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晏婴音乐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蔚 《管子学刊》2009,(4):33-35,111
晏婴是我国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从所流传下来的史料中可以看出他在音乐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他继承了前人的音乐观点并有新的发展,这与他的从政生涯密切相关,他的音乐主张对我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晏婴音乐思想的分析,阐述了晏婴音乐思想的主要观点与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齐国晏氏考     
"晏"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出自齐国东部的一个古老的部族,后来"晏"地被莱所兼并,晏氏部族归附齐国,并成为齐国大族。晏氏在齐有晏子1、晏弱、晏婴等,他们为著名的齐国大夫,特别是晏婴,在齐景公时为齐相,在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晏婴作为齐国的一位重要人物,其对齐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以《晏子春秋》为据,就晏婴佐政期间提出并践行的外交思想和外交实践进行了论述,认为晏婴不仅是一位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外交家。晏婴根据齐国国情及国际形势提出了“外归其义”,“不侵大国之地,不耗小国之民”的和平外交思想并践行之,使齐国保持了较长时间的稳定。在外交实践中,晏婴还创下了折冲樽俎,面对强手而不辱君命的光辉外交业绩。  相似文献   

4.
赵玉环 《管子学刊》2009,(2):33-35,99
《晏子春秋》记载了齐国贤相晏婴的大多数事迹。本文以《晏子春秋》为依据,对晏婴的法律思想进行探讨,认为晏婴具有重德、尚礼、省刑三个方面的法律思想,对后期齐国法律思想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我们今天的法制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其法律思想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晏婴是我国春秋时的政治家,齐国三朝卿相。晏婴头脑机敏,能言善辨,勇义笃礼。他内辅国政,屡谏齐王,竭心尽力拯救内忧外患的齐国。有一次,晏婴和景公及群臣到故纪国的纪地游览,手下人无意中捡到了一个精美的金壶,送给景公。以求获得景公的赏识。  相似文献   

6.
正战化军教授继《管仲评传》之后,多年研究晏子的力作——《晏婴评传》已由山东人民出版社于2015年10月出版。《晏婴评传》作为作者精心打造的学术著作,由以下诸点即可洞察其创新之处与主要特点。一、《晏婴评传》是目前研究晏婴的最为完备的著作。共有七章,第一章"晏婴家世"论述了晏氏的起源以及晏氏族人在齐国的情况;第二章"姜氏季世",论述了晏婴所处的时代背景;第三章"晏婴仕齐",考述了晏婴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的  相似文献   

7.
晏婴作为一个深受太史公司马迁赞誉的先秦齐国贤相,其事迹大多记载在《晏子春秋》之中。本文以《晏子春秋》为基本依据,以《左传》记载为印证,就晏婴的哲学思想进行了探讨,认为晏婴的哲学思想突出表现在其倡导并实践的对事物的朴素辩证思维以及轻鬼神重人事的无神观上。同时,本文还对晏婴哲学思想的时代局限性和对中国现当代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8.
《晏子春秋》辑录了春秋时代齐国政治家晏婴的政治活动、言论、生平轶事,又有在传叙传抄过程中后人托晏子之名附加的自己的观点。其包容的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齐鲁文化特别是齐文化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的“代表”作,有极大的研究价值。本文旨在对《晏子春秋》的法律思想作些探讨(拙文:《<晏子春秋>政治法律思想  相似文献   

9.
炫耀     
正《史记》中记载了齐国宰相晏婴的车夫,每回驾车出门都是极尽风光,颇为高调。可是晏婴车夫的老婆看到后,却死活要和他离婚,理由是她看不惯自己老公在人前的那种嘚瑟劲儿,说人家晏婴当宰相都懂得谦虚谨慎,你一个车夫有啥可炫耀的,如此下去,恐怕离倒霉不远了,我还是躲你远点儿吧!想当初,陈寅恪与鲁迅是很早就认识的朋友,二人同去日本,同在一所学校补习日语,且住同一宿舍,床抵着床,感情十分深厚。可是,当鲁迅声名鹊起,  相似文献   

10.
齐国乐舞文化的考古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国乐舞文化的考古发现靳桂云齐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时期,齐文化在当时处于领先地位,乐舞文化也是一个重要方面。齐国乐舞文化素称发达,管仲作歌以驱疲劳;孔子闻韶于齐,三月不知肉味;晏婴、邹忌以歌...  相似文献   

