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一步深化,2017年中共十九大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申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以及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国家治理现代化在国家论述上有重要突破,极具建设性;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意味着国家社会关系的重构,也是中国国家建设推进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而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是一次重大推进。  相似文献   

2.
阶级意识是自我意识的变异形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认为从自我意识到阶级意识的转化是一个有觉悟的进步.但实现这个进步需要付出的代价是否能为现代社会所承受,是一个巨大的疑问.这个疑问也是隐藏在文章中的核心问题.全文基于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框架的剖析,从阐释自我意识与阶级意识的本质区别出发,通过分析利益、组织、成员身份这三个意识转化过程中的转捩点,凸显了人们的认知能力与认知权利在社会冲突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相似文献   

3.
李大钊思想从进化论到阶级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钊思想的发展,就其所经历的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过程来讲,在五四运动时期的先进知识分子中具有典型意义。他接受马克思主义最早,在1918年底就开始了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但他曾长期被某些非马克思主义思想所缠绕,直到1923年底才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本文试图就李大钊思想从进化论、互助论到阶级论的发展作一剖析,使我们从中进一步认识到:我们党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在由民主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过程中,曾经历了多么艰辛的思想斗争途程,同旧思想的决裂及新思想的最终确立,又是多么不易!从而更加坚定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国家问题又一次浮现出来,各种类型的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发展趋势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主题.在各种国家理论对当前国家问题的回答中,西方马克思主义具有特殊的理论地位,它综合了工具论、实践哲学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结构主义、系统功能主义、世界体系论、生活世界理论,从内生论与国家体系论两个视角出发研究国家问题,具有更为广阔的理论视野.  相似文献   

5.
清末民初艺术人学思想已经有了国民、平民、新民、立人等论述。相较于清末民初以民为中心的人学本体论和新实用主义,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艺术人学思想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和价值,进一步完成了自然(普遍)人性论和人道主义性质的人、审美现代性意义上的文学和历史主体性意义上的阶级三大发现,为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终结后新民主主义艺术人学的人的解放人民的发现和文艺大众化理论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美国逻辑学家坎普(H.Kamp)等人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DRT(D iscourse Represen-tation Theory[1])。作为一种动态语义学理论,它不仅能解决蒙太格语法对不定摹状词的处理不符合语感的问题,还能够解决蒙太格语法所无法刻画的关于话语中代词的指代照应关系和动词的时间照应关系问题。[2]但是,DRT毕竟只有20来年的历史,它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阿西尔(N.Asher)教授近年提出的SDRT(Segmented D is-course Representation Theory)[3]就是对DRT理论的进一步完善。一DRT的不足在DRT的创建者坎普看来,语言是…  相似文献   

7.
在当代中国,大量外资纷纷涌入,非国有资本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些资本力量必然对我国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影响。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两个阶级(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一个阶层(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结构已被消解。中国社会结构将走向何方成为当代世界焦点问题之一。有人认为中国大陆既然出现了资本,资本必然产生雇佣关系,因此阶级斗争将成为社会主要矛盾。一些研究者回避“阶级”一词,将“阶层结构”作为中国的主导性社会结构。各种貌似有理的“阶级阶层分析”纷纷登场。然而,遵循马克思的资本逻辑的分析范式,我们将会发…  相似文献   

8.
张亮 《学海》2011,(2):141-145
访谈围绕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理论及其遗产、列宁与葛兰西国家理论的异同及思想史效应、"密里本德-普兰查斯之争"的实质与影响、雅索普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及当代地位这四个重大问题展开,勾勒出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当代英国的基本发展线索与理论面貌。  相似文献   

9.
"社会如何整合"一直以来是备受关注的主题,帕森斯、洛克伍德与哈贝马斯重新理解马克思的社会整合理论。帕森斯把整个社会理解为行动系统,基于行动者的能动作用-系统的双重视角关注社会系统的稳定与均衡。洛克伍德区分"社会整合"与"系统整合",指责帕森斯过于重视社会系统的均衡,忽视了社会整合在系统整合中的重要作用。哈贝马斯重构洛克伍德对两种整合的区分,主张以"生活世界-系统"的二元社会结构观补充帕森斯的社会整合理论,用交往理性改造实践理性,依据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情境寻求社会整合的主导机制。作为马克思社会整合理论的改版,他们在借鉴马克思丰富的社会整合资源的同时,逐渐与马克思拉开了距离,分析他们的理论主张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法治国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乔恩·埃尔斯特(Jon Elster,1940—),美国著名的政治理论家,哥伦比亚大学罗伯特·默顿社会科学讲席教授,曾在巴黎大学、奥斯陆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任教。他是分析的马克思主义(Analytical Marxism)的创始人之一,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有开创性贡献;是当代理性选择理论的代表性人物,在社会科学哲学领域有重要学术影响,出版《逻辑与社会》《理解马克思》《酸葡萄》《政治心理学》《心灵炼金术》等20多本专著,发表200余篇论文。2017年1月,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埃尔斯特教授的办公室,笔者分两次对他进行访谈。在访谈中,埃尔斯特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情感理论和机制解释等领域的问题表现出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智识洞见。  相似文献   

