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意雯 《天风》2013,(2):60-60
[新华网]湖北文理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学生程威,1992年出生于湖北谷城县一个贫寒的衣村家庭,5岁时父亲在一场矿难中不幸遇难。2010年,程威的母亲查出患有癌症,为了给母亲治病,进大学后,程成在学校附近租房,边读书边打工边照顾母亲。2012年10月,因母亲病情恶化,程威向学校请假,停修学业,悉心照顾母亲,陪母亲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他说:“功课以后可以补,但报恩却不能补,毕竟妈妈的生命只有一次。”  相似文献   

2.
阿文 《思维与智慧》2007,(13):28-29
父母本来感情就不好。我上高二时,他们离婚了。 星期天回到家中,妹妹哭着告诉我这个不幸的消息,我冲父亲大吼了一顿,愤然离开家,走了十几里山路找到母亲。 只一个多月没见,母亲鬓边就多了几丝白发,好像一下子苍老了许多。我哭着问母亲为什么要离婚,母亲一声不吭只是抹眼泪。[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正父亲在我上初中之前不会做饭,母亲有几次在我和妹妹面前取笑他,说你父亲刷完锅后问刷锅水往哪里倒,我们听后心想当时父亲真是养尊处优啊。1997年春,父母把家从农村搬到了城里,到今年刚好20年。进了城的父亲也同时进了厨房,帮助母亲料理厨房的一切,而自打他进入厨房开始,他就喜欢上了做饭。记得二十年前,刘仪伟在央视主持一档美食节目《天天饮食》,里面有一句栏目语——"男  相似文献   

4.
他出生在韩国一个不知名的小镇上,母亲是邮政局的一位普通职工,他还有一个妹妹。由干家境贫寒,从小母亲就对他寄予很大希望。  相似文献   

5.
他出生在纽约,一家人住在布鲁克林的林登小区,那里是纽约最糟糕的廉租房区,是人们眼中的贫民窟。他的父亲是邮件分拣员,母亲是一家防盗警报公司的接待员,全家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作为长子,他7岁开始帮父母做家务,照顾弟弟妹妹。13岁时,他开始想办法赚钱。那年,纽约举办全美篮球赛,他到现场卖苏打饮料。虽然每杯饮料只能赚75美分,且又累又热,但他  相似文献   

6.
一点点体面     
正1950年,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先驱报》做专栏记者。有一天,他的母亲去看他。他蓬头垢面,衣着邋遢,杂乱的头发,长长的胡须,脚上是一双破凉鞋,连袜子也没穿。母亲便问:"怎么连袜子都不穿?"马尔克斯道:"不穿袜子更舒服。两件衬衫,两条短裤,一洗一换,还要什么?"母亲回答:"一点点体面。"话语简单,却沉重地砸在了马尔克斯的心  相似文献   

7.
意雯 《天风》2017,(2):57-57
[中国经济网]今年初,因大雾能见度降低且路面结冰,天津西青区京福公路与津静公路路口附近发生多车碰撞的交通事故。事故现场,有一名男子下车围观并拍照发朋友圈,结果被后方车辆撞倒,撞倒他的汽车又被好几辆汽车撞到,导致了车祸的连续发生。[随感]生活中,喜欢“围观”的人不在少数,围观车祸、围观吵架、围观落水,  相似文献   

8.
正他是2017年清华大学录取名单里一个普通的名字,然而他的名字却响爆众多媒体,成为2017年"超级网红"。他18岁的苦难人生和阳光励志故事正激励和感动着无数人。他就是河北省吴桥县理科状元——庞众望!那一年,他上初二,常年瘫痪在床的母亲严重贫血住院,而父亲患有精神分裂症,照顾母亲的重担就落在他弱小的肩膀上。为了生活下去,他不但要照顾母亲,还要到饭店打零工赚生活费。有一天放学后,他跑到菜市  相似文献   

9.
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星期一下午,按照惯例打开心理咨询信箱,一封信跃入眼帘,信没有署名,也没有联系电话和地址,看来写信的学生不想让人知道他是谁。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就叫他吴言吧。 吴言信中介绍,他来自边远的贫困山区,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带着他和妹妹靠几亩山地  相似文献   

10.
从出生到懂事,他眼里看到的总是母亲为工作忙碌的身影。他和同龄的人一样,非常渴望母爱,但母亲每天除了工作还是工作,根本无暇顾及他,他对母爱渐渐失去了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便把母爱的渴望深深埋在心底,以致后来连他自己也找不到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前言:米拉日巴小传 米拉日巴(又译作密勒日巴)的生卒年代为1040年至1123年,俗名米拉日巴·脱巴噶,法名协巴多吉。他出生在西藏吉隆县境内,是藏传佛教史上噶举派的第二代祖师。 米拉日巴的祖父和父亲都善经商,兼及农耕,在当地也颇有名望。米拉日巴七岁时父亲去世,临终前便托付他的伯父母照顾他们一家,但后来家产被伯父母所强占,米拉日巴和母亲、妹妹被赶出家门,过着极其艰难贫困的生活。米拉日巴十五岁时,母亲想为他娶亲,要求伯父母归还财产,结果财产没要到,反被伯父母痛打一顿。他母亲在盛怒之下,让儿子米拉日巴外出学习苯教咒术,来报伯父母夺产之仇。传说米拉日巴学成后放咒术使他伯父的房屋倒塌,压死了正在主持婚礼的伯父和他新婚的儿子,以及虐待过他们的三十多人。后来米拉日巴悔恨自己杀人造下罪孽。为了寻找消除自己罪孽的办法,他拜当时噶举派的创始人玛尔巴为师,学习佛法,以涤罪孽,寻求解脱。但是严厉的玛尔巴大师,一开始并不给米拉日巴传授佛法,而  相似文献   

