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西方哲学史上,克尔凯郭尔在基督教立场上实现了哲学存在问题的历史转换,深入探讨了个体生存幸福问题,将人生的根本幸福定义为永福,将个体生存规定为实现人生幸福的唯一途径.然而,人是多重属性的综合体,人生幸福是主客观内容的辩证统一,而且实现人生幸福不仅依靠个体生存,而且还要依赖整体生存.事实上,人的幸福并非单纯依赖整体生存或者个体生存,而是存在于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生存的天平上.  相似文献   

2.
张清 《宗教学研究》2005,58(2):167-170
阿奎那的幸福观是一种神学目的论幸福观,以幸福作为人生的最终目的.幸福分为可以凭借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在现世获得的不完满幸福和只能凭借恩典和神学德性在来世获得的完满幸福--看见上帝的本质.因此,阿奎那的幸福观归根结底是一种神学幸福观,但他对理性和现世生活还是有相当程度的肯定.此外,阿奎那认为幸福是人的本质属性的实现而不是主观的快乐感,他的幸福观是一种客观的幸福观.阿奎那的幸福观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对亚里士多德主义和奥古斯丁主义的调和.  相似文献   

3.
论尊严     
对人的存在而言,尊严与权利相提并论.尊严是指个体和共同体的存在所享有的权利,是不可侵犯的,包括尊重和自尊.同时,不能把尊严仅仅理解为权利,尊严还是心灵的情感、感觉,尊严是一种道德情感,具有道德属性.人的尊严是对人存在的基本价值主要是内在价值、人格价值的确定.人因为会思想,因为有理性而配享尊严.尊严感丧失,造成了现代人生存的困境:物质主义、消费主义、虚无主义盛行.从伦理学的角度对尊严的研究,有助于人们认识和建设一个崇尚尊严的社会,对于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和幸福人生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4.
追求幸福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幸福是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它受到期望水平、对比参照系、性格、年龄、工作难度、人际关系等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事实证明,人生成功的关键不取决于名、权、利、色及物质占有的多寡,而在于人是否拥有持久的幸福感。在学习和工作中拥有幸福感的人比心情压抑的人更容易在事业上做出成就。那么,如何培养幸福感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培养快乐的情感快乐情感指个体在情绪情感方面的愉悦体验,包括快乐的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它使人趋善避恶、近美离丑,表达了…  相似文献   

5.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的幸福.属人的幸福是现实的人在现实的生活中可实现的最高善,即灵魂的合德性的实现活动.灵魂的德性分为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理智德性又包括实践的理智和沉思的理智.以合于沉思的理智的实现活动为目的的生活是沉思的生活,以合于其他德性的实现活动为目的的生活是政治的生活.沉思的生活是最幸福的生活,但它是属神的生活,不是属人的生活,人只能以其神性的部分来过这种生活.政治的生活是第二好的生活,并且它是属人的生活.沉思的生活值得我们追求,但现实中只有部分人能够实现;政治的生活带来的是属人的幸福,它与城邦的善联系在一起.此外,即使一个人过着沉思的生活,也同样需要拥有明智的品质,做符合道德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走过盲目     
正因为生活的世界五彩斑斓、千奇百怪,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才会有着七情六欲和不安分的危险萌动。理智的操纵,伦理的束缚,迫使这些欲望和冲动受到精神的控制,从而让人生走上了一个健康发展的道路。人是多情的,生活是变化的,人生应该潇洒自如。刚刚涉世,曾被花花绿  相似文献   

7.
幸福人格是影响个体幸福感的重要人格特质。为了探索中国人幸福人格的结构和内涵,研究基于人格的词汇学假设,从以往研究者编制人格测验使用的初始词汇表中,筛选出225个与幸福感有关的人格词语。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最终得到49个幸福人格词语。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人的幸福人格包含胆识、美德、乐观三个维度。以Campbell幸福感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为效标的分析结果表明,幸福人格各维度得分可有效预测幸福感。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的性格如何,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他的事业是否成功?他的人生是否幸福?大凡性情粗暴或抑郁或脆弱或怪癖的人都难以渡过人生的难关,而无法成就事业、失去人生的乐趣;相反性情或温和或开朗或坚强或豁达的人,却能把人生的难题酿造为调味品,并在体验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的日常语言中真、善、美这三个词常常是并提的.仔细寻思后不难发现:自然的根本性质是真人生的根本意义表现为善艺术的根本价值在于美.如此看来真、善、美之间似乎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在审美的意义上,自然于潜移默化中感发和激荡着人的情性与思绪,也安顿和抚慰着人的心灵人则通过审美的思维方式达到情景文融、物我统一的和谐境界.可以说,一片自然山水就是一个人诗意栖居的心灵寓所与精神家园.更为重要的是,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具有审美价值,而且整个审美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于观照人的生存境况并努力成就自由完美的人生使人生得以丰富地展开.  相似文献   

10.
论德性     
德性是人优秀品质中的一种,是由理智或智慧在正确道德观念的前提下根据有利于具有者和他活动于其中的共同体及其成员更好生存的根本要求培育的,通常以心理定势对人的活动发生作用并使人的活动及其主体成为善(好)的道德意义上的善(好)品质,即道德的品质.它具有指向性、意向性、多维性、统一性、稳定性和普适性等主要特征.德性从直觉的层次看是社会道德要求的内化,但从批判的层次上看则根源于人更好生存的需要.德性一般都体现为德目或德性要求,因而具有规范性,但德性规范是构成性规则,与作为规范性规则的道德规范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