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感染可导致多种严重的疾患,包括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在我国约有1.2亿HBV感染者.目前临床主导的抗HBV药物是干扰素(IFN)和拉米夫定(LAM).据国内报道[1],治疗慢性乙肝,用IFN-α可使约10%病人HBeAg转阴.单用1年后,约15%出现耐药,常出现副作用.用拉米夫定可使约71%病人血中HBV DNA转阴,27%~40%的HBeAg转阴.用拉米夫定的疗程较长(1年以上),易产生耐药(1年后为20%,2年后为53%,3年后70%).这主要是由于拉米夫定不能清除细胞核内以cccDNA(共价闭环DNA)形式存在的HBV.机体清除细胞核内的HBV cccDNA,主要通过细胞免疫功能.另外cccDNA也可再进入病毒复制循环而逐渐消耗.由此产生两个治疗途径,一是辅用免疫调节剂,如拉米夫定加用乙肝疫苗(HBsAg)或细胞因子;二是保证拉米夫定长疗程使用,使cccDNA逐渐耗尽.对此笔者有两点学习心得.  相似文献   

2.
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关键。目前抗乙型肝炎病毒(HBV)药物主要有两大类,本文从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治疗效果、耐药性、依从性和治疗费用等方面对现有抗HBV药物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认为在选择抗HBV药物时,应遵循规范化与个体化相结合的原则,在患者能承受的费用范围内,尽量选择抗病毒作用强、耐药率低、耐受性良好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要重视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围绕着乙型肝炎的防治,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H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HBV病毒载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抗病毒治疗是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手段.因此,要重视和规范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4.
分析抗病毒治疗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癌的综合治疗中所起的作用.随着肝细胞癌治疗模式的转变,目前认为抗HBV治疗是HCC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针对患者进行个体化、优化的多学科综合治疗,选择合适的高效、低耐药、低副作用的抗病毒药物,才能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从乙型肝炎病毒(HBV)在体内存在的不同阶段、乙型肝炎发病机制及目前抗病毒治疗现状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治疗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绝大多数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不需要治疗的理由,以指导患者和医务人员解决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肾炎是与HBV感染相关的肾脏疾病,病理类型多为膜性肾病、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等,临床表现常为肾病综合征或大量蛋白尿。由于发病机理尚不清楚,既往多采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但临床效果不理想。由于该病和HBV感染有关,随着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取得较好疗效,已有研究应用干扰素、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诱导机体抗病毒免疫应答,若不能对病毒有效清除,体内抗原特异的CTL降低,出现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耐受,造成慢性肝脏炎症.分析HBV感染时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耐受机制,并通过打破免疫耐受预防HBV感染.  相似文献   

8.
母婴垂直传播是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主要传播方式,新生儿标准的主动一被动免疫即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大大降低了母婴垂直传播的比例,但母体高HBVDNA水平可以增加胎儿宫内感染HBV的风险,导致HBV母婴垂直传播。因此,妊娠期抗病毒治疗尤为关键。计划妊娠的育龄期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尽可能在妊娠前完成抗...  相似文献   

9.
观察恩替卡韦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20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予恩替卡韦0.5mg,每天1次口服,持续治疗48周.观察治疗后12周、24周、48周病毒学、生化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及Child-Pugh积分等变化情况.患者治疗前血清HBV DNA对数值平均为7.45±0.38 10g拷贝/ml,在接受恩替卡韦治疗后12周、24周、48周时分别下降至4.71±0.44 log拷贝/ml(P<0.01)、3.74±0.56 log拷贝/ml(P<0.01)、2.83±0.21 log拷贝/ml(P<0.01)(治疗后HBVDNA监测不到的数值为<5×102拷贝/ml).与治疗前相比,在治疗48周时ALT、AST、TBIL、ALB、PTA及Child-Pugh积分等指标均有所改善(P<0.01).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在48周内既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使HBV DNA水平下降,同时也可以改善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及Child-Pugh积分等指标.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感染可导致多种严重的疾患,包括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在我国约有1.2亿HBV感染者。目前临床主导的抗HBV药物是干扰素(IFN)和拉米夫定(LAM)。据国内报道[1],治疗慢性乙肝,用IFN-α可使约10%病人HBeAg转阴。单用1年后,约15%出现耐药,常出现副作用。用拉米夫定可使约71%病人血中HBV DNA转阴,27%~40%的HBeAg转阴。用拉米夫定的疗程较长(1年以上),易产生耐药(1年后为20%,2年后为53%,3年后70%)。这主要是由于拉米夫定不能清除细胞核内以cccDNA(共价闭环DNA)形式存在的HBV。机体清除细胞核内的HBV cccDN…  相似文献   

