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汉语成语中,“非A非B”式的成语为数不少。例如:“不上不下”、“无往不胜”、“不破不立”、“非亲非故”“无踪无影”等等。这种成语,虽然语言形式相同,但由于“非A”与“非B”联系的方式各异,却表现出不同的逻辑特征。归纳起来,“非A”与“非B”的联系大体有三种类型:联合型、双重否定型、条件型。一、联合型“非A非B”的联合型指的是“非A”与“非B”之间具有并列关系,二者同时存在,柏当于联言命题,可用“「A(?)」B”表示。例如:“不上不下”——“不上且不下”,“非亲非故”——“非亲并且非故”,“无声无息”——“无声并且  相似文献   

2.
要准确地判定组成复句的分句,首先应了解组成复句的分句究竟有哪些类型;其次,还应注意不要把不能充当分句的误认为是复句的分句。否则,层次就会增多;第三,该划作分句的,也不要不划,不然,层次就会减少,分析也就  相似文献   

3.
1.思维形式的结构(思维的逻辑形式)是指思维内容各部分之间联系的一种方式。具体地说就是从思维内容各不相同的各类判断和推理中抽象出来,并为它们各自共同具有的一般形式结构。它包含有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2.辑逻常项是指在一个思维形式的结构中保持不变并决定这种结构的逻辑特性的部分。例如,在“如果P则q”中,“如果……则……”就是逻辑常项。逻辑变项是指在一个思维形式结构中可以用不同的具体概念或判断来代换的部分。例如,在“如果P贝q”中“P”,“q”就是逻辑变项。3.以A、B代表两个概念,以a、b分别代表两个外延,真包含于关系是,所有的b是a,并且有a不是b,那么,B与A就真包含于关系,或者说,B真包含于A。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中有一些复句,如递进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等,分句之间具有一种牵制性,说了一个(或一些)分句,一定要说出另一个(或一些)分句,否则就是说半截子话,给人一种话未说完,甚至莫名其妙的感觉.比如,如果谁说了这么一句“曲波不仅是作家”,那么听的人一定还等着下句.因为这句表明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在后面呢。语法上要求这类递进复句说出“不仅……”部分,还要说出“而且……”部分,也就是说出了  相似文献   

5.
分句,是现代汉语语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只要讲到复句,就离不开分句。然而,到底什么是分句?迄今语法界对于分句的概念还是不明确的。这样,在复句分析中,就往往自相矛盾,而难以自圆其说。所谓“名不正,言不顺。” 我们先来看几部有代表性的现代汉语著作关于分句的表述是怎样的。黄伯荣、廖序东两位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指出;“组成复句的单句形式,叫做分句。”该书举的例子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和“它们滑下溪水,转入大河,挤上火车,走上迢迢的征途。”认为前者有两个分句,后者有四个分句。张静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意见与上述基本相同:“每个单句形式只是整个句子的一个半独立的分句。”该书的例子是:“我们有五百多斤茧子呢,你  相似文献   

6.
五十年代,美国学者M·Friedman 与R·H·Rosenman 首先把急躁、做事快、争强好胜的行为类型命名为“A 型行为类型”(Type A Behavior Pat-tern)或“A 型性格”;与之相对的B 型行为类型的特点是悠闲自得、不爱紧张、不喜欢争强好胜,有耐心等。由于A 型行为类型者与B 型行为类型者对时间表现出明显的行为上的差异,因而,人们很容易想到A 型者与B 型者在时间认知上可能有所不同。从国内外有关研究中发现,关于A 型与B 型者的时间认知问题仍是有争议的,所得到的结果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有的解释也难以服人。为此,我们试图对A 型与B 型行为类型大学生的时间认知问题作系列研究,以便进一步探索时间认知中的人格特征问题。  相似文献   

7.
汉语无关联词因果复句的命题表征项目互换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句子—图画验证任务探讨了汉语无关联词因果复句的命题表征项目互换效应。结果表明 ,汉语无关联词因果复句的项目表达顺序为“结果→原因”时 ,所形成的命题表征中项目发生互换 ,其结果为“原因→结果”。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 ,在没有关联词的语法提示条件下 ,读者在理解汉语无关联词的因果复句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其语义内容按照“原因→结果”固定方向进行系列的认知加工  相似文献   

8.
本文说的“不A不B”四字格的两个否定词“不”只各自否定后面与之搭配的A或B,而不是互相否定,表达肯定意思的双重否定四字格,如“不是不去”之类,不在本文讨论之列。“不A不B”四字格的逻辑涵义内容丰富,或表达概念,或表达判断,或隐含着逻辑推理,下面略加分析。 1.不A不B=半A半B=半AB这类“不A不B”可当作正概念看。如: 不新不旧=半新半旧=半新旧不中不西=半中半西=半中西不死不活=半死半活=半死活  相似文献   

9.
《逻辑与语言学习》“问题求解”栏登有《伽里略的反驳成立吗?》一文。内容是说:伽在反驳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越重下落速度越快”(P)时,采用了归谬法从被反驳论题引出两个具有矛盾关系的判断(Q与(?)),即A为轻石,B为重石,A+B为捆合石,因捆合石重于B石,则先于B石落地(Q);而同时又由于捆合  相似文献   

