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曹圣洁 《天风》2002,(8):32-32
我很荣幸能从一个中国基督教妇女的角度,谈谈信宗教的妇女应如何发挥积极作用,促进社会和解、家庭和谐。1、全世界各宗教信徒中妇女都占大多数,亚洲也不例外。但由于受历史及传统文化影响,妇女往往在宗教团体内地位不高,甚至受到歧视。中国长期受封建男尊女卑思想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强调男女平等,宗教妇女亦深受鼓舞。  相似文献   

2.
妇女的地位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之一,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了妇女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宗教自形成以来,就提倡男女平等,各宗教都有一套自己的妇女观。例如,天主教认为,男女都是由天主创造的,男人和女人的结合才完美无缺;提倡人性平等、妇女伟大、母性优长。佛教认为,众生同一本体,无二无别,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男女的性别差异是次要的,而心性的觉悟才是最重要的。伊斯兰教强调男女平立并举,主张男女在真主面前平等。基督教认为,妇女无论在家庭生活还是在社会活动中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基督教在提高妇女地位方面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道教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同佛教和儒家思想并存的三大思想支柱之一,但在如何对待妇女问题上,却是比较开明的。主张阴阳并重,崇尚阴柔的宇宙观。本刊特邀了5位人士从各自的角度阐发不同宗教的妇女观。  相似文献   

3.
妇女的地位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之一,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了妇女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宗教自形成以来,就提倡男女平等,各宗教都有一套自己的妇女观。例如,天主教认为,男女都是由天主创造的,男人和女人的结合才完美无缺;提倡人性平等、妇女伟大、母性优长。佛教认为,众生同一本体,无二无别,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男女的性别差异是次要的,而心性的觉悟才是最重要的。伊斯兰教强调男女平立并举,主张男女在真主面前平等。基督教认为,妇女无论在家庭生活还是在社会活动中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基督教在提高妇女地位方面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道教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同佛教和儒家思想并存的三大思想支柱之一,但在如何对待妇女问题上,却是比较开明的。主张阴阳并重,崇尚阴柔的宇宙观。本刊特邀了5位人士从各自的角度阐发不同宗教的妇女观。  相似文献   

4.
妇女的地位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之一,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了妇女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宗教自形成以来,就提倡男女平等,各宗教都有一套自己的妇女观。例如,天主教认为,男女都是由天主创造的,男人和女人的结合才完美无缺;提倡人性平等、妇女伟大、母性优长。佛教认为,众生同一本体,无二无别,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男女的性别差异是次要的,而心性的觉悟才是最重要的。伊斯兰教强调男女平立并举,主张男女在真主面前平等。基督教认为,妇女无论在家庭生活还是在社会活动中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基督教在提高妇女地位方面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道教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同佛教和儒家思想并存的三大思想支柱之一,但在如何对待妇女问题上,却是比较开明的。主张阴阳并重,崇尚阴柔的宇宙观。本刊特邀了5位人士从各自的角度阐发不同宗教的妇女观。  相似文献   

5.
妇女的地位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之一,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了妇女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宗教自形成以来,就提倡男女平等,各宗教都有一套自己的妇女观。例如,天主教认为,男女都是由天主创造的,男人和女人的结合才完美无缺;提倡人性平等、妇女伟大、母性优长。佛教认为,众生同一本体,无二无别,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男女的性别差异是次要的,而心性的觉悟才是最重要的。伊斯兰教强调男女平立并举,主张男女在真主面前平等。基督教认为,妇女无论在家庭生活还是在社会活动中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基督教在提高妇女地位方面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道教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同佛教和儒家思想并存的三大思想支柱之一,但在如何对待妇女问题上,却是比较开明的。主张阴阳并重,崇尚阴柔的宇宙观。本刊特邀了5位人士从各自的角度阐发不同宗教的妇女观。  相似文献   

6.
妇女的地位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之一,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了妇女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宗教自形成以来,就提倡男女平等,各宗教都有一套自己的妇女观。例如,天主教认为,男女都是由天主创造的,男人和女人的结合才完美无缺;提倡人性平等、妇女伟大、母性优长。佛教认为,众生同一本体,无二无别,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男女的性别差异是次要的,而心性的觉悟才是最重要的。伊斯兰教强调男女平立并举,主张男女在真主面前平等。基督教认为,妇女无论在家庭生活还是在社会活动中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基督教在提高妇女地位方面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道教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同佛教和儒家思想并存的三大思想支柱之一,但在如何对待妇女问题上,却是比较开明的。主张阴阳并重,崇尚阴柔的宇宙观。本刊特邀了5位人士从各自的角度阐发不同宗教的妇女观。  相似文献   

