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9 毫秒
1.
55年前,一场伟大的运动给中国的基督教注入了新的生命和活力,从此,一个被帝国主义利用的“洋教”变成了中国基督徒独立自主自办、自治自养自传的基督教。1950年4月,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的吴耀宗先生同各地部分知名的教会领袖谒见周恩来总理,要求政府协助解决教会面临的困难。三次详谈后,根据中国基督徒在多年前所提倡的自治、自养、自传的方针,教会领袖们决定发起“三自爱国运动”,得到了周总理的赞同和支持。1950年7月,以吴耀宗先生为首的基督教爱国人士在上海联名发表了题为《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的宣言(通称《三自…  相似文献   

2.
国内新闻     
《天风》2014,(5):60-62
会议活动傅先伟主席带领同工为教会先辈扫墓 傅先伟主席于201 4年3月28日上午,带领基督教全国两会同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的同工,以及华东神学院师生约30人前往上海青清福寿园,缅怀安息主怀的吴耀宗先生夫妇,沈以藩主教,陈善祥先生、郑建业主教,罗冠宗先生、李寿葆先生、徐明涵长老等教会先辈,  相似文献   

3.
三解放后,上海宗教仍有“奋六世之余烈”的气象,在全国宗教界举足轻重。1950年,吴耀宗等基督教领袖到北京受到周总理的接见,周总理几次同他们座谈讨论。共产党的长期教育引导,加上基督教领导人的明智选择,使基督教走上了正确轨道,以吴耀宗先生为代表的教会领袖,对中国基督教走三自爱国道路作出了重要贡献。这贡献不仅表现在以他为首提出了三自革新宣言,而且通过他们的行动,带出了一支队伍、一批基督教工作骨干。早在1948年春,吴耀宗就发表过一篇题为《基督教的时代悲剧》的文章,指出基督教面对人民革命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一个保…  相似文献   

4.
《天风》2006,(24)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简称中国基督教两会)于2006年11月4日上午10时,在上海福寿园隆重举行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主要发起人和中国基督教界杰出领袖吴耀宗先生纪念碑揭幕仪式。吴耀宗先生,1893年11月4日出生,广东顺德人。1979年9月17日凌晨,蒙召归天。吴耀宗先生坟墓最近由北京迁来上海。吴耀宗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是三自爱国运动的主要发起人和中国基督教界的杰出领袖。  相似文献   

5.
傅先伟 《天风》2010,(9):4-5
今年是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发起六十周年。近些时期,各地教会都陆续组织同工举行座谈会、纪念会,畅谈中国基督教六十年来不断推进三自爱国运动所取得的成就,缅怀以吴耀宗先生为代表的基督教爱国领袖发起三自爱国运动的丰功伟绩,展望中国教会今后的美丽前景。  相似文献   

6.
正70年前的7月28日,以吴耀宗先生为首的一批基督教界爱国人士在上海联名发表了《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后称"三自宣言"),该宣言提出了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主张,为中国基督教的发展开辟了历史新纪元,奠定了中国基督教的中国身份。历史证明,坚持三自原则顺应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7.
"三自"再认识──基督教中青年教牧人员笔谈录编者按:今年为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发起45周年,本刊将几位基督教中青年教牧人员的文稿择要刊出,以志纪念。张书彦(河北省基督教协会副会长兼总干事、省三自爱国会秘书长)吴耀宗先生等教会领袖发起三自爱国运动,最...  相似文献   

8.
《天风》2018,(1):63-63
新中国成立后,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于1950年4月至5月,多次召见吴耀宗先生等基督教界爱国人士,畅谈基督教当时存在的问题与未来方向。6月,毛泽东主席亲自召见吴耀宗,了解并对基督教工作做出了指示。  相似文献   

9.
感谢上帝的宏恩,五十年前,以吴耀宗先生为首的基督教领袖们在上帝的带领下,以先知对时代敏锐的洞察力、对祖国和教会的高度责任和使命感,勇敢地发起了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 新中国诞生的这一伟大社会历史变革,既为中国基督教的新生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同时也是新的挑战。中国  相似文献   

10.
何明 《天风》1995,(9):6-7
迄今,老人不会忘却,1950年当吴耀宗先生征求各地教会教牧同工与信徒,在《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途径》上签名响应时那欣悦的情景。 正值,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发起45周年之际,记者特地采访了当年“宣言”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宗教》1995,(2):15-16
“三自”──一个常新的话题──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主席罗冠宗访谈录本刊记者记者:1950年7月28日,在吴耀宗先生的倡议下,基督教各宗派40位领袖联名发出题为《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的宣言。9月23日,有1527位教会负责人签...  相似文献   

