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心理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连榕 《心理学报》2004,36(1):44-52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教师的教学专长发展,采用了量表法分别对433名和469名新手型、熟手型、专家型教师进行了教学策略、成就目标定向、人格特征和职业承诺、职业倦怠两个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⑴在教学策略、成就目标、人格特征上,专家型教师均优于熟手型教师,而熟手型教师又优于新手型教师;在职业承诺和职业倦怠上,专家型教师均优于熟手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而熟手型教师与新手型教师不存在差异。⑵重视课前准备,成绩目标是其重要的工作动机是新手型教师的主要特征;课中策略水平较高,任务目标成为重要的工作动机,具有随和、宽容、乐群、能关心他人的人格特点是熟手型教师的主要特征;教学策略以课前计划、课后的评估、反思为核心,具有鲜明的情绪稳定性、理智、着重实际、自信心和批判性强的人格特点,职业的情感投入程度和职业成就感高是专家型教师的主要特征。⑶三类教师在课后的补救策略、成绩目标、内外向、继续承诺和情绪耗竭上没有显著差异是其共同点。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对不同类型教师的教学策略、成就目标和人格特征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新手型教师的教学策略与成绩目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其中成绩——回避目标是其教学策略的有效预测变量,而熟手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则与任务目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精神质是新手型教师教学策略的有效预测变量,内外向是熟手型教师教学策略的有效预测变量,而专家型教师的神经质对其教学策略存在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专家—熟手—新手型教师教学策略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578名中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的中学教师教学策略量表对不同类型教师的教学策略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教师其教学策略水平存在着差异,新手型教师比熟手型教师更重视课前策略,但课中策略上显著低于熟手型教师,课后策略上二者没有差异;熟手型教师在教学策略三个维度上都显著低于专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教学策略表现出灵活性、创造性以及有效的反思能力。  相似文献   

4.
作为教师教学用语的主要组成部分,提问语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愈加明显。本文以河北省一所县级小学的四位教师为个棠研究对象,通过为期半个月的观察记录,通过个案对专家型教师与新手教师之间提问语的差距进行分析,从而为新手教师在教学言语上的成长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教师成就目标的测量及其与学校目标结构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依据Elliot关于成就目标的能力界定标准和能力效价的理论构想,提出教师成就目标的理论结构。浙江省内外十多所中小学523份有效调查数据的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教师成就目标由6个因素构成,即:绝对-回避目标、个人-回避目标、参照-回避目标、个人-接近目标、参照-接近目标、绝对-接近目标。然后,利用浙江省内外另外十多所中小学625份调查问卷的结果,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对教师成就目标和学校目标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掌握目标结构对绝对-接近目标、个人-接近目标具有显著正效应,对绝对-回避目标具有显著负效应;成绩目标结构对绝对-接近目标、参照-接近目标、个人-回避目标和参照-回避目标具有显著正效应。  相似文献   

