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岳清华 《天风》2017,(8):42-43
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中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遗产,就是领人回归圣经。"神学家不是别的,只是一个忠于圣经教导,并且体验和实践圣经话语的人。"~1他的神学思考建基在圣经中,并且促成了基督教与德国文化的相互融合。这种相合启发我们对基督教中国化的思考。一、因信生发爱路德将"因信称义"视为基督教教义的基石。1536年,路德在《因信称义的辩论》一文中指出:"基督或基督的义是在我们之外,不是从我们而来,所以不能由人的善工产生。"  相似文献   

2.
天国的福音     
本文根据相关经文分析了何谓"天国的福音"、"因信称义"、"义人",什么样的人能进"天国",指出因信称义之"信",乃是信上帝、信主耶稣所赐来自上帝的恩典,并因此而有爱兄弟、爱众人的实践。如此才是遵行天父的旨意,才能进"天国"。  相似文献   

3.
信的意义     
沈承恩 《天风》2003,(12):6-8
信是重要的,但我们也不能把信强调过分。后,马丁路得改教,提出“因信称义“的道理来调上帝的恩典。这一个强调十分重要,因为上帝法就有功劳、有了功劳,上帝就要称他为义。 因为保罗说:“我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弗2:8)所以“因信称义”不是我们信仰的全部,我们不能强调信而把上帝的恩撇在脑后抨击天主教,“因信称义”就成了新旧两教的分水岭。近年天主教与新教的信义宗在“因信称义”的问题上达成了协议。协议书十分强调的恩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人的信。如果我们强调信过了度,我们就会蹈犹太人的覆辙。犹太人认为人可以靠行津法称义,因为行了津现在我们如果撇下上帝的恩不说,过分强调因信称义,就会把人的信变成一种功劳,在上帝面前换取称义。这是极端错误的。  相似文献   

4.
<正>导论:今年是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500周年。尽管引发宗教改革的因素包括宗教的、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等等,但宗教改革最重要的原因是神学上的。为了对抗罗马天主教会,改教家们明确地维护唯靠恩典的教义或维护耶稣基督的福音。"因信称义"是路德恩典教义的核心内容。作为一位重要的改教家,马丁·路德总是在两条战线上作战。一方面,他要反对天主教的官方立场及以伊拉斯谟为代表的天主教人文主义者,另一方面,他又要反对改教阵营中的激进改教派。可以说,路  相似文献   

5.
胡玉明 《天风》2022,(9):13-15
基督教中国化的本质是神学中国化,灵修中国化则是基督教中国化的重要表现.马丁·路德以圣经为最高权威,重申"因信称义"的教义,不仅推动了宗教改革,也回应了时代的挑战.路德以信心为特征的灵修观,是在其灵性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基督教中国化不断走向深入,神学思想建设成果向信仰实践转化时,路德的"信心灵修观"为灵修中国化提供了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诉求与神学主张,都是围绕着圣经展开的。通过探讨路德早年对《诗篇》的注释,以及他后来对律法与福音辩证关系的关注,对"因信称义"的强调,尤为重要的是,通过讨论他的德语圣经的翻译,本文呈现了路德的圣经经验与文本诠释的实践,以及它们对16世纪宗教改革的重要意义。同时,本文试图将路德的圣经诠释置入圣经诠释的历史而进行述评,突出他承前启后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沈承恩 《天风》2008,(11):10-12
保罗在<罗马书>里讲了一个"因信称义"的道理,却使一些人认为保罗是反对讲人的道德行为的.这是一个莫大的误解.保罗在讲"因信称义"的道理的时候,他所反对的是那些顽固的犹太人主张的"因行律法称义",而他们的所谓"行律法"主要是"行割礼","行割礼"是一种礼仪的行为.  相似文献   

8.
基督教信仰的"信"有着多层含义,主要包含"单纯的信心"、"敬畏不惧怕"、"信靠"和"盼望";"行"主要指"爱"和从信而出的好行为.信与行的关系即马丁·路德理解的"因信称义",但由于人类的思维倾向及从"信"到"行"过程的复杂性,导致了许多现实问题.因此,考察信与行的关系要以其关系的内在根据为出发点全面把握,同时不能回避实际过程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9.
寻找善的定义是一个恒古话题.本文分别考察了中国儒家的"义利之辩"和中国基督教的"因信称义"中对善的定义方式.本文的考察展示了如下重要事实:首先,从逻辑上看,它们是两种对立的善定义方式.前者强调人在诚中完全占有善恶判断权,而后者则要求人在信中完全放弃判断权.其次,从生存上看,前者因拥有善恶判断权而必然走向霸权话语和思想僵化,而后者则因放弃判断权而可能走向迷信.再次,当这两种善定义方式合二为一时,我们就进入一种悖论式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详细地考察了马丁·路德称义神学思考的理论背景、过程和意义,指出马丁·路德的神学突破实际上与中世纪末期称义神学构成了解蔽与遮蔽的关系。中世纪末期称义神学遮蔽了"因信称义"的圣经道理,路德受限于经院新学契约神学,发展出了谦卑神学,但是随着圣经篇章注释工作的展开,他逐渐抛弃了经院新学以及整个中世纪的称义神学框架。最终他发现了"上帝之义",恢复了《圣经》和保罗的教导,完成了称义神学上的突破,奠定了宗教改革运动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再洗礼运动在欧洲宗教改革中兴起,是宗教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瑞士兄弟会、胡特尔兄弟会、门诺会代表了宗教改革时期再洗礼运动的主流。它们确立了再洗礼运动的基本原则和宗旨:这就是依据《圣经》权威,仿效使徒时代的原始教会,建立一个由信而受洗的信徒组成的、遵从基督过圣洁生活的、与世俗世界相分离的真正的基督的教会。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它们表达了建立一个更符合基督教宗旨的、更为公平的理想社会的要求,并在面对统治者残酷迫害和镇压的情况下,形成了反对使用武力和不抵抗的和平教义。这些原则和宗旨成为宗教改革时期欧洲再洗礼运动的宝贵遗产,始终为世界各地的再洗礼派所珍视和坚守。  相似文献   

