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造心理学是苏联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是工人和科学家,艺术家和领导者,思想战线和教育战线工作者的中心任务。创造性思维在当代已成为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对象,实质上它是与整个认知过程相关的重要环节之一。苏联研究创造性思维的新趋势包括:研究个体交往和相互作用条件下(合作、冲突、控制)的思维;研究集体气氛下的创造性思维;个体的创造性与集体相互作用的关系;个体之间的协调性与集体创造效率的关系等等。本文着重介绍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的师生关系特点与学生因素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师生关系教师评定量表,由14名班主任教师对498名3—6年级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进行评价,旨在了解学生因素对其师生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小学生的年级与其师生关系有显著的联系.五年级学生表现出高亲密、高反应和高冲突的特点,而六年级则表现出低亲密、低反应和低冲突的特点.(2)男女学生在师生关系的亲密性和反应性上有显著差异,女生的师生关系比男生更为积极.(3)学生的学业表现与师生关系特点有显著的联系,学业表现好的学生有更积极的师生关系.(4)运用分层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学生的年级、性别、学业表现对师生关系均有显著的回归效应.  相似文献   

3.
采用师生关系学生知觉和教师知觉问卷,分别由508名3~6年级学生及其16名班主任教师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教师和学生知觉的师生关系具有相似的结构成分:亲密性、冲突性和反应性;(2)学生知觉到的师生关系与教师知觉到的师生关系特点有显著的不同:相对于教师而言,4~6年级学生知觉到的师生关系更为消极;而3年级学生知觉到的师生关系则更为积极.(3)快速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教师知觉和学生知觉的师生关系可以聚为两种相同的类型:亲密型和冲突型.教师和学生知觉类型一致的比例为62.5%;不一致类型的比例为37.5%.(4)在师生关系的类型上,三年级学生知觉到的亲密型比例显著高于教师知觉,而冲突型比例则显著低于教师知觉;六年级学生与此相反.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述了社会心理学的对象、研究方法和实际目的。作者把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问题分成下列几类:1.关于进行领导活动时的最好的心理状态问题;2.关于社会主义集体劳动的最适宜的形式问题;3.关于社会主义集体的发展规律和人们如何准确地确定和评价社会主义集体发展水平的问题;4.关于什么样的集体活动内容与方式对集体的形成特别有效的问题;5.关于大大小小集体里的最适宜的标准通讯形式问题;6.关于改进直接的和间接的宣传工作和鼓动工作的可能性的问题;7.关于人能够以何种方式掌握对社会行为的要求与行为规范以及如何能够保证这种掌握的问题。作者认为这些问题都是社会心理学的本质问题。作者认为,关于人的具体协作与相互作用的问题是上述所有问题里的共同的东西,因此,作者就对社会心理学中使用的主要概念——协作与相互作用作了详细的阐述。最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阐述了社会心理学的任务。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集团中的具体协作与相互作用的规律,这种研究的目的是促进协作与相互作用,就是说,使它们最大限度地有益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主义个性或觉悟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3-6年级小学生师生关系:结构、类型及其发展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采用师生关系教师评定量表,由14名班主任教师对498名3-6年级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师生关系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师生关系特点主要表现在冲突性、亲密性和反应性三个维度上.(2)快速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3-6年级学生的师生关系可划分为3种类型:冷漠型、冲突型、亲密型,其分布比例分别为23.0%、33.7%、43.3%.(3)师生关系随学生年级增长而变化.在师生关系各维度及总分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随年级的上升,积极师生关系类型的比例逐渐下降,而消极师生关系类型的比例逐步上升.  相似文献   

6.
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就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看师生的关系如何。”可见落实高效课堂的首要前提就是大力调整师生关系,没有师生关系的根本性变化,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顺利构建高效课堂的根本保证。我们必须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有意识地对师生关系进行调整,建立适应高效课堂的新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7.
考察云南省中、小学生师生关系的发展趋势、类型特点和师生关系对中小学生学校适应的作用.采用分层随机取样的方式选取云南省中小学生9055名,调查了他们的师生关系和学校适应.结果发现:(1)云南省中小学生与教师的依恋和亲密性随年级升高呈下降趋势,冲突和回避性随年级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初中生得分最高.不同年级段学生和性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2)云南省中小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存在三种类型:矛盾型、疏远型和亲密型.在矛盾型分布上,随年级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初中生矛盾型最多.在疏远型上,随年级升高呈上升趋势,高中生疏远型最多.在亲密型上,随年级升高呈下降趋势,小学生亲密型最多.在三种类型上,小学和初中年级段学生存在显著性别差异;(3)冲突性和亲密性是中小学生学校适应的重要预测变量,回避性对中学生有显著预测作用.(4)具有亲密型师生关系的学生学校适应能力显著好于矛盾型和疏远型.结论:应加强对学生亲密型师生关系的培养,更加重视对中学生师生关系的干预.  相似文献   

8.
一、改变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前提。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倡导师道尊严的不平等的关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控制者、组织者、制定者和评判者,是知识的化身和权威,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主动者、是支配者。而学生是来向老师求学的,理所应当听老师的话,服从老师的安排,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只能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和服从者。尤其在一些思想政治课上,教师高高在上,照本宣科,满堂灌,脱离学生实际,学生当然不喜欢,学习的积极性就低。如此教学,  相似文献   

9.
正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自古以来,我国一直都有"尊师重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教育观念,使得教师习惯在课堂上处于主导的地位。然而,新课改强调的是双向互动的教学关系,尤其是体育学科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活动性,更加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因此,体育教师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关爱学生,通过与小学生的平等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激发他们对锻炼的好奇心。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  相似文献   