6.
人格是一个人全面素质的综合体现,幼儿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基础阶段。幼儿教师是幼儿人格构建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她们的人格品质对塑造幼儿健全的人格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为了解幼儿教师群体人格特征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通过调整教育目标,完善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来培养幼师生——未来幼教师资队伍的良好人格特征,我们开展了“面向21世纪幼儿教师人格特征的研究”,本调查报告是该项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使用教师关怀行为问卷和成就目标定向量表对656名小学生进行调查,探讨教师关怀行为、成就目标定向和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教师关怀正向预测小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掌握接近目标,负向预测掌握回避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而成绩回避目标负向预测小学生的学业成绩;(2)成绩回避目标在教师关怀与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显著,但掌握接近目标、掌握回避目标和成绩接近目标则未发现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8.
高钦  刘儒德  贾玲  袁稹 《应用心理学》2010,16(3):201-207
将209名初中生被试分为掌握、表现-接近与表现-回避三种特质性成就目标定向,随机分配在掌握定向与表现定向这两种情境性成就目标要求之下,依次阅读一系列10个同质性材料并回答一道位于每段材料之后并与该材料首句信息相关的选择题,根据被试完成每次任务的阅读时间与答题正确率,考察被试的实际目标定向以及目标调节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特质性成就目标定向对学业成绩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但在特定任务情境下,情境性目标要求掩盖了特质性目标的作用,而且,情境性表现目标的被试比情境性掌握目标的被试更快地调节目标以适应实验任务所隐含的实际目标线索。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自主学习、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大学生自主学习量表、学业成就自评量表和自编的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问卷,以安徽省、江苏省、山东省667名大学生为被试,调查分析了大学生自主学习、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结果显示:(1)大学生自主学习对学业成就具有预测作用;(2)掌握目标、成绩接近目标对大学生自主学习具有预测作用;(3)掌握目标对大学生学业成就具有预测作用;(4)成就目标定向对学业成就既有直接作用,又有间接作用;自主学习在成就目标对学业成就的影响中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专家──新手型教师研究与师资培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教师研究中专家——新手比较研究的一些方法和思想的阐述,明确了专家——新手型教师的心理行为特征,并从五个方面进一步指出了专家——新手型教师有关研究对师资培训工作的启示,以期对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由新手教师转化为专家型教师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袁登华 《心理科学》2005,28(6):1388-1393
在调查基础上,本文研究了成就目标导向对创业行动效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学习目标导向与自我效能感及创业行动效能存在正相关,业绩接近目标导向与自我效能感及创业行动效能存在较弱的负相关.业绩回避目标导向与自我效能感及创业行动效能存在较高的负相关;自我效能感对创业行动效能具有显著影响;自我效能感在成就目标导向对创业行动效能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成就目标定向、自我效能与反馈寻求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雁飞  凌文辁  朱瑜 《心理科学》2004,27(1):203-206
本研究共调查来自企业的员工539人,探讨了成就目标定向、自我效能感与反馈寻求行为的关系。研究表明:成就目标定向是通过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来对个体反馈寻求数量、反馈寻求努力起作用的,成就目标定向的各个维度对结果变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些今后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3.
国外成就目标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秀君 《心理科学》2007,30(3):755-757,726
该文从个人成就目标和目标结构(即情境)两方面分析了国外成就目标的研究。个人成就目标传统上分为掌握目标和成绩目标,在二者都发展到包括趋近取向和回避取向的基础上,有研究者提出了多目标观点;在目标结构上,掌握目标方面的研究得到了较为一致的结论,无论是知觉的掌握目标情境,还是创造的掌握目标情境,对学生都较为有益,但在成绩目标上的结果还不一致,而对同时强调掌握和成绩目标的情境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4.
覃丽梅  田宝 《心理学探新》2012,(1):82-85,96
该研究在文献分析和访谈的基础上,确定智力残疾运动领域成就目标定向的四维结构并编制初测问卷。对400名特奥会运动员进行了施测,对数据进行项目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度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度分析显示,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可以作为运动领域四维目标定向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5.
成败情境下不同目标取向学生焦虑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五、六年级小学生共 2 1 3人为被试 ,采用 3× 2的研究设计 ,考察了在成功和失败情境下三种成就目标取向 (掌握目标取向、成绩接近目标取向和成绩回避目标取向 )的学生焦虑度的差异。结果发现 :(1 )在两种情境下 ,掌握目标取向的学生的焦虑度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学生 ,而成绩接近目标取向的学生焦虑度与成绩回避目标学生的焦虑度无显著差异 ;(2 )三组学生在失败情境下的焦虑度显著高于成功情境下的焦虑度  相似文献   

16.
刘海燕  邓淑红 《心理科学》2007,30(2):454-457
以217名高中生为被试,采用计算机监控的活动操作法,探讨课堂成就目标定向、任务难度对不同学业水平学生元认知监控策略运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课堂掌握目标定向下均比在课堂成绩目标定向下更多地运用元认知监控策略;(2)高学业学生在较难任务上比较易任务上更多地运用元认知监控策略;低学业学生,在课堂掌握目标定向下.在较难任务上比较易任务上更多地使用元认知监控策略;在课堂成绩目标定向下,与课堂掌握目标定向情形相反;(3)临场动机中的自我效能感、目标方向、努力程度在课堂成就目标定向、任务难度对元认知监控策略的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习策略、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蒋京川  刘华山 《心理科学》2004,27(1):168-170
成就目标理论整合了曾经分离的动机研究和认知研究,是社会认知取向在动机领域中的代表性课题。文章对近十年国内外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习策略、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进行了综述,认为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加深了我们对学习内在机制的理解。同时,作者也提出了这一领域应改进测量工具、进行重复验证、跨文化研究以及干预研究的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