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古兰经》中比喻的特色(一)目的明确众所周知 ,《古兰经》是一部欲将人类“从重重黑暗中引入光明”(14 :1)的辉煌典籍 ,其根本精髓是劝戒人类走“正路” ,而《古兰经》中的比喻的明确的目的性与其相一致。《古兰经》云 :真主的确不嫌以蚊子或更小的事物设任何譬喻 ;信道者 ,都知道那是从他们的主降示的真理 ;不信道者 ,却说 :“真主设这个譬喻的宗旨是什么?”他以譬喻使许多人入迷途 ,也以譬喻使许多人上正路 ;但除悖逆者外 ,他不以譬喻使人入迷途(2:26)在这《古兰经》里 ,我确已为众人阐述了各种比喻 ,人是争辩最多的(…  相似文献   

2.
周山 《周易研究》2007,(6):57-61
中国古代无逻辑的观点源自逻辑一元论。本文认为,人类思维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逻辑的多元性。人类对思维形式的认识,还处于初期阶段;随着人类认识活动的不断发展,新的思维形式还会层出不穷。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地区的人对思维形式的选择不尽相同。西方人注重演绎,中国人注重类比。《周易》就是一个属于类比性质的符号推理系统,一直规范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活动。华夏民族将象形文字发展为象意文字,决定了"以象尽意"的《周易》符号推理系统的形成。中国人注重体悟自然、追寻智慧的求道精神,是《周易》推理系统得以千年传承的哲学基础。类比推理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文化继往开来的主要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3.
试论《周易》的原初意义与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阐述了考察《周易》价值的方法,然后运用这一方法全面考察了《周易》的原初意义与现代意义。作者认为,《周易》的产生标志着中华民族抽象思维能力的关键性跃迁;《周易》的内容折射着当时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状况,记载着古代先民对于当时复杂的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的特别关注与初步思考;《周易》的人生智慧和行为原则,反映着趋利避害和预见未来的价值取向;《周易》的思维方式汇集着当时的思维工具和认识方法,表达着最初的终极关怀和哲学意识。而《周易》所提供的始源性材料,有助于我们从根源性上来把握中华文化及其当代特点;易学史的演变与发展则为我们更好地把握历史文化发展进程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料;《周易》所表达的人生智慧和思维方式对于当今人类把握现实与面向未来也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创造,是一种崇高的智慧美,人的创造智慧孕育着辉煌的生命之美。 生命之美在于创造,创造是人的最高生命本质。人类创造智慧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作为思维的最高境界,是人类意识的本质属性,创造力乃是人的最高本质力量。 人类社会在创造中发展。惟有创造,才有日益发达的科学技术;惟有创造,才有日臻完善的物质和精神产品;惟有火炬接力般生生不息的发明创造,人类才从刀耕火种茹毛饮血走向钟鸣鼎食电灯电话,又从飞机轮船火箭卫星奔向信息高速公路和互联网络。劳动创造了人,而人的智慧则创造了光芒四射的世界文明。  相似文献   

5.
《古兰经》作为一部享誉世界的经典,不仅仅因为伊斯兰教信众的存在而广为流传,也因为其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千百年来一直吸引着人们。人学思想作为最能体现人类理性和智慧之光的思维产物,是人类探讨的一个永恒话题。《古兰经》中同样蕴含着极为丰富而深刻的人学思想,启迪着人们的思维,引导着人们对此问题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现代价值。   一、《古兰经》 ?人被赋予了极高的地位和品级,这是《古兰经》人学思想的最基本内容   从人与世界万物的关系上来看,人的地位是突出的,是优于世间万物的。“众人啊 !你们的主…  相似文献   

