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志恩 《天风》2001,(6):36-37
(三)中国邪教概览 近20年来我国邪教也频频四起,较为突出的有:呼喊派、新约教会、三班仆人派、门徒会、灵灵教、全范围教会、被立王、主神教、达米宣教会、统一教、天父儿女、东方闪电、观音法门、灵仙真佛宗、法轮功等。这些邪教组织可以分三种类型: 1、剽窃圣经中的片言只语编造邪说,自我造神。教  相似文献   

2.
张华 《学海》2014,(3):195-199
遗民遁佛是明末清初佛教的一种特别迷人的现象,其中不仅蕴藏着佛教兴衰的奥秘,还含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丰富的精神营养。本文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撷精取萃,去芜存真,对遗民遁佛的原因、过程及影响进行初步探讨,重点勾勒出明清鼎革后从江南迤逦到岭南的遗民遁佛的"三大集群"。  相似文献   

3.
从敦煌佛曲看唐代禅宗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曲是佛教世俗化的结果,也是佛教传播的重要手段,在唐代尤其如此.敦煌发现的佛曲反映了佛教禅宗在唐代的繁盛局面.禅宗运用佛曲进行传教,受佛教世俗化的趋势推动,也是自身"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禅宗有意识"援儒入佛"的倾向.  相似文献   

4.
去年7月16日至8月2日,由北京广济寺、上海龙华寺63名僧人联合组成的中国僧伽法务团应美国旧金山万佛城住持宣化法师的邀请,在美国万佛圣城举办了为期七天的水陆空大法会之后,法务团的10位主要成员还访问了纽约、洛杉矶的佛教团体和寺院,受到美国佛教诸山长老及四众教友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组织这样大型的法务团出国举行佛事活动,在中国佛教史上还没有先例,可视为在  相似文献   

5.
源自中国的韩国佛教,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是韩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文明最富营养的精神食粮。 据不完全统计,现韩国佛教宗派有很多,可将其归纳成三种类型:保持传统佛教的法脉及传统佛教僧人的修道生活,如曹溪宗、天台宗等;娶有妻室,但着僧装,过着僧俗并容的修道生活,如太古宗、观音宗、三论宗等;娶有妻室,不着僧装,接近于居士佛教的在家宗团,如真觉宗、总指宗等。其中形成规模  相似文献   

6.
唐初重玄学者成玄英,借鉴佛学思想以发展道教理论,在道教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援佛入道主要表现在对佛教语言及佛教思维方式的吸收与转化上,也表现在其对重玄之道的论述与三论宗中道的相近上.但佛道立论根基并非一致,佛教的"缘起性空"与道家"道法自然"思维的差异,必然使成玄英思想充满张力.成玄英在探求人生意义的观照下包容了二者的分歧.  相似文献   

7.
王健 《宗教学研究》2004,52(1):66-71
本文运用正史和佛乘资料,以汉代东部地域的彭城为中心,深入考辨了佛教在华早期传播的史事及相关问题.文中指出,"仁祠"乃指刘英在彭城所建牟尼寺;严浮调作为历史上第一位汉族沙门,其行迹和著述在中国佛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笮融奉佛的记载展现了佛教在徐地传播的盛况;彭城佛教的传播源问题,应循"丝路西来说"的思路给予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8.
近代著名高僧心道法师,是法幢宗的初祖,自1934年到1948年,主要在西北地区弘传佛法。在法师西北弘法的生涯中,净宗弘化占有重要位置。本文依其年谱、文集,追溯了法师求学、弘扬净宗的事迹;探讨了其破邪显正、断疑劝信、行归净宗的思想,这其中包括法师对诸如"阿弥驮佛"之误传以及视弥陀为造物主之邪见的破斥,对弥陀正、依之报的显扬,对诸如佛力难普、西方路远、魔佛难辨、宿业深重、具缚凡夫、女人障重、散心念佛、恐无佛缘等不能往生之疑的断除,以及对修持中净宗与其他宗派、念佛与读经关系之惑的解答等;文章也剖析了净宗弘化对于复兴西北佛教、实现西北长治久安乃至建设美好家园之意义,对于西北地区近代以来佛教历史研究有一定的助益。  相似文献   

