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计寿  ;吴新望 《天风》2014,(12):22-23
在耶稣一生的讲论中,不仅有极其精彩的"登山宝训",也有令人难忘的"个人谈道"。他智慧的道常使人茅塞顿开,他温柔的话又使迷羊返栏。但是,此次他与青年财主之间的"谈道",从效果而言却是以"遗憾"告终。缘何一位主动寻求永生的青年财主,在与耶稣相遇之后,却"忧忧愁愁"地离开,与永生的救恩擦肩而过?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相似文献   

2.
陈丰盛 《天风》2011,(5):59-60
"被奉献"的尴尬 一位刚从神学院毕业的温州传道人,被邀请回到自己成长的教会服侍。毕业之前,母会就已将"邀请函"发到学院,要求他务必回母会侍奉。毕业典礼之后,他第一时间赶回家乡。母会遂召开堂务会决定正式聘任他为驻会传道。几个礼拜后,教会几位资深的负责同工来到他的住处,要与他签订驻会服侍的"协议书"。"协议书"上罗列了不少传道人服侍的范围和职责,显然是该传道乐意努力的。  相似文献   

3.
雪峰 《天风》2012,(5):44-45
耶稣出生后的第40天,父母将他带到耶路撒冷,"要把他献与主"。才到圣殿,就遇到一位"又公义又虔诚"的老者——西面。由于"素常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来到",加之又"受了圣灵的感动",西面一见耶稣,就认出这正是上帝所应许的弥赛亚——尽管此时的耶稣不过是一个满月不久的婴儿,不由得吟起诗来,后世称之为"西面颂":"主啊,如今可以照你的话,  相似文献   

4.
高棒 《天风》2012,(10):26-27
坐落于河南栾川狮子庙镇的基督教堂,镶嵌在连绵的山川里,河流依伴,景色宜人,被誉为"开在大山深处的福音之花"。这里有一位辛勤忠诚的"园丁"——神仆"文叔",一个服侍青年团契的负责人。"园圃福音之花的绽放"离不开他,大家今天能在教会里热心服侍、彼此相爱、同心耕耘神的园子离不开他,他就像一粒种子,埋在这里,开花、结果。他仁智厚道,忠心耿耿。  相似文献   

5.
白色手帕     
房赢 《天风》2011,(2):54-55
在2010年的一次会议上,当听到一位同工声情并茂地朗读了由他所作的一首题为"橙色毛巾"的诗时,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他说道,三年来,他每次上讲台时,  相似文献   

6.
张耀法  朱宝文 《天风》2018,(8):18-19
"他虽然死了,却因这信,仍旧说话"(来11:4)2018年6月28日是轩轩这学期最后一天上学的日子。当天中午,他原本要与两位要好的同学在家长的陪同下聚餐,为其中一位下学期要转学去深圳的同学送行。轩轩的妈妈因当天正在搬家,于是在参加完学校的活动后就先行离开了。  相似文献   

7.
秦小林 《天风》2017,(8):37-38
我所敬重的沈德溶老先生荣归天家了。沈德溶老先生,被上海教会的同工亲切地称呼为"沈老",他是上海基督教闸北堂的一位老信徒,也是上海教会乃至中国教会的一位领袖。作为闸北堂的一名负责同工,我愿与大家一同缅怀我所认识的"沈老"。沈老是一位虔诚的信徒。1994年8月底,我调来闸北堂工作,几乎每个主日都看见沈老来闸北堂参加主日上午第二堂礼拜.  相似文献   

8.
喜乐的次序     
靳新元 《天风》2012,(8):32-33
在一次外事接待中,笔者遇到一位美国老先生,途中他告诉大家JOY("喜乐"之意)一词意蕴深长。根据自己几十年的侍奉经历,老人家理解JOY是三个字母的缩写,其中J代表JESUS("耶稣"之意),耶稣要放在第一位;O代表OTHERS("别人"之意),别人要放在第二位;Y代表YOUSELF("你自己"之意),自己要放在最后,这样你就是一个喜乐的人。听后全车的人陷入深思,笔者心头亦为之一震,沉思良久,不禁感慨,诚哉斯言,  相似文献   

9.
恩惠  袁晓君 《天风》2014,(11):49-51
甄继先,时尚界的领航人物,化妆界的名师,被誉为"中国化妆先生"。他是北京禧年化妆摄影艺术有限公司、甄继先化妆造型机构的董事长,中国影楼化妆第一人,神奇百变化妆造型创始人,国际影视巨星刘晓庆特约形象顾问……甄弟兄如今已是一位有八岁孙女的"爷爷",可他的年轻与活力让许多人难以置信!而他却幽默地告诉大家他之所以青春常驻的秘诀:"因为我开的是‘平安'牌汽车,住的是‘喜乐'牌房子……"也许正是这种从里到外透出来的平安、喜乐,让甄继先的人生华丽但不失真实。  相似文献   

10.
皓生 《天风》2018,(6):49-51
1992年,一位25岁的英俊青年,却深陷在不安和忧愁中,是什么让他走出幽谷、重新得力?2003年,作为总经理的他成功带领企业扭亏为盈,获得"全国信息产业系统劳动模范"的称号,企业成为深圳守法纳税大户,他从哪里得到勇气与智慧,获得今日的成就?本期访谈录,我们邀你一起认识张强松弟兄,了解他是如何踏上信仰成长之路的。  相似文献   

