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晓望 《天风》2002,(12):26-27
尊老敬老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美德、应尽的义务、人类文明的标志。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由各地基督教两会主办的老人公寓、养老院、老人之家约有30多家,每年为社会及家庭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孤独老人无人看护、陪伴等问题。2002年9月初,记者来到徐州爱德老人公寓采访,耳闻目睹徐州市基督教两会在见证基督信仰、爱人如己的事工上所作的美好见证。  相似文献   

2.
张谦 《天风》2014,(5):18-19
<正>基督教八福养老院是一间以圣经教训"爱"为宗旨的特殊的养老院,主办方是包头市东河区基督教西门教会,从创建者到管理者、服务人员,都是基督徒;这是一间博爱的养老院,院里住着许多贫困老人、残疾人及生活不能自理的人;这是一间充满了和谐和友爱的养老院,基督徒和非基督徒和睦相处,充分体现了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和宗教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理念。从2006年成立至今,八福养老院一直秉承"彰显上帝荣耀、用爱侍奉老人"的理念,为老人们提供家一般的温暖服务。  相似文献   

3.
夏新穗 《天风》2018,(3):20-21
占地4亩的院子,一排两层楼的平房,而平房前面是一大片菜园,大白菜、菠菜、韭菜绿油油的,显现出无限的生机。几位年迈的老人,面南而坐,让冬目的阳光暖暖地照在他们身上……这是我们在河南省新乡市基督教爱德养老院看到的一幕。  相似文献   

4.
田素良 《天风》2011,(12):18-20
山东省寿光市信望爱老人院坐落在寿光市圣城街彩虹公园南侧,郝家村北邻,占地面积66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于2005年6月破土动工,2006年4月26日正式投入使用,总投资1 500万元。现已入住老人80余人,管理人员及护理人员共22人。  相似文献   

5.
《天风》2017,(6)
正"在白发的人面前,你要站起来,也要尊敬老人,又要敬畏你的神。我是耶和华。"(利19:32)近年来,许多教会利用自身优势创办养老院,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也成为社会认识教会的一个窗口。但是由于资金有限,加之部分长者自身或家庭收入水平偏低,他们在养老院的饮食十分简单,营养摄入很难得到保证,这将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让孤独的晚年生活也少了几分滋味。为此,我们将开展"点滴奉献,聚爱夕阳"——教会  相似文献   

6.
正日本人爱排队,在全世界都是出了名的。从老人到小孩儿,无论在哪里,要买什么,他们都会自觉排队。来过日本的人,也一定或多或少体验过日本的排队文化。在中国人看来,这可能并不是很奇怪,但在很多西方人眼里,这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日本人为何如此爱排队呢?  相似文献   

7.
《中国宗教》2012,(10):74-75
福建省南平市梅山基督福堂仁爱老人院始终秉持"为国家分忧,替政府解难,助子女尽孝"的宗旨,实践着"博爱、忍耐、奉献、舍己"的院训,视老人如亲人,做老人的好儿女,让老人院成为一个汇聚爱的地方。460、170、75、105……这一串毫不相干的数字组合在一起,清晰地记录了南平市仁爱老人院的心路历程。开办14年来,老人院共接纳460位老人,现有入住老人170位,平均年龄75岁,最长寿入住老人年龄105岁,入住时间最长的老人为12年。老  相似文献   

8.
汪洋 《天风》1998,(11)
“没有神的恩典,我不能在医务工作上一帆风顺”,这是福建省莆田县基督教埭头堂执事林金花姊妹说的。作为一个乡村医生亦是教会执事,她明白“神是爱”的真理,信道并行道的她生活中充满了主恩主爱。她从小就受到基督  相似文献   

9.
爱人与爱己     
冯向云 《天风》2005,(10):34-35
教会里有这样一位姐妹,她为了实践“爱邻舍”这一圣经教导,把家里的钱财物品几乎都施舍出去,家里的电话无论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人都可以去打。教会里的许多事工她几乎都要去做,而她丈夫和孩子的饮食起居她却无暇过问。家里搞得乱七八糟,她丈夫多次劝告她,但还是我行我素,最后与她离了婚。许多人不明白像她这样爱神爱人的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幸,她自己也不明白还以为是在为主背十字架呢。像她这样大发“糊涂爱心”的人恐怕不只一个。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  相似文献   

10.
何恃坚 《天风》2007,(6):38-40
这是一个迟到的新闻。2006年8月21日,浙江义乌稠城街道向阳社区一位90岁高龄的何金兰老人在家中安详地辞去,走进天国。自愿前往送葬的队伍达400余人,大小汽车46辆,大家秩序井然,默送老人远去……这是一个和谐家庭的典范。闻者、视者、知情者、采访者,无不被他们家庭生活中一段段一幕幕感人肺腑的真实情感所打动,或暗自流泪,或赞叹不已,或四处传颂。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生命奇迹。90年的岁月旅途中,竟有48年零2个月躺在床,感受着家人近半个世纪的精心呵护,不可谓不是一个生命的奇迹。是什么,在演绎着一位老人的生命延续?是情,是爱,在演绎着生命奇迹的永生。  相似文献   