12.
恩惠 《天风》2011,(9):63-63
[(《新民网》]上海一名为“小龙少爷”的年轻男子(见图)最近在博客上炫耀自己上流社会的“高贵”生活,表示自己“每天眼睛一睁开就是刷卡”,自称“开名贵跑车算不上什么,用大叠百元人民币来点烟才叫有钱人。”还称就是看不惯穷人。“小龙少爷”这种嚣张气焰引起网民猛批。  相似文献   

13.
父亲的秘密     
正马修开始记事时,母亲住进了伦敦一家有名的传染病院,父亲里奥陪护在母亲身边。祖父母在家照顾马修。马修想念父母便嚎啕大哭,不停喊着叫着要妈妈。可是,无论马修怎么哭闹,都无法见到母亲。慢慢地,马修习惯了祖父母照管他。马修的父亲偶尔会回家看他和祖父母。父亲每次回家都把马修举过头顶,马修惊呼、大笑,像过节一样开心。父亲会从提包里拿出母亲带给他的各种美食和玩具,他开心得手舞足蹈,一样  相似文献   

14.
魏仕俊  孙艳新 《法音》2022,(9):73-76
<正>有学者称1999年至2019年为中国的日本史研究“硕果累累”的二十年,出现了成果井喷的盛大场面[1],现在看来,这一趋势仍有增无减。然而,日本史诸多轸域研究的成熟度有较大差异,其中日本中世史的研究一直最为冷门,中世佛教交流史亦不例外。之所以关注者寥寥,除了资料相对匮乏与现代人厚今薄古的观念[2],  相似文献   

15.
正母亲偏瘫那年,父亲整60岁,满头黑发,仍然那么英俊潇洒。我们记忆里,好像从来没有什么事能难住他。他就是那棵参天大树,无惧风霜。父亲拒绝和我们进城,他说:"我就是一棵树,离开地就没处扎根。何况,你娘看病吃药的钱,还要在地里刨呢!"那时,弟弟漂在外地,我也在离家70多里的县城租房住,父亲毫不犹豫,一个人,承担起了照顾母亲的重任。  相似文献   

16.
意雯 《天风》2017,(2):57-57
[中国经济网]据《东方今报》报道,深圳机场一男子等待下飞机的女友,久别重逢本该浓情蜜意,没想到三个月不见,女友容貌大变样。因为女友整容,男子一怒之下当场提出分手,并表示“你换脸我换人”,愤然离去。这一幕被路人拍下上传到网络,引发众网友围观与热议。[随感]在医学发展迅速的今天,整容变得越来越普及,  相似文献   

17.
感动 《思维与智慧》2006,(10):51-51
他出生在巴西东北部伯南伯哥州的一个农民家庭里,他是这个贫苦之家的第8个孩子。所以,他不是父母的喜悦,而是沉重的负担。父亲为了养家,只身前往圣保罗桑托斯港做工,母亲一人要照顾他和他的7个兄弟,这是非常艰难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1945年的深秋,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背着竹篓,沿着崎岖的小路走进山林。父亲去世得早,家里有多病的母亲、年纪尚小的妹妹,因而,他孱弱的肩上早早地扛起生活的重担。他在山林里转来转去,想找些可以果腹的食物。  相似文献   

19.
意雯 《天风》2016,(12)
正[搜狐网]据台湾媒体报道,一位80岁的老人把一辈子的积蓄,一百多万新台币(约二十多万人民币),全部扔进香炉里烧掉。原来老人和儿子分居两地,丈夫去世后,剩她一人独居,儿子向母亲提议让她住进养老院,老人以拿钱给儿子为由,要儿子回家详谈,但儿子并未回家,老人才做出了如此极端的举动。[随感]比起年轻人,老年人更知道生活的不易,也往往更加节约,然而与对亲情的渴望相比,再多的钱也算不了什么。因为儿子不回家,八旬老人竟烧掉了一辈子的积蓄,以如此极端的  相似文献   

20.
正1965年7月23日,那是我参加工作后第一次发薪水的日子。尽管和别人比起来,我的薪水很少,但对我和我的母亲来说,那几乎是一笔"巨款"了。它意味着我们可以不用再为一日三餐发愁,母亲也不用再拖着年老的身躯去帮别人洗衣服了。二十年前,父亲欠下巨额债务后去世。为了替父亲还债,母亲卖掉了房子,又带着年幼的我四处帮人干活。尽管如此,我们依旧只能穿捡来的旧衣服,每天吃的只有几片面包和一点蔬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