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群己之辨是先秦儒家道德哲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论题。从孔子的"鸟兽不可与同群"、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到荀子的"人能群,彼不能群也",都表明先秦儒者更加重视群体的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儒家就忽视个体生命以及个体利益,儒家实际上认为个体和群体在最终的利益和价值上应当是合一的。这样一种群己观,在与西方社群主义群己观的对比中,可以更加凸显出其理论特质,并呈现出其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2.
如果打比喻说宇宙是个舞台,那么,人类便是这个舞台中的角色。演员不仅要明白自己角色对全剧的重要性,而且要全情溶注于舞台,欣赏它、喜爱它并且乐于在其背景下完成一己之责任。这譬喻可揭示人生艺术化的命题是关乎人内在的小宇宙跟自然界的大宇宙的关系。小宇宙是人的心灵,它是一切认识、价值的来源;大宇宙是客观存在的无际星空,它是主观意志舱外化型态。人类审视生  相似文献   

3.
王霸之辨是儒家由道德哲学通向政治哲学的重要一步,并能反映儒家对政治的最核心与最底色的看法。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初步奠定了王霸之辨的思想,认为王道是德礼之治,霸道是刑罚之治。孟子经由反思战国残酷的政治与战争现实,认识到王霸之辨的核心是是否得民心,也即王道以民为本,霸道以利为本。荀子在一定程度上承认法家政治的效果,但是他认为法家的治理因为缺乏儒家的礼义,所以不能实现长治久安,而王道是以礼义为根本原则的。  相似文献   

4.
该文通过对历史上儒家学者在“为己之学”上的论述进行考察与分析,并联系康德对道德之自律与自由的讨论,试图揭示和阐发儒学作为“为己之学”的内涵及其意义,以期深化人们对儒学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5.
义命之辨既是儒家对人的道德与命运之间关系的处理,也是儒家对人的生命之终极关怀。对此,孔子、孟子、荀子和《易传》儒者提出了知天命、正命、各正性命等观念。在先秦儒家看来,命固然是对人的客观限制,但同时,也正因为有它,才彰显了人的生命及其创造力之伟大,尤其是道德意志和道德实践对人的生命之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仁义内外之辨是先秦儒家道德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其一,区分了私德、公德。对此,先秦儒家普遍认同仁内义外。其二,分析了道德准则的根源。礼学派和告子认为仁内义外,孟子则认为仁义内在。其三,揭示了道德实践的基础。告子坚持仁内义外,孟子则认为仁义内在。其四,阐释了治理法则的来源。孟子承继仁义内在的理路,荀子则取仁内义外之说。仁义内外之辨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其余波一直延续至宋明理学。  相似文献   

7.
"人禽之辨"是先秦儒家为传统礼乐文明存续作合法性辩护时提出的重要命题,它集中体现了儒家在"人的价值发现"问题上的思想成果。荀子从性恶论出发,揭示了人类理性即"辨"是人禽之别的内在根据;孟子以性善论为基础,发现了人类具有超出动物"类性之仁"局限性的独特价值,确立了一种由"辨"而"合"的人禽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8.
魏晋时期,辩析名教与自然成为理论热点。名教代表的是社会的普遍规范,自然则与个体的自性相联系,因此,名教与自然之辩背后所蕴含的,乃是人的主题。相对于大一统的两汉,魏晋时期名教的钳制相对松弛,崇尚个性蔚为一时之风气;另一方面,“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晋书·阮籍传》),在这种动荡的年代,个体往往感受到存在的危机,  相似文献   

9.
群己伦理是儒学的重要议题,以本源之本与本末之本为例,孔子相对重视整体的倾向使之更多地与本源之本相关,而孟子相对重视个体的倾向使之更多地与本末之本相关。孔孟在此有所差异,孔子立场的合理性相对较多。  相似文献   