11.
约拿单 《天风》2011,(6):26-27
一位年轻貌美的姊妹一心想嫁个好弟兄,但等了好久,他的"白马王子"迟迟没有出现。人问她:"你究竟要嫁怎样的人,才合你心意?"谁知姊妹干脆说:"最好能像耶稣那样的弟兄……"明知这是她的调皮与幽默,可是我并没笑出声来。我在想,假如我真的直接把耶稣介绍给她,她能穿上婚纱说"我愿意"吗?于是,我想象着自己真做一次"媒人",  相似文献   

12.
刘行 《天风》2018,(6):40-40
富兰克林是美国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思想家和散文家,被称为"美国之父"。少年时期的富兰克林曾经去拜访一位前辈,那时的他年轻气盛,目空一切,挺胸抬头迈着大步,可是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了门框上,疼得他说不出话来。那位前辈这时才缓缓地走出来,看到富兰克林这副样子,认真地对他说:"很疼吧?可是,这却是你今天拜访我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须时时刻刻记住低头。"  相似文献   

13.
陈志华 《天风》2013,(10):53-53
一位少年财主,潜心寻道,实在难得可贵,"耶稣看着他,就爱他"(参可10:21)。但面对耶稣叫他"变卖家产分给穷人,积财宝在天上"的要求时,他却变了脸色,忧忧愁愁地走了。面对此情此景,耶稣说出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倚靠钱财的人进神的国是何等地难哪!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参可10:24-25.)读罢此言,我们也会像门徒一样发出相同的疑问:"这样,谁能得救呢?"到底如何理解骆驼穿过针眼的意思?  相似文献   

14.
陈丰盛 《天风》2014,(6):34-35
多年前,我与同工们到一位新婚的姊妹家里去做客。她谈到与丈夫亲吻的时候,总会觉得很脏。她说:"每次他亲过我之后,我就要偷偷地去洗脸。"未恋爱过的我,不能理解她的表达,但她的话却给我留下一个"脏"的概念。带着疑问,进入夫妻关系,在婚姻中、在书籍阅读与专题研究中,我改变初始"脏"的阴影,发现性在信仰、生活中的独特地位:夫妻关系中的性是圣洁的、亲密的、受保护的。  相似文献   

15.
角色转换     
计文 《天风》2012,(11):22-22
在某城华侨饭店的门口,有一位擦鞋匠有气无力地在为人擦鞋,看得出,他内心很苦闷。"别这样,朋友,别那么垂头丧气。不就是擦鞋嘛,我过去也曾给别人擦过鞋,可是你看,我今天成了这大饭店的董事长!这个社会,只要你努力打拼,什么都可以做到。"一位被擦皮鞋的中年人跷着腿,信心十足地对擦鞋匠说。"唉!老板,你不知道我的过去……"  相似文献   

16.
李世峥 《天风》2013,(5):28-29
施洗约翰是先知传统中断400年之后的首位先知,所以他一出现,就引来众多犹太人的关注。当他"在犹太的旷野传道"时,"耶路撒冷和犹太全地,并约旦河一带地方的人,都出去到约翰那里,承认他们的罪,在约旦河里受他的洗"(参太3:5—6)。此人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然而,这位先知的辉煌时期并不很长,就在事工开展得如火如荼之际,与他同龄的另一位先知——耶稣——出现了。约翰曾向他的听众推荐过耶稣,而现在的耶稣却正在全面超越约翰,并且大有取而代之的趋势。面对此种境况,约翰的门徒看不惯,也想不通,于是愤愤不平地报告老师:"拉比,从前同你在约旦河外,你所见证的那位,现在施洗,众人都往他那里去了。"约翰门徒的话中,流露出对耶稣的妒忌和不满,似乎有制止他的冲动。面对"后来者居上"的现实,约翰门徒的心态符合一般规律,但没有得到老师的认可。约翰如此劝勉门徒:"若不是从天上赐的,  相似文献   

17.
谢炳国 《天风》2018,(10):55-55
据"观察者网"8月21日报道:从济南西站开往北京的高铁G334次列车上,一位男乘客霸占别人靠窗的座位。被霸占座位的女士劝他时,该男乘客回应称:"谁规定一定要按号入座?要么你自己站着,要么去我那个座位,要么自己去餐车坐。"  相似文献   

18.
圣神是真理之神耶稣说:“如果你们爱我,就要遵守我的命令;我也要求父,他必会赐给你们另一位护慰者,使他永远与你们同在;他是世界所不能领受的真理之神,因为世界看不见他,也不认识他;你们却认识他,因为他与你们同在,并在你们内。"(若14:15-17)耶稣说...  相似文献   

19.
"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他。"经文:约4:23《创世记》中记载了以色列的四位先祖,最不讨人喜欢的就是雅各,为什么呢?因为他太过精明,为人不厚道,无诚信可言,喜欢用欺骗的手段获取利益最大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中,倡导国人当具备的价值行为,其中之一便是"诚信"。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14,(2):16-17
经文:《马太福音》8章5节至13节《马太福音》8章5节至13节说的是耶稣治好百夫长的仆人。故事的开始是说耶稣来到迦百农,那里有位百夫长,请求耶稣为他的一位仆人治病。按照圣经记载,在这之先,耶稣作了"登山宝训",下了山,一个长大麻风的人来求见耶稣,并说"主若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