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清真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伊斯兰教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清真”这一特有宗教概念的出现,使伊斯兰教跨越了一个久远而巨大的历史文化门槛,由“他在”变为“我在”。“清真”标示着一种特殊的宗教语言、民族饮食和宗教活动场所,同时,它也是重要的宗教哲学思想,展示着中国伊斯兰教文化的本质属性。一、“清真”宗教哲学概念的历史文化溯源伊斯兰教自唐代传入中国,先后被称为“大食法”、“大食教度”、“西域教门”、“穆罕默德教”、“回回教门”、“回回教”、“天方教”、“回教”等。明末清初,伊斯兰教在中国开始被称为“清真教”,其宗教活动场所的称谓亦开始…  相似文献   

2.
漫谈福建伊斯兰教何绵山一、概况伊斯兰教在中国历史上曾有"大食法"、"回回教"、"天方教"、"回教"、"回回教门"等名称。金朝大定年间(1161──1189年)出现的"移习览",为伊斯兰教在中国最早的汉文译音名称。1956年,国务院通知恢复"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3.
漫谈福建伊斯兰教何绵山一、概况伊斯兰教在中国历史上曾有"大食法"、"回回教"、"天方教"、"回教"、"回回教门"等名称。金朝大定年间(1161──1189年)出现的"移习览",为伊斯兰教在中国最早的汉文译音名称。1956年,国务院通知恢复"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4.
一、了解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是公元七世纪初先知穆罕默德首传于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城,以后在世界各地获得广泛传播的宗教,在中国又称回教、清真教、天方教,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现在全世界大约有八亿人信仰它。“伊斯兰”一词是阿拉伯语Islām的音译,意思是“顺从”,即顺从真主安拉(Allāh)的意志。从字源说,“伊斯兰”一词来自“赛俩目”(亦译“色兰”,salām);“赛俩目”的意思是“和平”,因此伊斯兰教又称和平的宗教。据统计,“伊斯兰”一词在《古兰经》中出现过八次(3:19;5:3;3:85;6:125;9:74;39:22;49:  相似文献   

5.
伊期兰教伦理道德思想涵盖的内容很广,包括:敬主爱圣、孝顺父母、爱国爱教、积德行善、止人作恶、维护和平等。另外,穆斯林的信仰还应当受到特别规定的“伊玛尼”断法即:伊斯兰教信仰断法的制约。这指穆斯林在具备伊斯兰教基本信仰——信真主、信天仙、信使者、信天经、信前定、信后世的前提下,还要遵守约  相似文献   

6.
伊斯兰六书(续六)达浦生著第五章教旨第五──信源六德"信源"者,即伊玛尼本源也,亦即吾伊斯兰教信条也。"信仰大纲"云:"我信真主、信诸天使、信诸经典、信诸圣人、信后世及死后复活、信好与歹皆属真主前定"。此六则,凡吾教胞均应详加考究,确切认识,诚笃信仰...  相似文献   

7.
陆芸 《福建宗教》2002,(3):38-40
伊斯兰教是公元7世纪初创立于阿拉伯半岛的宗教,它的创立人是穆罕默德。伊斯兰教的主要经典是《古兰经》和《圣训》,基本教义被概括为六大信仰,即信安拉、信天使、信经典、信使者、信前定、信后世。教徒的基本义务是完成念功、拜功、斋功、课功和朝功。伊斯兰教的早期传教活动历经艰辛,穆罕默德和其信徒遭到迫害,一些穆斯林和家属还惨遭杀害。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记者马利强)在喜庆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应香港中华回教博爱社、香港伊斯兰联会、香港中国回教协会、香港回教妇女会、香港伊斯兰青年会等五个伊斯兰教社团的邀请,2007年6月1日至5日,中国伊  相似文献   

9.
中国伊斯兰教是伊斯兰教学者阐发的伊斯兰教,属于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教。中国穆斯林学者基于中国文化并根据伊斯兰教义而阐发了诸如认主独一、知主公道、相信圣人、信仰唯一、命人行善、止人做恶、远奸、近贤等八项伊斯兰教基本原则,构成了中国伊斯兰教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明清时代涌现出一大批对中国伊斯兰教影响巨大的经师、学者,如胡登洲、王岱舆、张中、常志美、马注、刘智等。  相似文献   

10.
<正>伊斯兰教自从传入中国,就开始了中国化的实践。今天研究和实践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顺应了伊斯兰教在中国发展的时代要求,符合中国伊斯兰教继续健康发展的内在愿望。一、伊斯兰教中国化,就其本质来说,就是依据时代要求和实践需要,研究伊斯兰教基本原理,适应中国穆斯林面临的实际问题,寻求和不断开拓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教发展道路,由此将会赋予中国伊斯兰教更强大的生命力。要认识到伊斯兰教发展的时代性,穆斯林信仰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编者按】朝觐是伊斯兰教五项基本功课之一,也是中国伊斯兰教一项大型涉外宗教活动,涉及10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涵盖2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说,每年的朝觐活动都牵动着全国穆斯林的心。与往年相比,2009年的朝觐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一是  相似文献   

