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品一大阿訇归真一周年之际,我县清真寺管委会于1991年11月1日主持召开了“纪念刘品一大阿訇逝世一周年座谈会”,50多位阿訇、乡老以深切怀念的心情参加了座谈会,县民委、县政协等有关部门的领导也出席了座谈会。会前,全体阿訇在大殿上诵读了《古兰经》,并同与会人员一起为品一大阿訇作了“都阿”,祈求真主慈悯升高他的品级。下殿后,全体与会者以敬慕的心情座谈、追忆刘大阿訇生前(1921—1941)先后四次在平泉东寺、西寺任开学阿訇的事  相似文献   

2.
<正>穆圣教导说:"祈祷是功修的精髓。"(铁尔米兹圣训集)祈祷是阿语"杜阿"的意译,亦称祈求、乞求、哀求等,是穆斯林宗教活动中的一种常见的方式。祈祷是穆斯林为在今世和后世得到慰藉而向真主真心的祈求;是穆斯林承认自己的罪过,并向真主的忏悔;是仆人的心灵与造物主直接对话的一种方式;是对真主的崇敬、依赖、感恩、祈求等情感的自然流露与倾诉;是向真主敝开心扉,犹如同知己谈心一样;是穆斯林与真主的进一步沟通。  相似文献   

3.
1949年在银川读中学时,见到解放宁夏的十九兵团先头部队战士手中,有一本装订极简单的小册子,里面用汉字记的全是回回群众口语常用的一些外族人不懂的词语,实际上是些阿拉伯、波斯语词,间或夹有突厥语族中的某些语词,或者是使用汉语的穆斯林约定俗成的特殊汉语———惯用语词(即可谓“经堂语”)。诸如“安拉”、“真主”、“赛俩目”“阿訇”、“伊玛目”、“满拉”、“乃玛孜“、“邦克楼”、“主麻日”、“举意”、“乡老”、“老人家”等词的解释。看后既觉新鲜,又感亲切,作为回民一员,一种受到平等待遇的自尊自豪感油然而…  相似文献   

4.
标点趣谈     
正偶读顾颉刚先生的《笔记》,其中一则言及"标点之必要",实在极有趣味,让人发笑。顾先生引一山东农民之《春帖子词》,无标点"一气"而下,是:"今年好劣运少不得打官司做酒做成醋又酸了喂猪喂成象老鼠都死了"。那么要去读,总是要点断,却是点在不同的地方,完全是善意恶意"两读法"了。善意读之:"今年好,劣运少:不得打官司;做酒做成;醋又酸了;喂猪喂成  相似文献   

5.
读了《逻辑与语言学习》一九八六年第四期上的《谈“一样”——兼谈“似的”》(以下简称《谈“一样”》)以后,我们有些不同的意见,现提出来,以就教于作者和读者。《谈“一样”》认为:“一样”作为词,不管是独立型的还是结合型的,都是形容词;“‘一样’和‘似的’是两个性质不同的词”。我们认为这两个判断都不恰当。正如《谈“一样”》指出的,“一样”有独立型和结合型两种类型。独立型的“一样”能“象其他实词那样独立运用”,且有形容词  相似文献   

6.
在西方“亚里士多德—康德”主义思想谱系中,存在一种“实践—劳动”二元论逻辑,这一逻辑内蕴一种对劳动的偏见和蔑视。洛克、斯密、黑格尔等确立劳动作为市民社会以及人之生成的建构性原则的地位和意义,但劳动总体上被归结为“谋生手段”,因而在根本上并未突破“实践—劳动”二元论逻辑。马克思超越“实践—劳动”二元论传统,通过融通劳动概念与实践概念,阐明劳动作为“生活的第一需要”的内涵、本质和条件。在马克思看来,作为“生活的第一需要”的劳动,就其基本内涵和本质规定而言,是以人的能力本身的发展为目的的自由活动;就其价值立场和承载主体而言,是基于消灭劳动剥削的“人人都必须”承担的社会活动;就其历史延展和实现条件而言,是在人类社会辩证运动中不断生成的历史活动。  相似文献   