11.
吴建平 《学海》2011,(1):130-137
改革初期,国家对城市的治理主要是单位制模式,中国工会服从并服务于这种治理模式,以企业工会为主要运作载体,参与企业治理;改革中后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一种新型的治理模式,即"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出现,相应地,中国工会确立了一种"党委领导、政府重视、各方支持、工会运作、职工参与"的社会化维权模式,其实质是以地方工会为主要运作载体,积极参与地方治理。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并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重要作用及建设途径作了阐释。党的十七大就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又作了不少论述,体现了党对这一问题认识的深化,主要表现在有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地位、主要内容和基本途径三个问题上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3.
今天,发展问题、全球性问题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极其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从整个世界历史发展的广阔视野出发,加紧进行发展理论和发展战略的研究。实际上,唯物史观创立伊始,马克思、恩格斯就是着眼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基本事实来考察社会发展的,并指出: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因此,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研究和解决发展问题和全球性问题,事关祖国的前途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命运,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本刊开设这个专栏,愿为广大研究者的探讨提供一个园地。  相似文献   

14.
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物质辩证法还是实践辩证法的论争,是贯穿我国近30年来哲学研究的一条主线。这场论争虽然推进了问题的研究,但并没有真正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主要表现在:争论方法仍停留在直观或概念思辨层面,以至于不仅争论双方相持不下,而且未能阐明马克思颠倒黑格尔辩证法的真义。其根源就在于人们忽略了如下史实:马克思颠倒黑格尔辩证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人文关怀是护理学的本质,医学模式的转变、优质护理的开展以及患者关怀需求的增加,使护理人文关怀受到广大研究者的热议。就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护理人文关怀概念、理论、结构要素和关怀实践发展进行分析和综述,总结我国护理人文关怀概念主要包括互动关系、尊重原则、情感表达和专业行为;护理人文关怀理论研究应充分考虑人文关怀的多向度、全面性和持续性,并提出未来护理实践发展应正视差距,推动制度改革,把握整体性与动态性、共性与个性、继承性和创新性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护理人文关怀理论及其实践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从个体效能到集体效能--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的新发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姜飞月  郭本禹 《心理科学》2002,25(1):114-115
班杜拉于70年代后期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但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体效能方面,强调个体行为的调控,却忽视了集体行为的研究。到了80年代中期,班杜拉又提出了集体效能的概念。经过十多年的研究积累。从90年代开始。班杜拉对集体效能概念进行了系统地理论整合和阐释。进一步扩展了其自我效能理论的内涵。因此,从个体效能概念发展到集体效能概念,代表着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7.
"阶级构成"是以奈格里为代表的"自治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相对于马克思的"资本构成"概念所构设的重要范畴。马克思的"资本构成"反映的是资本逻辑的扩张,揭示的是资本通过机器、技术的应用统治活劳动力量增强的过程;"阶级构成"学说强调的则是工人阶级斗争引领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反映的是劳动、工人力量的本体地位。这一学说是对传统阶级分析方法的重新审视,对葛兰西领导权理论的批判,对索雷尔工团主义的再发挥,有一定的理论独到之处,值得批判借鉴。  相似文献   

18.
自从柯尔施《马克思主义与哲学》问世以来,有关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的关系问题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传统自我理解的核心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科学,是对历史和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的客观解释,因而需要从实证科学立场、结构功能分析和  相似文献   

19.
当代正义理论有一条基本的发展路径,即从罗尔斯的分配正义理论经哈贝马斯的话语正义理论再到弗雷泽的三维正义理论。而这条路径发展和演变的基本逻辑就是:在"什么的正义"问题上,从追求普遍公平的实质正义向追求参与平等的程序正义转变;在"谁的正义"问题上,从追求统一价值目标而采取统一行动的代理人、共同体成员或国家公民向追求多样化价值目标而进行话语交往的多元共同体、公众或个体转变;在"如何正义"问题上,从以经济再分配为根本向以经济再分配、文化承认与政治建构并重转变。在正义理论的这一发展过程中,民主对于正义的构成作用日益凸显,并成为正义制度合法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早在20世纪40年代,冯契就从政治学的角度,将自由主义视为中间阶层的意识形态,并强调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的对立。1949以后,冯契曾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自由学说,认为人的自由在于对必然的认识。80年代末期以后,冯契将自由理论与智慧说相融合,建立起了富有哲学个性的自由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