7.
中国基督教妇女在教育与发展中的作用──在联合国第四次妇女大会NGO论坛上的发言曹圣洁联合国第四次妇女大会的主题是"以行动谋求平等、发展与和平"。这三项内容与我们基督教的信仰都密切有关。我们相信上帝按照他的形象造人,男女性别虽不同,却都具有上帝的形象,...  相似文献   

8.
<正>一、基督教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只有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宗教,只有实现中国化的宗教,才能更好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才能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就基督教来说,实现基督教中国化,完成从"基督教在中国"向"中国基督教"的转变,这既是党和政府的期望,更是中国基督教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的重要目标,是中国教会和谐健  相似文献   

9.
每一种宗教的信徒中都有不少妇女.同男人与宗教的关系相比,似乎妇女与宗教的关系更为亲密.综观当今世界,在各个地区的教堂、清真寺、寺庙以及其它崇拜各种神的地方举行跪拜烧香活动的大部分人,都是妇女,便证明了这一点.这或许是因为数千年来在许许多多的社会形态和社会集团里,妇女的地位一直低于男人,所以妇女更渴望得到高于人自身的、超自然力量的佑护和支持,于是便转向宗教.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妇女在教会里的地位如何?这一宗教的妇女观是怎样的?教会当局过去和现在是如何看待和对待女信徒的?在联合国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之际,思考和探讨这些问题或许是  相似文献   

10.
《古兰经》中有不少有关妇女问题的内容,涉及妇女的地位、作用、权利、义务、婚姻、家庭、儿女诸方面,反映了伊斯兰教自成体系的妇女观。除散见于各章的记述外,其中《仪姆兰的家属》、《妇女》和《麦尔彦》等都是有关妇女的篇章。 1、在真主面前,男女平等 《古兰经》中有许多章节,都涉及这个问题。其中尤为突出的是,第33章35节在讲到十种类型的穆斯林时,都把男女平列并举,明确表述在宗教领域他们和她们被同等着待:“顺服的男女、信道的男女、服从的男女、诚实的男女、坚忍的男女、恭敬的男女、好施的男女、斋戒的男女、保守贞…  相似文献   

11.
明清之际来华耶稣会士先后对中国的释、儒、道三教进行过研究,但其研究中国宗教的目的和过程有必要深入分析。本文认为耶稣会士研究中国宗教是为了在其中寻找"上帝的启示",以此证明在中国人的传统信仰中有虔诚的上帝信仰,以消除中国人对基督教的戒心和敌意。在西方社会塑造一个有着虔诚上帝信仰的中国形象,有利于争取西方社会对传教事业的支持,从而推进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  相似文献   

12.
《天风》2007,(11)
中国基督教代表团再次访美据新华社报道,正在美国访问的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曹圣洁牧师指出,中国基督教将和其它宗教一道,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各宗教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为促进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人民幸福而共同努力。这是她在当地4月12日与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和中国研究讲座主持人、资深中国  相似文献   

13.
宗教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它不仅具有许多特征,而且涉及面比较广。宗教的社会身份主要通过它在社会上诸如文化、经济、心理调节以及社会慈善等方面功能得以展现。基督教作为一种宗教,自然亦不例外。本文主要从基督教对世界、中国社会发展及文明进步所做的贡献这个角度探讨基督教的社会身份问题。中国基督教在今日处境中发挥好这些社会身份,不仅使自身得以更好存在和健康发展,而且也能充分体现自己的社会责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全国各地教会和主内弟兄姊妹:关怀社会是基督教的传统,服务人群是基督徒的本分。一个健康发展和日渐成熟的教会,必然要担当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为主做出美好的见证。新时期的中国基督教,理应有新的看见,从而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文化繁荣中发挥积极作用。为此,基督教全国两会在杭州召开中国基督教公益慈善事业经验交流暨先进表彰会。来自全国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教会的代表、先进集体代表与先进个人彼此分享,回顾中国基督教近年来走过的公益慈善之路,数说上帝在我们身上的托付和恩典,见证我们在公益慈善事业上的努力与探索,展望中国基督教公益慈善事业蓬勃灿烂的明天!此时此刻,我们的心被  相似文献   

