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方露娜 《学海》2007,(6):215-217
中国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是在继承19世纪西方浪漫主义艺术歌曲艺术特征的基础上,经历了"五四"时期的初步成型和20世纪30、40年代与"文革"前后的几次创作高潮.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艺术歌曲在创作及演唱方面有了新的发展与突破,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以德奥艺术歌曲为代表的西洋艺术歌曲是一种独立的、具有严格意义的音乐体裁,有着自身特定的美学特征和美学规范,以诗歌、人声和钢琴伴奏交织而形成其创作特征.但与德奥艺术歌曲有着师承关系的中国艺术歌曲,其所背负的历史使命、艺术轨迹和深深的时代印记,已经使其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歌曲.本文试追寻中西艺术歌曲诞生、发展的历史轨迹,以德奥艺术歌曲为参照,对中国艺术歌曲的概念、性能、特征及其变化的原因,作出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诗经》婚恋诗歌中的空间环境描写是其美学思想研究的重要部分,它体现了诗歌中的人物情感、空间文化、空间伦理等因素,承载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交流与沟通,具有丰富的美学底蕴与审美价值。详细梳理《诗经》婚恋诗歌中的空间环境类型以及空间环境与婚恋活动、婚恋文化的关系,深入分析了我国农耕文明、民俗文化、宗法礼制、婚恋情感等对空间环境审美产生的影响,对于深入挖掘《诗经》中的美学思想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伤高怀远"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主要意境之一.这类诗词因道出了人生的惆怅而具有永久的魅力.这类诗歌所蕴含的美学意象,是一种超越的距离美,这种美的最高形态为崇高.  相似文献   

4.
按照清初诗论家陈祚明的观点,《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情感无非"别离相思"和"年华失志"两种,这两种情感为人的"同有之情",因而《古诗十九首》有普遍的感染力。《古诗十九首》中写"别离相思之情"的诗歌有十二首,其余七首均涉及"年华失志之感"。在两种"情感类型"框架下对《古诗十九首》诗进行分析,可以看到诗歌在感物抒情技巧上的共性与多样性,从而进一步理解这组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中所包蕴的艺术匠心。  相似文献   

5.
"意境"是中国艺术创作与批评的重要美学范畴,是绘画的灵魂.是权衡中国画成败、优劣的主要标准.中国画的意境既是客观事物精华部分的集中反映,也是作者自己情感体验的化身,是我国古典美学所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也是我国古典美学和文学艺术理论中的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重要美学概念.  相似文献   

6.
李冶是唐代著名的女冠诗人.由于其道士的特殊身份和深受道教浸染的思维方式,她的诗歌中折射出了道教美学的义蕴.本文从其诗歌着手,认为她的道教美学义蕴有以下三点:一、"生即美"的道教美学生命意识;二、气韵清虚的道教审美心境;三、哲理体悟的道教美学理性色彩.  相似文献   

7.
中国绘画向来与诗歌结合紧密,在于中国美学中独有的"意象"概念。意象的"意"有立意、情意的意思,指综合了艺术家的观察方式、内心情感以及万物共生共荣的心灵。"意象"就是客观形象和艺术形象的共融体,同时承载着中国文化意蕴,如诗性、"天人合一"的交感意味等。"意象油画"特指具备中国人文精神以及诗性的一种写意性风格。  相似文献   

8.
孙坤 《四川心理科学》2014,(20):111-111
那木罕是一位生活于元明之际的少数民族遗民诗人,元亡后他隐居遁世,衷于诗歌创作,尤其偏爱如石、竹、菊之类具有坚贞意象的景物;同时,作为誓不仕明的元朝遗民,通过对贞洁之物的吟咏来传递其对故国的坚贞之情,诗歌尽显忠君爱国之色。因此,那木罕诗歌中坚贞意象与忠爱之诚并蒂显现,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9.
正佛教域东与传中之华后本在土思文想化、不艺断术交等融领,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美学风貌。其中以禅宗为主的美学意蕴被化用到古代诗歌理论与创作领域,进而开拓了诗歌艺术的视野和哲理意趣,拓展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促发了以禅喻诗的诗论传统,成为历代诗歌意境中不可或缺的美学类型。盛唐"诗佛"王维以大量充满禅意的诗作享誉诗坛,晚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追求"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南宋严羽  相似文献   

10.
"静"作为中国传统美学范畴,固指审美与文艺创作时情感纯粹、思虑澄清的心理状态,为道家哲学、美学精神所崇尚。"静"在中国文化中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人们已经将追求静升华为一种普遍的心态。"静"也一直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所推崇的画面意境。中国传统水印版画艺术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充分吸收,技法上水墨、印痕的干湿浓淡有效运用,逐渐形成极具中国特色的版画艺术类型。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诗的国度。诗不仅是我们这个民族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抒发情感的最佳方式,联系情感的最佳纽带。语文课本中的经典古诗歌为我们的诗歌教学提供了丰富资源。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诗歌教学指出"学生能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但在古诗教学中很多教师进行辛苦的逐句讲解,学生最后能背颂、  相似文献   

