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近年来,学术界常用"复兴"来表述民国佛教和当代中国佛教。但是,何为复兴?现当代中国佛教在哪些方面或领域呈现出复兴趋势?学者们不但没有达成共识,甚至出现相反的看法。本文以维慈《中国佛教的复兴》一书及其他学者相关研究为背景,分析现当代中国佛教,探讨佛教复兴的现象与本质,揭示当代中国佛教发展的机遇和危机。  相似文献   

2.
王雷泉 《法音》2013,(1):18-24
一、佛教复兴中的围墙困境当前中国大陆佛教,正处在蓄势待发的复兴临界点。蓄势待发,指中国社会最近三十多年的急剧变革和日益融入世界文明体系,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变迁过程中,民众对佛教产生爆发性的宗教需求。尚处于复兴临界点,指社会对佛教的需求,与现存的体制性障碍形成巨大张力。这一围墙困境,导致  相似文献   

3.
陈星桥 《法音》2009,(12):6-7
近代以来,中国佛教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的百余年.受西学东渐和庙产兴学的刺激.中国佛教由极端的衰弱萌生了复兴的势头。不仅教内高僧大德辈出,而且许多社会精英纷纷从中国化了的佛教中寻找思想武器来抵御西学东渐带来的冲击.从而促成了佛教在变革中复兴.如佛教团体的纷纷建立、各类佛学院的创办、近百种佛教报刊的发行,各种佛教学术、文化研究热的出现等等,  相似文献   

4.
近代佛教复兴运动中,太虚法师有过一段鲜为人知的复兴弥勒净土信仰而构建佛教新宗派——慈宗的历史,尽管昙花一现,却对揭示太虚的佛教思想变化有特别价值。太虚慈宗构建活动主要有两次:一是1922年创办武昌佛学院时期,着意创设一个综合唯识宗和弥勒信仰的佛教新宗派,试图以宗派的形式复兴弥勒净土信仰。二是从1932年住持雪窦寺时期,把慈宗阐释为一个融贯全部佛法、以总持义面目出现的佛教发展新方向,并发展出建设人间净土的新弥勒信仰思想,超越了以往只注重往生的净土思想,是对第一次构建活动的转向和超越,消解和升华了此前的宗派意识。此后,太虚的弥勒信仰思想逐步与人生佛教思想合流,基于弥勒信仰而建设人间净土成为太虚人生佛教思想中融会人间性与超越性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5.
汉传佛教的变革与发展遵循着自己特有的规律。现代性或者现代化的思想对其变革起到了催化或者唤醒某些成分的作用。这是因为,佛教与西方科学和理性之间毕竟在理论志趣、认识方法、实现路径不同。近现代中国佛学的变革是在现代性的活动范围和历史变迁的背景下展开的,因此,现代性不是作为一些抽象原则而被先验地强加到中国佛学的变革之上,而是作为一种实存中的本质而必然出现在中国佛学展开过程之中。在此意义上,研究近现代100多年来中国汉传佛教变革中的现代性因素,有助于全面了解佛教史、批判继承佛教文化,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代与佛教有关的国际、国内问题,有助于反思现代性面临的困境和当代佛教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近代以来,中国宗教尤其是佛教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迁,随着科学技术和西方文化的传入,随之而来的是科学观念与宗教观的碰撞。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碰撞的思潮中,中国佛教走向了复兴。之所以能够复兴,这其中既有社会根源、内在思想根源也有时代契机的作用。近代中国佛教的复兴是在"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背景下发生的,佛学研究热潮的带动、庙产兴学背景下的僧教育改革以及传统丛林佛教向人间佛教的转型等因素共同促成了近代中国佛教的复兴。  相似文献   

7.
李海峰 《法音》2009,(3):44-47
传统的佛教以丛林清修为特色,而现代的佛教要适应当今工商业为主的社会形态。学者研究认为都市佛教的现代性包括以下诸要点:理性化、知识化、人文化[1]。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着大转型,传统的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结构逐渐被打破,城市化的进程加速,越来越多的人口移民城市,传统农业为主的社会正在逐渐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中国佛教的变迁历程、多彩多姿,在其现代性问题层面上,遂与革命话语关联密切,并分别以“应用佛学”、“革命佛学”、“人间佛教”、“单位佛教”等历史形态,呈现出复杂的“革命走向”,衍生出相当丰富的现代性问题,影响迄今,深刻难解。因此,着眼于当代中国的社会变化建设,试图对此类问题略加梳理。  相似文献   