15.
正积极发挥党和政府联系信教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是宗教爱国组织的首要职能。邪教冒用宗教名义,破坏正常的宗教活动,严重扰乱公共秩序,是社会的毒瘤。基督教爱国组织自觉抵制异端与极端思想,积极配合政府依法打击邪教,维护宗教和顺、社会和谐,是履行自身职能的重要体现。山东省基督教两会立足当前实际,努力发挥自身优势,在反邪教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防治措施。一、加强自身建设,增强自我防范能力爱国宗教团体要发挥在反邪教工作中正本清源、扶正祛邪的积极作用,关键在于固本强身,不断加强自  相似文献   

16.
正犹太教是重灵性修行的宗教吗?无论是纯熟犹太教知识的研究者还是对犹太教有稍许主观了解的社会公众,一般都会给出否定答案。社会似乎早有共识,基督教是灵性修行的宗教、犹太教不主张灵性修行。笔者曾撰文分析社会公众对基督教与犹太教一扬一抑认知的原因。自保罗开始,基督教就因犹太教缺乏灵性修行而贬低犹太教、指责犹太教是身体高于灵性的宗教。对基督教的灵性修行,犹太教也不以为然,尤其是灵修中自戕自残的身体苦行与自我否定的贞烈绝育,在犹太教中更是违犯上帝诫命、违逆上帝造人意志的罪行。现代以来,犹太教  相似文献   

17.
高明 《中国宗教》2018,(9):54-55
积极发挥党和政府联系信教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是宗教爱国组织的首要职能。邪教冒用宗教名义,破坏正常的宗教活动,严重扰乱公共秩序,是社会的毒瘤。基督教爱国组织自觉抵制异端与极端思想,积极配合政府依法打击邪教,维护宗教和顺、社会和谐,是履行自身职能的重要体现。山东省基督教两会立足当前实际,努力发挥自身优势,在反邪教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吴耀宗先生当年之所以归向基督,首先是被基督福音的伦理内容所吸引。他认为基督教不仅是信的宗教,而且也是行的宗教,是伦理的宗教。做基督徒的要以行为来考验信仰、实践信仰和证明信仰,做信行相符、言行一致的基督徒,而不是耶稣所痛恨的能说不能行、信行不符的假冒为善之人。他强调基督徒要肯定教会以外的善行和善人,如同耶稣肯定那个好撒玛利亚人那样,因为一切的善都是从上帝而来。行善的人,不管他有没有基督教信仰,都是上帝所悦纳的。他认为爱是基督教的最高原则,但其具体实行要和处境相联系。他把基督教的爱上帝和爱人如己的最高原则与我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处境结合起来,为我国基督徒指明了爱国爱教的道路与方向,使中国基督教有了光明的发展前途。他的处境化的基督教伦理观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许强  魏凤莲 《管子学刊》2011,(2):110-113,117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男女两性通过婚姻构建起来的。但是,无论是在古希腊还是在中国的先秦时代,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都是很低的,她们被当作传宗接代的工具,受到诸多礼教的束缚。对比这两个社会中,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我们发现,同先秦社会一样,古希腊社会实行的也是“一夫一妻多妾制”。虽然那时东西方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中都有“妾”的存在,但是作为“妾”的“悲惨的妇女”所处的境遇是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从广播、书刊、校园、研究机关,尤其是网站,公开的,秘密的,到处能听到和看到为基督教喊好的活动,说它铺头盖脸、无缝不入也不过分。如果是在教会、教堂,在合法的聚会点,属于正当的传教布道,以及信仰者虔诚流露,这反映了我们国家文化丰富多彩和宗教多元化的现实,是人们社会精神生活自由与活跃的一种表现,我们应该尊重,应该欢迎。但是,如果在整个社会舞台上,只能说基督教好,不许异议;以至用基督教和基督教的价值观指点我们的整个国家和国家的未来,那事情的性质就变了:宗教信仰自由属于所有公民的权利,不是宗教或哪一个宗教的特权;至于中国是否需要由宗教或由哪一个宗教来“拯救”,也不是用谁家的“上帝”来垄断的。最近看到高旭东教授写的一本书《中西文学与哲学宗教》,有个副标题《兼评刘小枫以基督教对中国人的归化》,就是反对一味对基督教说好,更反对用基督教“拯救”中国,用上帝名义“归化”中国人的。高在其中说,他读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刘小枫著《拯救与逍遥》,“记起伏尔泰对卢梭说的话:从来没有人用这么大的智慧想把我们变成野兽,读了阁下的书,我真想用四个脚来走路了”。当然,刘小枫主观上可能不是让我们用四个脚走路,只是请大家都去做个基督徒。所谓“信神!信神!信神!上帝耶和华及其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