11.
晏婴治国方略刍议林永光一、廉正、廉让、忧国忧民晏婴是一个十分廉洁正直的政治家。《晏子春秋·晏子再治阿而信见景公任以国政》记载了晏婴两次治理东阿而毁誉迥异的故事:第一次景公任命他为东阿宰,结果三年后诋毁之声盈于国中。景公闻知后很是不高兴,将之召回要免除...  相似文献   

12.
甄尽忠 《管子学刊》2006,(1):30-34,88
《晏子春秋》一书主要记载了春秋末年齐国著名政治家晏婴的言论和行动。其中多有关于社会救助方面的主张。面对自然灾害、苛政和战争等天灾人祸的侵袭,晏婴在重民、爱民、恤民、均贫富等思想的基础上,主张加强对社会贫困人口的救助工作,其措施有散粟赈民、薄赋轻敛、以工代赈、宽刑省禁、养老抚幼、掩埋遗骸等。他希望通过实施这些社会救助政策,来缓和阶级矛盾,以更好地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  相似文献   

13.
晏婴—公元前500年),字平仲,春秋末年齐国夷维(今山东高密)人。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的卿。其言论最早记于《左传》,《晏子春秋》为后人所作,但反映了晏婴的思想。一晏婴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过渡阶段,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经济秩序非常紊乱。奴隶主阶级实行暴政,人民象逃避“寇仇”一样逃避公室的征令。作为一个累任重职的政治家,晏婴对此深感忧虑,他的经济思想较突出地反映在对统治者剥削掠夺行为的不满和抨击中。  相似文献   

14.
晏婴是齐国历史上重要的宰相,他的主张和行为对齐景公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贤人治国,使齐国经常保持了大国和强国的地位,在各诸侯国家之间的关系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言敢谏,使齐景公改正了自己的缺点,缓和了当时严重的社会矛盾,稳定了政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春秋后期的社会变迁为背景对晏婴的礼治思想进行初步考察。澄清了晏婴世系来源不明和家世低微的问题,提出晏婴礼治思想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将礼看成与天地秩序同时生成的事物;二是把礼的社会功能同治国之本联系起来;三是对政治伦理和社会伦理的论述充满理性精神和辩证思维。  相似文献   

16.
晏婴(?—元前500年)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卓越政治家、思想家,一生力佐齐国三公(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能言善辩著称于世。他的道德人品为历代人所称颂。司马迁说:“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史记·管晏列传》)何等敬佩之至!然而,人们对晏婴进步的政治主张和深刻丰富的思想观点的研究似乎很不够。《管子学  相似文献   

17.
管晏相齐异同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管仲和晏婴都是齐国历史上著名的国相 ,同时也是中国先秦时期著名的政坛风云人物。长期以来 ,人们对于管仲和晏婴的专门研究比较多 ,专著、论文层出不穷 ,但从总体上对他们进行的比较性研究的成果较为罕见。不揣浅陋 ,试述个人一孔之见如下 :  一、时代背景之比较管仲生活在春秋初期 ,此时 ,周天子的统治日渐衰微 ,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天下宗主的地位和权力 ,以宗法从属关系形成的统一纽带逐渐废弛 ,周王室差不多已经可以和一个小诸侯国处在同一个层次上了。与此同时 ,由于各诸侯国的长期独立竞相发展 ,各自都具有了比较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相似文献   

18.
在春秋时代的齐国历史上,出现过许许多多叱咤风云、青史留芳的人物。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管仲,被孔夫子称许为“救民之姓(生)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的晏婴,则是其中的姣姣者。对于管、晏二人,史学家们评论甚多,褒奖者多,贬之者少,褒贬参夥者亦不乏人。宋代散文家苏辙在他的《晏子传论》中把晏婴和管仲作了对比性的论述,文章说:“管子以桓  相似文献   

19.
邹忌其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两姓齐国,从太公开基,建立姜齐,到秦并六国,田齐灭亡,前后延祚不下八百年。其间得失迭见,盛衰相继,而中兴者三主。管仲相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是为一兴齐国。晏婴相景公,节俭力行,名显诸侯,是为二兴齐国。及田氏嬗齐,佐助威王先“战胜于朝廷”,后称“强于天下”的三兴齐国的人物,就不能不首推邹忌了。  相似文献   

20.
陶朴满     
陶朴满朱玉德朴满既为积钱罐,应为最早的货币储蓄器。临淄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征集了陶朴满若干件,其中有详细出土地点的仅有三件,出土于齐国故城西北部晏婴墓东北1华里。B30012号,已残缺,内装五铢钱锈成一体。钱罐的形状很奇特,外形象人头盖骨,青灰色泥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