10.
教师变量对小学生数学学习观影响的多层线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32名小学数学教师与这些教师所教班级的1691名学生参与了本研究.两个测量工具评价了教师的数学学科知识与学科教学知识,对教师的55节数学课进行了录像;并按照学习任务的认知水平与课堂对话的特点进行了编码,采用问卷法测查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看法与态度.多水平分析表明: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课堂学习任务的认知水平、课堂师生对话的权威来源与教师运用学生想法的程度对学生数学学习观具有显著预测作用;教师的学科知识对学生数学学习观的预测未达到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11.
自我与他者:教师的伦理责任与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生关系首先是伦理的为他关系,学生的他性外在于教师,具有无限性和神秘性,既依赖于教师这个自我又是对其的否定与超越.教师要获得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得尊重学生这个他者,担负起对他者的伦理责任,回应他者的诉求,具备倾听能力,与他者对话以实现"和而不同"的课堂教育.  相似文献   

12.
自从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总结了长期以来集体的教学经验,明确地提出了班级授课制度的基本的教学论原则到现在,已经过去350年了。在这段时间无论是课堂的组织形式、还是教学方法又不断地得到了完善。所有课堂的变化、改革、完善总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集体协作下实现的有目的方向的活动,以获得知识、技能和技巧为目的的。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过学生的评价对中美高校教师的教学风格进行测量和比较,并对两个教师群体在教学风格上的差异能否部分地解释中美大学生存在的课堂学习行为差异进行了检验。研究采用相关量表对185名中国大学生和120名美国大学生施测,要求他们对教师的教学风格和自己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价。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学生所感知的中美教师在执行型、保守型和整体型风格上存在显著差异;中美大学生在课堂学习行为的课堂活动参与、提出问题、对师生关系的独立性等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学生所感知的教师教学风格的各维度均与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显著相关;教师教学风格中的保守型和整体型能够部分地解释中美学生之间存在的课堂学习行为差异。  相似文献   

14.
选取400名4-6岁幼儿,运用问卷法对幼儿的教师期望、师生关系和自我认知积极偏向进行测量,探讨了师生关系在教师期望对幼儿自我认知积极偏向影响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教师期望对幼儿自我认知积极偏向有负向预测作用;幼儿师生关系在教师期望对幼儿自我认知积极偏向的影响上存在中介效应。研究结果提示,教师期望不仅能直接影响幼儿自我认知积极偏向,也可以通过师生关系间接影响幼儿自我认知积极偏向。  相似文献   

15.
《教与育的心理学》(Psychology for Teaching and Caring,1982年)是加籍华裔多伦多大学教育学院江绍伦教授的一本新作。本书乃江教授根据二十余年的教学经验和长期的研究编写的。它是从当代学校教育中教师责任的重要性、多样性和艰巨性出发,以教育、教学即是以师与生、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的一个复杂的动力过程为中心来组织和选材的。全书十四章,以“当一名好师”开始,以“教师是领导者”作结。通过逐章分析,一方面揭示教与学这一过程的全景,指出教师要本着全面负责的精神和促进学生智能和人格的健全发展为宗旨,正确对待自己,对待学生和学生集体,以及认真设计课程、促进教学和处理纪律。另一方面又揭示了人的各种行为,讨论  相似文献   

16.
儿童早期师生关系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近几十年来关于儿童早期师生关系研究的主要方法及有关成果。大多数研究者都是在依恋理论的框架下探索早期师生关系的测量方法、类型和维度划分、相关因素及其对儿童发展与适应的贡献。最近的研究开始重视对师生关系进行教师、学生以及观察者的多视角、多方法测量,识别教师特点和学生特点的组合对早期师生关系的影响,以及探索早期师生关系对儿童发展的长期影响,特别是对儿童适应不良的缓解作用。在总结和评价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自己的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师生关系和学生外化问题行为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在1个学年中, 采用问卷法对1407名小学4~6年级学生进行3次追踪测量。交叉滞后分析结果表明:(1)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启动积极的相互作用过程, T1时的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能显著减少T2时的学生的外化问题行为、提升T2时的师生关系亲密和降低T2时的师生关系冲突, 进而显著影响T3时的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师生关系和学生外化问题行为; (2)学生外化问题行为驱动消极的相互作用过程, T1时的学生外化问题行为能显著减少T2时的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降低T2时的师生关系亲密和增加T2时的师生关系冲突, 进而显著影响T3时的学生外化问题行为、师生关系和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研究结果支持动态相互作用模型, 提示班主任在警醒学生外化问题行为的负面驱动作用的同时, 可有意识地利用协商管理行为的积极驱动作用干预学生的外化问题行为。  相似文献   

18.
我们都知道班级是一个小社会,在这个体系中,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对班集体建设,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一个人的学生时代,与老师相处的时间超过与父母相处时间的两倍;而老师的人际交往,则有80%是与学生的交往。这种朝夕相伴的生活,如果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没有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教学工作便更难以收效。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摆在教师面前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老师和学生相处本身就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下面我谈几点与学生相处的艺术,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气质与童年早期的师生关系:家庭情感环境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晓  王晓艳  陈会昌 《心理学报》2010,42(7):768-778
通过对118名幼儿的父母和教师间隔两年的追踪研究,考察了气质对童年早期师生关系的直接预测作用,以及气质与家庭情感环境在预测师生关系中的交互作用。结果发现:(1)控制先前的师生关系、性别、月龄、母子关系及家庭情感环境后,气质活动水平、节律性、趋避性对两年后的师生关系有显著的直接预测作用;(2)三种气质与家庭情感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两次测量的师生关系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这些发现同时支持了气质影响儿童发展的直接作用模型和交互作用模型。  相似文献   

20.
提高声乐课堂的学习效率,可以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着手,提出声乐课堂的准备工作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上起很大作用。另外本文还提出了声乐集体课和小组课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