6.
多数学者对于《老子》思想的研究,经常会特别关注老子提出的"道",着重于老子关于"道"之根源意义、形而上的探究;因而学界中以思维方法探究《老子》思想,属于较少的研究进路;而在探讨老子之思维模式的研究中,多会关注到老子的"辩证思维",如"正言若反"、"反者道之动"等观点,所以有学者直接以"正言若反"作为《老子》的思维模式的特色。不过,这些论述较不容易突显《老子》既探究天道、也分析人事的思维模式。在此以"思想单位"的研究方法,重新探讨《老子》的思维模式:首先,还原《老子》文献可能想要回应的问题,归结出老子经常回应的四个问题,即"如何治理天下?"、"如何修养自己?"、"道是什么?"和"要怎样处世?"等;其次,藉由情境构作、情境处理老子对于这些问题的回应,说明老子不仅重视探求宇宙的根源问题,更关怀人如何面对环境、如何处事的问题;最后,通过分析《老子》中关于"道"、"人事"的"思想单位",说明老子思想隐含着"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7.
《太平经》是汉代出现的道教经典。它的核心内容是阐述道教的神学思想,而这一核心内容又是围绕着人的长生不死这一道教思想根本点来展开的。前人著述谈及此经,虽也曾点出它所包含的神学思想,但却未指出长生不死问题在《太平经》中所占的地位。本文试图说明的是,生死问题是《太平经》的主旨,其它的内容皆服务于这一主旨。从人类有了思维,能够思考宇宙与人从何处而来之时起,人类的归宿问题就一起困扰着人们;死亡——形体的消亡难免给人带来困惑与恐惧;人类对此至今仍感迷惑:死亡之后的情形究竟怎样?古往今来的思想家们对此作了种种的解  相似文献   

8.
武汉大学张巨青教授主编的《辩证逻辑导论》(以下简称《导论》)是受国家教委委托编写的大学文科教材,同时也是一部辩证逻辑的学术专著。这本书由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全书共十二章,它以科学认识过程中的理论思维为主要的研究领域,对理论思维形式,如判断、概念和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对理论思维的逻辑方法及其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等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最后归结到这样一点:辩证逻辑不是别的,而是科学认识活动中探求具体真理的方法论。它作为人类认识史的总结和概括,是随着不同时代科学认识的发展而历史地发展着的。通读全书,《导论》在以下三方面给人以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9.
论哲学对科学的反思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理论思维的两个基本维度哲学和科学是人类理论思维的两种不同方式。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分别集中地表现着人类理论思维的两个基本维度,即科学集中地表现着思维和存在高度统一的维度,哲学则集中地表现着反思思维和存在关系的维度;前者是“构成思想”的维度,后者则是“反思思想”的维度。因此,哲学对科学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以“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中介所构成的反思关系。科学是人类的一种活动,是人类运用理论思维能力和理论思维方法去探索自然、社会和精神的奥秘,获得关于世界的规律性认识,并用以改造世界、造…  相似文献   

10.
文明的冲突与现代性批判——一个哲学上的考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塞缪尔·亨廷顿因其 1993年的文章《文明的冲突?》和 1996年的论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而引起极为广泛的关注。这种关注由于“9·11事件”以及后续事件的发生而被大大加强了。确实, 亨廷顿构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关于世界政治的思维框架”, 并且藉此框架提示了当代人类正在遭遇着的重大问题。但是, 正像问题本身仍然在很大程度上被遮蔽着一样, 那个试图触动问题的思维框架 (模式) 虽然为人们所赞成或反对、所肯定或否定, 却并没有从根本上受到哲学的批判。批判, 其本来的或基础的含义无非是: 澄清前提和划定界限; 而对于亨廷顿的…  相似文献   

11.
清代先后出现过六家以金丹之道评点小说《西游记》的评点本,论者往往以一句金丹之道概括后,就弃之不论。本文就此进行分析,以获得对少有论述的这一问题的清晰认识。六家评点本有一个清晰的发展过程。《西游记》各评点将道教内丹修炼的要旨一一指出,批驳内丹学之外的一切旁门左道,借助五行和《易经》的义理和卦象阐释金丹之道,将《悟真篇》等内丹修炼的诗歌广泛运用于评点之中。这构成了《西游记》道教评点本金丹之道评点的主要内容。《西游记》小说回目和文本中大量的宗教术语和诗词,是使评点者以宗教眼光看待和评点《西游记》的最表层化的因素;中国文人以文证道的思维模式,是其更为深入的内在原因;评点者身份的改变及其思维的进一步道教化、非文学化,是《西游记》评本道教化的内在动力;《西游记》内丹学的阐释也是清代道教总体衰微,而内丹学却特盛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正《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其语言凝练,辞藻优美;内容包括申述基本信仰,规定宗教功修,提供教法依据,指明处事原则等,这些内容至今影响着全世界穆斯林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古兰经》文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关怀思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提出人本思想《古兰经》中有大量涉及人类的经文,反映了其人本思想,体现在以下方面:(一)人类是最为尊贵的生命。伊斯兰教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存在均为真主所造,而人类是所有  相似文献   