7.
纳训先生(祈求安拉慈悯他)长眠北京芦沟桥畔回族墓园已经一易寒暑。可是,他的名字却和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联系在一起长留人间。纳训先生的故里是云南通海县纳家营——著名的回族聚居区,全乡回族居民达千户以上。先民善工艺煅造兵器。青少年时代的纳训就生长在这“回回军匠”的工艺之乡,亲属中也有不少怀有绝技的师傅。凭他的聪明  相似文献   

8.
“福音”(Evangelium)一词在教会内的使用含有三种意义:一是指喜讯,即“圣言降生成人,寄居在我们中间”(若1:14),向我们宣报“上主恩慈之年”(依61:2;路4:18);二是指由四位圣史(玛窦、马尔谷、路加和若望)通过不同角度记录耶稣基督生平言行为四部书;三是指我们每日在感恩祭中宣读的摘自四位圣史所记录的耶稣言行的片段。 本题所谈的“福音”乃是指第二种。  相似文献   

9.
经文:腓1:3—6 我们知道腓立比书是保罗在罗马监狱里写的,固称“监狱书信”,保罗虽然身陷囹圄,但从书信中的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保罗的心里却充满着喜乐和慰藉,“我每逢想念你们,就感谢我的神;每逢为你们众人祈求的时候,常是欢欢喜喜地祈求。”(腓1:3)因  相似文献   

10.
最近被揭露的在伊美英联军虐待伊拉克战俘和囚犯事件令人发指。对这种违背《日内瓦公约》等有关国际公约的罪恶行径,中国伊斯兰教协会表示极大的愤怒和强烈的谴责,并强烈要求美英两国恪守《日内瓦公约》等有关国际公约,切实保障伊拉克战俘和囚犯的基本人权。我们要求对这一事件进行全面彻底的调查,并严惩有关人员。我们相信真主是公正的、仁慈的,我们虔诚地祈求崇高的真主,使伊拉克人民早日摆脱战争灾难,过上美好生活,并赐予世界和平与安宁。阿悯!中国伊斯兰教协会2004年5月27日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对驻伊美英联军虐俘事…  相似文献   

11.
前言 “福音”(Evangelium)一词在教会内使用时含有三种意义,一是指喜讯,即耶稣基督“圣言降生成人,寄居在我们中间”(若1:14),向我们宣报“上主恩慈之年”(依61:2;路4:18);二是指由四位圣史(玛窦、马尔谷、路加和若望)通过不同的角度记录耶稣基督生平言行的四部书籍;三是指我们每日在感恩祭中所宣读的摘自四位圣史记录的耶稣言行的片段。 本题所谈的“福音”乃是指第二种。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时代,孔子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命题已经被公认为全球伦理的黄金律令.然而,我们认为,这个命题就其否定的意义而言,是利己主义的;就其肯定的意义而言,又体现为权力意志,因而根本不适宜成为全球伦理的黄金律令.  相似文献   

13.
理学是儒学的完成。理学作为一种哲学形态,有一个完整的范畴系统,这个系统集中地表现了儒家传统思维的基本特征。一理学范畴系统就其基本特征而言,是人和自然界,包括主体同客体的关系问题,但就其逻辑进程而言,必须从宇宙论开始。以“理气”为中心的一组范畴,就是讲理学宇宙论和本体  相似文献   

