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赞“小”     
“大”与“小”,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小”中孕育“大”,“大”中包含“小”,不因其“大”而流于空泛,不因其“小”而陷于琐碎。这本是最易理解、把握之常理,但环顾四周,许多人是长于宏观思维,概括总结提升拔高能力甚强,凡事均能大处着眼,喜欢谈大原则、大思路、大问题、大理论,气势宏伟,高屋建瓴。而对平凡小事、世俗小节这类等而下之的琐碎具体问题,则往往兴趣不大,或不屑一顾。忽视“小”,其弊端可谓多多。领导者只讲战略,忽略战术,以战略代替战术,把战略思想当成了操作的方法,今日一个“工程”,明日一个“蓝图”,长…  相似文献   

2.
我所在的单位也算是比较大的企业,这些年,看着一拨又一拨的高校毕业生走马灯似的来了又去了,长则数月,短则十几天。这是个职场激流潮涌的年代,他们或者承受不了这里的风大浪大而退避,或者寻求更广阔的用武之地而奔离。大多都已逐渐淡忘他们的样子,只记得他们稚嫩的睑上泛着的青涩迷茫。他们像海滩上的沙,  相似文献   

3.
凡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都该有德、讲德。然而,最为关键、格外紧要的是官德--做有德之官,讲做官之德。官德何以关键紧要且又格外:只因一个官字。官者,掌权率众之人也,哪怕芝麻大的官,也非一般老百姓。古来有训:“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吏不廉平,则治道衰”,而“大臣法,小臣廉……国之肥也”。今天说,就是宫之德直接关系着民气党风,国家的必衰,事业的成败,非同小可!  相似文献   

4.
“到”可以出现在两种句法格式中,一种是单独在句中作谓语,一种是用于连动式中。单独作谓语的“到”的语义沿着“到达空间”——“到达时间”——“到达结果/程度”的轨迹,一步步虚化。连动式中的‘‘到”则实现了由作谓语的实义动词像作补语的趋向动词演变的过程,虚化为结果补语。在虚化过程中,“到”的位置意义都发生了变化。本文通过对绛县方言中“到”出现的语境和意义进行分析,研究“到”的语法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相传古时广东山区有一种怪蛇,名叫比蛇,它喜欢与人比较长短,胜了则咬人,输了则自尽。聪明的人就用伞具往头顶上冲,比蛇比不过,只得死了。可怜的比蛇至死未必明白,它不该去“比”,  相似文献   

6.
说“雅”     
张峰 《思维与智慧》2014,(12):61-61
1 所谓雅士,不单是指吟风弄月、醉心琴棋书画的文雅之人,更是指那些心存大志、品性高洁,不肯向世俗屈服的狷介之士。2 “雅”首先是真。装腔作势、装模作样、装神弄鬼都是与雅背道而驰的。“雅”蕴含在血液中,生长在骨子里,流露在人的精气神中。  相似文献   

7.
“宗教市场论”是为宗教高速扩大势力支招的。它把神灵当作商品,把宗教组织和神职人员当作公司和商人。将信徒和俗众当作需求者.而社会和文化领域则是宗教市场或潜在市场。它发现的“信仰法则”是:一神教最具竞争力。多神教软弱无能;“张力”和“排他性”是宗教得以强大的内驱力,宗教冲突,特别是担当社会冲突的载体,是吸引教徒“委身”最有力的渠道。它把宗教的经济收益定为最高利益。鼓动社会一切领域都应该对宗教开放,自由竞争,蔑视民主宪政。抨击国家主导。属于宗教至上、宗教无政府思潮。其在中国是向依法治国的方针挑战,直接冲击“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国家立法。  相似文献   

8.
胡晓光 《法音》2001,(2):17-20
在一般佛典中,“唯识”与“唯心”这两个概念是不作分别的,如“万法唯心”与“万法唯识”实际就是同义语。有时“心”与“识”组成一词--“心识”或“识心”,都是把“心”与“识”当成同一范畴。“心”与“识”虽在概念内涵方面有共通部分,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名相,其词义与使用形式并不完全一致。汉译佛典中的“心”,源自印度梵文两个不同词汇:一是“质多”(citta),二是“汗栗驮”(hrd)或“干栗驮耶”(hrdaya)。“质多”之心是指意识活动的心,而“汗栗驮”或“干栗驮耶”之心则是指肉团心和树心、核心、心要。肉团心即心脏…  相似文献   

9.
李伟 《孔子研究》2023,(5):68-74+158
“文”“儒”会通的文化基础在于对“人”的价值肯定与“人本”精神,这不仅是以儒学为主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实质,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价值底蕴。因此,其必然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化基础。强调“文”“儒”会通,一方面可以促使我国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更加贴近“人民性”与“时代性”,进一步指明文艺创作的价值方向;另一方面则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开辟更为深广的实践道路,从文化传承、创作精神与人本价值等方面,真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参与到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与时代实践中。更为关键的是,立足于当代中国的“时代性”,坚持“人本”精神的“人民性”,贯穿文艺创作研究实践中的“创新性”,将这三者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更加高远的时代精神推动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和实践发展。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儿童象春天,中年是秋日,老年象冬季,那么无疑炎炎夏日是青少年。夏日里一切都蒸蒸日上,如火如茶,可夏日也是气候反复无常、急风暴雨、瞬息万变的多事季节。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朝气蓬勃,但有时难免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惑,特别是情感上的困惑,倍感焦虑、烦恼,负性情绪日夜缠绕,挥之不去。一旦陷入此等境地,请来我们的“心灵小屋”坐一坐,这里有一怀热茶,有我们心理使者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1997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因患心脏病入院做手术,为防不测,他向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交出了核武器按钮权,此举引起全球的关注。其实,俄罗斯核武器的最终操纵权并非由个人所控制,而是一套神秘的“世界末日”系统。据悉,这套系统的作用在于当俄罗斯军政领导人全部被杀死的情况下,能够自动向敌人发射核弹进行最后的反击,该系统控制着俄罗斯境内的数百枚核导弹。“世界末日”系统是俄罗斯在80年代初北约在欧洲部署“潘兴”型导弹以后才开始研制的。由于“潘兴”导弹能在20分钟内准确命中俄首都莫斯科及附近目标,所以,20分钟是俄罗斯发起报…  相似文献   