12.
黎约瑟 《天风》2002,(1):48-49
“因信称义”是神的恩典,是圣灵启示给我们的真理,对所有未信者真是一个极大的福音,是神给所有迷失(惘)之人开出的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也是历世历代以来每位基督徒曾走过(也是必须走)的路。有人曾为“因信称义”质疑上帝的公义:罪大恶极,做了一辈子坏事的人临终的一刻钟就因为相信耶稣基督,他就因信得进乐园;而那做了一辈子好事的人就因不信或者没有机会信(统称未信者)就不能进乐园吗?对于前一种情况,我  相似文献   

13.
庆恩 《天风》2001,(10):38
“得救之前”和得救阶段的道理比较易懂,所以在此忽略不谈。关键是“得胜阶段”,试从以下几点进行探讨。 一、注意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有关问题 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方面敢于顶住当时的罗马教皇,大胆地提出“因信称义”,反对赎罪券;还有他将圣经译成德文,也是功不可抹。但他因为《雅各书》中明确提出“因行为称义”的说法而不喜欢这部书,称此书为“草芥之作”(详见《圣经论丛》骆振芳著,中国基督教协会神学教育委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世界基督教信义宗同盟和梵蒂冈经过若干年的讨论,在“因信称义”问题上取得了“一致”,在德国奥斯堡由双方代表签订了协议,表示在“因信称义”问题上双方已经有了共识,从此不再互相攻击谴责。有些好心的人誉之为教会普世合一运动的重大突破,认之为天主教、基督教消除分歧走向合一的划时代一步。 与此同时,我们也听到种种不协调的声音。  相似文献   

15.
正历史地说,中国基督新教教会的信仰渊源与美国的奋兴主义和欧洲的敬虔主义密切相关。宗教改革时期高举的"唯靠圣经"、"唯靠基督"和"唯靠信仰"的原则,在中国教会从不会过时。因此,如果不基于上帝的启示,不以圣经作为神学的"规范",就没有中国教会所能接受的神学可言,也就没有真正的中国神学。尽管神学不可否认会含有一般信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20,(11)
正"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古人在这信上得了美好的证据。"(希11:1-2)经文:希11:1-2为了纪念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70周年,此次感恩崇拜的主题是纪念那些人和事,记住他们的名字和他们因信而得的美好的见证。如《希伯来书》所讲:"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古人在这信上得了美好的证据。"今天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日子里,我以"因信得美好的证据"为题,  相似文献   

17.
柳松 《天风》2017,(7):42-43
《马太福音》11章12节说:“从施洗约翰的时候到如今,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努力的人就得着了。”一些弟兄姊妹对此存有疑问:我们不是因信称义吗?不是凭着信心就得救,可以进入天国吗?救恩不是上帝白白的恩典,不需要人为努力,人也没办法靠努力得到救恩吗?面对信徒的疑问,我曾经从称义和成圣两个方面来解释,一个人因信被称义,但还要经过成圣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源于理论和现实对于现代主体性原则确证的强烈诉求,黑格尔不但对此作出了引领性地回应,而且精准地把脉了启蒙运动与宗教改革主体性原则的实证理性本质。一方面,他将无限反思的绝对精神确证为现代性的主体性原则,从而通过反思理性而实现了艺术、宗教及哲学的范式同一。另一方面,他又基于这一原则的交互主体性内涵而将其置根于公共生活共同体(伦理实体),进而借助和解理性而勘定了家庭、市民社会及国家的实践视界。尽管在这一确证过程中,囿于理性意志的本体论预设及其理念论构造,而造成形而上学主体性的意识理性范式本身的实证化倒退,并一再陷入"实体与实证"、"主体与本体"、"哲学与现实"等重重悖论,但是,这些悖论又无不成为滋生其后各派的思想资源,以及新的哲学把握新的时代的动力和生长点。  相似文献   

19.
经过历史的演变,今日中国教会承继宗教改革运动的果实,使整个教会呈现出较为开放的面貌。宗教改革运动作为教会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思想解放运动,顺应着文艺复兴的浪潮,成为近代社会思想的开端。同样作为启蒙运动及工业革命的主要推动力,宗教改革成功地以"民族解放运动"的身份呈现出来。它切实地将基督徒从罗马天主教——作为传统教皇集权偏执的象征——的控制下解救了出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该运动的负面作用也在不断地加强,以致于在新教教会内部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我们在纪念宗教改革运动的同时,也同样应该为我们今天的教会警醒:如何维系信仰和个人自由之间的平衡,成为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基督教的"因信称义"与净土宗的"带业往生"有着惊人的相似性,都强调他力救赎而非自力救赎。不过由于净土宗教义受到天台宗"三谛圆融""性具说",华严宗"事事无碍"、"性起说",唯识宗"唯识所现"、"种子说",禅宗"是心作佛"、"自性说"等理论的影响,因此其救赎前提乃是"同体大悲"而非"无缘大慈",在救赎方式上主张"带业往生"与"往生之后消业成佛"的自他合一,在救赎结果上有对"三辈九品"往生"四土"的系统建构,这些都比基督教的理论更加圆融。在世界文明对话时期,基督教神学家可以由此受到启发,在反观、坚守、发展自身独特性与纯正性的基础上,从"神爱说"、"福音观"、"终末论"三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其"因信称义"恩典救赎的教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