14.
长音在长笛的演奏中起着最为基础的作用,按照长笛学习循序渐进的要求,对长笛的长音基本训练方法的论述分为三个部分:"吹奏的前提条件"、"基本要求"和"发展运用"."前提条件"指的是吹奏姿势即吹奏时身体各部分正确的位置以及发音的方法;长笛吹奏的基本要求是指对三个音区的长音位置的控制;长音吹奏的发展运用涉及对"音准"、"音色"、"长音强度训练"三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阿訇一日     
“阿訇”一词是中国伊斯兰教的教职称谓,系波斯语音译,旧译为“阿衡”、“阿洪”等,其原意指伊斯兰教的学者、教师,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中,阿訇是对穆斯林中具有伊斯兰教宗教学识的人的通称。在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中则多称“毛拉”,意思基本与阿訇相同。中国伊斯兰教教育过去以传统的经堂教育为主,因此绝大多数阿訇是经堂教育培养出来的。凡在清真寺里学习多年,宗教学识和道德操守都达到一定水平的人,经举行“穿衣”或“挂帐”仪式(相当于毕业仪式),即可受聘到清真寺里任职,成为阿訇。阿訇的责任主要是在清真寺里…  相似文献   

16.
约翰福音15章第7节记着主的话说:“你们若常在我里面,我的话也常在你们里面;凡你们所愿意的,祈求就给你们成就。” 神对人的话,都是非常肯定的,但人总是会有不肯定的思想存在。救主对我们说:“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以上这些话是多么的肯定,是救主宝贵的应许,不是像一般人的顺口之言。  相似文献   

17.
佛言祖语     
《法音》1992,(7)
……如来举金色臂,屈五轮指,语阿难言:“汝今见否?”阿难言:“见!”佛言:“汝何所见?”阿难言:“我见如来举臂屈指,为光明拳,耀我心目。”佛言:“汝将谁见?”阿难言:“我与大众,同将眼见。”佛告阿难:“汝今答我。如来屈指为光明拳,耀汝心目,汝目可见,以何为心,当我拳耀?”阿难言:“如来现今微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  相似文献   

18.
全国自学考试教材《语言学概论》(语文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总的说是一部比较好的教材。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于意译词、仿译词的性质归属,就是问题之一。 该书在“词汇”一章讲外来词时第一次涉及意译词、仿译词。教材指出:“外来词是指从其他民族的语言中吸收过来的词,又称为‘借词’。”并按照吸收的方式把外来词归纳为音译型、音译兼意译型、意译型、直译型四种类型。意译型的例子有从英语的“telephone”译成汉语的“电话”,直译型的例子有从英语的“honeymoon”译成汉语的“蜜月”(详见教材92页)。从此处的讲法看,教材肯定了意译词、仿译词是外来词。 该书在“语言的发展”中第二次涉及意译词、仿译词。教材指出;“借词也叫外来词。语音形式和语义内  相似文献   

19.
今年5月17日(阴历四月初十),是著名经学家、社会活动家、民族教育家达浦生大阿訇诞生131周年纪念日。达阿訇被誉为当代“四大阿訇”之一,在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1941-1942年,他曾在宝鸡生活达两年之久,其遗闻、轶事则鲜为人知。今年6月21日,又是他老人家归真40周年忌辰,当此“双辰”来临之际,我们参阅了有关资料,并采访一些知情的阿訇、社头和老朵斯提们,写成这篇文章,以表达我们对达老的深切怀念,并祈求安拉不断提高他的品级,安享天堂之福。阿敏!一、来宝鸡前的时代背景1937年8月13日日寇开始疯狂进攻上海,上海守军虽然英勇反击,重创敌军,坚…  相似文献   

20.
读了马宁同志《“没有六十”和“没有六十了”》一文(载《逻辑与语言学习》1984年第3期25页),觉得该文夸大了“了”在区分“没有”一词词性时作用。“没有”一词确有动词、副词两个词性。语法上管它叫兼类词。但靠“了”这个虚词,是不能分开特定语言环境下“没有”的词性的。再说例中“A:有六十了吧?B:没有六十了,我都六十四了。”其中的“没有六十了”本来是是句不通顺、不规范的语句,怎能拿出作例证来区分“没有”的词性呢? 请看下面例句: A:今天下午植树,领导要求你班出六十个人。B:今天星期天,同志们都回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