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7 毫秒
1.
错误记忆研究范式评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周楚  杨治良 《心理科学》2004,27(4):909-912
文章概括评介了当前错误记忆研究的几种主要范式及其各自可能的认知机制。联想研究范式(包括集中联想研究范式与类别联想研究范式)和无意识知觉范式描述了人们对单词的错误记忆,而误导信息干扰范式和KK研究范式则描述了人们对持续事件的错误记忆。这两类不同的研究范式证实了可能存在不同类型的错误记忆,且可能具有不同的认知加工机制。它们都从一定层面上揭示了错误记忆现象的本质和特征,并为人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陆慧菁  苏彦捷 《心理学报》2009,41(2):135-143
从观点采择的角度考察儿童对他人记忆的评判及其与错误信念理解的关系。与他人分享记忆时,个体需要同时处理自我与他人对过去的表征和看法;而要顺利完成错误信念任务,个体需要同时加工自我的真实信念与他人的错误信念。因此个体对他人记忆的评判能力可能会与其对错误信念的理解相关。40名4岁儿童完成一系列错误信念任务和评判他人记忆是否正确任务,情境包括视觉、意图解释和情绪解释。结果表明,控制年龄、语言和记忆能力等因素后,被试评判他人记忆的成绩仍然可以预测其对错误信念的理解。这些结果为幼儿在回忆叙述中谈及他人越多,其心理理论越好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和可能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以说明文为阅读文本,通过使用累计窗口技术、自定步调的阅读时间法和句子核证法,结合一般世界知识的激活考察了文本阅读理解中精加工推理和错误记忆现象。实验1结果表明,被试在文本阅读理解中产生了精加工推理,内涵推理成绩显著高于外延推理;与文本信息密切相关的一般世界知识容易被激活。实验2结果表明,文本阅读中存在错误记忆现象;错误记忆随着一般世界知识与原文关联程度增强而增加。结论文本阅读理解中存在精加工推理和错误记忆现象,二者均与一般世界知识的激活有关;文本阅读中的错误记忆与DRM范式(Deese-Roediger-McDermott paradigm)中的错误记忆一样具有顽固性。  相似文献   

4.
错误记忆的发展性逆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错误记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模糊痕迹理论认为这是由于个体提取要义的能力不断增强,而字面痕迹在记忆任务中无法得到利用所导致;关联激活理论则将其归因于个体不断成熟的自动化激活过程。两种理论均有大量的实证研究支持,目前仍未有一致结论。错误记忆的发展涉及多种认知功能,更与某些基于记忆和语义的高级认知过程有密切的联系,未来的研究应该继续完善错误记忆的发展模型,并将其应用到更多的领域中。  相似文献   

5.
情绪对错误记忆的影响及其应用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丽萍  袁加锦  李红 《心理科学》2011,34(4):813-818
与真实记忆一样,错误记忆也会受到情绪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正性心境下,个体会有更多的错误记忆;(2)个体对负性刺激更易产生错误记忆;(3)错误记忆存在着心境一致性效应。这些研究结果在临床治疗和司法鉴定等方面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1)避免心境一致性效应;(2)根据心境状态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3)移植负性错误记忆治疗成瘾行为;(4)根据情绪体验辨别记忆的真伪。未来的研究在深入探讨情绪影响错误记忆的理论机制的同时,可以立足于两者的交互作用进行更多应用性的研究,以扩大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考察时间压力下不同类型的情绪刺激和情绪状态对错误记忆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时间压力对心境一致性错误记忆的影响。实验1采用经典的DRM范式,记录被试对情绪关键诱饵的错误再认数。结果发现时间压力增强了被试对负性关键诱饵的错误再认。实验2先在测试阶段启动被试的情绪,再记录关键诱饵的错误再认数。结果发现,在时间压力下,正性情绪组的被试有更多的错误记忆。实验3采用带有情绪效价的DRM词表,并在测试阶段启动被试的正负情绪,然后再记录情绪关键诱饵的错误再认数。结果发现,压力组和控制组被试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心境一致性错误记忆。研究结果表明,时间压力对错误记忆具有增强作用,尤其对负性心境一致性错误记忆具有更为明显的增强作用,但个体的负性情绪会削弱在时间压力下错误记忆的产生。这些结果进一步发展了激活监控理论和情感信息等价假设理论。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采用DRM范式探讨测试阶段启动导致的错误记忆现象。实验一采用传统"测试诱导启发程序"探讨关键诱饵前词数以及关键诱饵前词是否启动关键诱饵对错误再认的影响。实验二改进传统"测试诱导启发程序"排除反应定势影响下进一步考察实验一两自变量对关键诱饵错误再认的影响。结果表明:(1)测试阶段的启动确实对错误记忆有影响,关键诱饵前呈现6个词比呈现3个词引发更多的错误记忆,但是比起学习阶段的语义联想激活测试阶段的语义启动效应很微弱,关键诱饵前呈现启动词与非启动词对错误记忆影响不显著。(2)在排除反应定势后的不确定条件下,"赌徒谬误"心理对被试判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周楚  苏曼  周冲  杨艳  席雅琪  董群 《心理学报》2018,50(12):1369-1380
通过2个实验探究想象膨胀范式下老年人的错误记忆特点及其认知机制。实验1采用经典想象膨胀实验范式, 考察老年人是否会产生比年轻人更大的想象膨胀错误记忆效应; 实验2引入情景特异性诱导技术, 进一步考察老年人的想象膨胀错误记忆可能的认知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老年人与年轻人均表现出显著的想象膨胀错误记忆, 但老年人并没有比年轻人产生更多的错误记忆; (2)当通过情景特异性诱导技术有效增加了老年人在事件想象过程中的内在细节数量后, 老年人的错误记忆显著上升。该结果揭示对事件情景的想象过程是想象膨胀错误记忆发生的关键环节, 老年人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老化效应, 主要是由于该群体随年龄增长表现出在回忆/想象情景事件时内部细节缺乏这一特征所致。研究结果支持了建构性情景模拟假说和激活/监测理论。  相似文献   

9.
错误记忆的来源:编码阶段/保持阶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错误记忆是人们对未经验过事件或未学过单词的记忆。研究表明,不同实验室研究范式下引发的错误记忆在来源阶段上存在差异。本研究通过同时操纵预警提示和时间间隔两个因素来探讨错误记忆的来源问题。结果发现:关联性错误记忆出现预警效应,但不具有时间效应;误导性错误记忆则恰好相反。可见,关联性错误记忆可能主要发生在编码阶段,而误导性错误记忆则可能主要发生在保持阶段。  相似文献   

10.
联系可觉察度对错误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DRM词表学习法和图片刺激对学习法两种研究范式考察了关键诱饵与学习项目间联系可觉察度对错误记忆的影响。结果显示,学习项目与关键诱饵的联系可觉察度对错误记忆起重要作用:在词表学习范式中,随着联系可觉察度的提高,被试觉察到的词表的关联性更高,错误记忆就更容易发生;在刺激对学习范式中,随着联系可觉察度的提高,学习项目和关键诱饵间的差异区分性提高,导致二者间的关联性降低,从而减少错误记忆。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错误记忆的机制、更好地理解记忆及其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并对如何提高记忆效率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