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问题(一)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成为社会痛点近年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它已成社会问题。学生心理问题呈现以下特点:1.成因是多方面的,内外因子兼有。包括急剧变化的网络化的社会环境、家庭的教养方式、以学业表现为主要评价手段的学校环境、人格认知情绪尚未完善成熟的自身特点等。  相似文献   

2.
女性犯罪者的人格、应付方式、情境因素与犯罪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慧芳 《心理科学》2004,27(2):355-357
采用问卷法,对434名6类犯罪女性的人格、应付方式、情境因素(社会支持、负面生活事件)与犯罪行为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女性犯罪者的人格、应付方式、负面生活事件对不同犯罪类型的女性犯罪行为有不同预测力,不同女性犯罪类型有不同的回归方程;社会支持对女性犯罪行为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社会中性人格的特质第一,适应性。适应性是典型的中性人格特质,其正负功能都是同时具备的,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有区别地发挥。具体地说,它表现在对现存事物的适应、对变革过程的适应、对新型方式的适应三个方面。第二,谨慎性。现代化论者通常将人格谨慎性视为传统...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生活方式问题的讨论中,研究者普遍注意的是通过人们的生存活动来确定其生活方式。从这种观点看来,生活方式是与生存条件相一致的,是该社会特有的生存活动类型的总和。但是,仅仅承认人的生活方式对社会条件的依赖性是不够的,因为生活方式关系到每个人的具体生活活动,是通过每个人的生活活动表现出来的,在同一个社会中,个人的生活方式因对生活的不同理解相态度而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哮喘伴发抑郁与人格、应对和社会支持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分析支气管哮喘伴发抑郁与人格、应对和社会支持的关系。对21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自评抑郁量表、大五人格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结果显示49.1%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哮喘患者的抑郁程度、人格、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显著相关;人格、应对和社会支持都是影响支气管哮喘伴发抑郁的影响因素,人格的神经质是其重要的预测因素,它除了能直接影响哮喘患者的抑郁程度,还能通过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其起间接的作用。研究提示人格的神经质、公正严谨性和消极应对方式是支气管哮喘伴发抑郁的直接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6.
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的转型,道德生活领域表现出特有的道德规范不定型的特征,在道德认识、道德选择、道德评价上,人们普遍存在着困惑和偏见。这促使很多人寻找走出困境的出路,呼声最大的如道德人格再造、道德法制化、道德制度化等等。虽然它们选取了道德建设的不同角度,但道  相似文献   

7.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17,40(6):1518-1523
人格是一个人的存在方式。人不是一个纯自然的范畴,而是受社会文化和历史制约的。当今西方人格心理学不是普世的人格心理学,它虽然有多种定义,但其核心是强调个人的独特性。中华文化注重个人所肩负的社会义务、历史责任和道德价值,强调个人要正确处理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而不是个人的独特性。人格研究中国化就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研究中国人的人格,努力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格心理学,更好地为我国的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服务。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并支持学生厘清概念,深入中国实际,采用质性和量化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人格的中国化研究;鼓励师生学以致用,优化人格,成为幸福的进取者。  相似文献   

8.
天命观对中国人格心理的构建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化传统强调天与命对人的控制,天命是人格神对人的主宰。这种思想深远的影响着中国人对人格的建构,形成了中国人典型的人格特征,并影响和渗透到现代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现代社会中人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建构。  相似文献   

9.
人格是人的基本的稳定的心理结构和过程,它组织着个体的经验并形成个体特有的行为对环境的反应。 经济形态与人格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一定的经济形态对某种人格的生存起着基础的决定的作用,马克思曾具体提出不同经济形态会造就不同的人格。他认为自然经济形态下造就的是依附型人格;而商品经济形态下才出现独立型人格;到共产主义社会,会出现“全面发展”型人格。  相似文献   

10.
城市环境长期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品质及身心状态,居住环境的选择体现出居住者不同的生活方式及城市面貌的精神文明的层次。居住环境也是城市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眭化居住环境因素涉及人文因素、居住环境中精神空间问题、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1司题等,人性化因素在居住环境中渗入程度,能体现出生活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问题。  相似文献   

