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景教是来自波斯及大秦的基督教一支,依其创始人Nestorius的名称也叫聂斯托利亚教。聂斯托利亚生活于4世纪末到5世纪中期(约451年),他做过君士坦丁堡的大主教,得到东罗马皇帝Theodosius Ⅱ的支持。该派起初认为马利亚称不上是Theotokos(神之母亲),因为基督的神性并不能来自马利亚。这一立场的进一步发展便是宣布基督有人的或神的所谓圣凡二重性。公元431年的基督教世界的以弗所大公会议上,主张人神二重性的观点被宣布成为异端。聂斯托利亚也就遭受到斥责与放逐。但其理论追随者仍然主要在西亚一带传播其教义。  相似文献   

2.
蒙元时期基督教第二次传入中国内地,从西北和蒙古少数民族地区,元大都周围,直到江浙及福建沿海,传播范围较广。聂思脱里派在中国有西京(今山西大同)、汗八里(即大都,今北京)、可失哈尔(今新疆喀什)、唐兀(今宁夏)四个教区;方济各会在大都设总主教,在泉州设分主教。但是元朝灭亡后,基督教与佛教在唐武宗灭佛后一样很快湮灭了。本文从基督教群体太小、未能走向中国化、在高层中缺少支持、内部教派之争和与其他宗教的争斗五个方面探讨其原因。  相似文献   

3.
郭硕知 《中国天主教》2009,(3):26-26,27
自唐代,中国就开始传人天主教体系之宗教。“‘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出土于明末陕西,是世界基督教史上的重要文献,也是迄今为止基督教传入中国的最早文字资料。”虽然景教在当时被公教会定为异端,却也可称天主教的一个变种,客观地传入了天主教的基督信仰。至元代又称“也里可温”。是时又有受尼格老四世差遣而来的若望,孟高维诺将正统天主教传入中国。  相似文献   

4.
王俊 《天风》2002,(7):56-57
大秦景教塔、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作为考证古代基督教东渐历史及中国基督教发展历史的唯一实物,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学术价值,被许多中外宗教界和社会学者所重视。景教是古代基督教史上的聂斯托利派。聂斯托利派亦称聂斯托尔派,创始人是“作为布道人享有很高的威望”的安提阿长老和隐修士聂斯托利。他主张耶稣的神、人二性并没有合为一位,神性附着在人性上,马利亚只可称为人的母亲,不可称作上帝之母等主要思想。在公元五世纪431年以弗所会议上被定为异端,受到人们的批判,聂斯托利也被  相似文献   

5.
基督宗教在中国有四次传入的曲折经历,展示了基督宗教与中国文化相互接触、交流、碰撞、融合的漫长历史和独特意义。其长达1300多年的在华传播构成了基督宗教在中国存在与发展的复杂图景。 就基督宗教四传中国的历史而言,在前两次传播过程中,作为西方基督宗教近代历史上宗教改革运动之产物的基督教(新教)尚不存在;而基督宗教第三次传入中国则以天主教各修会为主,特别是耶稣会的作用和影响极为突出。但在基督宗教第三次入华传播的历史过程中,宗教改革运动后发展起来的基督教亦开始来华传教,在中国沿海各省留下痕迹并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基督教中国化是历史的必然,从历史的角度看,基督宗教曾四次传入中国。景教虽然早在唐朝就已传入中国,然而对于大唐帝国而言,这些"夷寺""外道",始终是不入流的,流行的对象也主要是波斯人、粟特人、回鹘人等,虽然那时的传教士们也想进行中国化的努力,如翻译经典,在宫廷中讲论,但始终未融入主流文化,最终在武宗灭佛的影响下在中原消失;元代的也里可温包括了景教和来华的天主教,但由于选错了  相似文献   

7.
从中国基督教历史看教会的本色化段琦基督教传入中国如果从唐代的聂斯托里派算起,前后有四次。如何本色化始终是中国基督教会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迄今为止,也还没有完全解决。基督教最早传入中国,有据可查的是被定为异端的聂斯托里派,称为景教。它在唐朝共存在了21...  相似文献   

8.
基督论是基督教思想史中的核心问题,“人格”是基督论讨论中的核心概念。近代基督教思想家受启蒙哲学思想影响,探寻历史人物耶稣的史实性,耶稣被塑造成了一个具道德“人格性”的道德楷模。但近代的“人格”观念忽视了这一概念在古代的三一论、基督论讨论中获得的超越个体主义的维度。朋霍费尔回到古代教父哲学中的“人格”概念,在批评近代基督教思想的“人格性”基础上重塑了基督论,也在当代基督教思想史的背景中重新定义了“人格”概念。  相似文献   