12.
陈军亚 《学海》2023,(1):54-60+93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建立在中国实践和经验的主体性基础之上。中国经验并非既有知识体系的“注脚”,或者创造性地适应于既有知识体系,而是要在学术研究的知识体系内做出中国经验的自主表达。田野政治学将田野现象和经验作为知识生产或概念建构的来源,“板结社会”是源于中国经验的概念建构,在国家建构的知识体系内,是基于国家权力进入乡村社会所遭遇的乡村社会政治形态做出的中国经验的自主表达。对于国家建构而言,国家权力穿透社会遭遇中间阻隔的一般规律赋予“板结社会”概念在知识体系中的有效性,它为20世纪上半期国家建构遭遇“内卷化”的结局提供了解释力,也为1949年后中国国家建构的实践进程提供了认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清平世界,朗朗乾坤,金、木、水、火、土五行缺一不可,职场生活亦是如此,也有相得益彰的“场”。职场离不开情场。人都是感情动物,有的人为情而生,有的人为情而死,有的人为情而不顾一切,有的人为情而贪赃枉法……  相似文献   

14.
金圣叹是一个狂生。 金圣叹生于1608年,明朝灭亡时他亦不过56岁,以区区而立之年,要圣人都赞叹一番,其狂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5.
关于“你”和“他人”的探讨,在当今社会中,不仅在欧洲,而且在亚洲,都能够以各种不同的、明确的和隐蔽的形式被感受到。你是谁?人——例如,在联系到“人权”或“生命伦理学”时所谈到的人——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章太炎与熊十力都通过改铸佛学唯识学而构建起"新唯识论"哲学体系,分别以庄学和易学对佛学注入相异的内涵。章太炎以庄学对唯识学进行世间法的还原,熊十力则以易学对唯识学进行哲学改造。章太炎承认一切存在皆自心现影,承认唯识学对主体之消解,却否认唯识学对出世间的追求,转识则成智,顺识则成俗,真妄一元,俗真同体,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将佛学的出世涅槃改造为庄学式的在世逍遥。熊十力否认唯识学之唯识无境、体用相分学说,承认体用不二、性相一如,重建传统儒家主体论哲学,重建世间真实性。章太炎与熊十力都用内圣外王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哲学:章太炎按照唯识学和庄学对主体的消解性原则,以依他起自性而否定国家-政府之实在性,从而凸显公民个体性,构建起一个突显个体正义之齐物世界;熊十力则以儒学"人与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改造唯识学,以儒家的恕道、推恩等原则构建起一个突显社会正义之大同社会。  相似文献   

17.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野火肆虐最盛的国家,境内全年都饱受野火之灾:通常是冬季开始从北方烧起,烧到夏季,最后在南方熄灭。许多森林、草原都被毁于一旦。对于怎么解决这个难题,众多专家提出了不少建议,但不是因为成本过高,就是可行性过低。塔斯马尼亚大学的火灾专家布曼,则想出了一个新奇的怪招:引进非洲象!政府部门经过  相似文献   

18.
丰华 《思维与智慧》2007,(13):41-41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处境如何,是否如意,对于人的心理状态、身体健康和生存能力具有很大的影响。 “境”是一个有边缘的三维空间,是你工作生活的地方。“境”表面上限制了你的活动,但也可以看成是为你提供了一个表演的舞台,你可以在这个舞台上演出有声有色的节目。人生在世,有妻子兄弟姐妹朋友同事,则必然就会有忧喜哀乐生死离别。这也是一种“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教语文的自己,除了爱读文学作品,还非常喜欢浏览各种杂书。自己总觉得,看杂书的收获不单单就是一个拓宽视野所能概括得尽的。虽没什么钱,可生性好施。自己过去一直以为没有金钱的“布施”就是没有什么价值的布施,可是自从那次在一位友人家随手翻看一本叫什么《自我开发100则》的小册子后,具体讲,是读了一篇有关佛教“无财七施”的短文后,自己对“布施”的看法变了,行为也变了。现在心灵更加充实了,自己感到更加幸福了。“无财七施”是这样说的。房舍施。比如,下雨时把行路人请到家中,这是把温暖、舒适带给他人。座席施。乘坐公…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学界出现的一大学术景观,就是“中”“西”“马”这三大思想学术传统的对话。时至今日,各方学者都作出了相当的努力,且已产生积极的效果。在现代社会,思想多元化及其良性互动,既是社会合理分化和开放的表现,又是它得以保持生机和活力的关键所在。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大陆已跨人现代性大门,尚未完成的社会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