10.
A+是+B 这是逻辑中表示性质命题的典型表达式。从语法结构来分析,“A”是主语,“是”是动词,“B”是宾语,这是个判断句。从语用结构来分析,“A”是话题(主题叙述的出发点),“是+B”是述题(对话题所作的说明)。如果作语义分析,“A+是+B”可以用来表示等同或归类关系,除此之外,还可以表示特征(这小孩是黄头发)、质料(那两套茶具是唐山瓷)、领有(这间教室是一个门)、比喻(人眼是秤)等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普通逻辑中,正确地把握联结项的逻辑性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里所谓的联结项,是专指复合判断中联结肢判断的逻辑常项,诸如“并”、“或”、“如果,则”、“只有,才”、“当且仅当”、“并非”等。这些联结项在普通逻辑中的性质和作用,可以从下述三方面加以理解: 一、联结项都具有确定的逻辑涵义,它们的不同涵义规定了复合判断的不同类型及其逻辑特征。假定有两个简单判断,当我们用“并”作联结项去构成复合判断时,它的逻辑涵义便是只有两者都真时它才真;当我们用“或”作联结项去构成复合判断时,  相似文献   

12.
你是哪种情绪类型?知道了自己是哪种情绪类型、最具有挑战的情绪是什么,才好“对症下药”。1.对你来说最具挑战性的情绪是: A)愤怒B)恐惧C)罪恶感2.你对于改变的态度是: A)必要的B)乐观的C)耗费精力的3.你喜欢:  相似文献   

13.
这篇文章尝试辩解布尔(亚里士多德式)逻辑中关于实质蕴涵的反直观定义。主要问题是:自然语言和逻辑定义的“蕴涵”的隐喻之间的联系是什么?为了更好地理解该定义和避免一些潜在的困惑,本文呈现出不同论点,并论述了“A→B”的经典定义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从哲学史和逻辑史上来看,矛盾就是矛盾,本来无所谓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的区分。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矛盾律在传统逻辑里公式化的表述之一是“A不是非A”。黑格尔把他的辩证哲学也起名逻辑,他认为传统逻辑中的同一律“A是A”是形而上学原则。他主张同一律及其否定的合取“A是A又是非A”(“A是A又是非A”与“A是A又不是A”在某些欧洲  相似文献   

15.
“不A不B”四字格因语境不同而存在着多种逻辑关系,它或用来表达概念,或用来表达判断,有较强的表现力。下面分别说明。一、“不A不B”可用来表达正概念用公式表示:不A不B=半A半B。例如: 不新不旧=半新半旧不中不西=半中半西不死不活=半死半活这类四字格中“不”的否定意义显然被弱  相似文献   

16.
人们经常使用的“党员干部”和“党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应注意加以区分,不能随意混同使用。否则,就会犯逻辑错误。在一篇题为《腐败现象溯源》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有一部分党员干部严重腐败,一九八二年至一九八七年处分党员七十九万多人,平均每年10万人,占当年党员总数的3%”。在这一段文字中有以下逻辑错误: 一、文不对题,违反了同一律。这段文字的基本论点(亦即论题)是:  相似文献   

17.
读了马宁同志《“没有六十”和“没有六十了”》一文(载《逻辑与语言学习》1984年第3期25页),觉得该文夸大了“了”在区分“没有”一词词性时作用。“没有”一词确有动词、副词两个词性。语法上管它叫兼类词。但靠“了”这个虚词,是不能分开特定语言环境下“没有”的词性的。再说例中“A:有六十了吧?B:没有六十了,我都六十四了。”其中的“没有六十了”本来是是句不通顺、不规范的语句,怎能拿出作例证来区分“没有”的词性呢? 请看下面例句: A:今天下午植树,领导要求你班出六十个人。B:今天星期天,同志们都回家  相似文献   

18.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新课改的今天,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势在必行.我校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校课堂教学实际,开展了12321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到目前为止已初具成效.但随着课改的深入,12321的教学模式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就有必要进一步的推进甚至“蝶变”.于是“A+B”角色教学模式在我校就应运而生:小组学生被分为A1、A2、B1、B2四个等级,A1为优等生,B1为中上水平学生,A2为中等生,B2为差生,让A1学生与B1学生结成帮扶对子,A2学生与B2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即把关注的重点转到“B”角色上来,教学关注得最多的是中差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根据条件1,“代表中至少有一个人习惯举右手”,我们完全有把握从代表中找出一位习惯举右手的来,并令其为A。然后,再从其余的99人中随便找出一位令其为B。根据条件2,“任意两个代表中,总有一位习惯举左手”,A和B即是代表中的任意两位,他们中必有一个习惯举左手。已知A是习惯举右手的,那么,B必定习惯举左手。除A和B外,尚有98位代表。在这98位代表中,无论我们挑出哪一位。把他与A放在一起,都必然  相似文献   

20.
“悖论”(Paradox)一词是有岐义的。在关于演绎逻辑的讨论中,悖论是指一种特殊的逻辑矛盾,即:从命题A可推出非A.从非A又可推出A。但在关于归纳逻辑的讨论中,悖论不仅包括一切逻辑矛盾,而且包括那些与人们的直觉或常识相违的推论亦即怪论。这种广义的悖论在归纳逻辑中是为数不少的,其中最基本的并且至今悬而未决的悖论包括认证悖论和绿蓝悖论。下面我们分别介绍这两个归纳悖论。一、认证悖论认证悖论(the Paradoxes of Confirmation)是由著名逻辑学家和科学哲学家亨佩尔(CarlG.Hem. Pel)于1937年首先提出,以后他又在“认证逻辑研究”(即[1],此文最早发表于1945年)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