11.
反常性心理,又称心理变态,指那些与生殖没有直接关系,或者替代了引起生殖的性活动,在寻求性满足的对象或满足性欲的方法上与常人不同,并违反当时社会习俗而获得性满足的行为。反常性心理与变态人格有着密切关系,但又有区别。一方面反常性心理可能是变态人格的一种表现,另一方面反常性心理又不一定具有变态人格的一般特点。有关调查表明,大多数习惯于违反社会习俗的性行为的人,都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有些人还智力超众,在艺术、音乐、电影等领域取得了较为出色的成就。  相似文献   

12.
成长之旅     
本文通过回顾自己成长经历,不断地了解、认识和把握自己。并通过阐述我不同时期的经历、社会环境、生活事件,并结合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分析了我的成长经历对人格形成和心理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审美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它既与德、智、体育关系密切,又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形态和教育功能。审美教育绝不是单纯的娱乐活动,它“寓教于乐”,可以起到“以美启真”、“以美导善”的作用。它通过传授给学生美学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崇高理想,并通过实践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评判美、创造美的能力。其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健全的人格,高尚的灵魂,美好的情操,能辨别生活中的美与丑、文明与粗野、善与恶、高尚与卑劣,从而达到人格的完善,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心理应激模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自我评价、人格等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诸因素之间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初步建构青少年心理应激的结构方程模型,采用ASLEC、CSQ、EPQ、PEI、SSRS、SCL-90对湖南省470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社会支持对自我评价、应对方式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并通过人格、自我评价与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心理健康。2)人格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并通过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心理健康。3)自我评价和应对方式是生活事件—心理健康的内部中介过程。  相似文献   

15.
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跨文化接触会影响人的适应,影响跨文化适应的因素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生活变化、社会支持、旅居时间、文化距离、歧视与偏见等,内部因素包括认知评价方式、应对方式、人格、与文化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人口统计学因素  相似文献   

16.
审美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它既与德、智、体育关系密切,又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形态和教育功能。审美教育绝不是单纯的娱乐活动,它“寓教于乐”,可以起到“以美启真”、“以美导善”的作用。它通过传授给学生美学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崇高理想,并通过实践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评判美、创造美的能力。其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健全的人格,高尚的灵魂,美好的情操,能辨别生活中的美与丑、文明与粗野、善与恶、高尚与卑劣,从而达到人格的完善,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康德认为,基于道德意愿和道德自律而产生的行为,才真正具有道德价值。责任意识是道德人格的核心要素,有所担当是人存在的内在依据,这是责任伦理的核心所在。大学教师作为大学生活世界中的传授者,学者和研究者,承担知识弘扬、智慧弘扬和德性弘扬的独特使命。作为高校群体道德人格的代表,大学教师应具有价值担当、教学担当和学术担当。其价值担当表现在教会学生热爱生命,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教学担当表现在教师应以渊博学识和精湛教法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其批判性思维能力;学术担当表现在作为学者的大学教师不仅要成为知识的创造者,同时要为未来的学者们引路,使他们能有所收获,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8.
师生间认知方式的相互作用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寿欣  孟庆茂 《心理科学》1997,20(5):456-457
1问题师生之间不同人格特点的搭配是否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多年来一直是从事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者关心的问题。认知方式的场依存──独立性维度,经过维持金及其同事的长期大量研究,已经形成一种新的人格维度。国外的诸多研究表明,师生间认知方式的相互作用会对教学过程产生影响,基于师生的不同认知方式,师生之间会有不同的评价,当师生间的认知方式一致时,他们倾向于用积极的语言相互评价。教师给不同认知方式的学生评定成绩时,带有明显的倾向性,与教师认知方式一致的学生的成绩受到了积极的影响。研究还发表现,在课堂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社会—文化因素不仅可以作为心理异常的原因;心理异常的内容和表现方式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以及社会——文化差异影响着对心理异常的评定标准等几个方面,着重阐明作为主体以外的社会——文化因素和人的心理活动(包括异常心理活动)的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所谓社会——文化因素包括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社会生活环境有关的一切因素。这些因素作为根源,决定着人的心理活动及其异常表现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正是人所处的社会——文化因素的无比复杂和丰富,决定了人的心理(包括异常心理)现象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以696名初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智慧的关系,以及积极教养方式和开放性人格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积极教养方式、开放性人格与智慧四个变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积极教养方式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智慧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但开放性人格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智慧之间不起中介作用,开放性人格在积极教养方式与智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积极教养方式、开放性人格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智慧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