9.
赵朴初一生致力于佛教建设,在他看来,人间佛教是佛教中本有的思想,并在中国得以体现和发展。结合当代社会,赵朴初提出适应社会主义制度与契入社会主义文明来建设人间佛教的思想。他关于建设人间佛教的思想,无疑会促使人们思考:在社会主义语境下建设人间佛教如何可能?即在社会主义文化结构中,如何于社会主义核心政治理念与佛教思想之间找到契入点以建设人间佛教,并消除现代性对人性的桎梏,健全人格、和谐社会,从而丰富社会主义文化新内涵,复兴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这是当代人间佛教建设从"可能性"转向"现实性"的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
论佛教的慈悲观及其对生态环境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佛教的慈悲观及其对生态环境的现实意义肖雨慈悲是佛教的根本思想,也是它济世救人利物的一种奉献精神,还是关于生态环境的一种伦理道德。当前,它对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和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都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所以,特加论之,且请方家指...  相似文献   

11.
法师在现代中国的历史条件下艰苦卓绝地从事佛教的事业,不但为佛教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如同历史上的所有高僧一样,法师不仅是法门龙象,而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英雄。他的讲经说法,他的慈善救济,他的修行实践,既是个体生命的自由的确证,更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生命的确证。在中国佛教的高僧序列中,真禅法师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位。他所生活的时代和他所为之奋斗的佛教事业,也是我们在座各位生命经验的一部分,因而我们对他的理解也许会更为真切。通过他而思考我们时代的佛教,进而发展我们时代的佛教,就是对法师最好的纪念。作者提出我们从真禅法师可以联想到这样一些基本的思考。佛教对当代中国社会的真正价值,常常或者被人们所忽略,或者被人为地加以扭曲,佛教有时被看成只是一种有借鉴或利用价值的“文化遗产”或“文化资源”,而作为遗产或资源的最大价值也只是创造经济效益。在“引导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过程中,应该摆正佛教与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关系。在当代中国的社会条件下,必须解决如下的观念问题:第一,必须正确理解宗教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第二,必须正确理解宗教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作者为现实中的佛教,提出一种称作“宗教社会主义”思想和实践设想。作者认为当代中国佛教,在现代性的刺激下,开始获得现代性的形式。“人间佛教”便是现代中国佛教最为积极、最具有现代性的成果之一。为了促进中国社会和中国佛教的和谐发展,作者提出几点看法:首先,要加强佛教的理论建设。不仅要对佛教教理的哲学阐释或新的佛学理论体系的建构,而应该在更为广阔的尺度上提出佛教对现代生活各个方面的系统的思想观点。其次,要加强佛教的制度建设——不仅是僧伽制度,还包括与佛教有关的社会团体制度的建设,以及佛教与社会关系的合理的制度设计。第三,要加强佛教教育。佛学院应不仅限于招收入僧人,也应对居士开放。第四,要加强佛教界与世俗社会的沟通,增进相互了解。佛教界不仅应与佛教学术界的加强交流,佛教更应积极地走入社会,化导众生。佛教对社会问题发表观点并不违背政教分离的精神,而是突出佛教的现代性,增进广大佛教信众的现代公民意识和创造历史的热情。  相似文献   

12.
肖永明 《法音》2008,(9):25-29
时至近现代.以杨仁山居士创办金陵刻经处印经、讲学、弘法为机枢,中国佛教一改明清以来衰敝不振的状况,全面复兴。其波推浪涌、波澜壮阔之势,运承隋唐中国佛教之盛.而有别于隋唐佛教的则是.近现代中国佛教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深度.在近现代中国思想、文化领域乃至社会政治领域中.大放异彩.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英伦归来话佛教———净因、圆慈法师访谈录净因、圆慈、广兴三位法师是赵朴初会长和中国佛协派往斯里兰卡留学五比丘中的三位,如今他们正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三位法师十余年来一直在国内外接受各类佛教教育,佛学素养深厚,视野开阔,思想敏锐,长期以...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近代两次庙产兴学风潮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被誉为中国近代佛教“复兴之父”的杨文会居士,于1911年10月8日与世长辞。他的逝世,几乎成为满清覆灭和民国肇兴两个时代的分界。但旧的拖住新的,民国诞生并不意味着民族危机和社会矛盾得到解决。相反,由于权力真空的出现和价值世界的失范,对佛教带来前所未有的危机。正是由于这种危机的出现,迫使佛教界奋起,在民族、社会和宗教等各种矛盾的夹缝中,争取自己生存的权利,寻求自己发展的契机。杨文会复兴佛教的事业,主要在信仰和文化两个层圈中进行。在信仰层圈,他赋予佛教以理性的色彩,并以毁家护教的大悲愿行,树立了近代菩萨…  相似文献   