10.
对于先秦时期臣下设宴飨君是否符合礼制的问题,经学史上争论已久。《礼记·郊特牲》中的飨君非礼之说,从者众而驳者少。然《左传》之中就已多见春秋时期臣下飨君之例,效尊铭文中也明确记载了西周时期臣下可以纳飨于王,说明飨君非礼说不符合西周、春秋时期的史实。《郊特牲》是战国末期的作品,其飨君非礼说是战国后期君权强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先秦儒学思想中蕴涵着浓郁的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精神,是中国文化中弱势群体伦理关怀传统的滥觞。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提出了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的情感基础,强调了弱势群体基本物质需要满足的优先性,确立了敬畏弱势群体生命与尊严的人文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12.
欧阳祯人 《孔子研究》2023,(2):126-134+160
众所周知,王阳明自己十分自信的学问就是致良知之学,虽千经万典莫逃焉。但是在笔者看来,鉴于明朝中后期的特殊环境,王阳明还有没说透的话,那就是他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一切理论环节,全部走的都是一条从心性到政治的路。他的最终目标就是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所以在他的著作中有对社会现实、皇帝以及官僚集团的批判。这种路数与孔、曾、思、孟完全是一致的,与儒家经典《尚书·尧典》、郭店简《唐虞之道》所展现出来的政治理想也是完全一致的。所以,阳明心学是对中华文化真正的追随,是中华文化合符逻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群己之辩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它所关注的是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应的社会结构及其制度安排,因此,群己之辩与中国传统的伦理学和政治哲学都有深刻的关系。群己之辩发端于孔子,孔子强调重建礼乐来优化群己关系。但是,汉以来的群己关系由于侧重于强调族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先秦儒学以圣人为社会秩序建构的主体,主张通过人格力量的示范作用形成凝结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以解决社会危机。圣人在秩序建构中是道德权威和政治权威的统一,圣人之德是秩序建构的主观条件,圣人之位是秩序建构的客观条件。德和位能否结合又取决于时和命,时和命构成先秦儒学圣人秩序建构的限制性因素。因此,对先秦儒学中的圣人之德和圣人之位的理论关联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先秦儒学秩序建构思想重视人格力量的特征及其局限性。一、圣人之德与秩序建构孔子一般不抽象地谈论圣人,但关于尧、舜、禹等被儒学圣化的具体历史人物却有不少…  相似文献   

15.
仁礼之辨是先秦儒家道德哲学中的重要论辩,它指向在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中到底是从内在资源出发还是遵从外在资源。仁礼之辨渊源于西周、春秋的礼乐制度和礼义、礼仪之辨。孔子虽然对仁礼有轻重先后的划分,但从理想状态上讲,两者应当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般相辅相成。思孟学派强调内在的仁对外在的礼的先在性和决定性,荀子则更强调礼在道德实践、政治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道德相对主义对主流价值观念的挑战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道德原则是否具有普遍必然性、理性能否认知道德原则、道德原则能否摆脱道德实践上的冲突.先秦儒学理清了作为普遍、必然的道德原则的仁与作为具体的行为规范的礼之间的紧张关系,从而澄清了道德相对主义因混淆两者而带来的混乱;先秦儒学并未像道德相对主义那样认为道德原则无法通过理性证明因而不存在,而是认为道德原则是明证的,其落实依旧需要理性的认知;在实践上先秦儒家主张行权返经,强调在道德原则统摄下所作的变通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仁道,从而有效避免了道德纷争.先秦儒学智慧是对道德相对主义的回应与超越.  相似文献   

17.
先秦儒学认为道德成熟的标志是通过道德教化而达到人与周遭环境的和谐,以及人对具体情境做出及时反应的实践智慧的增长。道德教化是唤醒内在于人自身中的道德潜能的过程,应首先让人们意识到内在于他自身的道德情感,然后依据道德规范在实践的过程中让道德情感得到充沛发展,进而形成道德人格。道德修养的核心在于修身的实践,君子应从有关身体的伦理做起,一步步向外推广,直到洞悉天地之大德。此外,由于道德风气的传播主要依靠示范和榜样的力量,所以社会中的主政者对此负有更大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儒学是春秋末期孔子所创立的学说,它是一个包括哲学、政治、经济、教育等多方面内容的思想理论体系。由于这个思想体系能有效地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政教伦常,协调等级秩序人伦关系,又能“为尊者讳”,所以受到统治阶级的欢迎。孔子在世时,儒家已初具学派规模,儒学在社会上也已产生一定影响。孔子死后,孔门弟子及其后学承传其学,或借助孔子的名气,或借助于钱财权势,或以“王者师”的身份,或以传播知识的教师身份,阐扬发挥,使儒学逐渐成为显学,在中原广泛传播,并向周边地区浸润,为儒学在秦汉以后取得社会思想文化主导地位奠定了基…  相似文献   

19.
"群己之辩"与近代中国的价值观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严格意义上的"群己之辩"只是近代的产物.由于试图在"天理"的框架内安放个人或个性,前近代思想家至多只是赋予"己"以有限的独立性.以龚自珍为发端的价值观变革以"天"与"人"的分离为前提,从张扬以往被压抑的个人和个性开始;现代化进程带来的社会关系重组导致了新的群体意识的产生.围绕着社会、政治伦理展开的价值观争论,曾经出现过种种不同的观点.尽管有过个性解放的高潮,但近代思想家大多更倾向于群己平衡、甚至群己和谐的理想.只是并没有发现有效地实现这一理想的道路,在"群己之辩"方面的价值观变革并未终结.  相似文献   

20.
实现人的欲求是社会实践的内在动机,满足生活需要是文明制度的根本目的。怎样将欲求转换成财富,进而以财富厚养民生,这是历史进步的永恒主题。对传统儒学“理欲之辨”的现代阐释,旨在通过正本清源的逻辑批判,将抽象的天理还原为具体的生理、心理、伦理和管理,并探索一条化情为理、转欲成力的价值创造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