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佛教新闻     
《法音》1999,(9)
中国佛教协会弘法团访问澳大利亚本刊讯7月对日至8月5日,以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仁德法师为团长的中国佛教协会弘法团一行7人,应邀参加了澳大利亚悉尼观音阁的开光大典,并对澳大利亚进行了为期15天的友好访问。7月22日,代表团到达悉尼,受到中国驻悉尼总领事吴克明、中国民航驻澳洲办事处总经理黄付明、澳洲潮州会馆主席周光明和澳洲华人电台董事局主席陈锦忠等华人代表的热烈欢迎。在接受澳洲多家报纸和电视台的采访之后,代表团成员不顾长途旅行的劳累,随即投入到观音阁开光典礼的准备工作中。7月25日上午10时,开光典礼正式…  相似文献   

2.
世界宗教文化形态在建筑造型艺术、宗教礼仪等各方面都各有特点,而基督教因以“颂赞"为祭,以歌唱来抒发宗教感情,表达宗教信念,从而使它的文化形态独具一种审美的魅力。  每当教堂的礼拜开始,钢琴、管风琴奏起,唱诗班唱起了赞美神的诗歌,众信徒也同声歌唱,那虔诚、庄严、优美的歌声响彻教堂的拱宇,回响萦绕在人们的耳际,飘向茫茫云天。人们走过教堂,往往被这歌声吸引,每每驻足侧耳倾听这不同凡响、仿佛来自天上的“福音”;或引颈翘首眺望,试图透过教堂那显得有些神秘的高墙尖顶和色彩斑斓的玻璃窗,穿过一重重拱型的门廊去…  相似文献   

3.
澳大利亚 ,简称澳洲 ,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洲的国家 ,面积为 768万平方公里 ,居世界第六位 ,总人口为一千多万。澳洲是一个以移民为主的国家 ,多元化发展为其特点。首都悉尼亦音译雪梨 ,是澳洲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城市。位于澳洲的东南沿海 ,面积一千七百多平方公里 ,人口 370多万 ,其中仅华人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左右。道教在澳洲传播 ,约在一个半世纪以前由旅居华人带入。关帝庙即早期华人在澳建立的最有代表性的庙宇。近年来香港侯宝垣道长于澳洲开辟两座道教青松观。今天在澳的华人 ,既有信基督教的 ,也有信佛教、伊斯兰教的 ,但…  相似文献   

4.
姚丽娜 《天风》2002,(5):33-33
我不清楚“三自”是怎么一回事。1990年6月,我离开祖国去了澳大利亚。在澳洲,五花八门的所谓基督教多极了,我哪个会都参加,因为我聚会的目的是敬拜神,不是参加人的组织或教派,哪里有圣灵的工作,哪里就能留住我,人是留不住我的,感谢赞美主!让我经历了宗教教派,澳洲不但有长老会、圣公会、耶和华见证会、第七日教会(THE SEVENTH DAY CHURCH),上帝会、复兴会、浸礼会、基督徒聚会所、耶稣会……还有救世军。  相似文献   

5.
布鲁日(Bruges),弗拉芒语的意思为“桥”,有桥就一定有水。我曾经在布鲁日仔细体味它的四个季节,不一样的风物都曾让我迷醉。以水为轴心,小城的潜力忽闪在小巷的窗台下,近郊的庭院里。它并不年轻,但亮丽依然,它精致散漫,如同那些分布城区的雕塑,默默疏通着城市文明的脉络。多少形容词或排比句,其实都无法涵盖桥城的魅力。圣血朝拜 几乎所有的欧洲城市的主题都离不开宗教。厚重的宗教氛围为布鲁日平添了一份神秘。一座座修院、教堂及纷呈的宗教团体,使她成为欧洲著名的圣血朝拜中心。一个个以宗教为主线的传说书写着小城丰厚…  相似文献   