9.
玄奘的老师胜军居士立一比量:"诸大乘经皆佛说(宗);两俱极成、非诸佛语所不摄故(因);如《增一》等阿笈摩(喻)。"玄奘法师从小乘萨婆多部以及该派别的代表作《阿毗达磨发智论》的角度,对胜军的因支展开辩难,认为胜军比量的"因支"犯了"两俱不成""随一不成""自不定"等过失,应将因支的"两俱"改为"自许",以避免过失。笔者认为,胜军比量的关键在于"喻支"所列举的《增一阿含经》,该经有三乘佛教的记载,还有小乘人在听闻大乘佛法时对大乘名相的纪录。大乘佛法含摄并且超越小乘佛教的理论体系,真正通达小乘佛理的信徒会承认大乘佛教不是"非佛语"所能含摄。大小乘"两俱极成",认可大乘是佛说的观点是可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10.
斯里兰卡贾亚瓦德纳总统访沪期间,于五月二十四日下午参观了玉佛寺,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玉佛寺方丈真禅法师等在山门前迎接贵宾,四众教友在大雄宝殿前列队夹道欢迎,向总统合十致敬。大殿内钟鼓齐鸣,僧众们唱赞诵经。贾亚瓦德纳总统在释迦牟尼佛像前拈香。真禅法师祝愿总统健康长寿。总统对法师说,他将向玉佛寺捐献一万二千卢比和他本人写的一本有关佛教的书。真禅法师向贾亚瓦德纳总统赠送了佛教纪念品。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宗密对洪州宗禅法的概述和评价为依据,通过对马祖道一“即心即佛、非心非佛”这一矛盾命题的阐幽发微,揭示了以马祖道一为代表的洪州宗禅法的本质、特征及其在中国禅宗发展史与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作用;对马祖道一“万法心生、立处即真”思想的解读和剖析,重新评估了洪州宗禅法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石春让  赵亚茹 《法音》2021,(11):23-27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以下简称《观经》)是一部重要的汉译大乘佛教经典,经中叙述了佛陀为文殊、弥勒等诸大菩萨开示出家佛子如何观心地、灭妄想,进而成就佛道之言教。这部佛经一般被认为是"大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但从现有的一些文献记载中可知,该经的译者并非一人,而是由多名译者合作译出,其中还包括一位日本僧人灵仙法师。  相似文献   

13.
清朝是以满族贵族为主、联合汉族地主阶级建立起来的一个封建政权。它与汉族地主阶级为主体的唐、宋王朝在宗教政策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尽管唐、宋、明的皇帝大都信佛,但唐朝有武宗灭佛,宋朝有徽宗排佛,明朝也有世宗信道毁佛。清朝各帝都推崇佛教,有些皇帝还精研佛学,如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帝,他们对中华民族传统的儒、释、道三家文化采取了三教一家,圆融一体的对待,坚持了三教平等的政策,这在历史上都已是定论。然而大多数史书都认为"康熙、乾隆等帝并不信佛,而是以佛的化身来维护自己的统治","清朝皇帝主要重视佛教  相似文献   

14.
柳华阳传承了伍守阳"仙佛合宗"的思想,并予以理论化、系统化.在<慧命经>一书中,他在佛言道,在道言佛,佛道双融,以不同于前人的简易之语,晓畅明白地揭示佛道双摄、"性命双修"的"慧命之道",阐释了"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二心"佛道一途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5.
真言     
佛教用语.梵语mantra意译,又称"曼荼罗"等,此乃四种陀罗尼之一咒陀罗尼,是真言教(密宗)中三密之语密,乃佛菩萨从禅定所发之秘密言句.《大乘义章》曰:"菩萨依禅定能起咒术,为众除患第一神验,名咒陀罗尼.菩萨依禅定备起多用,随用别论,即有无量陀罗尼门."神咒之言句总持无量之文义、无量之功德,如《佛地论》曰:"于一法中持一切法,于一文中持一切  相似文献   

