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学家克拉特曾经做过这样一列实验—— 他把一只小白鼠放到一个装满水的水池中心。这个水池尽管很大,但依然在小白鼠游泳能力可及的范围之内。小白鼠落入水后,它并没有马上游动,而是转着圈子发出“吱吱”的叫声。小白鼠是在测定方位,它的鼠须就是一个精确的方位探测器。它的叫声传到水池边沿,  相似文献   

2.
神池     
正小鱼纯洁天真,通体透明。为了让小鱼学点本领,鱼妈妈让小鱼离开家,把小鱼送进了远方的一个水池里。尽管有点不忍,但为了小鱼的成长,鱼妈妈还是下了决心。过了几年后,有一个动物游到鱼妈妈的身边。鱼妈妈问:"你是谁啊?"那个动物说:"我是你的儿子啊!"鱼妈妈睁着好奇的眼睛,说:"你怎么能是我的儿子呢?我的儿子全身白净,没有一点瑕疵,可是你,全身发黄,还发出一股臭味。""唉……"那个动物长叹了一声:"妈妈,你不知道,那是一个特殊的水池啊!""水池里的水表面上看起来  相似文献   

3.
山羊披着晚霞在山脚下散步。突然,它看到了草丛里卧着一只青灰色的狼。它只感到身上像被抽了筋,颤抖个不停,它下意识地倒退了几步,忽然发出一声尖叫,它掉进了身后的枯井里。山雀闻到叫声,忙飞过来。见山羊落进了枯井里,便立即去喊来了几只猴子。几只猴子下到枯井里,很快将山羊救了出来。  相似文献   

4.
正第七个论题:真主不在特定的方向中我们说:世界的创造者不在六个方向的任何一个特定的方向中。凡是知道"方向"(?????)和"特有"(????????)(1)两个词语含义的人,无疑会肯定,方向对于实体和偶性以外的他者是不可能的。因为,方位(?????)是一种被理解的观念,实体特有它。但是,方位只有与另一个占位的事物发生相对关系时,(2)才能形成方向。  相似文献   

5.
正人们熟知方位之后,便有了用东西南北来标定。不管是先有方位认知,还是先有东西南北一词,姑且不论,单说东西南北在生活中之活用就非常有趣。于是,便有了买卖东西,走南闯北之类的词语,只不过早已超出了方位之意。先说"东西",是非常活跃的一个词语,似乎有包罗万象之功效,诸如,购物:"买东西",骂人:"狗东西",物品:"找东西",宝贝:"好东西"等等,不胜枚举。关于"东西"一词的由来,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当  相似文献   

6.
正鼠王的年纪越来越大,几只年轻的老鼠对鼠王宝座觊觎已久,其中一只还蠢蠢欲动,要寻找机会扳倒老鼠王。一天,老鼠王秘密召见一位老鼠大臣,给它交代了一个计策。尔后,老鼠大臣对外宣称:鼠王考虑到鼠族的长久安宁,决定给它们最大的天敌猫王戴上一个金铃铛。这样一来,只要一听到金铃铛的声音,老鼠们就能安全撤离。任何一只老鼠,不分性别老幼,但凡能够完成这个光荣的任务,即可代替鼠王,就任新鼠王。  相似文献   

7.
正历史上的卓越人物都是懂得低调的。被称为中国古代之圣人的孔子,有次去晋国,一个7岁的孩子拦住了他,要他必须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其中之一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孔子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孔子答不出来。孔子没有强辞夺理,而是惭愧地对学生说:"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草莽,却是个军事奇才,领兵作战所向披靡。龙凤四年(1358年),他亲率大军出征浙东,途经徽州,向儒士朱升问计,朱升贡献了9个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升是要告诉朱元璋一个  相似文献   

8.
鞋子     
一比天更接近地的是人,比人更接近地的是人的脚,比脚更接近地的,是脚下的鞋子,意思是说鞋子比死亡更接近土地。"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两平生屐?"一生能穿几双鞋?这是一个浅显的生活问题,也是一个深奥的哲学命题。一生能穿几双鞋?这是谶语,也是警钟。  相似文献   

9.
正东西南北是我国习惯的方位用词,如把它巧妙地嵌入对联之中,将会收到"新、奇、巧、绝"的艺术效果,笔者试举几例如下,以飨读者。清乾隆进士刘风浩当年进京赶考,得中探花,但因其貌不扬,乾隆皇帝还要当面再试他的才学,于是出上联:"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手。"  相似文献   

10.
正那年,我11岁,穿着一条三角裤,深夜,站在户外,眼看着我的家,在大火中燃烧,最后夷为平地。而就在几分钟前,我还在温暖的被窝里做着香甜的美梦,尖叫声将我惊醒,隔壁房间是奶奶的,火就是从她那里起的,我二哥听到叫声,从床上跳起来,我在浓烟和黑暗中跌跌撞撞地往外跑,隐约中听到二哥在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叫大家。我们家这幢房子,是木结构的,50多年前建的。我们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它被大火吞噬,什么也做不了。  相似文献   