13.
从文化发生学角度来谈中国文化的寻根问题,不能不首先想到《周易》。《周易》通行本和帛书本均含《易经》和《易传》。《易经》是中国古代人卜官在长期积累起来的十分丰富的卜筮记录基础上编纂而成的一部占筮书;它是被宗教巫术大氅包裹着的人类孩提时代的百科全书;它相当广泛地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结构以  相似文献   

14.
尊道贵德     
正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一直以理性的态度、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为指导,坚持"尊道而贵德"的好传统,确定自己的方向道路,选择正确的态度步骤,脚踏实地地躬行实践。什么是"道"?《老子》书里说,"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韩非子·解老》中说,"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简单地说,"道"就是世界上永恒运动着的最根本的客观规律,而"德"则是人类对于"道"的认识和把握,以及它在人生和社会中的体现。"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知得以职  相似文献   

15.
人类的思维反映着客观事物,客观事物只有相对的同一而无绝对的同一。在人类的思维和语言中,绝对的同一:“1+1=1+l”是没有意义的,列宁称之为“呆板的同一”(《列宁全集》第38卷,第140页)。只有相对的同一:“1+1=2”,这才是有意义的,这是有差别的同一。正如恩格斯所说:“同一性自身包  相似文献   

16.
《周易》是一部由思维决策的模式与解释模式的例题结集而成的书。中国数学的发展在《周易》思维模式的影响下也走上了模式化的道路。由于《周易》思维模式在一定时期具有某些先进性、合理性,因而曾使中国古代数学在早期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但在继续发展的道路上,因长期受控于《周易》模式,未能走上自身独立发展的模式化道路,终于导致中国近代数学的落后。中国古代数学的成就和近代数学的落后出于同一个原因:即由《周易》思维模式产生和长期影响下的模式化道路。成也于斯,败也于斯。它是“李约瑟之谜”在数学科学方面的部分谜底。  相似文献   

17.
清代学者纳兰性德曾指出:"宋之群儒,经义最富,独诠解《周礼》者寡,见于《志》者仅二十有二家而已。盖自王安石当国,变常平为青苗,藉口《周官》泉府之遗,作新经义,以所创新法尽傅着之,又废《春秋》,不立学官,于是与王氏异者多说《春秋》而罢言《周礼》。若颖滨苏氏、五峰胡氏,殆攻王氏而并及于  相似文献   

18.
《海上文坛》编辑部曾策划过一次"谁是最辉煌的一代"的调查,这次调查涉及"老三届"(指1966年、1967年、1968年三届初、高中毕业生)、"小三届"(指1970-1977年的中学毕业生),和"六八式"(指20世纪60年代出生,80年代大学毕业的大学生)三个年龄层次的人。结果认为"老三届"最辉煌者所占比例最高,为44.3%。而在这些认为"老三届"最辉煌者中,属于"老三届"者占30.77%,属于"小三届"和"六八式"者各占23.07%,反映出各年龄层次的人对"老三届"的普遍认同。特别耐人寻味的是,在"最辉煌原因"一栏中,100%的人认为"老三届"之所以辉煌,是因为他们经历了  相似文献   

19.
通过援引包括《易经》在内的儒家经典,借助八卦之名并根据"《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的原理,李济马以《周易》为基础,阐释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受《周易》四象说的影响,李济马论著中多有四元结构和"四维之四象"的形态构造。他以"太极生四象"为基础,打造了"四象"思维的基本框架,又通过"事物心身""天人性命""礼仁义智"等建构了四象思维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20.
象数思维管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易》在我国思想史上,形成一脉相承、独具特色的思维传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象数思维方法。象数思维方法,几千年来不断充实,久而弥新,对我国古代的科学思维方法,有着持久的魁力。象数思维,是一种特殊思维方式,在思维过程中,离不开卦象和交象。八卦即八种象。所谓"卦者,挂也"。挂上一种直观的象,以引起人们的联想与想象,目的是便于论理。《周易》蕴含的象数思维模式,可分两大类。一,"取象"比类,即因象以明理,着眼点在"象",可称为象学;二,"运数"比类,属"极数通变"思维途径,着眼点在'"数",可称为数学。二者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