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殉马是我国古代葬俗之一,活马殉葬集中在周代,汉代也有殉马现象。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齐国故城内外,近年来多处发现殉马墓,而且数量多,规模大。一、1964年在齐国故城大城东北部,今河崖头村一带,发现一处国君与贵族墓地,有大、中型墓二十余座,其中五  相似文献   

2.
齐鲁两国实行不同的建国方针,齐国实行“因其俗,简其礼”即因袭沿用原土著东夷族的礼俗。而鲁国实行“变其俗,革其礼”即用周礼变革原土著东夷族的礼俗。两种迥然不同的建国方针,在葬俗中充分反映出来。主要表现在齐国沿袭原土著莒国等东夷国,大量使用以人殉葬的葬俗。而曲阜鲁故城内,129座两周墓葬中,仅有一座墓中殉葬一人,证明鲁国基本上废除了殉葬陋俗。  相似文献   

3.
齐国殉马探略——先秦齐及诸国殉马发现略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全国发现的自商代以来至战国前汉的车马和殉马分时代和地区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以齐国为例对出现殉马和车马厚葬的因由进行了全面探讨。  相似文献   

4.
临淄商王村墓葬中出土的玉器,可以根据其风格区分为两组。M1与M2所出玉器可能来源于楚地,并非齐国玉器,M4属于典型的战国晚期齐国贵族墓,墓葬中出土的玉器可能是齐国玉器。根据目前资料可以推测以水晶、玛瑙、滑石为代玉用品是齐国丧葬用玉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东周时期齐国殉人墓的陪葬墓被置于主墓之中,本文通过对东周时期齐国殉人陪葬墓所进行的比较分析,探讨了战国早、中、晚期齐殉人陪葬墓的嬗变历程。由战国早期到晚期,齐殉人陪葬墓不但平均殉人数量在减少,并且陪葬墓的平均面积,陪葬墓随葬品的质地和数量等皆明显下降,似都反映出殉人陪葬风气在齐国从战国早期至战国晚期逐渐衰落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印群 《管子学刊》2016,(3):115-118
古代的马具有重要的经济与军事价值,当时能够殉马者大多是一些身份较高的贵族。本文通过将山东临淄齐故城五号东周墓殉马坑与淄博淄河店二号战国墓殉马坑、河南新郑郑国祭祀遗址殉马坑以及长安张家坡西周墓地遗址殉马坑进行相互对比,来揭示临淄齐故城五号东周墓殉马坑之特点。  相似文献   

7.
在学术界畅行不衰的"二重证据法"是由王国维先生率先提出的。该"二重证据法"在古史研究领域迄今仍然颇具影响力。实际上"二重证据法"既包括狭义的历史学者用考古资料来补正历史文献,亦包括考古学者通过运用历史典籍来解读和印证考古发掘资料。例如:久负盛名的临淄齐国故城五号东周墓的殉马坑是经过科学考古发掘出的,年代是春秋晚期,关于该墓墓主的认定便是借助了传世历史文献。伴随着各学科的不断发展和相互渗透,以"二重证据法"为基础,出现了"多重证据法"。"多重证据法"就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多学科合成作战,联合攻关,形成多重证据,是在新时代对"二重证据法"的新发展。通过对临淄齐故城五号东周墓殉马坑中殉马数量的研究及骨骼等的鉴定,不仅能识别这些殉马的马龄并发现体质的变化,甚至能够揭示出其品种来源和饲养方式及养马业的发展规模等多方面的情况,而这就得通过兽医学、生物学乃至统计学等多学科的介入以获得多重证据、进行全方位的研究。运用由"二重证据法"发展而来的"多重证据法",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就能够深入地揭示东周时期的齐文化,对东周齐文化的深入探讨应该是由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内的多学科来共同进行的。  相似文献   

8.
1990年,在临淄齐陵镇后李家村西北淄河东岸发现了古代殉葬车马坑,引起了中外考古学界的广泛重视,据认为这是较东周殉马坑更重大的考古发现。车马坑位于该村西北一个隆起的高地上,西距淄河仅几十米,淄河从西南方向流来,至此折向北流。高地上的殉葬坑呈南北向,一字排列着十具车马,马皆侧卧,马首西向,其中辕马首青铜辔饰铜锈斑驳清晰可辨。据说墓葬在金兀术南侵时被彻底盗掘,墓主身份、年代已无从查考。这次发现的车马坑  相似文献   

9.
战国时期齐国大型墓葬中多皆设陪葬墓,与同时期其他列国殉人墓相比,具有数量多、随葬品丰富的特点,其中以陪葬墓中随葬石佩组饰尤具特色。石佩组饰可依其管珠石牌的组合方式分成A、B、C三型。A、B型不具地域色彩,女性专用;C型为齐国独有形式,男女不拘,兼可使用。A型石佩组饰的使用无身份等级限制,B、C型石佩组饰的使用具身份等级的约束与限制。齐国石佩组饰应源于西周用玉、佩玉习俗,逐渐发展成独具齐国特色的随葬品。  相似文献   