11.
清晨的阳光柔柔地洒落,那只黑色的小鸟又飞进了我的家。它的羽毛干净明亮,叫声清脆动听,眼中映着最新的太阳,闪烁着的全是纯真和温馨。看着它,我心里无限怜爱,真想给它一个轻抚深吻。打开电脑,我想写写它。突然看见了一个朋友的回  相似文献   

12.
心理文萃     
最近,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发现,发怒能使人体内分泌毒素面危害健康。发怒者呼吸时,体内分泌的毒素,可经实验的玻璃试管使容器里摄氏0度的冰水发生紫色沉淀(平静呼吸时则冰水保持澄明)。把“变色冰水”注入小白鼠,数分钟后小白鼠被毒死。如直接抽取大发脾气的人1毫升血液注入小白鼠,则鼠死得更快。  相似文献   

13.
习惯的力量     
正美洲沙漠中有一种加鲁鼠,滴水不进,照样生存。它不是不喝水,而是从多汁的草或是仙人掌中获得水分,并在体内贮藏。有人做了一个实验,把一只加鲁鼠圈起来,并将圈定的这块区域内所有植物全都除掉,只剩下光秃秃的沙漠。随着体内水分的减少,它开始躁动起来,不停地撞击挡板,希望能离开这个区域。就在这个时候,在这个区域内人工制造了一个水坑,可令人不解的是,加鲁鼠对这个水坑不管不看。把它放了,它迅速找到一株仙  相似文献   

14.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那么……”是一种常见的句式,在逻辑学中,这种句式叫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如果P那么Q”,只不过,这一句式在日常交际中的神奇功能常常被人们所忽略。不信,请看一个小故事。一天,皇帝打算为难一下阿凡提,就故意指着皇宫前的水池问阿凡提。“阿凡提,你知道这水池里有多少桶水吗月阿凡提笑笑:“这问题太简单了,连我的毛驴都知道,这就是,如果水池与水桶一样大,那就有一桶水,如果水池比水桶大一半,那就有两桶水!”皇帝听了,只好点头称是。请注意,皇上的话的确是一种刁难,但阿凡提不慌不…  相似文献   

15.
在今日,道德已濒临崩溃的边沿,它只剩下一个空空的虚壳,而"道德"两字亦已变成一个不合时宜的名词.由于对社会科学的重视,人们一再提倡道德的无普遍性.这亦是现时西方文化的一大危机.社会学家以社会规范为最后的道德规范,而并未发现人类本身的共通性.另一方面,荣格(C.G.Jung)却提出集体潜意识(Collectiveunconscionsness)的概念,而此一概念有着佛教上的渊源.此文之目的,便是对荣格与佛  相似文献   

16.
捅马蜂窝     
正台风西去那天,陈叔起了个大早。晨曦辉映,小鸟啁啾。小区里,一棵秋枫张牙舞爪地向空中攀爬,一根树杈险些探进五楼的阳台。几声聒噪从秋枫末梢发出来,几只雏鸟扑棱着挥舞几下翅膀,又叽叽喳喳躲进苍翠的叶子后面的鸟窝亲昵去了。陈叔仔细一看,树上的鸟窝被毒蜂侵占了,怪不得这些小鸟的叫声有些异样。蜂窝大小像一个垃圾堆里捡到的篮球,几只带  相似文献   

17.
非洲沙漠里有一种鼠叫黄豆鼠,这种鼠喜欢群居,五个至七个一群,群中有头领,威信很高。每年鼠群都要更换头领,现任头领要接受群中另一个最强壮的鼠的挑战,如果头领失败,那么它就要让出头领位置,如果它赢了,还要继续作头领,直到有一天它被打败。  相似文献   

18.
老方丈的禅房里,有一只蝈蝈经常鸣叫不止。有一天,前来向老方丈讨教的一个小和尚听到了蝈蝈的叫声,就对老方丈说:“清净之地怎容下这小生灵扰乱,我把它捉了放到山上去。”  相似文献   

19.
解心     
我记得在我小的时候,家里曾经养过一只狗,是一只很大的黄狗。它很吓人,叫声也很大。但是,因为它很小就来到我家,我和它朝夕相处,所以,无论它多么庞大的体态,多么凶狠的样子,我都不会害怕它,或者说感受不到害怕,我只感到它很亲切。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大判断,为我们思考宗教媒体在新时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定位与责任,提供了新的坐标与维度。"两个大局"与新时代宗教媒体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入新时代,摆在我们面前的首先是"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值得注意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