6.
哥特式教堂诞生于中世纪,它糅合了中世纪的政治、宗教、哲学和文化,是中世纪最重要的历史见证者。高耸、尖直、繁复、梦幻般的色彩是哥特式教堂的标志性特征。其以理性的结构搭配浪漫的装饰,谱出了独属于中世纪浪漫的交响曲,回荡在世人的耳畔。文章主要从哥特式教堂的拱顶结构、彩绘玻璃窗和雕刻三个方面对哥特式教堂的建筑和装饰艺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应澳大利亚悉尼黄大仙祠理事长陈锦忠的邀请 ,以闵智亭会长为团长的中国道教代表团一行七人于 1999年 7月 2 1日至 31日前往澳洲黄大仙祠参加该祠的开光典礼活动。代表团一行于 2 2日上午抵达澳洲悉尼国际机场。澳洲黄大仙祠理事长陈锦忠先生、澳洲同乡会会长周光明先生及中国驻悉尼总领事馆卢海田副总领事等前往机场迎接 ,并举行招待会。招待会上闵智亭会长作了短暂发言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澳洲各大华人新闻媒体就我团抵澳的消息作了详细的报道。2 5日上午 8时许 ,黄大仙祠内彩旗飘扬 ,“弘扬道教”、“福国佑民”等标语于祠四周高悬 ,充…  相似文献   

8.
考文垂(Coventry)在新英汉词典中的解释是:“考文垂,英国城市,1940年11月曾遭法西斯空袭,全城几乎被毁灭。”不屈的考文垂人民战后从废墟站立起来,使它逐渐发展成了一个有崭新色彩和文化气氛的国际都市。考文垂又是莎士比亚的故乡地,今天已成为一个具有古老心脏和现代面孔的繁华城市。它高楼林立,交通便利,再加上时髦的商店、广大的园林、以及中世纪风格的住宅和古老教堂的遗迹,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游客。 离考文垂很远,就可看到高耸云天的教堂塔尖。然而,当我走近教堂时,却被震惊了。美丽的想象化为残酷…  相似文献   

9.
东正教作为基督教的三大教会之一,在东欧等国家地区占有非常重要的宗教地位。在俄罗斯,几乎有三分之二的人都是虔诚的东正教信徒,东正教在俄罗斯的社会文化发展中起到了直接的影响作用。而教堂作为宗教的活动中心,是聚集教会发展和社会历史的关键性事物。本文主要针对俄罗斯东正教的教堂进行研究,探析其所隐藏的文化意义,解析东正教教堂在俄罗斯历史发展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这座教堂恢弘大气而不失精致典雅,经典传统也不乏现代灵动,是苏州古城东部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美丽的苏州,一个开放的城市,在苏州工业园区,常住的外籍人士就有7000多人,其中3400多人信仰基督教,分别来自英国、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为了满足中外基督教信徒过宗教生活的需要,2007年,苏州市宗教工作部门向江苏省宗教局上报了在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边建造教堂的请示,省宗教局随即批复同意。  相似文献   

11.
教堂是信徒聚集敬拜上帝的地方,作为一个有形的建筑物,它也向社会展示着一种形象,因此,在满足实用需要的同时,也应考虑到它的造型设计。我有机会看到各地近年来建成的教堂,发现不少教堂  相似文献   

12.
中世纪哥特式风格建筑在艺术史中占据着极其关键的位置,尤其是哥特式教堂,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时代价值,彩色玻璃窗是哥特式教堂的重要组成元素,牵引着光照艺术与宗教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章力图通过对中世纪哥特式教堂建筑彩色玻璃窗的研究,探析光照艺术在宗教背景下的特色与价值。  相似文献   

13.
吴志福 《天风》2018,(5):16-17
中式风格教堂建筑正是基督教中国化的外在表达,能够消除外界对基督教是"西方宗教"的印象,更好地促进中国教会的发展。几年前,曲阜教堂事件引发了各方关注。我所在的一个文化群里,也在热烈讨论这件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天主教堂建筑风格焦艳美在欧洲,中世纪文化的特征是宗教。教堂是宗教活动的场所。历史上各种教堂的建筑布局最初是罗马式的长方正会堂,而后变为哥特式大教堂。罗马式建筑是10-20世纪教会流行的建筑风格,有的译为罗曼建筑。这种建筑的平面设计以巴席利加式为原则,...  相似文献   

