完善  相似文献   

19.
曹缪辉  王太高 《学海》2012,(4):129-135
根据我国《行政许可法》的相关规定,行政许可的设定权主要集中于中央。这种相对集中的立法配置存在一定的缺陷,不仅会导致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缺失,无法满足服务型政府的需求,而且还有碍市场经济中地方政府间的良性竞争。同时,支撑这一制度的有关理论与现实基础也不充分,值得反思。因此,需要对行政许可设定权的立法配置进行重构,适当扩大地方立法以及行政机关设定行政许可的权力,并且构建起必要的监督与制约制度。  相似文献   

20.
论行政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行政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沈亚平在我国目前的各类职业道德建设中,恐怕没有哪一种职业道德建设能够比国家公务员的行政职业道德建设更令人瞩目的了。由于国家公务员代表国家履行行政职能,拥有很大的国家行政权力,如果疏于对他们的道德意识的培养,缺乏对他们的道德约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