11.
一次我们在办公室里闲聊,有一同事说起他同学的老婆很能干,大到买房子、装修,小到上街买菜、做家务,她全包了,这还不算,她还开了一家自己的小工厂,挣了钱买了轿车。我承认这女人真能干!但我不明白她为什么自己朵死也不让他爱人来帮忙,是爱到极致还是嫌丈夫无能,还是他没有时间?现在很多的人在爱对方的时候,照顾得面面俱到,结果还是分离,就是因为没有给对方留下爱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一次我们在办公室里闲聊,有一同事说起他同学的老婆很能干,大到买房子、装修,小到上街买菜、做家务,她全包了,这还不算,她还开了一家自己的小工厂,挣了钱买了轿车。我承认这女人真能干!但我不明白她为什么自己朵死也不让他爱人来帮忙,是爱到极致还是嫌丈夫无能,还是他没有时间?现在很多的人在爱对方的时候,照顾得面面俱到,结果还是分离,就是因为没有给对方留下爱的位置。  相似文献   

13.
爱的真谛     
爱神把爱的种子赐予普天下的每一个人,因为她希望,也相信爱会在人世间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然后,这世界就会充满爱。  相似文献   

14.
养老院老人社会支持网络和生活满意度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崔丽娟  泰茵 《心理科学》2001,24(4):426-428,425
本研究所用问卷的编制参照了《中国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的PASS、GWB和社会支持评定等量表。以企了解上海市区养老院老人的社会支持网络状况及其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养老院老人的社会支持与其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2)经回归分析,影响养老院老人生活满意度的最主要因素是养老院的软硬件设施条件与院中老人之间的相互支持;但在生病等特殊状况下,子女仍是最主要的支持来源;(3)对养老院中的老人来说,精神支持的需求比物质支持和认知支持更重要。  相似文献   

15.
爱的力量     
蒋文霞 《天风》2007,(16):33
爱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爱是人间最珍贵的礼物。爱所产生的力量大而无比,爱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爱能够挽救一个破碎的家庭,爱能够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在《撒母耳记上》18章,因为妇士舞蹈唱和说:"扫罗杀死千千,大卫  相似文献   

16.
    
爱是恒久忍耐……爱是永不止息(林前13:4-8)。爱是基督徒所独有的启示,爱是圣灵所结的果子,爱不能被任何超然的恩赐所取代,但没有爱的恩赐是毫无价值的。爱是无私的,为他人着想的爱是出于顺服神的命令。“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其次就是说:‘要爱人如己’”(可 12:30-31)。这是上帝的旨意,你们爱神,也要爱人如己。“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  相似文献   

17.
谁来帮助爱     
从前,有一个孤僻的小岛,上面住着快乐、悲哀、知识和爱,还有其 他各种情感。一天,情感们得知小岛快要下沉了。于是大家便纷纷准备船只,想尽快离开 小岛。只有爱决定留下来,她想坚持到最后一刻。时间又过了几天,小岛真的开始慢慢地 下沉。爱想请人帮忙离开,于是她来到海  相似文献   

18.
罗博学 《天风》2005,(2):53-53
面对"爱"这个问题,许多人在疑惑,许多人在思索,许多人在行动,许多人在无言地付出。"你们要彼此相爱,这就是我的命令"。"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赐;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我们希望每个基督徒或非基督徒都能在充满爱的世界中成长。因为有爱,我们自信;因为有爱,我们幸福;因为有爱,这个世界充满光明;因为有爱,我们才能对得起上帝对我们人类无条件的关怀和养育。在人海如潮的大街上,当我们看到一些衣衫褴褛的残疾人在酷暑严冬中行乞,我们会主动奉献,不在乎多少,只在乎心意,这是一种爱;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有步履蹒跚的老人或怀抱婴儿的妇女而至,我们会自觉让座,这也是爱;父母从  相似文献   

19.
靳新元 《天风》2012,(4):24-25
孟州市老年之家是(焦作市)孟州市唯一以实践基督的爱为宗旨的托老院,这里入住的老人既有信徒,也有非信徒,不仅有孟州市的退休干部和工人,也有来自农村的群众……老人们说:“有了耶稣的爱,有了工作人员的爱,我们肯定能多活好些年。”  相似文献   

20.
意雯 《天风》2016,(12)
正[搜狐网]据台湾媒体报道,一位80岁的老人把一辈子的积蓄,一百多万新台币(约二十多万人民币),全部扔进香炉里烧掉。原来老人和儿子分居两地,丈夫去世后,剩她一人独居,儿子向母亲提议让她住进养老院,老人以拿钱给儿子为由,要儿子回家详谈,但儿子并未回家,老人才做出了如此极端的举动。[随感]比起年轻人,老年人更知道生活的不易,也往往更加节约,然而与对亲情的渴望相比,再多的钱也算不了什么。因为儿子不回家,八旬老人竟烧掉了一辈子的积蓄,以如此极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