12.
本文梳理了中国基督教从第一次代表会议到第十次代表会议发展的历程,尤其是在教会论方面的成长和深化。吴耀宗先生提出的"三大见证、十项任务"在教会论层面为中国教会绘就了美好蓝图。丁光训主教带领中国教会进入一个新时代,在他的带领下,中国教会基本实现了"三大见证和十项任务",而且在某些方面,尤其是教会论和神学思想建设,又向前推进一大步。2018年11月,《中国基督教教会规章》所表达的教会论比较清晰和全面,是中国基督教建设历程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20,(10)
正吴耀宗先生是爱国爱教的先行者,也是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的主要发起人。本文希望通过对吴耀宗先生政治认同的简单梳理,探讨其对今日基督教中国化的启发。在许多中国基督教前辈中,吴耀宗先生的政治认同非常特殊。与他的同辈不同,他不是因为国内形势格局的改变而调整了他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卢庆喜在《天风》2004年第六期撰写文章,认为作为传道人,积极参加神学思想研讨,对开阔传道视野,引导信徒爱国爱教、积极参加三个文明建设都大有裨益。现在的教会特别是农村教会,已经到了非建设或调整神学思想不可的地步了。纵观教会历史,教会是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求得发展的。不然,就会被社会所“遗弃”。基督教三次传入中国,一直都维持着一个外国人宗教的面貌,缺乏群众基础,没有实行自治、自养、自传,更不用说自主自办教会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基督教是在1950年9 月23 日以吴耀宗先生为首的全国1527位基督教教会及团体负责人和信徒发起的“…  相似文献   

15.
《福建宗教》2000,(5):4-5
50年前,以吴耀宗先生为代表的中国基督教爱国人士发起的三自革新运动,致力于实现中国基督教自治、自养、自传的光荣任务。这是中国基督教为适应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彻底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和影响,在爱国爱教的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50年来,中国基督教坚持三自爱国方向,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坚持爱国爱教、团结进步,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陈企瑞 《天风》2010,(8):22-24
<正>上个世纪50代,由吴耀宗等教会领袖发起的三自爱国运动为基督教在新中国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三自爱国运动引导基督教在中国更好地为信仰作见证,推动了教会不断向前迈进,同时也引导中国基督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6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次思考三自爱  相似文献   

17.
陈丰盛 《天风》2018,(7):63-63
1954年7月22日至8月6日,中国基督教第一届全国会议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被称为"中国信徒在解放后挣脱帝国主义的束缚,为了建设自治、自养、自传的教会而召集的中国基督教第一次全国性的会议,也是中国基督教历史上空前广泛的一次大团结的会议"。出席会议的代表共232人,代表全国各地62个教会及团体。会上,吴耀宗先生作了《中国基督教三自革新运动四年来的工作报告》,提出"号召全国信徒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而奋斗";"号召全国信徒,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相似文献   

18.
《天风》2020,(11)
正七十年峥嵘岁月,七十年春华秋实。耶和华上帝带领着中国教会告别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时代,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期,引领着中国教会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爱国爱教、荣神益人的正路来。泉州基督教将继续沿着三自爱国的正路,在新时代铸就更大的辉煌。1.坚持三自铸就辉煌七十年前,吴耀宗先生等40位基督教界爱国人士发起了《三自宣言》(自治、自养、自传),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15,(8)
<正>"基督教中国化"不是现在才提出的命题,事实上,至少在明清之际就有一批皈依天主教的大儒,开始探索基督教中国化的道路;后来中国教会中的一些知识分子如吴雷川,赵紫宸以及吴耀宗先生都曾著书立说,阐述。基督教中国化"的观点。尤其是吴耀宗先生的"中国教会要自己发掘耶稣福音宝藏,摆脱西方神学羁绊,创造中国信徒自己的  相似文献   

20.
一.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的50年历程 1950年吴耀宗先生等教会领袖发起了三自爱国运动。他们带领信徒积极投入三自爱国运动,为改变旧中国基督教的面貌,实行独立自主、自办教会,作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贡献。 三自爱国运动发起至今,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950─1966年是第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反帝爱国,摆脱外国差会控制,收回教会主权,中国基督徒自办教会,实现自治、自养、自传。1966-1978年因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基督教事工被迫停顿。1979-1998年是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坚持“三自”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