12.
伊斯兰教在唐初开始传入中国。学术界较为一致 的观点认为伊斯兰教是在唐永徽二年(651年)由大食使节传入中国,如此算来伊斯兰教传入我国已有1350年的历史。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汉文典籍中对伊斯兰教有不同称法,唐宋时期称大食法,元代称回回法,明清时期称回回教、天方教、清真教,民国时期称回教,解放以后通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经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随阿拉伯中亚穆斯林入华而传入我国,并不断发展壮大。伊斯兰教传入我国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随贡使、使节传入。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鼎盛时…  相似文献   

13.
阿訇一日     
“阿訇”一词是中国伊斯兰教的教职称谓,系波斯语音译,旧译为“阿衡”、“阿洪”等,其原意指伊斯兰教的学者、教师,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中,阿訇是对穆斯林中具有伊斯兰教宗教学识的人的通称。在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中则多称“毛拉”,意思基本与阿訇相同。中国伊斯兰教教育过去以传统的经堂教育为主,因此绝大多数阿訇是经堂教育培养出来的。凡在清真寺里学习多年,宗教学识和道德操守都达到一定水平的人,经举行“穿衣”或“挂帐”仪式(相当于毕业仪式),即可受聘到清真寺里任职,成为阿訇。阿訇的责任主要是在清真寺里…  相似文献   

14.
伊斯兰教经堂教育是伊斯兰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伊斯兰文化生生不息的纽带。维吾尔族作为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其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历史上,伊斯兰教经堂教育不仅是维吾尔族教育的主要方式,也是推动伊斯兰教在新疆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5.
中国当代伊斯兰教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当代伊斯兰教概述沙秋真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口有1700余万,广及10多个少数民族。在千余年的历史岁月中,伊斯兰教同中国社会相协调、相适应,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趋同、相交融,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文化风格。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中国伊斯兰教掀开了...  相似文献   

16.
伊斯兰教的中道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伊斯兰教是一个非常爱好和平、重视中道思想的宗教。“伊斯兰”在阿拉伯语中就是“顺从”的意思,信仰伊斯兰教的人被称之为“穆斯林”,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就是“顺从者”。伊斯兰教的中道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宗教信仰方面,坚持信仰原则,“谨守中道”,认主独一,笃信安拉(真主),不以物配主。伊斯兰教坚决反对在真主之外还存在别神的说法。《古兰经》贯穿始终的思想,就是真主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真神,除此以外,别无他神。伊斯兰教“中道思想”的标准也就是这个认主独一的原则,建立在这一原则之上的一切思想行为都是正确的,反…  相似文献   

17.
伊斯兰教与穆斯林妇女权益浅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元7世纪初,先知穆罕默德经过23年的努力,终于使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成功传播。伊斯兰教对于阿拉伯民族来说,具有多方面的历史意义:首先,从信仰上成功实现了从多神崇拜向独一信仰的转变;其次,以阿拉伯北方方言为基础的《古兰经》的语言,迅速上升为统一的阿拉伯民族语言;再次,各自分散的部落社会首次被伊斯兰教联合起来,阿拉伯人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迅速凝聚为统一的阿拉伯民族并进而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最后,以《古兰经》、“圣训”为基础的伊斯兰道德,成为阿拉伯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总之,伊斯兰教的成功传播,使得阿拉伯人由分散、孤立、…  相似文献   

18.
东干人与伊斯兰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干人信仰伊斯兰教。对东干人而言,伊斯兰教已超出单纯信仰的范畴,而是作为一种文化体系和生活方式渗入到东干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其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试从伊斯兰教与东干社会、东干伊斯兰经堂教育、东干伊斯兰教派等三方面对东干人与伊斯兰教的关系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艾什尔里与伊斯兰教义学希文教义,一般是指某一宗教的信仰体系,其简明表述称为“信条”、“信纲”。伊斯兰教教义(尔歌伊德)即它的基本信仰体系,它是在不断扬弃过程中臻于完善的,其中以艾什尔里教义学流传更为广泛。艾什尔里其人据圣训传述,每过一百年就会出现一位...  相似文献   

20.
<正>世界性宗教的发展历史和传播过程呈现出两个明显特点,一是各宗教在发展过程中基本保持本宗教的核心信仰和教义不变,二是伴随着这些宗教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广泛传播,以其为主要载体的文化和伦理道德价值观、宗教仪礼和仪轨与所在区域的主流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形成了各具特色、多姿多彩的宗教亚文化。伊斯兰教也是如此。中国伊斯兰教既保持了伊斯兰教的根本信仰与基本生活方式,又发生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变化,获得了伊斯兰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双重品格。伊斯兰教在中国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