16.
陈坚 《周易研究》2003,(5):55-65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便不断地中国化,至宋明以后,中国化的佛教便完全成熟。作为成熟的中国化佛教的一个重要标志,便是佛教僧人将中国本土经典“佛经化”,以佛教的道理来诠释中国本土经典,形成了中国佛教思想史上的一个新运动,作为这一新运动的一个典型实例,晚明时期的高僧真可将《易经》“佛经化”,用佛理来诠释《易经》。通过这种诠释,真可不但从总的方面论述了《易经》中所蕴含的佛理,更是深入到《易经》六十四卦的具体卦例中去探索佛理,向人们昭示了《易经》的卦爻逻辑在表达佛理方面所具的特有功能,并使人们得以借助易理来通晓佛理。  相似文献   

17.
太虚大师是近代中国著名的高僧,是佛教改革派的领袖,被誉为佛教界的马丁·路德。他提出了"教理、教制、教产"三大革命,提出了人间佛教思想,推动了中国近代佛教的转型。创办世界佛学苑是太虚大师进行世界佛教运动的重要实践之一,旨在将佛教传播到世界各地,通过佛教改造人类的思想,从而促进世界和平。成立"世界佛教联合会",是太虚大师创办世界佛学苑的远因;太虚环游欧美各国,使"创办世界佛学苑"从设想转化为实践;世界佛学苑的分支机构———世界佛学苑图书馆成立;太虚提出中国佛学者应成为世界佛学苑的倡导人以及太虚与印度摩诃菩提会等佛教团体的交流合作;最后总结了世界佛学苑失败的原因和它对后世汉传佛教发展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法音》1991,(4)
上海佛协倡导“文明敬香”,以开佛教界移风易俗的风气之先,实为当务之急。佛教在印度,主张“香花供养”佛菩萨,佛教传入我国以后,香花供养之风亦随之传入,并相沿至今。至于焚化纸箔,乃由我国“焚楮帛”的传统风俗演化而来,并非佛教所有。《优婆塞戒经》说:“若父母兄弟死亡之日,应请法师讲菩萨律福资其亡者。”同经卷五又说:“若欲祀者,应用香花乳酪酥药。为追亡(荐)福,则有三时:春时二月,夏时五月,秋时九月。”这说明追亡荐福,应有时有节。愿广大教友,谨遵我佛慈训,使佛教寺院和佛教仪式,以清净庄严的面目,接引当代的有缘人。  相似文献   

19.
中国禅宗的传承一直上溯至昔日灵山会上"拈花微笑"之间传佛心印的释迦牟尼佛的大弟子摩诃迦叶。云南鸡足山则被认为是摩诃迦叶的道场。从"释迦拈花,迦叶微笑"所体现的"传佛心印",到菩提达摩的"祖师西来意",再到中国禅宗"以心传心"的确立,其中既体现了中国禅宗"心"的宗教形成的脉络,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鸡足山在中国佛教中特殊地位的形成。本文就"拈花微笑"、禅宗传法世系的确立与禅学向"心宗"的过渡之互动关系略做探讨,并以此来说明鸡足山在中国佛教中特殊地位形成的佛教中国化背景。  相似文献   

20.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席、济南教区主教宗怀德于四月十五日专程由京回山东与济南神长教友欢庆耶稣复活大瞻礼,并出席山东省政协五届五次会议。四月二十八日,宗主教偕同赵子平神父等,由省宗教事务处李超奇副处长和济南市宗教事务处杨松岳主任陪同,在泰安市视察教务,受到市有关领导同志的热烈欢迎。当日下午宗主教一行在泰安市领导同志陪同下去满庄和王庄探望教友,满庄镇的负责同志和教友们予以热情接待;王庄(教友占全村人口90%以上)教友闻讯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