10.
试论齐国的墓葬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齐国的墓葬特色张明东近十几年来,随着齐文化研究的兴起,各地考古工作的展开,积累了大量的齐国墓葬资料。目前所见齐墓除少量西周墓外,以东周墓葬为多,改变了过去在东周几个大国中,齐国墓葬资料较少的状况,为齐国葬制的研究提供了依据。齐文化类型的墓葬出土地...  相似文献   

11.
东周齐国贵族埋葬制度研究靳桂云进入70年代以来,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深入开展,发现和发掘的齐国贵族大墓不断增多,这对我们研究齐国贵族的埋葬制度及认识东周齐国的社会和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根据考古发掘资料和文献记载对东周齐国贵族的埋葬制度特点及其...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齐国故城遗址相继发掘了齐景公的墓葬(五号东周墓)和大型殉马坑,这一具有重要考古价值的发现,又一次为研究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晏子春秋》提供了珍贵的地下资料。一九七二年临沂银雀山西汉墓出土了大批竹简,竹简中有许多《晏子》的残简,这一事实彻底推翻了《晏子春秋》是“伪书”的论断,成为确定《晏子春秋》成书年代的重  相似文献   

13.
临淄是周代齐国故都,两汉齐国王城,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址遍布境内。历史文化的丰厚堆积,使每一处古迹都熠熠生辉。临淄中国古车博物馆就是坐落在后李文化遗址之上,依托90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的后李春秋殉车马建起的,是目前中国唯一的以车马等陆上交通工具为内容...  相似文献   

14.
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名相,他辅佐齐桓公,以法治国,涵及治农、治政、治军、治贪、治商工等方面,使齐国由弱变强,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管仲的“以法治国”思想为现代的“依法治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晏婴是春秋的齐国的大夫,他思维敏捷,能言善辩,曾多次向齐国国君进谏,要求改良政治,他的劝谏,多为善讽,很少直说,所以被称为“滑稽”的开山鼻祖。有一次,齐景公的一匹马被马官杀掉了,景公大怒,操起戈就要承马官。这时,晏婴上前来对景公说:“你这样做,使他连自己的罪过都不明白就死了,我请求为你历数他的罪过。”景公说:“好吧.”于是圣晏举目戈走近马宫,对他说:“你为我的国君养马,却把马杀掉,此罪当死;你使我的国君因为马被杀而杀掉养马人,此罪又当死;你使我的国君因为马被杀而杀掉养马人的事,传遍四邻诸侯,此罪…  相似文献   

16.
《管子》的成书和编订,历代多有争论。20世纪70年代之后出土的简帛文献,许多与《管子》相关。马王堆帛书《春秋事语》与《管子·大匡》相关的两章,当是齐国太史记载的早期档案文献。根据上博简(五)《鲍叔牙与隰朋之谏》,可知齐国文献战国时已流传到楚国。齐国文献流传中只有少数在其他地域保存,齐国的原始文献则已遭到毁弃。银雀山汉简《王兵》证明《管子》资料的真实全面。《管子》最早成书应该是在管仲为相时期,齐国史官与管仲家的史官记录了管仲的政策和言论。之后,追随与信奉管仲学说的学者,将这些内容整理成书。《管子》保存了一部分齐国档案文献。  相似文献   

17.
齐国的用人政策与齐国的兴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齐国自弹丸小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和战国七雄之冠,而后又在短短的六十多年时间内迅速衰落灭亡。齐国的兴衰当然有诸多的原因,然而齐国用人政策是否得当则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本文欲从齐国的用人政策与齐国的兴盛、齐国的用人政策与齐国的衰亡及齐国的用人政策对后人的启示等三方面来探讨齐国的用人政策与齐国的兴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李玉洁 《管子学刊》2007,(3):26-29,41
本文主要对春秋齐国的继承制度进行研究,认为春秋齐国存在着国君宠爱夫人之子而立的现象。如齐釐公宠夫人之子小白,因其母有宠,即位为齐君。齐桓公有十多个儿子,但只有六个宠夫人(每人一子)的儿子有资格争立。因此齐桓公六个宠夫人的儿子,其中五个做了国君。相反,齐昭公之子舍,虽被立为太子,但因其母无宠,"国人莫畏",得不到齐国人的支持,即位之后被弑,而没有为君。本文探讨了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并论述了齐国的这种国君宠爱夫人之子而立的现象是一种任人唯亲的制度,是引起齐国内乱、霸业衰落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试析齐国经济思想发展的主要阶段性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析齐国经济思想发展的主要阶段性特点宣兆琦一从西周初期姜太公封齐,至春秋前中期桓管改革,可视作齐国经济思想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阶段。如同一个画家在绘制一幅图画前调定底色.一个音乐家在谱写一首歌曲前确立基调一样,齐国经济思想的基本特点就是在这一阶段形成的...  相似文献   

20.
环纽青铜敦     
环纽青铜敦吕玉珍环纽青铜敦,是从山东省淄博市磁村春秋晚期的墓葬中出土的这个墓地在临淄齐国故城以西约50公里的地方。这个敦出土在11号墓中,方唇,侈口束颈,有盖,通高14.4厘米,腹径32厘米、腹深9厘米。腹部微向外鼓,平底无足。腹部有两个对称的圆环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