9.
<正>基督宗教源于东方,在希腊、罗马的历史处境中发展成普世性的宗教。在四次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遭遇"几多相遇、可曾相知"的尴尬后,基督宗教能否丰富中国的传统文化?能否与中国已有的儒、释、道一起,绽放于中国文化的百花园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需要依靠当今教会在基督教中国化方面的努力。我们必须努力探索基督教神学的本色化与处境化,包括探索发展基督教中国化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发起50周年,这是中国基督徒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喜事,很值得志贺。 一 我们不纠缠历史,但不能忘记历史。以史为鉴,可以明古今,可以知兴替,可以更好地面向未来,开拓未来。 近代中国一度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任人宰割,几乎亡国灭种。不可否认,也不容避讳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本来是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非以役人,乃役于人”的基督教、天主教,却长期被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利用来作为侵略中国的工具,其传入伴随着中华民族的苦难。正如吴耀宗先生所说,这也是基督教的时代悲剧。 近代基督…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15,(5)
<正>景教之称本身就显出了波斯宗教信仰的色彩,而作为其本原的基督教聂斯脱利派正是经历了其在波斯的嬗变才传入中华的,故景教在华初被误传为火袄教,"景"字本身亦与"火"字有着某种内在关联,由此其教初名"波斯教",其寺初称"波斯寺"。景教的传入与当时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各族的往来直接相关。《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描述了唐贞观九年(635年)波斯主教阿罗本沿丝绸之路来中国传教的经历,陈垣认为其初传乃由海上丝绸之路而来,"彼时中华与波斯大食交通频繁,伊大约由海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赵紫宸(1888—1979)在1925年底撰写的《耶稣的人生哲学》等为文本依据,讨论他早期神学中的人神人格同性论。他提出上帝、耶稣、人共同都以“人格”为本质规定性。这种人格论哲学,一方面展开在赵紫宸对耶稣之人格上帝观的理解中,一方面体现在他的人神人格同性论中。赵紫宸把上帝诠释为一种观念性的人格存在,历史上的耶稣是对此的一种人格性的彰显,而人的使命就是在效法耶稣的人格日新中建立自己的人格。文章指出,这种人格论哲学,最终否定了上帝的神性、耶稣的基督性,无意识地在中国教会里以“非上帝”即“否定上帝”的方式,呼应了同时代的非基督教运动。  相似文献   

13.
改变自我     
“又要将你们的心志改换一新。”(弗4:23) “山河好改,秉性难移”,这句俗语是在说人改变之难啊! 基督教是改变人的宗教,人在基督里是必需改变的。但,若不靠着基督,也确  相似文献   

14.
<正>"全能神"(又名东方闪电、实际神、七灵派、女基督等)是黑龙江省阿城市人赵维山于20世纪世纪90年代初创立的一个邪教组织。赵本是一个假冒基督教旗号的邪教组织"呼喊派"的成员,并很快凭借其能言善辩的特长而成为其中的小头目。为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他于1993年潜逃河南,在当地呼喊派势力庇护下,纠集一班乌合之众成立了所谓"真神教会",即后来的"全能神"邪教之雏形。1995年1 1月《关于查禁取缔"呼喊派"等邪教组织的情况及工作意见》以来,"呼喊派"以及从中衍生出的主神教、常受教、中华大陆执事站、被立王等几个邪教组织纷纷遭到较为彻底的取缔打  相似文献   

15.
从“呼喊派”蜕变而成的“全能神”,是当前大肆冒用基督教的名义、以“类基督教”面目出现的极端邪教组织。本文结合当前“呼喊派”、“全能神”活动及其防范处置,对这二大“类基督教”的组织、教义、变异、危害等进行全面辨析,明确提出必须政治、宗教与社会三大稳定一体推进,加强防范“类基督教”邪教蜕变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6.
《天风》1995,(11):6-7
“办好教会”是1992年召开的中国基督教第五届全国代表会议的主题。它像一股强劲的东风吹遍祖国大江南北的基督教会,江西省基督教于1992年6月份换届产生的新班子,紧紧围绕“办好教会”这一时代主题,开拓进取。  相似文献   

17.
现代:上帝怎么了?──“基督教与西方文学”之四刘光耀西方现代文学也许应是从尼采那篇有名的寓言开始的:一个疯子大白天打着灯笼叫道:“我要找上帝”!“上帝已经死了”。上帝是被杀死的。杀死上帝的就是“我们”自己,是将上帝奉为唯一至上神的基督教、基督徒!基督...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目的是探讨孟高维诺东来的原因。蒙古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对宗教有浓厚兴趣,采取“兼容并蓄,广事利用”的政策,在经济上宽厚,在政治上则严峻。在佛、道、伊斯兰与也里可温中,独崇佛教,但也明确指出“基督教是最真最好的宗教”,佛教尚寂,道教崇玄,基督教传播基督福音,深入现实生活各个领域,奉公守法,这是孟高维诺之所以能顺利东来并在中国扎下根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2007年3月15日至1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新加坡三一神学院亚洲基督教研究中心以及美国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三方共同主办的“中国基督宗教研究进展资源”国际学术研讨  相似文献   

20.
初熟的果子     
丁燕 《天风》2006,(6):36-37
“但基督已经从死里复活,成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林前15:20)。经文:林前15:20-23;雅1:18 复活节将到,我们高兴欢喜庆祝救主的复活。基督教有别于其他宗教最根本之处在于复活这个信息,复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也是神救赎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