15.
略谈宗教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摆在我面前的,是带有几分泥土气息的《贵州宗教文化研究丛书》的梗概。细品书名,有三个问题需要回答:为什么要研究“宗教”?为什么要研究“宗教文化”?为什么要研究“贵州宗教文化”?一、为什么要研究“宗教”?马克思说,“宗教只是虚幻的太阳,当人没有围绕自身转动的时候,它总是围绕着人转动。”也就是说,人在实现彻底解放自己,使自己成为真正自由的人、全面发展的人——达到“围绕着人自身转动”的漫长的过程中,总有“围绕着人转动”的宗教会与之相生相伴,如影随形,挥之不去。于是,观察、研究宗教,就是以改造世界、发展自己为己任的人类,不…  相似文献   

16.
大师与小国     
当我越过一条白线,从罗马将双脚跨入这个 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时,圣彼得大教堂的巨型穹顶及前面的大广场,让我一下子置身在一种庄严神圣的氛围中。仅有0.44平方公里的梵蒂冈,教堂就占了将近三分之二的面积,这种恢弘的气势让我体验了宗教在西方的意义。 这座凝聚着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和贝尔尼尼等智慧和心血的宗教建筑物,以充分展现文艺复兴精髓之魅力,成为世界各地蜂拥而来的朝圣者和旅游者的观光目标。精美壮观的372根贝尔尼尼柱廊,敞开双臂环抱着圣彼得大广场,并为教堂围起了一个得体的庭院。矗立在广场中央…  相似文献   

17.
张樊 《中国宗教》2023,(6):48-49
<正>宗教建筑遗产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传承着丰富的宗教历史文化信息。保护好宗教建筑遗产,有助于宗教建筑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据统计,在国务院已公布的八批505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宗教名胜古迹就有近千处,如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湖北武当山金殿、广州怀圣寺光塔、上海徐家汇天主堂、北京基督教中华圣公会教堂、  相似文献   

18.
古运河畔,三里桥堍,座落着历经数十年的无锡天主教若瑟大堂。我是个曾有幸被边防部队邀去协助戏剧创作的青年作者。1981年8月中旬,我刚从昆明军区完成任务后回到家乡,一天途经北大街三里桥,恰逢圣母升天瞻礼,天主教若瑟大堂内外,一片欢腾景象。我惊异地站住了。说实话,自小至大,我几乎还从没见到过天主教信徒们的活动呢;十年动乱前,我还年少,后来,宗教活动被“四人帮”禁绝了。如今天主教恢复活动,我不由新奇地走进天主教若瑟大堂。教堂是新近修复的。置身在教堂的墙沿边,我的心情很不平静。我不适应教堂里的光线;它只从天窗采光,比较暗,以至  相似文献   

19.
英国这个欧洲西部的岛国,气候宜人,绿色如画,建筑古朴凝重,人民彬彬有礼。我来到这里感受颇多,但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其丰富的宗教文化。我利用星期天及假期,先后走访伦敦、伯明翰、牛津、剑桥、利物浦、爱丁堡、格拉斯哥、考文垂和约克等大中城市以及英格兰西部乡村。每到一处,必访当地的教堂,去过的20几处大小教堂,大部分直接经历其举行的宗教活动至少一次(包括坎特伯雷大教堂),小部分只作为名胜参访(如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利物浦大教堂)。虽参访时间有限,但毕竟近距离亲身体验观察,这里只就我考察所得大致印象以“多、…  相似文献   

20.
中世纪的艺术表现在建筑方面是各种形式的大教堂。其中,以中世纪艺术高峰与末期盛行的哥特式建筑为典型之一,它由罗曼式建筑发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在哥特式建筑中,彩色的玻璃花窗成为一道独特风景,哥特式教堂台廊、楼廊的取消与侧廊窗面积的增加,使教堂大面积采用排窗,而彩色的玻璃花窗赋予了教堂光线与色彩,使教堂内部充满了神圣和光幻。智慧的工匠以彩色玻璃镶嵌出一幅幅画作,新的艺术形式绽放在哥特式教堂中,为教堂的内部空间营造了浓重宗教氛围和艺术气息,也为中世纪宗教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