15.
晚清之际的中国社会与中国佛教,都处于内忧外患的历史阴影之中,救亡图存成为许多爱国爱教人士的重大使命。在此背景下,杨仁山居士于1866年创办了金陵刻经处,刻经弘法、办学育人、振兴义学,成为近现代中国佛教复兴的重要奠基人。本文详细回顾了金陵刻经处创办150年以来的曲折历程与卓异成果,展现了杨仁山居士、太虚大师、欧阳竟无、赵朴初居士等著名佛教人士为全面复兴中国佛教而做出的不懈努力。同时,清晰梳理了自东汉佛教传入中国以来经典翻译及义学研究的嬗变脉络,尤为翔实地阐述了金陵刻经处对近现代佛教义学的巨大贡献和深远影响。文中引用大量文献资料,真实再现了金陵刻经处从出版、教育、研究到统一佛教组织、创办佛教刊物,从博搜广弘大乘经典、重兴义学研究热潮到启迪社会革新思想,从民族文化的传承坚守到世界弘法的国际视野等多方面历史贡献,为当代中国佛教的思想文化建设、人才培养、世界传播提供了丰富的启迪。  相似文献   

16.
生活禅浅识     
生活禅浅识陈兵近几十年来,面对种种挑战和社会人心的种种问题,不少大德在探索应机弘法的路途中,共同认识到浓缩了印度佛学精髓、最具中华文化风格的祖师禅,是最当现代人机宜的法门,佛教振兴之机,端在禅宗。太虚大师曾说过:“中国佛教之如能复兴也,必不在于真言密...  相似文献   

17.
近代佛教复兴运动中,从入世担当角度重视理性研究,与佛教内外学者对佛法、佛学与哲学关系的看待有关。文章通过比较章太炎、太虚、欧阳竞无三位著名学者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指出,代表世俗理性的哲学,与佛教的理性,对自然宇宙、社会人生,虽都采取说理的方式,但仍有不同。更重要的是,佛教理性与改变人生、改变社会的实践、体验必然相关。欧阳竞无警示,佛教理性使学佛之人学会自觉批评自身狭隘的执著,哲学理性则有可能致哲学家太过自信,而放弃对自己局限性的自觉批判,拒绝对他人的理解。何为有担当意义的真理?这个问题至今仍没有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18.
中国佛教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以及民族心理、民族精神的铸就,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这一切都与居士佛教的重要贡献密不可分。从佛教初传居士对佛教在中土的传播、推动佛教的中国化、促其融入中华文化,以及明清以来中国佛教趋于衰落之后居士对佛教文化的复兴所起的作用这几个片段,论述了居士佛教对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贡献,以期对当前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历史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佛教教育问题百年来一直受到教界、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的持续关注。今天,这一问题在新的历史境遇下愈发重要。因为营造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离不开佛教文明的要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佛教文明的力量;而化解当代世界人类面临的各种危机更离不开佛教的智慧。一、当代中国佛教教育问题产生的根源初窥一是清末以来佛教界人才匮乏稀缺的状况愈发严重。传统的僧教育中宗门(禅)教育如龚自珍所言的"禅门愈降愈滥,愈诞愈  相似文献   

20.
"空有之争"作为佛教哲学的基本问题,主要是为了呈现佛教缘起论的根本义,也是为了揭示佛教哲学的终极关怀,或世界的终极意义与本质,从而为佛教的解脱信仰提供理论基础。空有之争在近现代佛学研究中备受关注,成为佛学研究的主题之一。空有之争有其历史渊源,在印度佛教时期,它主要作为对佛教根本义的彰显与深化,具有强烈的宗教和宗派意义。佛教传入中国后,受中国传统文化圆融思维的影响,通过调和空有之争,既拓展了传统佛教的缘起论,也在中国文化中挺立了佛教自身的特质,开出了与儒、道并列的哲学新路向,使空有之争具有了新的文化意义。到近现代,在西学东渐、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化的背景下,对佛教空有之争研究的三种思路以及由此产生的学术论争,都具有通过探究佛教根本义以凸显佛教特有价值以参与社会文化转型的意义,并为近现代佛教文化的复兴提供了哲学理论、学术基础和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