11.
乙肝相关性肝病肝移植患者术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是影响其长期存活的主要因素,因此,有效地防治HBV再感染或者乙肝复发,是我国肝移植受者术后长期存活的关键。术前应用抗乙肝病毒药物,使血液中HBVDNA处于检测不到水平,以及术中使用高效价人乙肝免疫球蛋白,术后联合应用核苷类药物,保持抗-HBs水平大于100IU/L~150IU/L,可以达到长期有效预防HBV感染防止乙肝复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呈世界分布并且引起不良结局,是极为严重的健康问题。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最重要的目标是长期抑制病毒以改善预后,防止出现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目前,抗病毒药物主要有干扰素和口服核苷(酸)类似物,核苷(酸)类似物的缺点主要在于长期治疗中出现耐药。路线图概念被用于监测耐药预测疗效。HBV DNA定量水平被作为路线图较好的监测指标。由于血清转换率及清除率过低,HBeAg、HBsAg定量检测不适合用于路线图监测,但对于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的慢性乙肝患者,可作为预测治疗应答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学。仔细谨慎评价病毒载量等指标,客观准确地把握治疗时机,重视情绪障碍和营养不当,恰当选择抗病毒治疗方案。尽力形成慢性乙型肝炎诊断和治疗的完善方法系统。  相似文献   

14.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围绕着乙型肝炎的防治,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H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HBV病毒载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抗病毒治疗是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手段。因此,要重视和规范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5.
观察恩替卡韦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20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予恩替卡韦0.5mg,每天1次口服,持续治疗48周。观察治疗后12周、24周、48周病毒学、生化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及Child-Pugh积分等变化情况。患者治疗前血清HBV DNA对数值平均为7.45±0.38 log拷贝/ml,在接...  相似文献   

16.
测定6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35例健康者血清睾酮水平,并分别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γ-谷氨酰基转肽酶(gamma-glutamyl transpeptidase,GOT)、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HBV DNA水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睾酮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HBeAg阳性患者较HBeAg阴性患者升高明显,但差别无显著意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血清学指标ALT、AST、TBIL、GGT、ALP及IgG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但乙肝患者睾酮水平与ALT等生化指标及HBV DNA水平无明显相关性,与免疫球蛋白IgG呈中等负相关。因而可以看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睾酮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睾酮水平升高可作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易感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比较复杂,应正确选择抗病毒治疗的时机,合理应用有限的治疗药物。处于免疫耐受期的患儿不应治疗,处于免疫清除期或肝脏组织学提示有明显炎症的应进行治疗。干扰素是治疗的一线药物,核苷(酸)类似物是二线用药。  相似文献   

18.
随着药物种类的增多,药物性肝病的发病率亦增加。由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组织已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比非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更容易发生药物性肝炎。因此,非肝病治疗药物导致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损害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已有20多年历史,由于其抑制病毒复制和强大的免疫调节作用,以及具有疗程确定,不引起病毒变异耐药,显效后疗效持久的特点,是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多项试验证明聚乙二醇化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优于普通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本文就有关干扰素单用、联合核苷类似物和序贯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和HBV基因型对干扰素疗效的影响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