12.
曹操作为我国历史上争议较大,褒贬不一的风云人物,其一生十分精彩传奇。他在诗歌上的成就也非常高,为历代文人所称赞,并对后世许多诗人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影响。曹操起伏跌宕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与其心怀天下的性格特点对其诗歌创作有极大影响。他继承了汉乐府诗歌"缘事而发"的特点,又对乐府诗有所发展。其诗语言质朴,注重反映现实表达自身情感,形成"悲凉沉雄""慷慨而多气"的独特诗风。  相似文献   

13.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表现主义思潮诞生了。那么,共享"表现主义"之名的绘画与美学究竟有哪些关联,他们的观点是否有相似之处,又为何在美学和绘画领域同时发生了变革?通过比较表现主义美学以及表现主义画家的观点,得出二者在"直觉""表现"和"情感"上有一致的看法,它们同时是表现主义美学及绘画的核心主张。  相似文献   

14.
徐晓鸿 《天风》2009,(5):38-41
景教文献中的颂赞诗歌 景教传人中国的时候,恰逢诗歌创作达到顶峰时期的唐朝,善于用诗歌表达宗教情感的景教僧人,当然不会放弃这一美好的方式.可惜的是,由于年代久远,我们难以窥见和聆听那时的崇拜圣咏,至今留存下来的资料更是屈指可数.唐代的颂赞诗歌多为专门用作颂赞上帝及其大能的诗歌,甚至可以唱和,有些类似于今天的"赞美诗",这类赞美诗多以"颂"或"赞"为题,故称"颂赞诗歌".  相似文献   

15.
"朦胧诗"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特定的历史时期背景下,诗歌新的表现手法与传统的表现手法有机结合后绽放出的一朵奇葩。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再回头看,就可以发现,"朦胧诗"并不像当时人们所认为的那样,一味地充斥着反叛意识,其实,在它的内里气质中,无论从艺术风格还是从表现手法上,与传统中国古典诗词都具有着十分明显的关联和承继关系,当然也有所突破和发展。"朦胧诗"的朦胧恰恰是对中国古代诗歌美学意蕴的真正继承,其诗歌意象富于古典美,艺术手法上对古典诗词有所继承与借鉴,同时又有所突破与创新。  相似文献   

16.
上博简<孔子诗论>是一部具有丰富哲学和礼学内容的<诗>学著作,作者一方面以子思学派的性情学说论<诗>,大力张扬诗歌的性情,继承并发展了<尚书·尧典>的"诗言志"思想,以性情作为诗歌"言志"的内涵,使儒家诗歌理论建立在心性哲学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又主张用礼义学说对诗歌情感进行约束和规范,表明了儒家对待情感问题的原则立场,初步呈现出"发乎情,止乎礼义"的理论倾向.中国儒家关于诗歌抒情的理论框架在此已经隐然成型.  相似文献   

17.
《画山水序》是南朝宗炳所著,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恰是中国山水画起源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习画者又多为士族阶层,故能以笔墨阐发山水画的品鉴与理法。而把山水画与作者寄托的情感、精神进行论述,并触及到山水画美学灵魂的便是宗炳的《画山水序》。文中除提出"畅神"审美思想外,亦包含有融合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天人合一"美学思想、"以形写神"的创作技巧以及体现"三位一体"艺术发生的创作理念。  相似文献   

18.
《周易》曰:"日新之谓盛德"。王世德教授,数十年来专注于美学研究,并乐此不疲,学以致用,让美学在田野生根、开花、结果。从理论基础到戏剧、小说、诗歌、电影、旅游、休闲、美食、楹联、奇石根雕,及至体育、养生等诸多艺术门类均做了详实的探讨和考究,其涉猎艺术门类之广泛,令人叹为观止。他认为美学就是审美学,强调研究美学要用心考察人类审美活动的具体情形、特征与规律,而不是在思辨王国里从抽象到抽象地概括美的本质。他为美学正名,"面向现实,注重实用",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建立起了实用美学体系,使美学走出了思辨美学和"为理论而理论"的死胡同,大大拓宽了美学的研究范围和领域。这是王世德教授在美学领域作出的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严羽诗歌美学思想的核心是意境。严羽的意境思想是对唐代刘禹锡、司空图等人意境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对诗歌艺术审美本体的强调。"气象""入神""妙悟"则是理解他意境思想的三个关键词。  相似文献   

20.
什么样的造景才是城市景观设计的最佳状态?在现今这样一个"注重精神需求,强调情感交流与情感宣泄,唯体验至上"的"心"时代环境下,一个充满美学情感的城市景观,不仅仅是对人们的一种感情上的满足,更是一种心理上的认同。文章从情感化设计的角度出发,探索当代城市景观设计与情感美学相融合的途径,深思如何才能使景观超越感官刺激而投予心灵以理想的光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